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小琴“气、血、水并治”学术思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长江 邹新蓉 +1 位作者 程虹 王小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王小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 王小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老师悬壶三十余载,学理溯源岐黄仲景,衷中参西相得益彰,立论中正平和严谨,擅以经方治疗肾病。笔者有幸师从老师,撷取老师学术之精华,希冀与同行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衷中参西 中医肾病 学术继承人 特发性膜性肾病 附属医院 肾病 学科带头人 经方治疗
下载PDF
王雪峰教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特应性皮炎经验探析
2
作者 沈小钰 王翠锦 +4 位作者 吴燕 殷蕾 孙克兴 沙莎 王雪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困难、复发率高,现代研究发现患者多伴有外周血总IgE升高,与特应性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推测二者在发病机制、细胞因子改变等方面存在相似性,难治性肾病合并特应性皮炎者临床治疗更为棘手。王雪峰教授根据《黄帝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困难、复发率高,现代研究发现患者多伴有外周血总IgE升高,与特应性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推测二者在发病机制、细胞因子改变等方面存在相似性,难治性肾病合并特应性皮炎者临床治疗更为棘手。王雪峰教授根据《黄帝内经》理论,提出难治性肾病激素疗法中会逐步出现“壮火内盛”“壮火食气”及“少火不足”三个阶段,认为激素依赖型肾病及频复发型肾病的病机关键是“壮火食气”,而本病治疗的重点是维持少火生气的功能,减少“壮火食气”的副作用,从而防止激素依赖及频复发。同时指出,难治性肾病合并特应性皮炎者不同于普通疮疖,此乃阴虚结毒,体虚邪盛,渍后毒未去而阴益伤,故病难已。治疗上强调根据肾病的不同阶段处方用药,同时注重益气养阴,临床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 特应性皮炎 激素依赖型肾病 频复发型肾病 少火 壮火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磺达肝癸钠序贯联合双嘧达莫预防性抗凝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3
作者 鄢成静 孙艳 +2 位作者 冷彦飞 周芸 袁飞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磺达肝癸钠序贯联合双嘧达莫预防性抗凝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PNS患者,根据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磺达肝癸钠序贯联合双嘧达莫预防性抗凝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PNS患者,根据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磷脂酶A2受体抗体分为膜性肾病组(n=73)与非膜性肾病组(n=115)。两组患者均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或磺达肝癸钠序贯联合双嘧达莫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治疗后6个月的肾功能指标[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栓弹力图指标[反应指数(R时间)、凝血时间(K时间)、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指数(CI)和α角],以及随访6个月记录血栓事件、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4周、6个月,两组的白蛋白、eGF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尿素氮、血肌酐、24 h PR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R时间、K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MA、CI值和α角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R时间、K时间、MA、CI值和α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组患者的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85%、10.96%,均高于非膜性肾病组(0.87%、3.48%),但两组间血栓事件总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磺达肝癸钠序贯联合双嘧达莫预防性抗凝有利于改善PNS患者的肾功能,缓解高凝状态,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且非膜性肾病患者获益较膜性肾病患者更明显,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膜性肾病 非膜性肾病 低分子肝素钙 磺达肝癸钠 双嘧达莫 预防性抗凝
下载PDF
膜性肾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陈以平 谢院生 +3 位作者 刘宝利 方敬爱 刘伟敬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80%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归属中医水肿、肾水等范畴。MN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攀升,占住院患者肾活检的32.98%[1],75%的MN发病机制不明,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80%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归属中医水肿、肾水等范畴。MN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攀升,占住院患者肾活检的32.98%[1],75%的MN发病机制不明,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本期肾海探骊论坛特邀国内肾病领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陈以平、谢院生、刘宝利、刘伟敬和刘玉宁教授从中西医角度探讨IMN的诊断与治疗。本次论坛由刘玉宁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肾活检 肾水 陈以平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邹皓珍 杨佳 +2 位作者 席哲帆 纪瑞 董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07-1311,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为生物医学带来了许多新发现,能高分辨率、高通量和可重复地进行转录分析,识别新的细胞类型,形成细胞图谱。而传统测序方法只能反映样本中所有细胞基因表达的整体水平而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为生物医学带来了许多新发现,能高分辨率、高通量和可重复地进行转录分析,识别新的细胞类型,形成细胞图谱。而传统测序方法只能反映样本中所有细胞基因表达的整体水平而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异质性。本文阐述了scRNA-seq技术发展史,概述该技术可能应用于揭示肾脏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利于肾病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RNA测序 IGA肾病 糖尿病肾病 膜性肾病 肾移植 肾纤维化 进展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6
作者 马秀琴 郭宁 +4 位作者 王永超 尹晓华 崔静 于明辰 殷玉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糖、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的变化。结果对于Ⅲ、Ⅳ期DKD患者,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糖、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DKD效果满意,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延缓DKD进程、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 补阳还五汤 升降散 经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防治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娟 王乐 +1 位作者 毛加荣 于小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3,182,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颗粒状或团块状弥漫沉积为特征的疾病[1],以反复发作性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形成的...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以颗粒状或团块状弥漫沉积为特征的疾病[1],以反复发作性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伤和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有数据表明我国IgA肾病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4.0%~5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信号通路 终末期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损伤 IGA肾病 免疫球蛋白 团块状 中医药
下载PDF
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生活管理
8
作者 曾伟平 《科学之友》 2024年第1期88-88,共1页
高血压肾病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因长期血压高而引起的一种良、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疾病,临床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重度水肿、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在肾损害发生的同时,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肾病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因长期血压高而引起的一种良、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疾病,临床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重度水肿、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在肾损害发生的同时,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如今,高血压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高血压肾病的进展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肾小动脉硬化 终末期肾病 进行性降低 重度水肿 心脑血管并发症 肾小球滤过率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禾肾丸通过调控ANGPTL3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血脂代谢紊乱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何怡然 欧阳林旗 +3 位作者 徐文峰 郭宇鸽 肖望重 黎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禾肾丸通过调控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血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仅予以每日清晨蒸馏水灌胃;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每日清晨蒸馏水灌... 目的:探讨禾肾丸通过调控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血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仅予以每日清晨蒸馏水灌胃;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每日清晨蒸馏水灌胃;禾肾丸组:造模成功后每日清晨以禾肾丸灌胃;对照组:造模成功后每日清晨以泼尼松灌胃;联合用药组:造模成功后每日清晨以泼尼松、禾肾丸灌胃,各组均灌胃8周。密切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及研究期间各种行为学改变,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2、4、6、8周末24 h尿蛋白水平,同时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ANGPTL3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大鼠血清ANGPTL3表达水平与血脂指标及造模后第8周末24 h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禾肾丸组、对照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造模后第8周各种行为学改变均优于模型组;各组大鼠造模前1 d 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2、4周模型组、禾肾丸组、对照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6、8周禾肾丸组、对照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组和低于模型组(P<0.05),而禾肾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禾肾丸组、对照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TC、TG、L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ANGPTL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HDL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且禾肾丸组、对照组大鼠TC、TG、LDL-C及ANGPTL3均低于模型组和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HDL-C均高于模型组和低于联合用药组(P<0.05),而禾肾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ANGPTL3表达水平与TC、TG、LDL-C及24 h尿蛋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禾肾丸可能通过调控ANGPTL3而起到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血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脂代谢紊乱 蛋白尿 禾肾丸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 阿霉素肾病大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测因子的分析
10
作者 张谊 包萍 +2 位作者 江明珠 毕光宇 周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肾活检病理特征,寻找疾病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7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肾活检的76例T2DM患者病例。根据活检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dia...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肾活检病理特征,寻找疾病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7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肾活检的76例T2DM患者病例。根据活检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30例,非糖尿病肾病伴/不伴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with/without diabetic nephropathy,NDRD±DN)组46例,对其临床指标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diabetes mellitus,D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活检常见原因有活动性尿沉渣,其次为DM<5年且无大量蛋白尿和新出现的肾病综合征。NDRD±DN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IgA肾病次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DR、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是NDRD±DN的预测因子。结论:T2DM患者中NDRD±DN的占比达60.50%,尤其是高龄、血糖控制较好、无明显贫血和胱抑素C指标降低的患者更应积极行肾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病 肾活检
下载PDF
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
11
作者 李锦青 王奕 +3 位作者 马晓燕 李同路 龚学忠 刘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被称为Berger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以肾脏系膜区出现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性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2])。在中国IgAN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的比例较西方国家更高,约占...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被称为Berger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以肾脏系膜区出现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性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2])。在中国IgAN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病的比例较西方国家更高,约占中国原发性肾病患者的50%^([2])。而IgAN的病程多为慢性持续性进展的过程,有约27%的患者会在发病10年内肾小球滤过率减半或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KD)^([3]),对这部分患者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系膜区 免疫球蛋白 原发性肾病 IGAN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探讨淫羊藿苷对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大鼠泼尼松抵抗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白俊嫄 戴恩来 +1 位作者 蒲晓薇 张云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大鼠泼尼松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对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6.3 mg/kg)、淫羊藿苷组(50 mg/kg)和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2次...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大鼠泼尼松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对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6.3 mg/kg)、淫羊藿苷组(50 mg/kg)和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2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SRNS大鼠模型,分别予相应方式干预6周。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及血清生化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RT-PCR、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均明显减少,24 h-UTP增加、尿17-OHCS含量减少(P<0.01),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升高(P<0.01),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降低(P<0.05,P<0.01);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增厚,球囊壁增厚伴纤维化,足细胞空泡变性,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胶原容积分数(CVF)增加(P<0.01);Wnt、β-catenin、TRPC6、CaM、CaN、NFA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F-actin、MYH9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大鼠体质量、饮水量明显增加,24 h-UTP降低、尿17-OHCS含量增加(P<0.01),SCr、BUN、TG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CVF减少(P<0.01),足突融合现象明显好转,足细胞结构趋于正常;肾组织Wnt、β-catenin、TRPC6、CaM、CaN、NFAT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actin、MYH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上调骨架蛋白F-actin、MYH9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而保护足细胞结构、减缓足细胞损伤,改善SRNS大鼠泼尼松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 淫羊藿苷 足细胞 阿霉素肾病 Wnt/β-catenin/TRPC6/CaN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参芪地黄汤合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个案报道
13
作者 兰明希 周乐 +2 位作者 高冉冉 韩聪 李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报道1例IgA肾病重复肾活检为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的病例。患者病史长达11年且多种免疫抑制治疗均疗效不佳,属于难治性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伴有血尿、高血压。李伟教授根据多年用药经验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给予... 报道1例IgA肾病重复肾活检为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的病例。患者病史长达11年且多种免疫抑制治疗均疗效不佳,属于难治性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伴有血尿、高血压。李伟教授根据多年用药经验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给予参芪地黄汤联合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重点分析中医辨证论治同西医病理结合,以益气活血清泄为原则,探讨其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中西医结合诊治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提供治疗方向和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膜性肾病 参芪地黄汤 多靶点免疫抑制 益气 活血清泄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
14
作者 张健美 李亚光 李慧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5月ESRD新入血液透析194例,根据透析1年内有无再住院分为住院组(113例)与非住院组(81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5月ESRD新入血液透析194例,根据透析1年内有无再住院分为住院组(113例)与非住院组(81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和Lasso回归分析ESRD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利用列线图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住院组与非住院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肾病、血管通路、血尿素、血肌酐、血尿素下降率、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将上述指标纳入Lasso回归分析,得出10个因素:年龄、BMI、糖尿病肾病、血管通路、eGFR、Hb、Alb、BNP、CRP、KT/V。年龄、糖尿病肾病、血管通路为导管、BNP、CRP是ESRD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BMI、eGFR、Hb、Alb、KT/V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P<0.01)。基于以上因素构建患者再住院的风险预测模型,校正曲线、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具有较高一致性和预测价值。结论ESRD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再住院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糖尿病肾病、血管通路、eGFR、Hb、Alb、BNP、CRP、KT/V,利用上述因素构建患者再住院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再住院 影响因素 列线图 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清TGF-β1、VEGF指标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仕银 胡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DN病人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入院后两组病人均实施生活方式相关的指导,包括体质量控制、运动、戒烟酒等,给予脂质的代谢紊乱相关纠正、血糖控制、血压等基础的治疗,对照组实施盐酸贝那普利片的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TGF-β_(1)和VEGF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ALB、UACR、β_(2)-MG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LB、UACR、β_(2)-MG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TNF-α、IL-6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_(1)和VEGF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和HbAlc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TGF-β_(1),VEGF指标,降低蛋白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通络汤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血清TGF-Β1 VEGF
原文传递
奥妥珠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林小靖 孙静 +1 位作者 相里浩怡 杜玄一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药物,然而其使用后的完全或部分缓解率(随访至24个月)仅为60%。奥妥珠单抗是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与利妥昔单抗相比...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药物,然而其使用后的完全或部分缓解率(随访至24个月)仅为60%。奥妥珠单抗是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与利妥昔单抗相比,它能引起更加严重的B淋巴细胞耗竭,因此其在治疗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在狼疮肾炎、肾移植等的治疗中奥妥珠单抗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一些中心已在膜性肾病中尝试使用奥妥珠单抗,本文就奥妥珠单抗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磷脂酶A2受体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应用于继发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邹皓珍 杨佳 +2 位作者 席哲帆 纪瑞 董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是主要的继发性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探究继发性肾病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减少肾功能损害。肾脏细胞具有高度分化且结构复杂的特点,传统测序方法只能探究一类细胞的平均转录水平及关系。近年来,单细胞... 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是主要的继发性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探究继发性肾病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减少肾功能损害。肾脏细胞具有高度分化且结构复杂的特点,传统测序方法只能探究一类细胞的平均转录水平及关系。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sequencing,scRNA-seq)技术迅猛发展,以高通量及高分辨率对肾组织、血液、尿液细胞样本进行分析,识别新的细胞类型和状态,绘制细胞图谱,从细胞水平维度揭示肾脏疾病的复杂机制,发现生物标志物和细胞特异性。该文就scRNA-seq技术在常见继发性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RNA测序 糖尿病肾病 狼疮性肾炎 终末期肾病 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IgA肾病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
18
作者 郭婷 黄文龙 +3 位作者 丁樱 宋纯东 徐炎 高雅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52-555,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学家从正邪失衡、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功能紊乱、伏邪学说等方面探讨了本病免疫...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学家从正邪失衡、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功能紊乱、伏邪学说等方面探讨了本病免疫紊乱的病因病机,并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可通过改善黏膜免疫、调节B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抑制补体系统异常激活等途径发挥调节IgA肾病免疫紊乱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干预IgA肾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中医药进一步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免疫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表达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病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卢莹玲 叶元君 许桂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出现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1,2])。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是人类肾小球足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蛋白,研究显示其表...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出现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1,2])。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是人类肾小球足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蛋白,研究显示其表达水平与蛋白尿存在相关性^([3,4])。但目前血清PLA2R抗体表达情况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病理特征、疗效判断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血清PLA2R抗体表达情况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病情的关系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毛细血管袢 肾小球足细胞 疗效判断 肾病综合征 PLA2 病理特征 蛋白尿
下载PDF
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大鼠肾脏组织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李晶 冯涛 +1 位作者 陈晨 马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4-601,共8页
目的观察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大鼠肾脏组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8周龄SD雌性... 目的观察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大鼠肾脏组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8周龄SD雌性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0只进行右侧肾脏摘取手术,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死亡10只,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糖肾灌肠方0.13 mL/10 g)、缬沙坦干预组(缬沙坦0.12 mg/10 g,)、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糖肾灌肠方0.13 mL/10 g联合缬沙坦0.12 mg/10 g),每天1次,连续灌肠4周。观察5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尿蛋白、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及肌酐(Creatinine,Cr)水平,肾湿质量及肾脏肥大指数,TLR2、TLR4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造模组血糖和尿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缬沙坦干预组与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血糖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缬沙坦片干预组及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尿蛋白含量下降(P<0.05),且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尿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肾组织病变显著,如肾小管扩张、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细胞脱落;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干预方组和缬沙坦片干预组的大鼠肾小管扩张程度、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细胞脱落情况有所减轻,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大鼠肾小管基本无扩张,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细胞脱落,肾脏结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Cr含量、粪便Cr含量、血清BUN含量、血/粪BUN比值、肾湿重、肾肥大指数、TLR2mRNA、TLR4mRNA、TLR2蛋白及TLR4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缬沙坦干预组及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以上指标均下降(P<0.05),且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降幅最大。结论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更佳,并能抑制大鼠肾脏组织TLR2、TLR4表达,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灌肠方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