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掌握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利用集中度和...目的掌握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索HFRS的季节性趋势。结果广州市2017—2022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569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趋势M=0.38,病例报告主要在1—6月。各区均有HFRS病例报告,以海珠区(175例,30.76%)、白云区(95例,16.70%)和番禺区(83例,14.59%)较多。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77∶1,年龄分布以30岁组(25.31%)和40岁组(22.85%)中青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人员(31.99%)为主。结论广州市2017—2022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特定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增加,应继续强化重点人群防控策略。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人群发病情况及动物宿主感染情况,为HFRS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3年黑龙江省HFRS病例信息,从...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人群发病情况及动物宿主感染情况,为HFRS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3年黑龙江省HFRS病例信息,从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疫苗接种及鼠类宿主监测数据,对HFRS三间分布、人群疫苗接种情况、鼠类宿主感染率和带毒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3年黑龙江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5233例,死亡34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60/10万~3.5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8.97,P<0.01),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7/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2/10万。2019—2022年黑龙江省人群HFRS疫苗接种数逐年上升,2023年略有减少。男、女报告病例数分别为4031例、1202例,发病率分别为3.79/10万、1.14/10万;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50~59岁(1386例,3.54/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3170例,占60.58%)。发病呈双峰分布,主高峰出现在10—12月(2628例,占50.22%),次高峰在5月(471例,占9.00%)。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为双鸭山市(5.68/10万)、黑河市(5.54/10万)、鸡西市(4.76/10万)、鹤岗市(4.40/10万)、佳木斯市(4.34/10万);FlexScan空间聚集性扫描显示,双鸭山市、黑河市、鸡西市、鹤岗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为一类聚集区。鼠类宿主监测显示,年均鼠密度为7.12%,年均带毒率为7.11%,年均感染率为7.16%,年均带毒指数为7.05。结论2018—2023年黑龙江省HFRS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今后仍需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和预防性接种工作,同时加强和完善鼠类宿主动物监测,提高HFRS监测预警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规律,探索影响居民HFR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HFRS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甘...目的分析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规律,探索影响居民HFR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HFRS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甘肃省报告的HFRS病例相关信息,对其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对2020—2022年定西市岷县报告的HFRS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2017—2022年,甘肃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747例,年均发病率为0.50/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1.28/10万。男、女报告病例分别为469例(占62.78%)和278例(占37.22%),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1/10万和0.38/10万。不同年龄组中45~59岁的报告病例数最多(296例,占39.63%),其次是30~44岁年龄组(184例,占24.63%)。农民是发病的主要人群(487例,占65.19%),其次是牧民(133例,占17.81%)。发病主要集中在10—12月(569例,占76.17%),11月是发病高峰(262例,占35.07%)。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夏河县、岷县和灵台县3个县,其累计报告病例数为571例(占76.4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未接种过HFRS疫苗(OR=5.99)、住房中有鼠洞(OR=3.99)、采挖整理药材时未戴口罩(OR=10.45)、食用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OR=5.49)、接触过鼠类或鼠类排泄物(OR=11.64)、饮用过未烧开的生水(OR=6.97)可能是HFRS的危险因素。结论2017—2022年甘肃省HFRS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发时间和地区均较为集中。针对高发地区,应适时开展预防接种和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防护意识,引导居民形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安徽省报告的HFR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目的探讨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安徽省报告的HFR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其季节特征。选取监测点开展鼠媒监测,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2019—2023年安徽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808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为0.2624/10万,病死率为0.74%。16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市分别是宣城市(227例)、滁州市和六安市(均为69例)、阜阳市(59例)。男女性病例数性别比为3.17∶1,患者年龄分布以50~59岁最多(占27.97%),职业以农民居多(占73.89%)。2019—2023年HFRS病例发病时间存在4—6月的春夏峰(占31.31%,253/808)和11月—次年1月的秋冬峰(占42.08%,340/808)两个发病高峰;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主高峰)及春夏季(次高峰)发病高峰日分别为12月8日和5月14日,高峰期分别为11月1日—次年1月15日和4月4日—6月25日。2019—2023年安徽省7个鼠媒监测点共放置鼠夹93543夹·次,捕鼠总数2623只,平均鼠密度为2.80%;共检测鼠肺2147份,抗原阳性66份,平均鼠带病毒率为3.07%。结论2019—2023年安徽省HFRS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暴发隐患依然存在,且发病有显著季节性,在高峰期前应尽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HFRS的流行。展开更多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多年来,在政府主导多部门通力协作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的背景下,HFRS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总体...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多年来,在政府主导多部门通力协作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的背景下,HFRS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总体上进入低水平波动期,但累及地区却在扩大,新的疫源地仍在出现,部分疫源地疫情时有反复,防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是当前公共卫生系统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为此,本文介绍了HFRS的病原学特征,结合既往疫情资料分析了我国当前HFRS的流行特点,总结了我国HFRS的防控策略与措施,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HFRS的防控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展开更多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较高,中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较高,中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的主要特征是进行性免疫缺陷,极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较为常见[2,3],在这2种病毒感染基础上合并HV导致的重症HFRS罕见报道。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比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参数差异,提高对2种疾病的临床...目的通过比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参数差异,提高对2种疾病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烟台市奇山医院和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SFTS患者(SFTS组)和201例HFRS患者(HFRS组)的病历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等比较2组间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参数的差异,建立鉴别诊断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SFTS与HFRS患者存在差异的参数有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接触史、预后、病情程度;结膜出血、皮肤瘀点瘀斑、腰痛、眼眶痛、少尿、神经系统症状、肾区叩击痛等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蛋白尿等化验指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参数为白细胞计数分层、C-反应蛋白、疾病分型、肌酐、粘膜出血。结论本研究中SFTS患者较HFRS患者更易出现心肌、肝脏、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HFRS患者较SFTS患者更易表现肾脏损伤,从而呈现相应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46例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老年HFRS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目的探讨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46例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老年HFRS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轻型、中型)(n=64)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n=82)。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重症组入院时发热、纳差、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球结膜水肿、肾区叩击痛及多期重叠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和多期重叠是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老年HFRS重症的预警指标,疾病早期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及多期重叠的患者,病情往往向重症进展,需早期干预并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掌握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索HFRS的季节性趋势。结果广州市2017—2022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569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趋势M=0.38,病例报告主要在1—6月。各区均有HFRS病例报告,以海珠区(175例,30.76%)、白云区(95例,16.70%)和番禺区(83例,14.59%)较多。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77∶1,年龄分布以30岁组(25.31%)和40岁组(22.85%)中青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人员(31.99%)为主。结论广州市2017—2022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特定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增加,应继续强化重点人群防控策略。
文摘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人群发病情况及动物宿主感染情况,为HFRS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3年黑龙江省HFRS病例信息,从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疫苗接种及鼠类宿主监测数据,对HFRS三间分布、人群疫苗接种情况、鼠类宿主感染率和带毒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3年黑龙江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5233例,死亡34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60/10万~3.5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8.97,P<0.01),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7/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2/10万。2019—2022年黑龙江省人群HFRS疫苗接种数逐年上升,2023年略有减少。男、女报告病例数分别为4031例、1202例,发病率分别为3.79/10万、1.14/10万;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50~59岁(1386例,3.54/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3170例,占60.58%)。发病呈双峰分布,主高峰出现在10—12月(2628例,占50.22%),次高峰在5月(471例,占9.00%)。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为双鸭山市(5.68/10万)、黑河市(5.54/10万)、鸡西市(4.76/10万)、鹤岗市(4.40/10万)、佳木斯市(4.34/10万);FlexScan空间聚集性扫描显示,双鸭山市、黑河市、鸡西市、鹤岗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为一类聚集区。鼠类宿主监测显示,年均鼠密度为7.12%,年均带毒率为7.11%,年均感染率为7.16%,年均带毒指数为7.05。结论2018—2023年黑龙江省HFRS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今后仍需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和预防性接种工作,同时加强和完善鼠类宿主动物监测,提高HFRS监测预警能力。
文摘目的分析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规律,探索影响居民HFR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HFRS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甘肃省报告的HFRS病例相关信息,对其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对2020—2022年定西市岷县报告的HFRS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影响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2017—2022年,甘肃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747例,年均发病率为0.50/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1.28/10万。男、女报告病例分别为469例(占62.78%)和278例(占37.22%),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1/10万和0.38/10万。不同年龄组中45~59岁的报告病例数最多(296例,占39.63%),其次是30~44岁年龄组(184例,占24.63%)。农民是发病的主要人群(487例,占65.19%),其次是牧民(133例,占17.81%)。发病主要集中在10—12月(569例,占76.17%),11月是发病高峰(262例,占35.07%)。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夏河县、岷县和灵台县3个县,其累计报告病例数为571例(占76.4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未接种过HFRS疫苗(OR=5.99)、住房中有鼠洞(OR=3.99)、采挖整理药材时未戴口罩(OR=10.45)、食用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OR=5.49)、接触过鼠类或鼠类排泄物(OR=11.64)、饮用过未烧开的生水(OR=6.97)可能是HFRS的危险因素。结论2017—2022年甘肃省HFRS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发时间和地区均较为集中。针对高发地区,应适时开展预防接种和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防护意识,引导居民形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安徽省报告的HFR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其季节特征。选取监测点开展鼠媒监测,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2019—2023年安徽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808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为0.2624/10万,病死率为0.74%。16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市分别是宣城市(227例)、滁州市和六安市(均为69例)、阜阳市(59例)。男女性病例数性别比为3.17∶1,患者年龄分布以50~59岁最多(占27.97%),职业以农民居多(占73.89%)。2019—2023年HFRS病例发病时间存在4—6月的春夏峰(占31.31%,253/808)和11月—次年1月的秋冬峰(占42.08%,340/808)两个发病高峰;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主高峰)及春夏季(次高峰)发病高峰日分别为12月8日和5月14日,高峰期分别为11月1日—次年1月15日和4月4日—6月25日。2019—2023年安徽省7个鼠媒监测点共放置鼠夹93543夹·次,捕鼠总数2623只,平均鼠密度为2.80%;共检测鼠肺2147份,抗原阳性66份,平均鼠带病毒率为3.07%。结论2019—2023年安徽省HFRS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暴发隐患依然存在,且发病有显著季节性,在高峰期前应尽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HFRS的流行。
文摘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多年来,在政府主导多部门通力协作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的背景下,HFRS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总体上进入低水平波动期,但累及地区却在扩大,新的疫源地仍在出现,部分疫源地疫情时有反复,防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是当前公共卫生系统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为此,本文介绍了HFRS的病原学特征,结合既往疫情资料分析了我国当前HFRS的流行特点,总结了我国HFRS的防控策略与措施,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HFRS的防控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文摘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病,病死率较高,中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的主要特征是进行性免疫缺陷,极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较为常见[2,3],在这2种病毒感染基础上合并HV导致的重症HFRS罕见报道。
文摘目的通过比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参数差异,提高对2种疾病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烟台市奇山医院和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SFTS患者(SFTS组)和201例HFRS患者(HFRS组)的病历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等比较2组间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参数的差异,建立鉴别诊断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SFTS与HFRS患者存在差异的参数有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接触史、预后、病情程度;结膜出血、皮肤瘀点瘀斑、腰痛、眼眶痛、少尿、神经系统症状、肾区叩击痛等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蛋白尿等化验指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参数为白细胞计数分层、C-反应蛋白、疾病分型、肌酐、粘膜出血。结论本研究中SFTS患者较HFRS患者更易出现心肌、肝脏、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HFRS患者较SFTS患者更易表现肾脏损伤,从而呈现相应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46例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老年HFRS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轻型、中型)(n=64)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n=82)。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重症组入院时发热、纳差、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球结膜水肿、肾区叩击痛及多期重叠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和多期重叠是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老年HFRS重症的预警指标,疾病早期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及多期重叠的患者,病情往往向重症进展,需早期干预并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