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研究
1
作者 欧典 李艳玲 +7 位作者 刘晓丹 黄小平 张伟 王颂 周峰 李佳婷 邓常清 丁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冰片组...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冰片组、ASTⅣ配伍PNS(AP)组、ASTⅣ与PNS配伍冰片(APB)组,缺血2 h后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和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功能和神经细胞损伤,HE染色检测肾脏损伤,通过肾脏质量指数和血肌酐以及血清中尿素氮含量评价肾脏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LR4和MyD8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和神经细胞损伤率显著升高(P<0.01),尼氏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同时肾小管水肿、核固缩,肾脏质量指数降低(P<0.0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P<0.01),提示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发肾脏继发性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神经功能评分(P<0.01),减少神经细胞损伤率(P<0.01或P<0.05),增加尼氏体数量(P<0.01),改善肾脏结构损伤,增加肾脏质量指数(P<0.01或P<0.05),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P<0.01或P<0.05),以ASTⅣ与PNS配伍冰片效果最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NF-κB、TLR4和MyD88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或P<0.05),血清IL-10含量升高(P<0.01或P<0.05),肾脏组织中NF-κB、TLR4和My D88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脑缺血后可诱发肾脏继发性损伤,ASTⅣ和PNS配伍冰片除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外,还可减轻脑缺血后继发性肾脏损伤,其作用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三七总皂苷 冰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损伤 炎症反应 NF-κB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黄曲霉毒素B_(1)致兔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刘潍萁 张伊阳 +2 位作者 张自强 丁轲 刘玉梅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致兔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1只40日龄的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为对照组、AFB_(1)组和AFB_(1)+Res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FB_(1...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致兔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1只40日龄的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为对照组、AFB_(1)组和AFB_(1)+Res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FB_(1)组饲喂含0.3 mg/kg BW AFB_(1)的基础饲粮、AFB_(1)+Res组饲喂含0.3 mg/kg BW AFB_(1)和30 mg/kg BW Res的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后观察家兔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和尿酸(uric acid,UA)含量,检测肾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FB_(1)组家兔肾脏可见肾小囊腔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模糊和脱落,且肾脏中糖原沉积增多;血清中CRE、BUN和U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GSH-Px、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AFB_(1)组相比,AFB_(1)+Res组家兔肾脏组织结构损伤得到缓解,且糖原沉积减少;血清中CRE、BUN和U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中GSH-Px、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Res可以通过提高兔肾脏抗氧化能力、调节氧化应激水平而有效缓解AFB_(1)引起的兔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黄曲霉毒素B_(1) 肾脏损伤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及对肾脏损伤产生影响探讨——评《胆肾结石病治疗与防治》
3
作者 董少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胆肾结石病治疗与防治》由秦应中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7-5377-1672-2。肾结石为临床泌尿科常见病症之一,一般见于男性,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造成极大影响。若未及时治疗,肾结石症状将会不断加重,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胆肾结石病治疗与防治》由秦应中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7-5377-1672-2。肾结石为临床泌尿科常见病症之一,一般见于男性,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造成极大影响。若未及时治疗,肾结石症状将会不断加重,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结合《胆肾结石病治疗与防治》相关内容,练习临床实践经验,浅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及对肾脏损伤产生的影响,形成医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出版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脏损伤 治疗与防治 尿毒症 肾结石 泌尿科 身体状况
下载PDF
P-选择素、肾脏损伤分子1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静 张宇 许雅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P-选择素、肾脏损伤分子1(KIM-1)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 目的探究P-选择素、肾脏损伤分子1(KIM-1)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血清P-选择素、尿KIM-1、白蛋白、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D-二聚体、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入院用药史(利尿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血小板药);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选择素、尿KIM-1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合并急性肾损伤28例(28.00%),其中,肾小球轻微病变13例、IgA肾病8例、膜性肾病4例、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节段性肾小球肾炎1例。72例(72.00%)肾病综合征患者未合并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组的血清P-选择素、尿KIM-1、血肌酐、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和使用利尿剂占比均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P<0.05),白蛋白、24 h尿量均低于非急性肾损伤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选择素升高[OR=4.464(95%CI:1.526,13.059)]、尿KIM-1升高[OR=3.963(95%CI:1.355,11.594)]、血肌酐升高[OR=4.059(95%CI:1.387,11.876)]、24 h尿量减少[OR=3.778(95%CI:1.291,11.051)]、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OR=4.100(95%CI:1.401,11.996)]和白蛋白减少[OR=4.836(95%CI:1.653,14.147)]均是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选择素、尿KIM-1单独及联合诊断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性分别为64.29%(95%CI:0.441,0.806)、60.71%(95%CI:0.407,0.778)、82.14%(95%CI:0.624,0.932),特异性分别为76.39%(95%CI:0.646,0.852)、73.61%(95%CI:0.617,0.829)、79.17%(95%CI:0.676,0.87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0.715、0.829。结论血清P-选择素、尿KIM-1可用于辅助诊断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且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P-选择素 肾脏损伤分子1
下载PDF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肾功能变化轨迹和肾脏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勇 张翠翠 刘满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3-2066,共4页
目的探究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S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肾功能变化轨迹和肾脏损伤情况。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SCAD患者100例为SCAD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对SCAD患者PCI术前、术后肾功能水平... 目的探究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S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肾功能变化轨迹和肾脏损伤情况。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SCAD患者100例为SCAD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对SCAD患者PCI术前、术后肾功能水平和肾脏损伤水平进行连续监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胱抑素(Cys)C、血肌酐(SCr)、血清尿酸(UA)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术前、术后7 d、14 d血清CysC、SCr、U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CAD组PCI术后2、12、24、48 h血清CysC、SCr、UA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术后第3天维持在最高水平,然后开始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并随着时间增加维持在正常水平。血清CysC、SCr、UA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明显负相关(r=-0.714、-0.753、-0.785,均P<0.05)。与术前比较,SCAD患者PCI术后2、12、24、48 h、3 d尿液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KIM)-1、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达到峰值,在术后第3天维持在最高水平。SCAD患者PCI术后2、12、24、48 h及术后3 d GFR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增加,GFR水平呈下降趋势,术后48 h达到最低值(P<0.05),在术后第3天维持在最低水平。结论PCI治疗会对SCAD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在术后2 h至术后3 d易引起患者肾功能下降,增加肾脏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肾功能 肾脏损伤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尿NAG、NGAL、sFLC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颜波 赵大军 林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44-47,52,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清游离轻链(sFLC)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203例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清游离轻链(sFLC)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203例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92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尿NAG、NGAL及sFLC水平。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81例和预后不良组22例,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尿NAG、N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κ轻链阳性组sFLC-κ水平和sFLC-κ/λ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λ轻链阳性组sFLC-λ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LC-κ/λ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尿NAG、NGAL水平升高,血白蛋白降低,sFLC-κ/λ比值异常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尿NAG、NGAL水平升高,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尿NAG、NGAL水平升高,血白蛋白降低,sFLC-κ/λ比值异常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肾脏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损伤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血清游离轻链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血清白蛋白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细胞焦亡介导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肾脏损伤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治安 赵岩 +2 位作者 何瑶 刘维英 余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慢性间歇缺氧导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间歇缺氧(IH)组、间歇缺氧+生理盐水(IH+NS)组、间歇缺氧+依达拉奉(IH+EDA)组,每组6只。将4组大鼠放置在密闭式饲养舱内造模,NC组舱内氧气浓度维持在21%左右,IH组、IH+NS组、IH+EDA组定时输入纯氧气、纯氮气、压缩空气,使舱内形成缺氧-复氧循环(60 s低氧期+60 s复氧期),低氧期舱内氧浓度降至6%~7%,每日造模8 h(10∶00-18∶00),同时IH+EDA组大鼠每天造模前按照5 mg/kg剂量标准予以腹腔注射依达拉奉,IH+NS组大鼠按照同等剂量标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8周后采集大鼠血液标本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Crea)、尿素(Urea)水平;HE、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纤维化程度;化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组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8 mRNA扩增水平。结果:间歇缺氧暴露后,大鼠血清Crea、Urea明显升高(P<0.01),肾小管发生病理损害、肾单位球囊间隙出现胶原纤维沉积,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1),Caspase-1、NLRP3、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1或P<0.05)、GSDMD mRNA、IL-18 mRNA扩增增加(P<0.01);而经过依达拉奉干预后,上述指标呈现出与间歇低氧暴露后相反的变化趋势,肾脏病理损害减轻(P<0.01或P<0.05)。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活化Caspase-1参与的细胞焦亡信号通路介导肾脏损伤过程,而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下调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焦亡通路的活化,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缺氧 肾脏损伤 细胞焦亡 氧化应激 依达拉奉
下载PDF
MCC950通过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症小体改善高蛋白质饮食雏鹅生长性能、尿酸代谢和肾脏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道仙 刘莉 +3 位作者 王璟琨 郝福星 吴植 卢劲晔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7-286,共10页
本试验通过评估MCC950对高蛋白质饮食雏鹅生长性能、尿酸代谢、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和肾脏损伤的影响,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在雏鹅痛风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试验选取1日龄扬州... 本试验通过评估MCC950对高蛋白质饮食雏鹅生长性能、尿酸代谢、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和肾脏损伤的影响,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在雏鹅痛风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试验选取1日龄扬州雏鹅120只,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高蛋白质组(HP组)和高蛋白质+MCC950组(HP+MCC950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为16.5%的正常蛋白质饲粮,HP组和HP+MCC950组均饲喂粗蛋白质为24.0%的高蛋白质饲粮,且HP+MCC950组每3 d按10 mg/kg BW剂量腹腔注射1次MCC950,其他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1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HP组雏鹅15日龄时的平均体重显著降低(P<0.05);HP组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U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HP组肾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肾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2)与HP组比较,HP+MCC950组雏鹅10和15日龄平均体重均显著提高(P<0.05);HP+MCC950组血清UA、Cr、UN、CRP、IL-1β、IL-18、IL-6、TNF-α和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HP+MCC950组肾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3)HP组雏鹅肾小管扩张,发生空泡变性、坏死,而HP+MCC950组肾小管结构较为清晰;HP组雏鹅肾脏组织中尿酸盐沉积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HP+MCC950组肾脏组织中尿酸盐沉积面积显著小于HP组(P<0.05);雏鹅肾脏组织尿酸盐沉积面积与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1,P<0.05)。综上所述,MCC950可促进高蛋白质饮食雏鹅生长,降低血清尿酸含量,可能与其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950 雏鹅 尿酸代谢 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肾脏损伤
下载PDF
高盐摄入对C57BL/6J小鼠肾脏损伤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成钰莹 谭舒丹 +6 位作者 陈燕兰 黄达荣 邓新宇 黄俊源 黄皓璋 黎攀 杜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7-402,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高盐摄入对普通小鼠肾脏的影响,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C)、4%高盐组以及8%高盐组,分别喂养NaCl含量为0.5%、4%及8%的饲料,对比小鼠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分泌量以及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结果... 为进一步探究高盐摄入对普通小鼠肾脏的影响,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C)、4%高盐组以及8%高盐组,分别喂养NaCl含量为0.5%、4%及8%的饲料,对比小鼠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分泌量以及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结果表明,高盐摄入导致C57BL/6J小鼠的肾功能损伤,显著性提高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尿液钠含量,显著降低尿液肌酐含量,同时,8%高盐摄入比4%高盐摄入能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包括进一步降低尿液肌酐以及升高血清尿素氮含量。相比于NC组,4%和8%高盐摄入也会提高肾脏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而且8%高盐组比4%高盐组进一步提高了IL-6和IL-1β的分泌。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高盐摄入使C57BL/6J小鼠肾脏出现纤维化以及皮质和髓质病理损伤,且8%高盐组比4%高盐组进一步加重。高盐摄入会造成C57BL/6J小鼠肾脏损伤以及纤维化病变,提高盐浓度的摄入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与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摄入 肾脏损伤 肾脏纤维化 肾脏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和厚朴酚对镉致鸡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黄小倩 原俊朝 +6 位作者 刘金河 邹辉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7-1015,共9页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镉(Cd)暴露引起动物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8只体重相近(61.05 g±2.00 g)、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d组在基础饲粮...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镉(Cd)暴露引起动物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8只体重相近(61.05 g±2.00 g)、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d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0 mg/kg氯化镉,HNK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 HNK,联合处理组(HNK+Cd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0 mg/kg氯化镉和400 mg/kg HNK,试验期3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组鸡肾脏中Cd含量、血清中尿酸(uric acid,UA)及肌酐(creatinine,CREA)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肾脏肾小囊腔隙增大,凋亡细胞数增多,肾组织中硒(Se)、铁(Fe)、锰(M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锌(Zn)、铜(Cu)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HNK组鸡肾脏Zn、Fe含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Cd、Se、Cu、Mn含量及血清UA、CRE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Cd组相比,HNK+Cd组鸡肾脏Cd、Cu、血清U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REA含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肾脏中Se、Zn、Fe、Mn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小管细胞损伤得到缓解、凋亡细胞数量有所减少。【结论】HNK可降低Cd在肾脏中的蓄积,减少肾脏组织凋亡细胞数,并缓解肾脏组织损伤,改善鸡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情况,增强鸡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HNK) 肾脏损伤 凋亡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海藻糖抑制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缓解镉致大鼠肾脏损伤
11
作者 丁小丽 宫中桂 +4 位作者 陈淑芳 张康雷 董文轩 刘刚 刘宗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探究海藻糖对镉致大鼠肾脏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32只体重11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镉处理组、海藻糖组、镉与海藻糖共处理组,持续8周。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清检测肾功能生化指标,ELISA检测肾脏组织中促炎因... 为探究海藻糖对镉致大鼠肾脏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32只体重11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镉处理组、海藻糖组、镉与海藻糖共处理组,持续8周。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清检测肾功能生化指标,ELISA检测肾脏组织中促炎因子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NF-κB下游促炎因子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镉处理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含量极显著升高,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介导肾脏炎性反应。与镉处理组相比,镉与海藻糖共处理组血清Scr、BUN、UA含量显著降低,肾脏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趋化蛋白(MCP)-1含量极显著降低,NF-κB核转位极显著减少并抑制下游促炎因子转录。综上,海藻糖可通过降低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而缓解镉致大鼠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藻糖 肾脏损伤 炎性反应 核因子ΚB
下载PDF
LncRNA-MEG3竞争性结合miR-216a调控KLF9介导血管通透性减缓重症急性胰腺炎肾脏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秀侠 李博文 +1 位作者 吴国柱 韩若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97-3001,共5页
目的研究LncRNA-MEG3竞争性结合miR-216a调控Kruppel样转录因子(KLF)9介导血管通透性减缓重症急性胰腺炎肾脏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鼠龄8~12 w,体质量225~312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肾上皮细胞实验分为肾损伤... 目的研究LncRNA-MEG3竞争性结合miR-216a调控Kruppel样转录因子(KLF)9介导血管通透性减缓重症急性胰腺炎肾脏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鼠龄8~12 w,体质量225~312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肾上皮细胞实验分为肾损伤组(未转染MEG3)、对照组(转染不相关序列)、转染组(转染MEG3)。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及肾上皮细胞中LncRNA-MEG3、miR-216a、KLF9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肾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上皮细胞中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LncRNA-MEG3与miR-216a相关性。结果假手术组肾小球结构完整,无明显炎症浸润,模型组肾小球有所损伤,有炎性细胞浸润,可见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假手术组肾脏血管通透性(151.22±23.14)μg/g相比,模型组肾血管通透性(376.27±43.14)μg/g明显升高(t=14.54,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ncRNA-MEG3、KLF9表达明显升高,miR-216a表达明显降低(P<0.05)。肾损伤组与对照组LncRNA-MEG3、KLF9、miR-216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转染LncRNA-MEG3后LncRNA-MEG3、KLF9水平较肾损伤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miR-216a水平明显上升(P<0.05),表明转染成功。肾损伤组上皮细胞凋亡率[(61.34±5.22)%]与对照组[(60.13±5.42)%]无统计学差异(t=0.39,P=0.70),转染组上皮细胞凋亡率[(29.67±2.11)%]明显低于对照组(t=12.83,P<0.05)。肾损伤组与对照组上皮细胞中NF-κB、TNF-α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组上皮细胞中NF-κB、TNF-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转染MEG3后野生型上皮细胞中miR-216a活性明显增加(P<0.05),突变型上皮细胞中miR-216a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miR-216a是MEG3的靶基因。结论LncRNA-MEG3通过调控mir-216a的表达,抑制KLF9活性,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及肾上皮细胞的凋亡,对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MEG3 miR-216a Kruppel样转录因子(KLF)9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脏损伤
下载PDF
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通过内质网应激导致小鼠肾脏损伤
13
作者 刘承雨 王一成 +2 位作者 何嫣婕 何美娟 黄汉鹏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导致小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C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RH组)、肥胖组(HC组)和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组(HH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HE...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导致小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C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RH组)、肥胖组(HC组)和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组(HH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RC组比较,RH组、HC组、HH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升高,肾脏形态结构均紊乱,其中HH组最显著(P<0.05)。与RC组比较,HH组凋亡细胞增多,内质网应激凋亡因子(肌醇需求酶1α、剪切后的X盒结合蛋白1、C/EBP同源蛋白、c-Jun氨基端激酶、cleaved-Caspase-3)mRNA或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肥胖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加重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缺氧 肥胖 肾脏损伤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相关肾脏损伤辨治思路探析
14
作者 蔡茗 俞操 李亚妤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813-814,共2页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肾脏损伤表现在临床上逐渐引起重视。Hamroun A等[1]研究得出铂类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为20%~30%,Izzedine H等[2]发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导致蛋白尿的发生率可高达1...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肾脏损伤表现在临床上逐渐引起重视。Hamroun A等[1]研究得出铂类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为20%~30%,Izzedine H等[2]发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导致蛋白尿的发生率可高达10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血尿、蛋白尿的临床报道也相继被发表[3]。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肾脏损伤不仅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用药计划,更会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肾脏损伤 辨治思路
下载PDF
血清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筛查早期肾脏损伤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林碧芳 江清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早期肾脏损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例未开展肾脏疾病筛查的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Ⅰ组,21例有肾病病史的患者作为病例Ⅱ组,20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病史的健康...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早期肾脏损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例未开展肾脏疾病筛查的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Ⅰ组,21例有肾病病史的患者作为病例Ⅱ组,20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病史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采用相差显微镜在暗视野中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比较三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异常形态红细胞比例,分析病例Ⅰ组血清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的诊断效能及尿红细胞位相检测结果。结果病例Ⅰ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异常形态红细胞比例分别为(1.01±0.39)mg/L、(63.4±9.7)%,病例Ⅱ组分别为(2.05±0.41)mg/L、(90.1±9.3)%,对照组分别为(0.81±0.32)mg/L、(34.3±5.7)%。病例Ⅱ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异常形态红细胞比例均高于病例Ⅰ组、对照组,病例Ⅰ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Ⅰ组确诊16例有肾脏损伤,7例无肾脏损伤。病例Ⅰ组血清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的阳性率为73.9%(17/23),高于血清Cystatin C单独检测的43.5%(10/23)、尿红细胞位相单独检测的34.8%(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7.097,P<0.05);血清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的诊断敏感性为93.8%(15/16),特异性为71.4%(5/7),阳性预测值为88.2%(15/17),阴性预测值为83.3%(5/6)。病例Ⅰ组23例患者中,检出尿红细胞形态异常12例(52.2%)。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体积偏小、大小不等、形态多样不规则,常见有棘形红细胞、脱颗粒红细胞、环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穿孔样红细胞等形,其中以棘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脱颗粒红细胞、小红细胞最多见,分别为10、9、8、5例。结论血清Cystatin C联合尿红细胞位相检测有利于糖尿病及高血压性肾脏损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尿红细胞位相 早期肾脏损伤 糖尿病 高血压
下载PDF
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db/db糖尿病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37
16
作者 黄燕飞 刘志红 +4 位作者 陈惠萍 周虹 王建平 朱茂艳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 :比较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糖尿病db/db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 ,探讨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方法 :实验小鼠分四组 :db/m正常小鼠对照组 ;db/db糖尿病小鼠对照组 ;db/db糖尿病小鼠大黄酸 [1 2 0mg/ (Kg·d) ]治... 目的 :比较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糖尿病db/db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 ,探讨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方法 :实验小鼠分四组 :db/m正常小鼠对照组 ;db/db糖尿病小鼠对照组 ;db/db糖尿病小鼠大黄酸 [1 2 0mg/ (Kg·d) ]治疗组 ;db/db糖尿病小鼠罗格列酮 [4mg/ (Kg·d) ]治疗组。连续灌胃 1 2周 ,于实验末比较各组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PAS染色、免疫荧光分析肾小球病理形态学改变。电镜分析线粒体数目形态改变。Real timePCR分析脂肪和肌肉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胰岛素抵抗因子 (resistin)和脂肪酸转运体 (FAT/CD36 )mRNA表达。  结果 :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均可明显降低db/db小鼠血糖水平。大黄酸治疗还可明显减轻体重 ,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 ,改善高脂血症 ;而罗格列酮治疗则增加小鼠体重 ,提高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组织学显示 ,db/db小鼠肾小球肥大 ,系膜区扩张 ,系膜基质增加 ,大量纤维连接蛋白 ;同时肾小管线粒体数目减少 ,体积增大 ,嵴结构不清。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后均可明显改善上述肾脏病理改变 ,但对线粒体的作用大黄酸较罗格列酮更为明显。db/db小鼠肌肉和脂肪组织PPARγ和resistin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FAT/CD36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罗格列酮 db/db糖尿病 小鼠 代谢紊乱 肾脏损伤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通心络超微粉对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袁凌燕 张红旗 +5 位作者 徐丹令 王克强 邹云增 贾剑国 李冰玉 郝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皮下埋置微量泵,缓慢释放200 ng/(kg.min)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模拟病理状态下AngⅡ增高所致的肾脏组织损伤。实验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皮下埋置微量泵,缓慢释放200 ng/(kg.min)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模拟病理状态下AngⅡ增高所致的肾脏组织损伤。实验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在背部埋置生理盐水缓释泵,通心络组用通心络超微粉灌胃(剂量每天0.8 g/kg)。14天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肾动脉内皮形态,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结构,以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肾脏细胞凋亡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肾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亚型p22phox、p53的表达及检测肾脏活性氧(reactie oxidatie species,ROS)水平。结果在AngⅡ模型中,肾动脉内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剥脱。模型组肾小球基质增生,部分肾小球萎缩,有纤维化倾向,肾实质细胞凋亡增加,p53及p22phox表达亦增强,活性氧增加。通心络组内皮损伤减轻,通心络可减轻肾小球损伤,减少肾脏细胞凋亡,减弱p53及p22phox表达及活性氧的生成。结论通心络减轻AngⅡ所致肾脏损伤可能通过减轻肾脏血管损伤及NADPH氧化/p53通路,抑制肾实质细胞凋亡而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肾脏损伤 氧化 凋亡 通心络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液肾脏损伤分子1水平变化及其对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8
作者 黄莉莉 缪华杰 +2 位作者 陆洋 赵宏胜 陈新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尿液肾脏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脓毒症患者65例(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并发AKI又分为AKI组30例和非AKI组35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健康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尿液肾脏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脓毒症患者65例(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并发AKI又分为AKI组30例和非AKI组35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健康组)。采用生化仪检测血清Cys C、血清肌酐(SCr),ELISA法检测KIM-1;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ys C、KIM-1对预测脓毒症并发AKI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Cys C、尿液KIM-1水平升高(P均<0.05);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入院2、24、48 h血清Cys C水平及入院6、24、48 h尿液KIM-1水平和入院24、48 h血清SCr水平升高(P均<0.05);AKI组入院2 h血清Cys C、入院6 h尿液KIM-1与入院24 h血清SCr均呈正相关(r=0.912、0.899,P均<0.05);血清Cys C诊断脓毒症并发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95%CI 0.659~0.893),以1.86 mg/L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68.61%;尿液KIM-1的AUC为0.879(95%CI0.786~0.971),以30.20 pg/mL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为89.99%,特异度为85.7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Cys C、尿液KIM-1水平升高,检测两指标有助于脓毒症诊断及判断是否并发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胱抑素C 肾脏损伤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