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早期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郭鹏 欧阳静萍 +1 位作者 毛先晴 张敬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4-76,9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小鼠(KKAy)早期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雌性KKAy小鼠和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n=8)、糖尿病黄芪多糖治疗组(DA,n=8)、正常对照组(C,n=10)和黄芪多糖对照组(CA,n=10)。定期监测体重、血...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小鼠(KKAy)早期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雌性KKAy小鼠和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n=8)、糖尿病黄芪多糖治疗组(DA,n=8)、正常对照组(C,n=10)和黄芪多糖对照组(CA,n=10)。定期监测体重、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指数;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结果:KKAy鼠较C57BL/6J鼠体重、血糖、血胰岛素及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DM组小鼠肾小球面积较C组增大,系膜基质增加、肾小管管腔扩大、管壁变薄、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蛋白管型明显。经APS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APS可降低血糖,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小鼠早期肾脏病理改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2型糖尿病 KKAY小鼠 肾脏病理改变
下载PDF
肥胖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娟 马俐儒 +1 位作者 罗萍 田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8期1109-1111,共3页
关键词 肥胖患者 肾脏病理改变 临床特点 非传染性疾病 文明程度 肥胖人群 相关疾病 生活水
下载PDF
单侧输尿管梗阻对双侧肾脏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利峰 王砺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7期2753-2755,共3页
单侧输尿管梗阻后梗阻侧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实质的丧失和肾功能的损害,且与梗阻的程度、梗阻时间及肾盂类型等有关,而梗阻对侧肾脏则为反应性的代偿增生。但近年来发现单侧输尿管梗阻早期可能造成对侧肾脏损害,这与单侧输尿管梗阻后... 单侧输尿管梗阻后梗阻侧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实质的丧失和肾功能的损害,且与梗阻的程度、梗阻时间及肾盂类型等有关,而梗阻对侧肾脏则为反应性的代偿增生。但近年来发现单侧输尿管梗阻早期可能造成对侧肾脏损害,这与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对侧肾脏代偿性改变的传统观点并不一致,因此,现就单侧输尿管梗阻对双侧肾脏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脏病理改变 肾实质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郑芳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高血压肾病患者80例,然后对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蛋白排泄率为(424.14±85.21)μg/min,尿β... 目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高血压肾病患者80例,然后对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蛋白排泄率为(424.14±85.21)μg/min,尿β2微蛋白为(131±15)μg/L,尿素氮为24.13 mmol/L,血β2微蛋白为(2 301±249)μg/L,血肌酐为579.69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指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肾脏损害多出现于中后期,所以早期的检查和诊疗是提高高血压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且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高血压肾病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患者 肾脏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下载PDF
48例LRVES患者肾脏病理及尿蛋白指标测定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武文斌 王锦丽 徐炳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肾脏病理改变 尿蛋白 蛋白指标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测定 成分检测 组织病理
下载PDF
我国关于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近况 被引量:8
6
作者 乔延恒 武士锋 杨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及超声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肾脏组织学活检广泛用于肾炎和肾病的诊断及分型等,它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推断疾病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肾脏病理逐渐成为诸多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gold l... 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及超声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肾脏组织学活检广泛用于肾炎和肾病的诊断及分型等,它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推断疾病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肾脏病理逐渐成为诸多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gold line),如慢性肾炎综合征(chronic nephritic syndrome,CNS)、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NS)、IgA肾病(IgAnepliropathy,IgAN)、急进性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等,而中医药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纷繁复杂,难以统一.随着肾脏病理检查的普及推广,寻求肾脏病理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目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2].现将近年来国内研究肾脏病理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进展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理改变 中医证型 中医辨证分型 慢性肾炎综合征 ALPORT综合征 超声介入治疗 肾脏疾病诊断 血栓性微血管病
下载PDF
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理与临床学习班通知
7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194-194,共1页
为了提高肾脏病专业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水平,探讨肾脏病理改变与中医微观辨证的相关性规律,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委托,陕西省中医医院于2011年6月中旬在西安举办“全国中西... 为了提高肾脏病专业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水平,探讨肾脏病理改变与中医微观辨证的相关性规律,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委托,陕西省中医医院于2011年6月中旬在西安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理与临床学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肾脏病理改变 临床疗效 学习班 专业医务人员 中医微观辨证 肾脏疾病 中医药防治
下载PDF
氯沙坦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晓丹 范秋灵 +3 位作者 王力宁 杨刚 姚丽 马健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治疗KKAy小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只雄性8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非治疗组(n=10),治疗组从8周龄始予以氯沙坦10 mg/(kg.d)饮水喂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于20周龄测定各组...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治疗KKAy小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只雄性8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非治疗组(n=10),治疗组从8周龄始予以氯沙坦10 mg/(kg.d)饮水喂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于20周龄测定各组小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并留取肾脏标本,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氯沙坦治疗对KKAy小鼠体质量及血糖无影响;与非治疗组比较,氯沙坦治疗减少了KKAy小鼠的尿白蛋白/肌酐比率(P<0.05),改善了KKAy小鼠的病理损害。结论氯沙坦治疗能减少KKAy小鼠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脏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糖尿病肾病 KKAY小鼠 肾脏病理改变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脏损害三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俊丽 李小峰 +1 位作者 王鑫 温鸿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出现虹膜炎、肺间质纤维化、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等关节外表现[1].以往认为AS 合并肾脏损害仅见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出现虹膜炎、肺间质纤维化、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等关节外表现[1].以往认为AS 合并肾脏损害仅见于肾脏淀粉样变性和药物性肾损害,肾小球性肾损害在AS 中很少见,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此类病例的报告,且临床表现不同、肾脏病理改变类型多样.通过对我科收治的3例、国内报告的65 例及国外40 例AS 合并肾脏改变报告的总结,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异同,从而对此类疾病形成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肾脏损害 文献复习 临床分析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药物性肾损害 肺间质纤维化 肾脏病理改变
下载PDF
正常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内动脉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蒙如庆 覃勋 +3 位作者 温海滨 岑吉 王晓玉 韦晓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814-815,共2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CKD的患病率为10.8%,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CKD常呈不可逆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ESRD)。CKD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CKD的患病率为10.8%,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CKD常呈不可逆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ESRD)。CKD肾脏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此外肾内小动脉硬化也是CKD重要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病变 正常血压 肾脏病理改变 患者 终末期肾脏 肾小管间质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近况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明 彭卫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环的链接位点等特点,可分为黄酮及类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环的链接位点等特点,可分为黄酮及类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及异黄烷酮、查儿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存在植物的花、茎、叶、果实等部位中,大部分与糖结合形成糖苷,小部分以游离苷的形式存在。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葵总黄酮、银杏黄酮苷、大豆异黄酮等多种黄酮具有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保护肾功能等特殊功效,本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肾脏病理改变 应用 治疗 大豆异黄酮 二氢黄酮 银杏黄酮苷 黄酮醇
下载PDF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婷 姚颖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3年第4期184-185,共2页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中国目前肥胖者数目已超过9000万,预计未来10年将超过2亿。肥胖是一种疾病,1923年Preble等发现约40%的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BostonMedSurgJ,1923,188:617—621.);1974年Weising—er首次报道4例临...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中国目前肥胖者数目已超过9000万,预计未来10年将超过2亿。肥胖是一种疾病,1923年Preble等发现约40%的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BostonMedSurgJ,1923,188:617—621.);1974年Weising—er首次报道4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脏病理改变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肥胖患者,其中仅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AnnInternMed,1974,81:440—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病理诊断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大量蛋白尿 肾脏病理改变 肥胖患者 健康问题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急性间质性肾炎21例的临床与病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拜尔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8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脏病理改变 临床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间质水肿 炎症细胞浸润 炎性细胞浸润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肾病大鼠肾脏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Losartan的干预作用
14
作者 黄翠雯 梁成结 +1 位作者 陈波 纪泽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losartan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和肾小球硬化losartan治疗组...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losartan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和肾小球硬化losartan治疗组(DL组),每组10只。DL组灌胃losartan40mg/(kg·d),治疗6周后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肾皮质i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血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结果:D组出现明显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与C组比较,肾皮质iNOS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3.28倍和2.15倍,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3.59倍和2.60倍。应用losartan治疗6周后,能明显减轻肾病生化改变及病理改变,与D组比较肾皮质iNOS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47%和58%,多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NOS参与肾小球硬化过程,losartan减轻肾小球硬化早期肾脏损伤与抑制NO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 一氧化氮合酶 LOSARTAN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肾脏病理改变 LOSARTAN 干预作用 肾病大鼠 酶表达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余堂宏 贾汝汉 +1 位作者 熊燕 陈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予霉酚酸酯(MMF)15m g/(kg·d)治疗。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予霉酚酸酯(MMF)15m g/(kg·d)治疗。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血胰岛素;H E及PA 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 P-1)的表达。结果:M M F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使大鼠肾脏组织中C TG F及TIM P-1的表达降低,M M P-9表达增加,并使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结论: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C TG F的表达及调节M M P-9和TIM P-1的平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大鼠 霉酚酸酯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2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尿白蛋白排泄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脏病理改变 TIMP-1 免疫组化方法 CTGF 正常对照组 实验动物 血胰岛素 染色观察 表达降低
下载PDF
干细胞在肾脏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袁伟杰 张郁苒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肾脏病理改变 肾脏纤维化 干细胞治疗 化治疗 细胞外基质 细胞丢失 肾组织 肾损伤
下载PDF
31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马立杰 吕凤玲 王文科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S6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997年7月~2009年7月12年期间的31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蛋白量的多少及肾穿刺病理改变决定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发病时血肌...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997年7月~2009年7月12年期间的31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蛋白量的多少及肾穿刺病理改变决定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发病时血肌酐增高,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者,早期治疗较重要,但预后差。结论:肾脏病理改变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及时肾穿刺病理检查,及时治疗,对延缓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肾脏病理改变
下载PDF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萍 汪伟 +3 位作者 姚琪 金毅 邹玉蓉 李贵森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RS)组(46例),... 目的:探讨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RS)组(46例),意义未明的M蛋白血症(MGUS)组(8例)和多发性骨髓瘤(MM)组(13例)。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10)岁,男女比为37︰30。MM组血肌酐高于MGRS组及MGUS组(P<0.05),MGRS组血清白蛋白及IgG低于MM组、EGFR高于MM组(P<0.05),MGRS组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及大量蛋白尿发生率高于MM组及MGUS组(P<0.05)。MGRS组、MGUS组及MM组的主要病理类型分别为轻链型肾淀粉样变(42例)、膜性肾病(4例)、轻链管型肾病(7例)。结论: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多样,MGRS患者常表现肾病综合征,以轻链型肾淀粉样变多见,而MM患者常表现肾功能不全,以轻链管型肾病多见。此类患者需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改变作出诊断,以指导制定治疗计划及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淀粉样变 轻链型 肾脏损害 膜性肾病 肾脏病理改变 临床病理学特征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IgA肾病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俞雨生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IgA肾病(简称IgAN),被临床认识已有20余年。最初认为本病突出表现为肉眼血尿,预后普遍良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告,IgA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反应令人失望,自然病... IgA肾病(简称IgAN),被临床认识已有20余年。最初认为本病突出表现为肉眼血尿,预后普遍良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告,IgA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反应令人失望,自然病程也相差极大。过去20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型 临床认识 肉眼血尿 肾功能不全 免疫病理 肾活检组织 肾脏病理改变 发病机理 小管间质病变 终末期肾衰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中医诊治思考 被引量:18
20
作者 柳红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10期11-15,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小球血管硬化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滤膜的通透性增大,致使经过肾小球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漏出,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蛋白尿.持续和大量蛋白尿造成肾脏高灌注、高滤...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小球血管硬化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滤膜的通透性增大,致使经过肾小球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漏出,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出现蛋白尿.持续和大量蛋白尿造成肾脏高灌注、高滤过又促进了肾小球硬化的发展,成为肾脏病理改变加重的因素,大量蛋白尿的出现预示着疾病发展的速度加快,所以控制和尽可能减少蛋白尿成为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中之重.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善血管微循环为主要治疗环节,但临床上许多患者疗效却不尽如人意.中医药成为控制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是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病种之一.笔者将临床中运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证体会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病蛋白尿 中医诊治 常见并发症 肾小球硬化 肾脏病理改变 中医治疗 大量蛋白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