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李怀玉 邱丽瑛 +4 位作者 陈微 李玮婷 付勇 简钰乘 杨军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3-1749,共7页
目的评估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所致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的改善作用,并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通路探究其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机制... 目的评估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所致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的改善作用,并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通路探究其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9.375 g·kg^(-1)、18.75 g·kg^(-1)、37.5 g·kg^(-1)组和氯沙坦钾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腺嘌呤灌胃复制CRF大鼠模型。给药阶段,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中药9.375 g·kg^(-1)、18.75 g·kg^(-1)和37.5 g·kg^(-1)组分别灌胃相应浓度的肾衰泄浊汤,阳性对照给予1.8 mg·kg^(-1)浓度的氯沙坦钾,每天1次,连续28天。检测血清中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TGF-β1含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Smad3、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衰泄浊汤能降低CRF大鼠血清Scr(9.375 g·kg^(-1)、18.75 g·kg^(-1)和37.5 g·kg^(-1):P<0.01)、BUN(18.75 g·kg^(-1)与37.5 g·kg^(-1):P<0.01)及β2-MG(18.75 g·kg^(-1)与37.5 g·kg^(-1):P<0.01)的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血清中TGF-β1(18.75 g·kg^(-1)与37.5 g·kg^(-1):P<0.01)的水平;下调肾组织中Smad3与Smad4的mRNA(Smad3:9.375g·kg^(-1)、18.75g·kg^(-1)和37.5g·kg^(-1):P<0.01;Smad4:18.75 g·kg^(-1):P<0.05,37.5 g·kg^(-1):P<0.01)与蛋白(Smad3与Smad4:18.75 g·kg^(-1)与37.5 g·kg^(-1):P<0.01)表达水平。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减轻腺嘌呤灌胃所致CRF大鼠的肾脏损伤,其抗RIF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待后续研究以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腺嘌呤 慢性竭大鼠 纤维化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讨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
2
作者 李旦 皮持衡 吴国庆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讨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GeneCards、GEO等数据库筛选肾衰泄浊汤的活性成分、靶点及疾病靶点,运用WPS、Cytoscape3.9软件、STRING数据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讨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GeneCards、GEO等数据库筛选肾衰泄浊汤的活性成分、靶点及疾病靶点,运用WPS、Cytoscape3.9软件、STRING数据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及PPI网络,将共有基因及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运用分子对接方法加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有效成分38种,共同基因112个。GSE37171数据集符合条件,获得113个差异基因。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通路为IL-17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肾衰泄浊汤以槲皮素等多种成分,通过AKT1、VEGFA等靶点,调节IL-17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发挥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肾衰泄浊汤 慢性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UUO大鼠中β-catenin、MMP7、PAI-1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伟 沈金峰 +1 位作者 罗富里 晏子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9-1082,I0006-I0007,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MMP7、PAI-1因子及该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影响,阐述肾衰泄浊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将SD雌性大鼠7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MMP7、PAI-1因子及该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影响,阐述肾衰泄浊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将SD雌性大鼠7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盐酸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7、14天处死,取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β-catenin、MMP7及PAI-1蛋白在肾间质的表达情况,另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β—cateninmRNA的表达。结果:经HE、Masson染色后,从不同时间段观察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病理表现,术后7 d相对以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术后14 d以纤维化和炎症为主,特别是模型组更为明显,假手术组在各时期无明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MMP7蛋白阳性表达均高于模型组,以肾衰泄浊汤组更加明显(均P<0.05);而PAI-1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尤以肾衰泄浊汤组更佳(均P<0.05)。原位杂交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β-catenin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各治疗组β-cateninmRNA表达较同时期的模型组减少显著(均P<0.05),尤以肾衰泄浊汤组更明显。结论:复方肾衰泄汤可通过调节UUO大鼠肾间质的MMP7、PAI-1蛋白及β-catenin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达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MMP7 PAI-1 Β-CATENIN 间质纤维化
原文传递
肾衰泄浊汤及组方对UUO大鼠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沈金峰 黄伟 +1 位作者 罗富里 晏子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37-1641,I0024-I0028,共10页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肾衰泄浊及组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肾间质纤维化中医本虚标实的病机。方法:将72只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肾衰泄浊汤组、祛邪方组、补虚方组及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采...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肾衰泄浊及组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肾间质纤维化中医本虚标实的病机。方法:将72只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肾衰泄浊汤组、祛邪方组、补虚方组及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肾衰泄浊汤组、祛邪方组、补虚方组分别按照肾衰泄浊汤及其组方比例配制,浓缩剂灌胃给药,贝那普利组大鼠给贝那普利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大鼠均予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7、14 d处死大鼠。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免疫组化检测Wnt4、β-catenin、E-cadherin含量,原位杂交检测Wnt4、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相比,同时期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各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P<0.05);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各组治疗后血尿素氮、清肌酐均有所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同时期模型组Wnt4、β-catenin表达升高(P<0.05),E-cadherin表达下降。与同时期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Wnt4、β-catenin表达下降(P<0.05),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肾衰泄浊汤组优于其他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同时期模型组及各治疗组Wnt4mRNA、β-catenin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Wnt4mRNA、β-cateninmRNA表达下降(均P<0.05),尤以肾衰泄浊汤组效果最好。结论:肾衰泄浊汤及其组方可能是通过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达到改善肾功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且肾间质纤维化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WNT/Β-CATENIN
原文传递
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小鼠HGF、TGFβ_1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晏子友 赵海 赖小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7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小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小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7天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HGF、TGFβ1蛋白,Ⅰ、Ⅲ、Ⅳ型胶原及FN的表达。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HGF蛋白表达增强,TGFβ1蛋白表达减弱,而Ⅰ、Ⅲ、Ⅳ型胶原、FN生成减少,两组无显著差异,而HGF表达与TGFβ1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诱导HGF蛋白表达,抑制TGFβ1表达,抑制Ⅰ、Ⅲ、Ⅳ型胶原及FN等ECM的过度沉积,加强肾保护作用,对抗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症/中医药疗法 @肾衰泄浊汤/治疗应用 硬化症/病理学 小鼠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BMP_7、α-SMA调节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晏子友 申屠进军 熊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5-687,共3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UUO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UUO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观察术后第7天、第14天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肾组织BMP7、α-SMA蛋白表达。结果:第7天、第14天中药各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BMP7较假手术组减弱,但较模型组增强;而α-SMA则相反,且BMP7表达与α-SMA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该方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蛋白表达,抑制a-SMA蛋白表达,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BMP7 Α-SMA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OPN、CD44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叶俊玲 李罗德 +1 位作者 晏子友 皮持衡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OPN、CD44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处死,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实验大鼠肾组织OPN、CD44的调节作用。结果术后第7天、第14天,中...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OPN、CD44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处死,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实验大鼠肾组织OPN、CD44的调节作用。结果术后第7天、第14天,中药各组、苯那普利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OPN、CD44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强(P<0.01),Ⅰ、Ⅲ型胶原、FN生成增多(均P<0.05)。术后第14天,中药各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OPN、CD44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Ⅰ、Ⅲ型胶原、FN生成明显减少(P<0.05),且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以中药高剂量组最为显著,治疗效果亦较贝那普利组更佳(各项指标对比(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肾组织OPN、CD44mRNA的表达,抑制Ⅰ、Ⅲ型胶原、FN等ECM的过度沉积,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OPN CD44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BMP_7、TGFβ_1调节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晏子友 申屠进军 熊芳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苯...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苯那普利组,观察术后第7d、第14d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BMP7、TGFβ1蛋白表达。结果:第7d、第14d中药各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BMP7较假手术组减弱,但较模型组增强;而TGFβ1则相反,且BMP7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该方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表达,抑制TGFβ1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BMP7 TGFΒ1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宏良 皮持衡 +3 位作者 贺支支 徐友妹 陈人骏 曾荣香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5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时检测3 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CRF患者血清TNF α及IL 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2、CRF患者经肾衰泄浊汤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均得以改善,其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3、治疗后CRF患者血清TNF α及IL 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 <0 0 1,P <0 0 5 )。结论:1、TNF α及IL 6在CRF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2、肾衰泄浊汤对CRF的治疗有确切疗效;3、降低CRF患者血清TNF α与IL 6水平可能是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 肾衰泄浊汤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小鼠HGF调节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晏子友 赵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小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小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术后7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HGF、TGF-β1、MMP-9蛋白,Ⅰ、Ⅲ、Ⅳ型胶原及FN的表达。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HGF、MMP-9蛋白表达均增强,TGF-β1蛋白表达减弱,而Ⅰ、Ⅲ、Ⅳ型胶原、FN生成减少,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HGF表达与TGF-β1表达呈明显负相关性。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诱导HGF表达,抑制TGF-β1表达,促使肾组织分泌更多MMP-9,抑制Ⅰ、Ⅲ、Ⅳ型胶原及FN等ECM的过度沉积,加强肾保护作用,对抗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肝细胞生长因子MMP-9 TGF—β1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UUO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伟 罗富里 +1 位作者 沈金峰 晏子友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7期56-60,共5页
目的:基于补虚通腑泄浊法探讨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补虚方、祛邪方)对UUO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7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UO模型)、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 目的:基于补虚通腑泄浊法探讨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补虚方、祛邪方)对UUO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7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UO模型)、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给药后第7、14d处死,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取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ɑ-SMA、FN、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同期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24h尿蛋白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P<0.05),经治疗后各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所下降,肾衰泄浊汤组疗效最显著(P<0.05)。经HE、Masson染色后,从不同时间段观察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病理表现,术后7d以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术后14d以纤维化和炎症为主,特别是模型组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治疗组ɑ-SMA、FN、PAI-1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同时期各蛋白阳性表达强弱在中药各治疗组中依次为:补虚方组>祛邪方组>肾衰泄浊汤组,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均可改善UUO大鼠肾功能,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CM沉积实现的,ECM沉积的中医病机可能是本虚标实,补虚通腑泄浊法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间质纤维化 ɑ-SMA FN PAI-1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BMP7/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晏子友 申屠进军 +2 位作者 熊芳 叶俊玲 李罗德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术后第7、14d分别观察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BMP7、Smad2、Smad6、TGFβ1,Ⅰ、Ⅲ型胶原及FN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FN、Smad2、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但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而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蛋白表达则相反,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且BMP7、Smad6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Smad2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蛋白表达,抑制Smad2蛋白表达,调节BMP7/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及FN等ECM的过度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苯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BMP7/TGFβ1/Smads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鸣宏 罗富里 晏子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肾脏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pericytes-myofibroblasts transition,P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平分为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贝那普利组、假手术... 目的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肾脏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pericytes-myofibroblasts transition,P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平分为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贝那普利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16只,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随机取各组大鼠8只于术后7、14 d处死,取大鼠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PDGFR-β)、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NG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第7、14天时模型组、肾衰泄浊汤组、祛邪方组、补虚方组PDGFR-β、NG2、α-SM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 <0.05);各治疗组PDGFR-β、NG2、α-SMA表达较模型组减少相对明显(P <0.05),肾衰泄浊汤组优于补虚方组、祛邪方组及贝那普利组。结论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可能是通过干预UUO大鼠PMT过程,抑制PDGFR-β、NG2、α-SMA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肾衰泄浊汤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大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UUO大鼠VEGF/V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鸣宏 罗富里 +2 位作者 江坚青 魏志鑫 晏子友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29-32,50,共5页
目的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UUO)大鼠VEGF/V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44只健康雌性SD大鼠建立UUO模型,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肾衰泄浊汤组、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每组24只,各组大鼠于第7... 目的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UUO)大鼠VEGF/V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44只健康雌性SD大鼠建立UUO模型,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肾衰泄浊汤组、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每组24只,各组大鼠于第7、14、21天处死。取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同时期各组比较,模型组BUN、SCr较其他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BUN、SCr较其他组明显下降(P<0.05);其中肾衰泄浊汤组疗效最明显(P<0.05)。HE、Masson染色结果:除假手术组外,术后7 d各组均可观察到炎症和坏死病变,术后14、21 d可观察到炎症和纤维化,模型组纤维化程度最重。Western blot结果:假手术组α-SMA、VEGFA、VEGFR2少量表达,模型组中α-SMA、VEGFA、VEGFR2的表达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多(P<0.05)。同时期各治疗组α-SMA、VEGFA、VEGFR2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减少,而补虚方、祛邪方组VEGFA蛋白表达较之稍有提升(P<0.05)。肾衰泄浊汤组第21天蛋白减少较其他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可能通过抑制VEGF信号通路,减少α-SMA、VEGFA、VEGFR2表达,干预UUO大鼠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达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α-平滑肌激动蛋白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肾两虚及浊毒壅滞型糖尿病肾病55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洋 范瑾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12期898-898,共1页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轻者可仅见尿中微量蛋白尿,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由于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西药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笔者对脾肾两虚、浊毒壅滞型糖尿病肾病,采用江西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轻者可仅见尿中微量蛋白尿,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由于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西药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笔者对脾肾两虚、浊毒壅滞型糖尿病肾病,采用江西中医药大学皮持衡教授的经验方肾衰泄浊汤结合西药治疗55例,收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衰泄浊汤 两虚 毒壅滞
下载PDF
基于miRNA126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肾衰泄浊汤干预慢性肾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16
作者 刘庚鑫 张格第 +4 位作者 袁文萋 李福生 郭敏 罗富里 晏子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5,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CKD AS)中的作用,以及肾衰泄浊汤干预5/6肾切除术联合高脂饲养的CKD AS大鼠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CKD AS)中的作用,以及肾衰泄浊汤干预5/6肾切除术联合高脂饲养的CKD AS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组、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通过5/6肾切除术联合高脂饲养10周建立大鼠CKD AS模型,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g·kg^(-1)·d^(-1)),氯沙坦组(20 mg·kg^(-1)·d^(-1))剂量灌胃,进行相应的干预8周,然后处死大鼠,取材进行相应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大鼠肾功能和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主动脉组织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观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miRNA126、PI3K、Akt、mTOR 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苄氯素-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TC、TG、LDL-C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与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SCr、BUN、TC、TG、LDL-C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膜可见增厚斑块形成,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少量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氯沙坦组与肾衰泄浊汤各组较模型组病变减轻;与模型组比较,肾衰泄浊汤中、高剂量组中电镜的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miRNA126表达显著下降(P<0.01),PI3K、Akt、mTO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及氯沙坦组大鼠主动脉组织miRNA126表达显著升高(P<0.01),PI3K、Akt、mTO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和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CKD AS大鼠主动脉组织miRNA126表达降低,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自噬通量;肾衰泄浊汤通过miRNA126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恢复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自噬,保护CKD血管损伤,减少As斑块的形成,减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肾衰泄浊汤 慢性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肾衰泄浊汤延缓腺嘌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微 李怀玉 +4 位作者 陈思洁 吴国庆 范伟 肖亮 杨军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并基于TGF-β1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衰泄浊汤组和氯沙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采用21天腺嘌呤...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并基于TGF-β1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衰泄浊汤组和氯沙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采用21天腺嘌呤灌胃法进行慢性肾衰竭(CRF)造模。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中药组给予18.75g·kg^(-1)浓度的肾衰泄浊汤,西药组给予1.8 mg·kg^(-1)浓度的氯沙坦,每日1次,连续灌胃28d。取材后,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组织变化;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尿中胱抑素C(Cys-C)和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蛋白-7(BMP-7)的含量;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7、CTGF和BMP-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衰泄浊汤可以降低CRF大鼠血清Scr、BUN、CTGF的含量(P<0.01),提高血清BMP-7的含量(P<0.05),降低尿液Cys-C的含量(P<0.05);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病理情况;降低肾组织TGF-β1、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提高Smad7、BMP-7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肾组织α-SMA、CollagenⅠ、FN的阳性表达水平(P<0.01)。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够改善CRF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情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或缓解细胞外基质(ECM)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间质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TGF-Β1/SMAD信号通路 ECM
原文传递
肾衰泄浊汤及其补虚、祛邪组分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晏子友 江坚青 +1 位作者 罗富里 皮持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补虚,祛邪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UUO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每组24只。手... 目的: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补虚,祛邪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UUO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每组24只。手术后第3天,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大鼠均按0. 8 g·mL^-1肾衰泄浊汤浓缩剂给药,即给药剂量为8. 0 g·kg^-1·d^-1体质量灌胃;贝那普利组大鼠给贝那普利1. 5 mg·kg^-1·d^-1体质量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7,14,21天,分别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周细胞及相关信号通路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肾衰泄浊汤组,补虚方组,袪邪方组在UUO后第14,21天的间质损伤评分和间质胶原的积累均显著降低(P<0. 05)。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在第14,21天的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神经/胶质细胞2型硫酸软骨素糖蛋白(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D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蛋白表达均较第7天显著增加(P<0. 05)。在手术后第21天,肾衰泄浊汤组的肾组织中NG-2,VEGFA,VEGFR1,PDGFR-β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与模型组比较,肾衰泄浊汤组在手术后第21天的肾组织中α-SMA,PDGFA,NG-2,VEGFA,VEGFR1,PDGF-β,PDGFR-β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 05),并且肾衰泄浊汤组在手术后第21天α-SMA,NG-2,VEGFA,VEGFR1,PDGFR-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P<0. 05)。结论:肾衰泄浊汤复方及其补虚,祛邪组分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周细胞及其相关细胞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血管周细胞 单侧输尿管梗阻 间质纤维化
原文传递
肾衰泄浊汤对CKD3-4期患者T细胞亚群及IL-2、IL-6因子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伟 杨丹 +2 位作者 饶克琅 皮持衡 晏子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CKD3-4期患者T细胞亚群与其相关细胞因子(IL-2、IL-6)水平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肾衰泄浊汤对改善CKD3-4期患者细胞免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来自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肾病科住院部患...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CKD3-4期患者T细胞亚群与其相关细胞因子(IL-2、IL-6)水平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肾衰泄浊汤对改善CKD3-4期患者细胞免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来自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肾病科住院部患者68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CKD一般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肾衰泄浊汤。以4周治疗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1)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2)对比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T细胞亚群与CKD3-4期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1)在改善肾功能方面(Scr、BUN、eGFR):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cr、BUN均下降(P<0.05),eGFR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Scr、BUN下降及eGFR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0.05)。(2)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8%,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在改善T细胞亚群方面(CD4+、CD8+、CD4+/CD8+):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均上升(P<0.05),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D8+均在参考范围内,故不作统计学比较,且治疗组治疗后的CD4+、CD4+/CD8+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0.05)。(4)在调节IL-2、IL-6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2均上升(P<0.05),IL-6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L-2的上升及IL-6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5)T细胞亚群与CKD3-4期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T细胞亚群中的CD4+/CD8+与CKD3-4期患者中的eGFR、IL-2呈正比关系(r=0.92,P<0.01;r=0.46,P<0.01),与IL-6呈反比关系(r=-0.41,P<0.01)。结论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健脾益肾、通腑泄浊)可能通过对IL-2、IL-6水平的调控来上调T细胞亚群中CD4+/CD8+的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来延缓CKD患者不断恶化的肾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肾衰泄浊汤 T细胞亚群 IL-2 IL-6
原文传递
中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晏子友 饶克琅 皮持衡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0S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CRF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作用。方法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服用爱西特患者比较,肾衰泄浊汤有明显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r、BUN、HA、LN、PCⅢ、C-Ⅳ,...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泄浊汤对CRF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作用。方法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服用爱西特患者比较,肾衰泄浊汤有明显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r、BUN、HA、LN、PCⅢ、C-Ⅳ,明显提高CCr的作用,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方可抑制慢性肾衰竭患者ECM成分积聚,减轻肾组织纤维化,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 肾衰泄浊汤 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