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梁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23-0126,共4页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2年0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统计该技术的诊断...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2年0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统计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病理诊断相比(P>0.05)。结论 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可有效鉴别良恶性,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颈部肿大淋巴结 良恶性 鉴别价值
原文传递
超微血管显像联合超声造影用于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张静 邓彦东 +1 位作者 孙立娟 王笑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微血管显像(SMI)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接受SMI和CEUS检查,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为“金标准”,以Kappa分... 目的:观察超微血管显像(SMI)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接受SMI和CEUS检查,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为“金标准”,以Kappa分析SMI和CEUS单独及联合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显示,8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4枚为良性淋巴结,63枚为恶性淋巴结。SMI检查结果显示,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7枚为良性淋巴结、60枚为恶性淋巴结,经一致性分析SMI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价值,与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12);CEUS检查结果显示,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6枚为良性淋巴结,61枚为恶性淋巴结,经一致性分析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价值,与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21);SMI联合CEUS检查结果显示,97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中35枚为良性淋巴结,62枚为恶性淋巴结,经一致性分析SMI联合CEUS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价值,与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86)。结论:SMI和CEUS检查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均有较好的价值,且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提高诊断价值,对临床筛查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肿大淋巴结 良恶性结节 超微血管显像(SMI) 超声造影(CEUS)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能谱CT对霍奇金淋巴瘤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
3
作者 任红亮 曹立秀 +4 位作者 李会菊 马拓 陈大鹏 高媛 李志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能谱CT定量分析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00例,对其行能谱CT定量分析,评估其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结果100例霍奇金淋...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能谱CT定量分析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00例,对其行能谱CT定量分析,评估其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结果100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为纵隔肿大淋巴结,占比60%,其中单发淋巴结肿大13例,包括血管前间隙9例,气管旁4例,多发淋巴结肿大47例,血管前、气管旁、主动脉旁、肺门等处均有分布;能谱CT检出纵隔肿大淋巴结56例,占比56%,准确率为93.33%(56/60),其中单发淋巴结肿大10例,多发淋巴结肿大46例;56例纵隔肿大淋巴结患者,淋巴结边缘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其中未出现明显钙化及坏死情况,4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融合,占比73.21%,27例患者邻近组织受压改变,占比48.21%;增强扫描结果显示,39例患者为轻-中度强化,占比69.64%,43例患者为渐进性强化,占比76.79%;纵隔肿大淋巴结动脉期及静脉期的NIC分别为0.15±0.01、0.43±0.06,NWC分别为1.06±0.09、1.11±0.10,Eff-Z分别为7.24±0.86、6.87±0.75,λHU分别为0.78±0.06、1.22±0.14;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能量曲线及λHU、IC、WC、均呈正相关(P<0.05),且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平均能谱曲线CT值随kV的增加而减小;能谱CT检测霍奇金淋巴瘤纵隔肿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80.54%,特异度为74.21%,AUC为0.781。结论能谱CT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有成效检测出患者纵隔肿大淋巴结,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定量分析 霍奇金淋巴 纵隔肿大淋巴结
下载PDF
EBUS-TBNA对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4
作者 曹钰洁 刘茜 +4 位作者 王登本 李阳 高颖 刘美芳 李建英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1026-1037,共12页
目的:使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22年8月,对... 目的:使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22年8月,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并依据Cochrane系统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计1418例受试者,研究结果显示:EBUS-TBNA诊断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有较高的灵敏度0.93 (0.91, 0.94)、特异度1.00 (0.37, 1.00)、阳性似然比14546.2 (0.4, 5.0e+08)、阴性似然比0.07 (0.06, 0.09)及诊断比值比202,892 (6, 7.3e+09),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96 (0.94~0.97)并绘制Fagan图得出若受试者经EBUS-TBNA对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是阳性结果,其概率为100%,若是阴性结果,其无相应疾病的概率则为2%。纳入13篇文献均介绍了术后并发症,经EBUS-TBNA诊断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术后发生咳嗽(9例)、咯血(4例)、气胸(2例)、术后痰中带血(3例)、一过性的低氧血症(3例)、心律失常(1例)、感染(1例),研究显示多数受试者可耐受此操作,操作过程中较少发生大血管破裂出血、气胸、一过性的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BUS-TBNA对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安全性,是诊断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的一项重要的诊疗路径,为肺癌的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定性及分期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癌 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导丝定位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青中 秦红风 +1 位作者 穆为民 李毅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6期91-9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导丝定位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收治的102例存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对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进行超... 目的探讨导丝定位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收治的102例存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对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导丝定位及亚甲蓝示踪剂染色。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情况及灵敏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LN阳性35例,阴性67例。亚甲蓝示踪剂染色联合超声导丝定位SLN的检出率、灵敏度高于单纯亚甲蓝示踪剂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丝定位联合亚甲蓝示踪剂在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反应性肿大淋巴结 示踪剂亚甲蓝
下载PDF
彩色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显像分析
6
作者 侯艳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浅表肿大淋巴结 显像分析 彩色超声 颈部 定性诊断 淋巴结疾病 淋巴结病变 高频探头 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
下载PDF
小儿腹部肿大淋巴结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文刚 田晖 +5 位作者 闫记英 李涛 张彤迪 赵雅培 张丽艳 邢恒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比较健康儿童与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肿大淋巴结的差异情况。方法以淋巴结短径>0.5 cm作为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对健康儿童137例及148例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肿大淋巴结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淋巴... 目的比较健康儿童与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肿大淋巴结的差异情况。方法以淋巴结短径>0.5 cm作为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对健康儿童137例及148例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肿大淋巴结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淋巴结多位于右下腹和脐周(46.3%位于右下腹,19.2%位于脐周,13.6%位于左下腹)。3个以上成簇的淋巴结健康儿童53%(72/137),淋巴结炎患儿47%(69/148),无差异(P=0.3771)。两组间肿大的淋巴结在各个年龄段及性别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长径及长径/短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仅两组间短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很多健康儿童存在腹腔肿大的成簇的淋巴结,所以不能主观认为这些淋巴结的存在就是异常现象。6岁儿童腹腔肿大淋巴结出现达到高峰,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短径超过0.8 cm的腹腔淋巴结也许能够直接提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大淋巴结 健康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
下载PDF
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技术降低颈部肿大淋巴结CT扫描的辐射剂量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青青 吴莉 +3 位作者 江杰 康少磊 黄朵 杨亚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扫描(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对降低颈部肿大淋巴结CT扫描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怀疑颈部淋巴结病变并行颈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患者按检查时间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 目的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扫描(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对降低颈部肿大淋巴结CT扫描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怀疑颈部淋巴结病变并行颈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患者按检查时间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同时开启CARE Dose 4D和CARE kV扫描,B组仅开启CARE Dose 4D扫描。分别比较平扫及动脉期2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有效电流(mAs)]。结果比较A、B 2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质量及CTDIVOL、有效m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LP、E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ED平扫降低约26.17%,动脉期降低约4.96%。图像质量评分均在4分以上。结论颈部肿大淋巴结CT扫描时,联合应用CARE k V与CARE Dose 4D技术可得到优质图像,并能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颈部肿大淋巴结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图像中肿大淋巴结肺癌转移分类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露 刘宛予 +4 位作者 楚春雨 吴军 周洋 张红霞 鲍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6-2482,共7页
为解决肺癌N分期中胸部CT难于对肿大淋巴结是否癌转移进行评价的问题,寻求能够有效表示淋巴结病理特性的图像特征,实现对肿大淋巴结癌转移快速准确地判别。该文采取交互式分割从CT图像中提取出肿大淋巴结;直接计算淋巴结的多分辨率直方... 为解决肺癌N分期中胸部CT难于对肿大淋巴结是否癌转移进行评价的问题,寻求能够有效表示淋巴结病理特性的图像特征,实现对肿大淋巴结癌转移快速准确地判别。该文采取交互式分割从CT图像中提取出肿大淋巴结;直接计算淋巴结的多分辨率直方图得到200维空间信息特征样本集;利用具有处理高维数据集优势的支持向量机(SVM)构造分类器;用测试集对经训练的SVM分类器进行测试以评价分类性能。经96例病例实验结果表明:100个淋巴结图像的200维特征计算用时1.91s,SVM分类器训练测试用时1.36s,敏感性76%,特异性64%,准确度70%,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AUC)0.6525。高维图像空间信息特征能够有效表示淋巴结特性;没有考虑医学征象进行肿大淋巴结癌转移定性诊断的准确度就达到了70%,同时分类速度比传统纹理算法提高了约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N分期 CT图像 肿大淋巴结 多分辨率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声触诊成像定量技术联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青 郭黎红 +2 位作者 陈伟萍 江锦雄 肖清华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析超微血流显像(SMI)联合声触诊成像定量(VTIQ)技术应用于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判断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54枚)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二维超声、SMI技术以及VTIQ技术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活检... 目的探析超微血流显像(SMI)联合声触诊成像定量(VTIQ)技术应用于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判断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54枚)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二维超声、SMI技术以及VTIQ技术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活检或细针穿刺细胞学为金标准,分析超微血流显像联合VTIQ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54枚颈部淋巴结经病理检查证实良性病变38例,共39枚淋巴结;恶性病变13例,共15枚淋巴结。(1)SMI技术诊断出淋巴结良性病变35枚,恶性病变19枚,准确率为66.67%,对恶性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33%、71.79%,且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38(P=0.118),诊断准确率较差;(2)VTIQ技术诊断出淋巴结良性病变36枚,恶性病变18枚,当SWV截断值为2.708 m/s时,准确率为75.93%,对恶性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79.49%,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P<0.05);(3)SMI联合VTIQ技术诊断出淋巴结良性病变38枚,恶性病变16枚,准确率为94.44%,对恶性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94.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P<0.01),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 SMI和VTIQ技术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协同相加的作用,能够兼具检测病灶形态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功能,可将其作为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 超微血流显像技术 VTIQ技术 联合应用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茂春 顾鹏 +2 位作者 王琦 张红薇 周洪贵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97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先行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的超声造影表现,将常规彩色多普勒和...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97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先行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的超声造影表现,将常规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判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84%(48/58),特异度87%(33/39),准确率83%(81/97)。常规彩色多普勒判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72%(42/58),特异性度41%(16/39),准确率为60%(58/97)。结论:超声造影后的灌注显像特征能为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超声造影对颈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彩色多普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大淋巴结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霞 谢玉环 +2 位作者 邝永培 何志忠 丁尚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4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27)和恶性组(n=21)。两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本院4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病理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27)和恶性组(n=21)。两组性别、年龄、淋巴结直径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91.67%(44/48)vs 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95%CI(0.824,0.989)]和0.771[95%CI(0.652,0.889)]。平行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8.9%和64.6%,约登指数为0.64;序列试验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4%和96.7%,约登指数为0.72。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颈部浅表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序列试验可以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恶性 肿大淋巴结 浅表
下载PDF
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13
作者 柳婧月 王小彦 黄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颈部肿大淋巴结 病理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婷婷 贾保霞 +1 位作者 周富强 刘滨月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PNCB)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观察并记录进针数、成功率及PNCB取材效果。将手术切除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PNCB)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观察并记录进针数、成功率及PNCB取材效果。将手术切除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得出常规超声检查、PNCB病理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结果 10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穿刺406针,379例适合病理学检查,穿刺成功率为93.3%,穿刺优良率为83.0%。30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4例为增生淋巴结,14例恶性淋巴瘤,54例转移或浸润癌。PNCB病理诊断中,除将1例转移癌诊断为增生淋巴结外,其余均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一致。PNCB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7.1%,准确率为99.0%,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童意义(P<0.05)。结论采用PNCB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提高标本满意率以及病理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术 颈部肿大淋巴结 针吸 超声检查
下载PDF
miR30a体外干预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中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和侵袭力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健 余天雾 +1 位作者 吕永双 蒋小卫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5-1607,1611,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微转移灶及微小RNA30a(miR30a)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miRNAs抗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合成miR30a寡核苷酸片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微转移灶及微小RNA30a(miR30a)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miRNAs抗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合成miR30a寡核苷酸片段,应用腺病毒将该片段转染人原代乳腺癌细胞,同时设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试验对照,每组细胞均设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以荧光显微镜评估转染效率。以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试验检测转染前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变化。以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LDH1、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试验显示空白对照组中原代乳腺癌细胞较MDA-MB-231细胞株侵袭力强,其侵袭指数分别为(75.3±3.2)%,(58.4±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miR30a后这两种细胞体外侵袭力均明显减弱,其侵袭指数分别为(21.4±1.9)%,(28.2±2.3)%,与各自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部分腋窝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中ALDH表达增高,可能存在肿瘤微转移,术中应完全清扫为宜。miR30a抑制了肿瘤干性基因表达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干细胞 腋窝肿大淋巴结 肿瘤转移 侵袭 miR30a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初探(附7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佟凌霞 齐娜 +1 位作者 柴艳 陈丹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2065-2067,共3页
目前肺癌是所有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70万人,约26%-40%的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伴有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约50%的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预后很差,它的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4%。所以,在肺癌的... 目前肺癌是所有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70万人,约26%-40%的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伴有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约50%的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且预后很差,它的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4%。所以,在肺癌的术前评估中,准确的术前分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纵隔淋巴结的有无转移是手术前判定肺癌能否进行根治性切除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术前评估纵隔淋巴结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术可以用来术前评价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纵隔淋巴结 肿大淋巴结 超声引导 支气管内 肺癌患者 诊断 超声内镜引导
下载PDF
彩超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腹部肿大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永红 蔡艳 +1 位作者 邢秋 黎文英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腹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微创技术在彩超引导下对45例临床难以确诊的腹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穿刺活检,细针取材17例,粗针取材28例,所取组织有明确病理诊断者为取材满意。结果41例能作出明确组织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腹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微创技术在彩超引导下对45例临床难以确诊的腹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穿刺活检,细针取材17例,粗针取材28例,所取组织有明确病理诊断者为取材满意。结果41例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者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93.7%,特异性100%,准确性95.1%,其中,18G活检针与21G活检针活检取材满意率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微创技术在彩超声引导下穿剌活检具有安全、准确及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肿大淋巴结 穿刺活检 微创技术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98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玉华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7期762-763,共2页
目前,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引导下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广泛应用,为确定淋巴结性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本文分析98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资料,探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 目前,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引导下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广泛应用,为确定淋巴结性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本文分析98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资料,探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浅表肿大淋巴结 良恶性鉴别诊断 临床疾病诊断 颈部 穿刺活检术 病理结果
下载PDF
超声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绢 徐利云 +3 位作者 袁帆 邓凤平 黄国诚 宋素云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组89例,应用高频率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及内部回声、纵横比(L/T)、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 FI)及阻力指数(RI)的频谱特征。结果高分辨率和彩色多谱勒超声有助... 目的探讨超声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组89例,应用高频率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及内部回声、纵横比(L/T)、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 FI)及阻力指数(RI)的频谱特征。结果高分辨率和彩色多谱勒超声有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38例良性肿大淋巴结组中约85%的L/T值>2,测值为2.01±0.22,淋巴结皮质约65%呈向心性增宽,CDFI示血流信号主要存在于淋巴门处,RI为0.63±0.08;36例恶性肿大淋巴结组中约86%的L/T<2,测值为1.46±0.22,淋巴结皮质约69%呈偏心性增宽,CDFI示血流信号多呈不规则的紊乱信号,RI为0.70±0.09。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大淋巴结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徒手穿刺活检浅表肿大淋巴结19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灵峰 李雪金 +3 位作者 张彤 彭旭红 肖琳玲 李锦丽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徒手穿刺活检在诊断肿大淋巴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肿大淋巴结徒手穿刺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活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徒手穿刺活检在诊断肿大淋巴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肿大淋巴结徒手穿刺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活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患者取材成功191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191例患者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14例(58.71%),良性病变76例(39.18%),颈部低回声结节1例(0.52%),高频超声诊断为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神经鞘瘤。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大淋巴结徒手穿刺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且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率高,是明确肿大淋巴结病理性质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徒手穿刺 肿大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