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腹腔巨大肿物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
作者 吴卫利 余晶莉 +4 位作者 周娜 何英 杨丹丹 李诚诗 庄一渝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
总结1例高龄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腹腔巨大肿物切除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识别与预见性护理;全程化抗凝药物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多学科合作术前访视确保手术安全性;阶梯式营养方案的实施;术后实施个体化容量管理,... 总结1例高龄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行腹腔巨大肿物切除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识别与预见性护理;全程化抗凝药物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多学科合作术前访视确保手术安全性;阶梯式营养方案的实施;术后实施个体化容量管理,预防容量负荷过重。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无新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及术后并发症,于住院19 d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肺血检栓塞症 腹腔肿物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对眼睑肿物切除的价值探讨及病理类型分析
2
作者 李锐 赵艺哗 +1 位作者 贾双双 朴颖实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 探讨送检术中冰冻病理诊断(frozen sections, FS)的眼睑肿物病理类型及其对眼睑肿物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FS与石蜡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送检FS眼睑肿物标本... 目的 探讨送检术中冰冻病理诊断(frozen sections, FS)的眼睑肿物病理类型及其对眼睑肿物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FS与石蜡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送检FS眼睑肿物标本561份,分析眼睑肿物的病理类型,并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FS对眼睑肿物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561份标本中,左眼280份,右眼281份;上睑225份,下睑311份,内眦18份,外眦7份;肿物最大直径1~35 mm,平均(15.1±9.4)mm。其中良性病变165份(29.4%),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炎性病变、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恶性病变396份(70.6%),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癌和鳞状细胞癌。FS对肿瘤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1%、99.3%,肿瘤延迟诊断率为6.2%。肿瘤诊断不一致类型为误分类(60.0%,9/15)、假阴性(26.7%,4/15)及假阳性(13.3%,2/15)。诊断不一致的原因为解读失误(73.3%,11/15)、制片失误(26.7%,4/15)。结论 送检FS的眼睑肿物以恶性病变为主,并以基底细胞癌和皮脂腺癌多见;FS对眼睑肿物及切缘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很好地指导手术开展,皮脂腺癌和恶性肿瘤的特殊亚型是与石蜡病理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因素,切片深度不够是导致漏诊和诊断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日常工作中对于可疑复发及较小的肿瘤应给予充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物 冰冻病理诊断 石蜡病理诊断 病理类型 准确率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3
作者 梁冠标 阳诺 +1 位作者 李昌钤 李泳朋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剑突组(n=56)或经肋间组(n=102),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剑突组与肋间组各纳入52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3d及5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神经生长因子(NGF)、肌酸磷酸激酶(CPK)、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经剑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7±1.05)d、卧床时间(1.37±0.65)d、住院时间(6.07±1.82)d、术中出血量(72.26±9.41)mL、胸腔引流量(248.74±80.41)mL、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3.72±0.98)次、住院费用(3.10±0.84)万元均较经肋间组(3.02±1.31)d、(1.92±0.70)d、(7.31±2.13)d、(85.33±12.69)mL、(325.96±95.22)mL、(8.41±2.17)次,(3.76±1.22)万元少(t=2.792、4.152、3.192、5.966、4.468、14.204、3.213,P均<0.05);术后1d、3d及5d,经剑突组Mb、CPK、NGF、PGE2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术后1d、7d及1个月、3个月,经剑突组疼痛VAS评分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经剑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1/52)较经肋间组17.31%(9/52)低(χ^(2)=7.081,P<0.05)。结论:相较于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经剑突肋缘下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肌肉损伤及疼痛程度,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物 胸腔镜手术 剑突肋缘入路 肋间入路 倾向性匹配
下载PDF
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杨卫 李媛媛 +1 位作者 张丽柯 徐全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_(1)N_(0)M_(0)组、T_(2)N_(0)M_(0...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_(1)N_(0)M_(0)组、T_(2)N_(0)M_(0)组、T_(2)N_(1)M_(0)组、T_(3)N_(0)M_(0)组及T_(3)N_(1)M_(0)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9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GZMB及T淋巴细胞水平;对乳腺癌患者GZMB与T淋巴细胞参数完成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GZ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不同分期下CD_(8)^(+)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中T_(3)N_(1)M_(0)组GZMB水平高于其余4组(P<0.05),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低于其余4组(P<0.05);乳腺癌患者分期越高,GZMB水平越高,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越低;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GZMB水平与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GZMB在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不同分期中存在差异,且与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B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物 T淋巴细胞水平 相关性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以纵隔肿物为首发的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伴文献复习
5
作者 姜丽华 陈森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89-91,9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复习总结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纵隔肿物并发上腔静脉(SVC)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儿童BPDC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 目的:探讨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复习总结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纵隔肿物并发上腔静脉(SVC)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儿童BPDC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早期出现SVC综合征导致呼吸窘迫,应用地塞米松+EAC方案化疗后瘤体缩小压迫症状缓解,后续应用DEAL方案化疗,肿瘤进一步缩小,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SVC综合征时,治疗应侧重于减轻肿瘤负荷及快速及时缓解症状。结论:BPDCN是非常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儿童期亦可发病,免疫表型不典型,易漏诊及误诊。治疗选用ALL、AML或NHL化疗方案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易复发,应尽早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进一步提高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儿童 纵隔肿物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喉良性肿物切除术的疗效
6
作者 郭焕萍 黄文巧 +3 位作者 张秋蝉 陈翠芳 陆冬凌 刘文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喉良性肿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清远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喉良性肿物的138例住院患者的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手术组(n=87)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组(n=51),常规手...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喉良性肿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清远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喉良性肿物的138例住院患者的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手术组(n=87)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组(n=51),常规手术组接受常规喉良性肿物切除手术,低温等离子手术组接受低温等离子手术。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1∶1匹配常规手术组(n=31)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组(n=31),比较PSM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低温等离子手术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较常规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组少,总有效率较常规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喉良性肿物切除术是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手术 喉良性肿物 低温等离子喉良性肿物切除术
下载PDF
鼻部皮肤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个性化综合护理研究
7
作者 刘兰君 侯黎莉 +4 位作者 徐慧 方伟 高玮 林晓曦 许翠琴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在鼻部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直径≤2 cm的鼻部肿物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鼻部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口外观良好... 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在鼻部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直径≤2 cm的鼻部肿物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鼻部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口外观良好,功能正常,外形对称无变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肿物无复发,手术瘢痕不明显。患者总满意率为99%。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创面高质量愈合,改善瘢痕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肿物 手术 个性化护理
下载PDF
超声与MRI在鉴别女性盆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8
作者 刘芸 董菊芳 +3 位作者 刘蓉 赵长江 李琼兰 周畅 《巴楚医学》 2023年第3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在鉴别女性盆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女性盆腔肿物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术前超声及MRI检查结果、术后病理资料等。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在鉴别女性盆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女性盆腔肿物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术前超声及MRI检查结果、术后病理资料等。结果:在盆腔肿物的定位诊断中,MRI检查的准确率高于超声(95.38%vs 83.08%,P<0.05),其中腹膜内肿物MRI定位符合率97.92%,超声定位符合率为93.75%;腹膜后肿物MRI定位符合率88.24%,超声定位符合率为52.94%。在盆腔肿物诊断良恶性方面,MRI检查的灵敏度(98.00%vs 92.00%)、特异度(86.67%vs 66.67%)和符合率(95.38%vs 86.15%)均优于超声检查组。良性病变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输卵管积液/积脓,恶性病变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腹膜后淋巴肿瘤、卵巢恶性肿瘤。本研究发现腹膜内与腹膜后肿物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7 cm vs 7.9±3.4 cm)(P<0.05)。结论:MRI在女性盆腔肿物定位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均优于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MRI 女性盆腔肿物 腹膜内肿物 腹膜后肿物
下载PDF
腮腺肿物切除术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9
作者 梁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9-0122,共4页
针对行腮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于其术后对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施行的实际价值展开观探。方法 对68个腮腺肿物切除术后病例予以规范性分组(以入院先后为依据),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优质护理干预方案落实。结果 表3-5示,观察组所获... 针对行腮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于其术后对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施行的实际价值展开观探。方法 对68个腮腺肿物切除术后病例予以规范性分组(以入院先后为依据),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优质护理干预方案落实。结果 表3-5示,观察组所获取到的数据更符合理想护理的标准(P<0.05)。 结论 于腮腺肿物切除术后常规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可助患者进一步提升疾病认知、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同时,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使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物切除术 优质护理干预 满意度
下载PDF
《甲状腺乳腺肿瘤临床诊治精要》出版:对比分析安珂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许吟枫 韦有飞 +1 位作者 潘金 潘宋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书名:《甲状腺乳腺肿瘤临床诊治精要》作者:崔海燕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57838867最近几年,癌症已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头号死因,妇女对它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乳腺癌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妇科肿瘤。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 书名:《甲状腺乳腺肿瘤临床诊治精要》作者:崔海燕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57838867最近几年,癌症已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头号死因,妇女对它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乳腺癌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妇科肿瘤。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方法是开放切除,但手术时间长,切除范围广,术后恢复慢,疤痕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身体健康 妇科肿瘤 科学技术出版社 乳腺肿瘤 切除范围 临床疗效 良性乳腺肿物 甲状腺
下载PDF
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1例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11
作者 马艳芳 程爱爱 +2 位作者 路伟 张增强 董夏楠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7-399,共3页
本文总结1例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经验,术前通过手术室护士的访视和人、物、环境准备,术中通过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妇科医生的手术配合,术后再次访视护理等,对手术患者进行全过程、高质量的个案护理,最终患者安全完成手术,... 本文总结1例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经验,术前通过手术室护士的访视和人、物、环境准备,术中通过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妇科医生的手术配合,术后再次访视护理等,对手术患者进行全过程、高质量的个案护理,最终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可减少手术程序和工作量,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物 手术室 个案护理
下载PDF
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宋立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方案对于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方案对于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房外观美容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手术操作结果。结果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切口瘢痕形成评分、术后3个月的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3 d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良性乳腺肿物手术治疗中,选择微创旋切手术的优势比常规手术高,如减轻切口瘢痕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其切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乳腺肿物 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手术 切口美观度
下载PDF
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肿物切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存活情况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13
作者 刘小宁 张妍妍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肿物切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存活情况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肿物切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肿物切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存活情况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肿物切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肿物切除术后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存活优良率,促进其情绪状态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 肿物切除术 游离皮瓣移植 皮瓣存活 情绪状态
下载PDF
综合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小肿物细针联合美兰切除活检中的应用观察
14
作者 蒋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31-0134,共4页
探讨综合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小肿物细针联合美兰切除活检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我院临床检查不能触及而超声显示为低回声病灶就诊拟行乳腺微小肿物细针联合美兰切除活检的乳腺肿物切除患者120例,分为两组,... 探讨综合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小肿物细针联合美兰切除活检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我院临床检查不能触及而超声显示为低回声病灶就诊拟行乳腺微小肿物细针联合美兰切除活检的乳腺肿物切除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心理应激情况比对照组更好(P<0.05);研究组的手术配合度评分和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小肿物细针联合美兰定位切除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手术配合度,并改善负面心理应激,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超声引导下 乳腺微小肿物细针 美兰切除活检 联合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春娟 蒋晓娟 +1 位作者 张晴 王珏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高分辨率CT(HRCT)在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9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周围型肺肿瘤患者90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肺肿物的良恶性将患者分成良性...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高分辨率CT(HRCT)在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9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周围型肺肿瘤患者90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肺肿物的良恶性将患者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计算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良恶性组的CEUS定量参数以及HRCT各种征象的检出率等。结果:CEUS、HRCT在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CEUS的定量参数方面,良性组与恶性组在TIC曲线的各参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良性组的AT1、AT2和△AT均明显早于恶性组(P<0.05);在HRCT检查的征象检出率上,良性组的分叶征、钙化、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组(P<0.05),空泡征的检出率良恶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ROC曲线分析,CEUS、HRCT、CEUS联合HRCT的AUC值分别为0.823、0.840、0.895。结论:CEUS与HRCT在周围型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能提高鉴别诊断价值,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以准确鉴别诊断肺肿物的良恶性,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肿物 良恶性 高分辨率CT 超声造影
下载PDF
真空辅助旋切术与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患者的手术指标、疗效以及乳房美观度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米明 刘付霖 +2 位作者 黄恒 揭超 黄志明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比较真空辅助旋切术与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患者的手术指标、效果以及乳房美观度。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23例患者纳入常规组,2021... 目的:比较真空辅助旋切术与经乳晕旁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患者的手术指标、效果以及乳房美观度。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23例患者纳入常规组,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4例患者纳入真空组。常规组实行经乳晕旁切口术,真空组则使用真空辅助旋切术开展治疗,治疗后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对两组手术优良率进行评估,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对乳房美观度的满意评价,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真空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手术出血量与手术切口长度均较常规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组手术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组患者对乳房美观度的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9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实施真空辅助旋切术能进一步改善手术指标,实现手术优良率的提升,能够提高患者对乳房美观度的满意评价,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助力,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旋切术 经乳晕旁切口术 乳腺良性肿物 手术指标 乳房美观度
下载PDF
美容缝合技术在体表肿物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练慧斌 徐刚 +7 位作者 李平松 周杰 罗艺 主父中印 金俊俊 焦瑞 张筱薇 韩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3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美容缝合技术在体表肿物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58例体表肿物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普通外科收治的体表肿物传统手术治疗者149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体表肿物切除手术中均应用美容缝合技术... 目的观察美容缝合技术在体表肿物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58例体表肿物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普通外科收治的体表肿物传统手术治疗者149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体表肿物切除手术中均应用美容缝合技术。术后2周及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手术治疗满意度;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估2组术后瘢痕情况,比较2组瘢痕宽度。结果术后2周,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6.8%(153/158),高于对照组的91.3%(136/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VSS评分、VAS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瘢痕平均宽度为(1.72±0.86)mm,小于对照组的(4.55±2.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容缝合技术应用于体表肿物切除手术可显著减轻组织损伤和切口瘢痕,改善患者术区外形,并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缝合技术 心形缝合 体表肿物 瘢痕 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绝经后出血合并盆腔肿物诊治分析1例
18
作者 张婧 胡永春 +1 位作者 尹玲 史阳阳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34-437,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子宫肌瘤5年,绝经2年,阴道出血3 d”于2019年6月由我科就诊,盆腔检查阴道、宫颈无异常,阴道彩超示“内膜厚5.4 mm,回声欠均,子宫多发肌瘤,最大约6.6 cm×5.5 cm×5.0 cm”,性激素检查“FSH 18.86 IU/...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子宫肌瘤5年,绝经2年,阴道出血3 d”于2019年6月由我科就诊,盆腔检查阴道、宫颈无异常,阴道彩超示“内膜厚5.4 mm,回声欠均,子宫多发肌瘤,最大约6.6 cm×5.5 cm×5.0 cm”,性激素检查“FSH 18.86 IU/L,LH 5.73 IU/L,E 235 pmol/L,PRL 6.64 IU/L,T 0.72 nmol/L,P 1.32 ng/ml”,肿瘤标志物“CA12547 IU/L,CA72-49.9 IU/L”。诊断考虑“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肌瘤”,建议先行宫腔镜检查,待病理回报再决定子宫肌瘤的处理。2019年7月先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提示少许萎缩性子宫内膜。考虑子宫肌瘤较大,2019年9~11月予GnRHa治疗,每28天1次,共3针,因患者拒绝后续手术,建议定期随诊,未再发生阴道流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出血 盆腔检查 宫腔镜检查 盆腔肿物 阴道彩超 子宫肌瘤 肿瘤标志物 阴道出血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CT对不同大小食管黏膜下肿物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卜玲玲 王晶 +1 位作者 叶小峰 陈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联合CT诊断不同大小食管黏膜下肿物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5例食管黏膜下肿物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68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78岁;病灶处于食管上段78例,中段67...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联合CT诊断不同大小食管黏膜下肿物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5例食管黏膜下肿物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68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78岁;病灶处于食管上段78例,中段67例,下段60例;病灶直径0.3~4.0 cm,平均直径1.02 cm。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CT检查,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比较CT诊断、超声内镜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对食管黏膜下肿物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84例为良性肿瘤,21例为恶性肿瘤。CT诊断良性171例,恶性34例;CT影像恶性肿瘤强化不均匀、边界模糊、密度欠均匀。超声内镜诊断良性178例,恶性27例;超声内镜恶性间质瘤可见混合低回声团块,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边界模糊,内镜下表现为较大的黏膜下隆起,表面可伴凹陷及溃疡形成。CT诊断总符合率为84.88%,超声内镜诊断总符合率为91.22%;二者联合诊断对食管黏膜下肿物良恶性的总符合率为97.07%,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59,P<0.05)。直径<1 cm、1~2 cm食管黏膜下肿物,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不存在或较差(Kappa值=0.361,P<0.05),而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均一般(Kappa值=0.541、0.673,P<0.05),但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61、0.783,P<0.05);直径>2 cm食管黏膜下肿物,CT诊断、超声内镜诊断、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2、0.798、0.867,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诊断、超声内镜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食管癌黏膜下肿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8.04%、93.48%、97.83%,特异度分别为57.14%、71.43%、90.48%,AUC值分别为0.726、0.825、0.942(P<0.05),且二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超声内镜诊断、CT诊断在不同大小食管黏膜下肿物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超声内镜 肿瘤大小 食管黏膜下肿物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