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6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新辅助治疗再讨论
1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患者中,在手术前对经活检确认且无法切除的肿瘤进行3~6个周期的化疗,再进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近二十年来相关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浮现,总体来说,NACT可以减少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可行性和肿瘤的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妇科肿瘤 临床研究结果 肿瘤细胞减灭术 新辅助化疗 肿瘤体积 晚期恶性肿瘤 CHEMOTHERAPY
下载PDF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全专结合管理专家共识
2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妇科肿瘤学组 白文佩 +2 位作者 魏丽惠 迟春花 章静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922,共12页
为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筛查、早期识别、干预及康复中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妇科肿瘤学组联合全科医学、营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护理学、卫生统计学等专家,... 为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筛查、早期识别、干预及康复中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妇科肿瘤学组联合全科医学、营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护理学、卫生统计学等专家,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现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妇科恶性肿瘤管理相关指南等,制定了本共识。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全专结合管理应该以妇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为核心,联合肿瘤、康复等多学科团队,从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筛查、随访、转诊、心理疏导、运动康复、营养管理、延续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致力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卵巢肿瘤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 医院 专科 全专协作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廖新月 冯燕 余丽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强侵袭性、高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是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特殊微环境。肿瘤相关免疫细胞(tumor-...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强侵袭性、高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是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特殊微环境。肿瘤相关免疫细胞(tumor-associated immune cell,TAIC)是TME主要的基质细胞。一方面,TAIC调控与OSCC相关的增殖、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和抗肿瘤免疫。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的促肿瘤型M2-TAMs通过MIF/NLRP3/IL-1β分子轴促进OSCC的侵袭转移;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中的促肿瘤型N2-TANs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OSCC细胞的增殖和EMT;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分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促进OSCC进展;而T淋巴细胞可分泌IL-17促进炎症进展,也可分泌IL-10和TGF-β抑制炎症介导的肿瘤免疫反应;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进而抑制OSCC的进展。另一方面,TAIC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调控OSCC的进展。M2-TAMs分泌IL-10和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PD-L)-1促进T淋巴细胞的凋亡调控OSCC的侵袭转移;N2-TANs分泌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和精氨酸酶-1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性;MDSCs通过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PD)-1/PD-L1信号传导抑制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效应;同时,MDSCs也可降低CD3-zeta链的表达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分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与NK细胞的数量在OSCC进展中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靶向调控OSCC中TAIC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精准靶向TAIC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望提高免疫治疗疗效从而抑制OSCC进展。笔者对近年来TME中TAIC及其相互作用对OSCC进展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其在OSCC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免疫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质细胞 肿瘤免疫
下载PDF
肝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CT表现
4
作者 张媛媛 王思奎 +5 位作者 张红燕 练延帮 潘元威 卢振威 高剑波 董军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肝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PEComa及5例肾PEComa,观察其术前CT表现。结果23例均为单发病灶,主要CT表现包括低/稍低密度(23/23,100%)、形态不规则(16/23,69.57%)、边界清晰(17... 目的观察肝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PEComa及5例肾PEComa,观察其术前CT表现。结果23例均为单发病灶,主要CT表现包括低/稍低密度(23/23,100%)、形态不规则(16/23,69.57%)、边界清晰(17/23,73.91%)、无包膜(21/23,91.30%)及增强后强化(21/23,91.30%)。18例肝PEComa中,13例密度均匀(13/18,72.22%),5例(5/18,27.78%)密度不均匀且见脂肪成分(5/5,100%)及血管增粗(4/580.00%)、少见出血坏死(1/5,20.00%)及钙化(0/5,0),增强后多表现为快进快出(16/18,88.89%)。5例肾PEcoma均呈不均匀密度、内见脂肪成分(5/5,100%),少见出血坏死(1/5,20.00%)、血管进入(1/5,20.00%)及钙化(0/5,0);增强后可呈快进快出(2/5,40.00%)、渐进性强化(1/5,20.00%)或无强化(2/5,40.00%)。结论肝肾PEComa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郝永强 孙林 +1 位作者 邓亮 姜闻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妇科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是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癌症流行情况数据库(GLOBOCAN)的最新数据,每年全球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病例总计约130万例,导致的死亡人数总计... 妇科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是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癌症流行情况数据库(GLOBOCAN)的最新数据,每年全球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病例总计约130万例,导致的死亡人数总计约为59万例。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占较大比例,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占全球妇科恶性肿瘤的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肿瘤 肿瘤诊治 死亡人数 女性健康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 卵巢癌
下载PDF
Advanced Science|仿生纳米药物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改善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触发肿瘤免疫治疗
6
作者 金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32,共1页
铜过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细胞内过量的铜离子不仅可以与铁氧还蛋白-1(FDX1)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进而触发“Cuproptosis”(铜死亡),还可以通过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起到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作用。目前,... 铜过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细胞内过量的铜离子不仅可以与铁氧还蛋白-1(FDX1)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进而触发“Cuproptosis”(铜死亡),还可以通过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起到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作用。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研究证实了由铜过载引起的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样抗肿瘤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研究均表明触发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后可以诱导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并最终激活肿瘤免疫反应。然而,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存在通常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基于此,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联合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微环境 化学动力学 肿瘤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 纳米药物 免疫细胞 肿瘤活性
下载PDF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20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7
作者 张素兰 王佳琪 +3 位作者 赵娟 魏俊俊 单唱 谷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8—2020年诊治的恶性肿瘤病例的疾病特征,为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2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信息,根据年龄段、地区、性别、住院时... 目的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8—2020年诊治的恶性肿瘤病例的疾病特征,为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2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信息,根据年龄段、地区、性别、住院时间等信息分析恶性肿瘤的病例构成。结果2018—2020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12413例,排在前10位的为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白血病和淋巴瘤。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疾病构成排第一位的是肺癌,女性患者则是甲状腺癌。男性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女性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51~60岁。城市和农村患者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分别为34.2%、65.8%。在患者疾病类型构成中,≤20岁白血病占第1位,21~50岁甲状腺癌占第一位,≥51岁肺癌占第1位。比较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病例信息,肺癌和甲状腺癌恶性肿瘤构成比一直占前两位。结论恶性肿瘤病例数量庞大,应该针对恶性肿瘤的特点,开展肿瘤预防和诊治工作,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预防 肿瘤诊治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国内外肿瘤综合诊疗服务研究现状及启示
8
作者 张静 余松轩 +3 位作者 侯冷晨 王育 任怡久 张屹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第3期I0003-I0003,1-6,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肿瘤综合诊疗服务研究现状,为我国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分析国内外肿瘤综合诊疗服务研究现状,梳理上海市典型的肿瘤综合诊疗服务模式的特点。结果德国、美国、日本均开展了癌...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肿瘤综合诊疗服务研究现状,为我国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分析国内外肿瘤综合诊疗服务研究现状,梳理上海市典型的肿瘤综合诊疗服务模式的特点。结果德国、美国、日本均开展了癌症中心建设,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提升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上海市典型的肿瘤综合诊疗服务模式分为4种,分别是基于德国CCC的本土化单C模式、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化模式、以“整合病房”为特色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和门诊多学科诊疗模式。结论以多学科诊疗为代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诊治模式已成为肿瘤诊疗的国际新趋势。各医院应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特色和功能定位,开展不同的肿瘤综合诊疗模式,以规范肿瘤诊疗行为,提高肿瘤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综合诊疗服务 肿瘤综合诊治中心 多学科诊疗 肿瘤诊疗质量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研究模型的演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安训 周万航 曹琮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9期653-663,共11页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以及抗癌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均有赖于各种体内与体外研究模型的建立。近几十年间,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恶性肿瘤的体内外研究模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因检测技术从单基因到多基因的进展促进了生物...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以及抗癌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均有赖于各种体内与体外研究模型的建立。近几十年间,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恶性肿瘤的体内外研究模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因检测技术从单基因到多基因的进展促进了生物信息学飞速发展和恶性肿瘤概念的转变;体外细胞研究模型从单层的二维培养、原代培养向立体的三维构型发展,从而更好地重现肿瘤组织的细胞间交互作用与功能;体内动物研究模型由传统的致癌物诱导、细胞或组织形成移植瘤逐渐演变为基因编辑的动物模型或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从而可以针对性地研究相关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传统的临床研究也从简单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更多地向前瞻性研究转变,Ⅰ期/Ⅱ期/Ⅲ期临床研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以及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这些研究为临床研究增添了活力。目前恶性肿瘤研究模型存在的主要不足包括模型的单一性、对肿瘤微环境的模拟不足、动物肿瘤模型与人类肿瘤差异性,以及缺乏对个性化医疗的考量。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研发和优化研究模型,并更有效地将不同模型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优化的整体实验模型系统。本文将系统回顾恶性肿瘤研究模型的演化并对相关模型进行阐述,为科研工作者进行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合理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研究模型 3D培养技术 肿瘤类器官培养 动物模型 人源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瘤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基因检测 生物信息学 数字肿瘤 智能肿瘤
下载PDF
肿瘤患者居家除了吃药,还能干点什么?
10
作者 单孟俊 《科学生活》 2025年第1期44-45,共2页
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医院接受了肿瘤规范化治疗后,很多患者会选择居家继续中药治疗,但除了口服中药外,还能做点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肿瘤患者是什么状态。一般而言,基本上会有以下几种状态:一种是(近期)手术后或放化疗后... 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医院接受了肿瘤规范化治疗后,很多患者会选择居家继续中药治疗,但除了口服中药外,还能做点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肿瘤患者是什么状态。一般而言,基本上会有以下几种状态:一种是(近期)手术后或放化疗后的虚弱状态;一种是肿瘤晚期身体的各种不适状态;最后一种是所有治疗结束后的长期随访状态。最后一种状态和正常人区别不大,所以笔者提供的方案主要针对前两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晚期 长期随访 肿瘤患者 放化疗后 口服中药 肿瘤规范化治疗 居家 中药治疗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消融不全后残余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晓雨 张春阳 韩志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A)等局部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体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即那些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无...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A)等局部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体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即那些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从而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由于肿瘤大小、位置和解剖特征等因素,部分肿瘤病灶无法做到完全消融,存在残余肿瘤。本文将针对恶性肿瘤消融不全后残余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消融技术 肿瘤消融不全 残余肿瘤增殖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客座编辑张志敏团队简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瘤及泌尿生殖肿瘤科
12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瘤及泌尿生殖肿瘤科的张志敏教授担任客座编辑,带领其团队深入探讨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下是对该团队的简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瘤及泌尿生殖肿瘤科是2024年10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瘤及泌尿生殖肿瘤科的张志敏教授担任客座编辑,带领其团队深入探讨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下是对该团队的简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瘤及泌尿生殖肿瘤科是2024年10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优化改革后新组建的科室,是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湖北省临床重点学科、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毕业后医学(放射肿瘤学专业)教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大学学报 放射肿瘤 肿瘤中心 泌尿生殖肿瘤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优化改革 肿瘤药物 张志敏
原文传递
欢迎订阅《中国肿瘤临床》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2,共1页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肿瘤学领域学术交流,为肿瘤医学事业发展而服务。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应用、专家论坛、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技术前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医学 中国科协 肿瘤医院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抗癌协会 优秀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下载PDF
欢迎订阅《中国肿瘤临床》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0,共1页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肿瘤学领域学术交流,为肿瘤医学事业发展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医学 中国科协 肿瘤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肿瘤临床》 优秀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下载PDF
《肿瘤基础与临床》稿约
15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肿瘤基础与临床》(原名河南肿瘤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反映肿瘤专业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肿瘤界的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肿瘤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肿瘤基础与临床》(原名河南肿瘤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反映肿瘤专业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肿瘤界的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肿瘤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临床研究成果、工作经验、新技术、新方法,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肿瘤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防治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以及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研究 临床研究成果 肿瘤专业 肿瘤新药 基础与临床 普及与提高 肿瘤研究 理论研究成果
下载PDF
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韦苇 康巍 +2 位作者 赵阳 杜杏芬 阳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症均可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强化不均匀、瘤内坏死、精索静脉曲张等;但慢性炎症的静脉期CT值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显著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同时慢性炎症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低于精原细胞瘤,预后营养指数(PNI)低于精原细胞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结论: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有助于提高睾丸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个性化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病变 睾丸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周炎症指数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食管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涛 金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度及高灵敏度,可以应用于肿瘤的筛查及诊断,并且在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t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食管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循环肿瘤DNA 筛查 诊断 临床决策 预后
原文传递
肿瘤治疗的全周期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18
作者 郭菲菲 崔久嵬 《中国科学基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聚焦肿瘤的全周期管理新模式,结合...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聚焦肿瘤的全周期管理新模式,结合不断革新的肿瘤治疗手段,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统探讨肿瘤治疗全周期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尝试为完善肿瘤健康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预防 肿瘤治疗 肿瘤康复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临床及转化研究资助概况与未来展望
19
作者 姚刚 岑栋 +3 位作者 王斐 邢晓芳 肖毅 石嵘 《中国科学基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在深入研判肿瘤学科发展趋势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调整设立了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肿瘤学(H18)新代码体系,其中H1801—H1811申请代码资助肿瘤基础研究,H1812—H1826申请代码资助肿瘤临床及转化研...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在深入研判肿瘤学科发展趋势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调整设立了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肿瘤学(H18)新代码体系,其中H1801—H1811申请代码资助肿瘤基础研究,H1812—H1826申请代码资助肿瘤临床及转化研究。本文就2021—2024年肿瘤临床及转化研究方向面上类项目(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了解科学基金对该领域的资助现状、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肿瘤学科 肿瘤基础 肿瘤临床与转化
原文传递
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疗效、抗肿瘤免疫应答、血清SCCA和CA199的影响
20
作者 任梅梅 刘宝刚 +1 位作者 李磊强 张梦馨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对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疗效、抗肿瘤免疫应答、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该院收治的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对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疗效、抗肿瘤免疫应答、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该院收治的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扶元复衡汤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中医症状评分、肿瘤相关抗原含量、抗肿瘤免疫应答水平、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为63.27%(3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82%(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FS评分、各项中医症状评分,血清SCCA、CA199含量,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IL-2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6/49),与对照组的14.29%(7/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患者的肿瘤控制效果较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含量,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优化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因性疲乏 化疗 扶元复衡汤 肿瘤免疫应答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