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1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1
作者 周世英 何书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 总结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MCRNLM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MCRNLMP患者11例,8例体检时偶然发现,3例因腰部胀痛就诊发现。11例彩超示囊性肿块... 目的 总结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MCRNLM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MCRNLMP患者11例,8例体检时偶然发现,3例因腰部胀痛就诊发现。11例彩超示囊性肿块,囊内可见分隔,其中5例分隔及囊壁可见血流信号。11例CT平扫示边界清晰内有分隔的囊性占位,其中9例增强扫描示囊壁、分隔或结节不同程度被强化。术前诊断ⅡF类囊肿2例、Ⅲ类7例、Ⅳ类2例。2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其中1例二次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另1例未接受任何治疗。术后11例病理证实为MCRNLMP,镜下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和分隔,壁内和分隔表面散在分布胞质透明的癌细胞,免疫组化示:CK8(+)、PAX-8(+)、Vimentin(+)及EMA(+)。6例TNM分期为T1N0M0,5例为T2N0M0。11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MCRNLMP的诊断应结合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综合判断,对可疑肿瘤患者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为肾切除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低度恶性潜能肾肿瘤 多房囊性肾肿瘤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靶向血小板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玥珂 钱程 +3 位作者 唐彧 韦忠红 陆茵 王爱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血小板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参与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也与癌症有关。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可以通过血小板和癌细胞之间的各种串扰来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血小板在肿瘤发生的各个阶段,包括肿瘤... 血小板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参与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也与癌症有关。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可以通过血小板和癌细胞之间的各种串扰来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血小板在肿瘤发生的各个阶段,包括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外渗和转移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癌症患者的血小板增多与患者不良生存率相关。由于大量的微粒和外泌体,血小板还能够很好地协调局部和远处的肿瘤-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以血小板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大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以下将对靶向血小板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受体 肿瘤 血小板肿瘤细胞相互作用 肿瘤 肿瘤发生和转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3例报告
3
作者 韩娟 冯志娟 +6 位作者 倪俊 李晨霞 龚萍 许丽梅 王娜娜 邢炜 梁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4,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和漏诊,尤其是女性患者,多因腹痛、下腹包块首诊于妇科,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或子宫浆膜下肌瘤,从而延误治疗。我科2019年8月~2023年8月诊治3例GISTs,报道如下,旨在探讨GISTs的疾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妇科医师对GISTs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人群发病率 妇科医师 下腹包块 妇科肿瘤 疾病特点 间叶源性肿瘤 卵巢肿瘤
下载PDF
m6A修饰与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海花 雷燕 +3 位作者 刘宇 唐松 王露 姚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动态调控RNA代谢的整个过程。m6A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酶及m6A结合蛋白。m6A的甲基化修饰通过调节RNA的衰变、运输、剪切、翻译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6A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动态调控RNA代谢的整个过程。m6A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酶及m6A结合蛋白。m6A的甲基化修饰通过调节RNA的衰变、运输、剪切、翻译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6A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笔者就近年来m6A甲基化修饰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分析m6A通过作用于RNA的修饰调节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妇科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综述
下载PDF
PARP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琳 袁琳 +3 位作者 万一聪 张林 程文俊 姜旖(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6-209,214,共5页
近年来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ADP-ribose)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等已改变了妇科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但部分患者疗效有限... 近年来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ADP-ribose)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等已改变了妇科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但部分患者疗效有限或出现耐药。临床前研究发现,PARPi损伤DNA修复过程,可造成肿瘤突变负荷与肿瘤特异性抗原增加,调节肿瘤微环境,刺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产生并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为PARPi与ICI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多项临床研究发现PARPi与ICI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与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相关性
6
作者 张凯晶 胡小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50-0154,共5页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是指原发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中的特殊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1]。SLN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从而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及判断恶性肿瘤的分期,例如...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 ,SLN)是指原发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中的特殊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1]。SLN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区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从而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及判断恶性肿瘤的分期,例如,在乳腺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外阴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等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被广为应用。因此提高SLN检出率、特异性、敏感性对改善预后情况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 示踪剂 宫颈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外阴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介
7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心”)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心”)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 肿瘤研究所 全国领先水平 肿瘤 肿瘤医院 学术力量 中山大学 学科地位
下载PDF
欢迎订阅《中国肿瘤临床》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4,共1页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肿瘤学领域学术交流,为肿瘤医学事业发展而服务。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应用、专家论坛、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技术前沿等。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Chemical Abstracts(CA)、Biological Abstracts(BA)、《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办刊宗旨 中国科协 肿瘤 肿瘤医学 优秀科研成果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医院
下载PDF
欢迎订阅《中国肿瘤临床》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0,共1页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肿瘤学领域学术交流,为肿瘤医学事业发展而服务。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应用、专家论坛、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技术前沿等。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Chemical Abstracts(CA)、Biological Abstracts(BA)、《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办刊宗旨 中国科协 肿瘤 肿瘤医学 优秀科研成果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医院
下载PDF
《解剖学报》肿瘤学专刊征稿通知
10
作者 《解剖学报》编辑部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6-236,共1页
《解剖学报》拟在2024年第6期组织刊登1期“肿瘤学专刊”。从即日起征集相关稿件,内容可涉及:肿瘤发生、肿瘤转移、肿瘤耐药、肿瘤精准医学、肿瘤免疫、肿瘤微环境、肿瘤表观遗传学、肿瘤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肿瘤靶向治疗等研究领域。稿... 《解剖学报》拟在2024年第6期组织刊登1期“肿瘤学专刊”。从即日起征集相关稿件,内容可涉及:肿瘤发生、肿瘤转移、肿瘤耐药、肿瘤精准医学、肿瘤免疫、肿瘤微环境、肿瘤表观遗传学、肿瘤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肿瘤靶向治疗等研究领域。稿件请以论著或综述形式书写,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jpxb.bjmu.edu.cn查看稿约,并进行网上投稿,请在文题后括号内标明是“肿瘤学专刊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报 肿瘤 精准医学 肿瘤微环境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表观遗传学 肿瘤转移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免疫细胞在肿瘤骨转移骨微环境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唐亮 朱丽娟 +1 位作者 吕成伟 康辉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4,186,共4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其所在的微环境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骨转移的过程中,骨髓微环境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定植以及转移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显著的就是协助肿瘤细胞发挥免疫逃逸作用。因此如何针对肿瘤的免疫逃逸...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其所在的微环境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骨转移的过程中,骨髓微环境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定植以及转移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显著的就是协助肿瘤细胞发挥免疫逃逸作用。因此如何针对肿瘤的免疫逃逸进行有效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巨噬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在肿瘤骨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肿瘤 骨和骨组织 肿瘤微环境 肿瘤逃逸 免疫系统 综述
下载PDF
《肿瘤基础与临床》稿约
12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肿瘤基础与临床》(原名河南肿瘤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反映肿瘤专业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肿瘤界的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肿瘤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肿瘤基础与临床》(原名河南肿瘤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反映肿瘤专业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肿瘤界的学术交流。主要报道肿瘤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临床研究成果、工作经验、新技术、新方法,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肿瘤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防治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以及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研究 临床研究成果 肿瘤专业 肿瘤新药 基础与临床 普及与提高 肿瘤研究 理论研究成果
下载PDF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泽涵 荀敬 +4 位作者 张爱民 王波涛 张兰秋 王西墨 张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1,共6页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肿瘤微环境全景图、揭示肿瘤空间异质性、阐明肿瘤药理学机制、助力新药开发、动态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 肿瘤微环境 肿瘤异质性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脂质代谢参与铁死亡机制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马国霞 王佳丽 +3 位作者 闫宇 苗贺瑱 杨永秀 刘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免疫紊乱,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铁死亡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中脂质代谢状态异常,对铁死亡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调控肿瘤细胞脂质代谢以诱导铁死亡有望成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脂质代谢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
1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杨敏 姜庆龙 孙瑞 田乐 王超 隗伟 赵聪 朱闻捷 戴鹏 丛明华 郭树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整体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1-2])。约40%的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急症或不适症状急诊就诊^([3-6])。在美国,4%的急诊就诊患者与肿瘤相关,该发生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脑血管...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整体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1-2])。约40%的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急症或不适症状急诊就诊^([3-6])。在美国,4%的急诊就诊患者与肿瘤相关,该发生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脑血管疾病相当^([7-8])。肿瘤患者急诊就诊原因主要与肿瘤直接相关或抗肿瘤治疗相关,其中分期为晚期、高龄以及合并症较多的肿瘤患者急诊就诊概率更高^([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肿瘤专科医院 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血管疾病 专家共识 急诊就诊 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
下载PDF
miR-20a在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楚漫微 陈欢欢 +4 位作者 王倩 王祎玟 李丹 杨淑珺 张翠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基因簇作为最早被确定为癌基因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家族,其作用机制一直被广泛关注。miR-20a是miR-17-92基因簇中的一员,可通过降低或上调表达的方式发挥转录后调控功能,进而影响下游基因通路,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并最终实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根据目前研究进展,miR-20a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表达特异性升高通常与疾病的恶性进展有关,综述miR-20a在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a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miR-17-92基因簇 微RNAS
下载PDF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小叶癌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梁月勉 王维娜 +2 位作者 张培 秦颖 王娅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内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内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密集的短梭形间质细胞和单层小管状上皮构成,小管均匀分布于间质,见顶浆分泌,周围肌上皮缺失;间质细胞中度异型,核分裂象多见,另见小叶上皮内瘤变和少量浸润性小叶癌。免疫表型:小管癌ER和PR均强阳性,HER2(0),Ki67增殖指数10%,周围肌上皮标记p63、CK5/6、Calponin均阴性;浸润性小叶癌E-cadherin阴性,p120胞质阳性,ER和PR均强阳性,HER2(0),Ki67增殖指数5%;梭形间质细胞CD34阳性,CD10和SM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30%;无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结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并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罕见,易漏诊,病理医师需充分取材仔细观察,辅以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交界性叶状肿瘤 小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细菌介导的肿瘤协同治疗策略
18
作者 任昊喆(综述) 杨铁虹 王静(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2,共7页
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入,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肿瘤特异性靶向、诱发抗肿瘤免疫反应等,通过与化疗、放疗等传统疗法的结合,可以提高... 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入,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肿瘤特异性靶向、诱发抗肿瘤免疫反应等,通过与化疗、放疗等传统疗法的结合,可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同时降低对宿主的全身毒性。利用基因工程可获得对肿瘤组织更高靶向性的减毒菌株或细菌衍生物,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细菌表面的可修饰性和表面化学偶联的多样性对实现理想载药及多模式抗肿瘤治疗成为可能,尤其是纳米载药体系与细菌结合组装的生物复合纳米递送系统,可克服传统纳米药物靶向性低、难以渗透到肿瘤深部组织的不足。尽管细菌用作抗肿瘤及释药体系的运输载体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细菌在肿瘤区域特异性定植并诱导肿瘤免疫反应的特性以及作为理想药物载体的潜力,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颇有前景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介导 肿瘤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靶向 纳米药物载体 细菌衍生物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阻断乳腺癌细胞-间质细胞的交互作用:基于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19
作者 邵珊 白薇超 +3 位作者 邹鹏程 罗敏娜 赵新汉 雷建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6,共9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乳腺癌肿瘤-间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运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Met干预组,ELISA及RT-qPCR检测Met对CAFs中HIF-1α、p-AMPK、基质衍生因子-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乳腺癌肿瘤-间质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运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和Met干预组,ELISA及RT-qPCR检测Met对CAFs中HIF-1α、p-AMPK、基质衍生因子-1(SDF-1)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因子的表达变化以及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外源性SDF-1、IL-8干预后,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shRNA或过表达质粒调节CAFs-HIF-1α的表达,以及AMPK-shRNA抑制AMPK的表达,并运用OG和2-OXO调节脯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及运用外源性TGF-β1干预后,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CAFs中p-AMPK、HIF-1α、SDF-1、IL-8的表达,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Met干预组中CAFs的p-AMPK、SDF-1和IL-8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HIF-1α表达水平下降(P<0.05),AMPK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组中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外源性SDF-1、IL-8干预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过表达HIF-1α及运用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OG提高HIF-1α的表达后,可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SDF-1及IL-8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运用HIF-1α-shRNA及运用脯氨酸羟化酶激活剂2-OXO抑制HIF-1α的表达后,降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运用AMPK-shRNA抑制p-AMPK的表达后,可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加入外源性TGF-β1后,可部分降低Met对CAFs中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可部分降低Me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Met通过抑制CAFs-HIF-1α的表达进而发挥阻断乳腺癌细胞-间质细胞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二甲双胍 磷酸化-AMPK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