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神经纤维瘤病1型颅内肿瘤性病变的治疗进展
1
作者 刘美伶 周亚兵 王晓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6,共8页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1,NF1)好发于儿童,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NF1的外显率几乎是100%,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1,NF1)好发于儿童,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NF1的外显率几乎是100%,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纤维瘤。NF1在颅内能引起肿瘤性病变,后者按照病理学依据可分为低级别肿瘤、高级别肿瘤和类似肿瘤病变。合并NF1的颅内肿瘤多为低级别肿瘤,视路胶质瘤最为多见,其次是脑干胶质瘤,其余部位和类型的肿瘤也有所发生;高级别肿瘤并不常见。而类似肿瘤病变即不明明亮物体虽不是肿瘤,但却是NF1儿童最常见的具有部分肿瘤性质的颅内异常病变。这些肿瘤性病变可通过观察、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处理,不同病变的最佳处理方式不同,其预后也有所不同。目前针对儿童NF1颅内肿瘤性病变的治疗方式还有所争议。该文就此种病变的特点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大众对NF1肿瘤性病变的认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推进NF1患者完善神经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颅内肿瘤性病变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息肉样瘢痕结节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罗玉梅 任牡丹 +3 位作者 卢桂芳 殷燕 卢新兰 和水祥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息肉样瘢痕结节(PNS)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行ESD并整块切除、R0切除的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348例,术后间隔3、6、12个月行结肠镜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PNS时需行病理活检检...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息肉样瘢痕结节(PNS)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行ESD并整块切除、R0切除的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348例,术后间隔3、6、12个月行结肠镜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PNS时需行病理活检检查,比较ESD后PNS患者与正常愈合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 348例患者中有27例(7.76%)出现PNS,均表现为术区原位突出于肠道的息肉样隆起,组织呈红色,质地柔软,病理结果均提示为炎症增生组织,无恶性肿瘤复发或增生不良征象。ESD后PNS患者与正常愈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灶直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后PNS患者原发部位为左半结肠及直肠的比例高于正常愈合患者(P均<0.05)。27例ESD后PNS患者随访(33.26±15.10)个月,其中随访时间>36个月14例(51.85%),均未发现PNS发生恶性改变。结论 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ESD后PNS发生率为7.76%,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病理倾向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愈合 息肉样瘢痕结节 结直肠肿瘤性病变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脏非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凤 李兵 +1 位作者 张川 杨汉丰 《肝脏》 2023年第12期1504-1508,共5页
肝脏是许多生理过程的重要枢纽,对于异生化和物的分解、制造蛋白质和保持新陈代谢平衡都必不可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肝脏疾病不断上升,成为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肝脏医学影像中,影像组学可以捕获人眼难以或不可能表征的成... 肝脏是许多生理过程的重要枢纽,对于异生化和物的分解、制造蛋白质和保持新陈代谢平衡都必不可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肝脏疾病不断上升,成为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肝脏医学影像中,影像组学可以捕获人眼难以或不可能表征的成像特征,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更全面的影像诊断。在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肝包虫病等与肝脏肿瘤无关的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肝脏 肿瘤性病变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在大肠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大肠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梧州红十字会医院内镜室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98例,通过普通肠镜、NBI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大肠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梧州红十字会医院内镜室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98例,通过普通肠镜、NBI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鉴别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结果 98例患者中共发现136个病变。普通内镜诊断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5.5%、78.6%及76.5%;NBI诊断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5.2%及95.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轮廓、pit及CP显示清晰度比较,NBI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普通内镜,NBI内镜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轮廓、腺管开口的分型及微血管的形态,在大肠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大肠肿瘤性病变 大肠非肿瘤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窄波成像(NBI)技术在大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殷泙 黄傲霜 +3 位作者 史琲 仲敏 王俐琼 唐志鹏 《中国消化内镜》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早期黏膜层(m)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安全、完整和根治性切除,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传统对这类病变的处理方式。常规内镜检查难以区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使部分病变得不到正确的内镜治疗。...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早期黏膜层(m)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安全、完整和根治性切除,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传统对这类病变的处理方式。常规内镜检查难以区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使部分病变得不到正确的内镜治疗。随着电子内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染色内镜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性病变 成像 肿瘤性病变 内镜检查 根治性切除 恶性肿瘤 癌前病 内镜治疗
下载PDF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岚 万田谟 +1 位作者 姜泊 周殿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的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或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8月结肠镜检查 2 92 6例次 ,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 (... 目的 :探讨内镜下的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或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8月结肠镜检查 2 92 6例次 ,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 (pit分型 )并与病理诊断对照 ,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 :检出大肠隆起性病变共 6 0 8个 ,非肿瘤性病变 189个 ,占 31.1% ,其中增生性息肉 114个 (18.8% ) ,炎性息肉 5 6个 (9.2 % ) ,P -J息肉 4个 (0 .7% ) ,幼年性息肉 15个 (2 .5 % ) ;腺瘤性息肉 2 6 0个 ,占 4 2 .8% ;进展期癌 15 9例 (2 6 .2 % )。非肿瘤性息肉以Ⅰ、Ⅱ型腺管开口为主 ,占 95 .2 % (180 / 189) ;而在腺瘤性息肉中 ,Ⅱ、ⅢL、Ⅳ型腺管开口分别占2 6 .5 %、5 6 .9%、16 .5 % ,尤其是管状腺瘤 ,Ⅱ型腺管开口伴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百分率为 33.3% ,ⅢL 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 5 7.3% ,而Ⅳ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 71.4 % ;进展期癌均表现为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 ,为ⅤN 型。结论 :大肠腺管开口分型对于判断肿瘤性 ,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并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性病变 腺管开口 黏膜染色 放大内镜 早期大肠癌
下载PDF
MRI在膝关节非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小二 张继 +2 位作者 钟星 王松 崔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92-1295,1303,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18例膝关节病变的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与术前MRI结果。结果以关节镜或手术为金标准,MRI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韧带损伤77.1%(64/83),半月板损...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18例膝关节病变的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与术前MRI结果。结果以关节镜或手术为金标准,MRI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韧带损伤77.1%(64/83),半月板损伤79.8%(67/84),其中半月板桶柄样撕裂88.9%(8/9),盘状半月板90.9%(10/11),软骨损伤78.3%(83/109),滑膜病变73.0%(27/37),关节囊受损100%(7/7),骨髓炎100%(4/4),游离体100%(12/12),腘窝囊肿100%(3/3)。结论 MRI能够准确评价膝关节各类疾病,尤其对病变程度、分期、范围及性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肿瘤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10%泛影葡胺灌肠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直肠肿瘤及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柱平 宋云彩 +1 位作者 王军清 谭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结直肠病变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在欧美国家,结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甚至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1],在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 结直肠病变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在欧美国家,结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甚至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1],在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上升至第4位[2]。结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多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时,多已进入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性病变 结直肠肿瘤 结肠癌 便潜血 纤维结肠镜 纤维内窥镜 结肠镜检查 直肠内 病理对照分析
下载PDF
小涎腺非肿瘤性病变26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大海 娄铁尘 +2 位作者 米红 翟素珍 王松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首欢报导了268例小涎腺非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并总结。其中病例最多的是粘液囊肿占88.4%,其次为小涎腺炎占56%,其余小涎腺结石,坏死性涎腺化生1小涎腺移位,小涎腺增生等共占3.33%。粘液囊肿发病率占颌面... 本文首欢报导了268例小涎腺非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并总结。其中病例最多的是粘液囊肿占88.4%,其次为小涎腺炎占56%,其余小涎腺结石,坏死性涎腺化生1小涎腺移位,小涎腺增生等共占3.33%。粘液囊肿发病率占颌面部囊肿病变的21.15%,其临床及病理等方面与国内文献及教科书一致。小涎腺炎症及增生大部病例临床表现为外突性无蒂小肿物,易误诊,应注意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切除后应常规作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疾病 小涎腺 肿瘤性病变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眶前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海燕 张立 李双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7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观察眼眶前部肿瘤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为眼眶前部肿瘤患者的CT扫描及三维后处理图像。结果发现皮样表皮样囊肿12例,泪腺皮脂腺囊肿1例,畸胎瘤1例,上述病灶表现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毛母质瘤1例,... 目的观察眼眶前部肿瘤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为眼眶前部肿瘤患者的CT扫描及三维后处理图像。结果发现皮样表皮样囊肿12例,泪腺皮脂腺囊肿1例,畸胎瘤1例,上述病灶表现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毛母质瘤1例,神经鞘瘤1例,泪腺乳头状瘤1例,多形性腺瘤1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均表现等或稍高密度影病灶。结论发生于眶前部肿瘤样病变种类繁多,其中良性肿瘤占多数(19/20),恶性少见(1/20),CT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前部肿瘤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在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尹冰心 陈兴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随着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肿瘤辅助治疗的不断发展,对于肿瘤的诊断要求越来越高,影像学诊断是肿瘤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的评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增强CT曾经对于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影响巨大,通过了解病... 随着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肿瘤辅助治疗的不断发展,对于肿瘤的诊断要求越来越高,影像学诊断是肿瘤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的评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增强CT曾经对于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影响巨大,通过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利于病变的检出以及不同占位性病变间的鉴别诊断。2009年出现的能谱CT也将进一步帮助我们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性病变 增强CT 临床应用 能谱 肿瘤诊断 影像学诊断 占位性病 2009年
下载PDF
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MRI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月东 孙立军 +4 位作者 赵海涛 龚雪鹏 张劲松 刘凯 葛亚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原发性肿瘤14例(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3例),肿瘤位于椎间孔、斜角肌间隙和腋窝等部位,T1WI呈略低信号~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原发性肿瘤14例(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3例),肿瘤位于椎间孔、斜角肌间隙和腋窝等部位,T1WI呈略低信号~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高信号,不均匀性明显强化。邻近肿瘤侵犯5例,纤维瘤、弹力纤维瘤和白血病各1例,前二者位于斜角肌间隙至腋窝区域,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后者侵犯臂丛神经及相邻椎体,臂丛神经病变类似三角形,由椎体侧向外下延伸;肺上沟癌2例。乳腺癌转移1例,MRI表现类似白血病。结论:MRI可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大多数肿瘤可以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 MRI 诊断 脊髓肿瘤 表现特征 神经病
下载PDF
Kupffer细胞特异性摄取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晨 刘媛 +4 位作者 许静涌 吴明晓 宋京海 陈剑 戴维德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6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Kupffer细胞特异性摄取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纳入连续入组的66例肝脏肿瘤性病变且行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Sonazoid-CEUS,S-CEUS)及增强CT检查的... 目的研究Kupffer细胞特异性摄取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纳入连续入组的66例肝脏肿瘤性病变且行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Sonazoid-CEUS,S-CEUS)及增强CT检查的患者,观察S-CEUS的成像特点,分别进行两种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并分析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66例患者共112枚病灶,经病理证实恶性84枚、良性28枚。S-CEUS、增强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6%(97/112)、80.4%(90/112),敏感度分别为88.1%(74/84)、85.7%(72/84),特异度分别为82.1%(23/28)、64.3%(18/28)。S-CEUS、增强CT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663与0.488(P>0.05)。应用ROC曲线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S-CEUS高于增强CT,AUC(95%CI)分别为0.851(0.772~0.911)和0.750(0.659~0.8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S-CEUS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效能高于增强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Kupffer期 增强CT 肝脏肿瘤性病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诊断思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歆 毕诗诚 +2 位作者 黄伟浪 吴光任 陈国雄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4460-4462,共3页
目的: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以及CT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以及CT影像学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 目的: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以及CT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以及CT影像学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0例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星形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髓母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脑转移瘤,有6例患者为室管膜瘤,有8例患者为血管母细胞瘤,有1例患者为脑膜瘤。不同病变的患者,影像学的表现情况也存在差异性。在小脑半球肿瘤的定位诊断上,MRI以及CT的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93%。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患者实施MRI检查以及CT检查,能够有效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 MRI CT 诊断研究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壁非肿瘤性病变超声图像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春梅 刘东屏 +1 位作者 王学梅 阙艳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2891-2894,共4页
目的:探讨胃超声在常见胃、十二指肠壁非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4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同时进行胃超声和胃镜检查,以胃镜结果和/或病理为标准,与胃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47例胃超声检查结果与胃镜结果同步对比符合率分... 目的:探讨胃超声在常见胃、十二指肠壁非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4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同时进行胃超声和胃镜检查,以胃镜结果和/或病理为标准,与胃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47例胃超声检查结果与胃镜结果同步对比符合率分别为:急性胃炎75.00%,慢性胃炎81.14%,胃溃疡90.4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05%.各种疾病胃壁超声图像改变有明显差异.结论:胃、十二指肠壁非肿瘤性病变超声检查声像图有各自特点,差异较大,在胃壁病变的判定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肿瘤性病变 胃超声检查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肝脏假肿瘤性病变和高血供型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雪辉 梁碧玲 钟镜联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上高血供型肝癌和假肿瘤性病变的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扫和动态增强图像上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和信号变化。结果将临床资料分为2组,高血供肝癌组病灶32个,假肿瘤性病灶28个。肝癌组24个病灶为结节形,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上高血供型肝癌和假肿瘤性病变的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扫和动态增强图像上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和信号变化。结果将临床资料分为2组,高血供肝癌组病灶32个,假肿瘤性病灶28个。肝癌组24个病灶为结节形,8个为不规则形,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平衡相为低信号病灶17个,明显高于假肿瘤性病变(P<0.05);假肿瘤性病变组14个病灶为楔形,8个为结节状,6个为不规则形。16个病灶位于肝脏包膜下,7个位于距包膜3cm内,5个病灶位于肝脏中心部位,假肿瘤性病变位于包膜下比例明显高于肝癌(P<0.05)。T1WI上,20个假肿瘤性病灶为等信号,T2WI上,26个病灶为等信号,平衡相上12个病灶为高信号,16个为等信号。随访过程中,11个假肿瘤性病灶大小无变化,6个病灶缩小,11个病灶消失。结论根据病灶的信号特点、位置形态和随访变化,有助于对高血供型肝癌和假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癌 肿瘤性病变
下载PDF
3D SPCACE STIR序列在腰骶部肿瘤性病变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莹 肖文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349-1351,1366,共4页
目的探讨3D SPACE STIR序列在腰骶部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6年12月腰骶部肿瘤性病变行常规MR序列和3D SPACE STIR序列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6例进行3D SPCACE STIR序列肿瘤性病变,神经... 目的探讨3D SPACE STIR序列在腰骶部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6年12月腰骶部肿瘤性病变行常规MR序列和3D SPACE STIR序列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6例进行3D SPCACE STIR序列肿瘤性病变,神经源性肿瘤16例,转移性肿瘤12例,畸胎瘤5例,淋巴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多发骨髓瘤4例,软骨肉瘤3例。3D SPACE STIR序列能显示大部分神经源性肿瘤相关的起源神经。结论3D SPCACE STIR序列能够立体清晰显示腰骶部肿瘤性病变的范围,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肿瘤性病变
下载PDF
肠道非肿瘤性病变误诊为肿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佩怡 孙灿辉 +2 位作者 关键 孟晓春 周智洋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8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7例误诊为肿瘤的肠道非肿瘤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7例术前CT误诊肠道肿瘤,但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非肿瘤性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多层CT... 目的分析7例误诊为肿瘤的肠道非肿瘤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7例术前CT误诊肠道肿瘤,但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非肿瘤性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多层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7例患者中包括:肠缺血1例,肠结核2例,克罗恩病1例,憩室炎合并脓肿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回盲部慢性炎症1例。3例患者病变肠管累及回盲部,1例位于回肠末段,1例位于乙状结肠及回肠末段,2例位于乙状结肠;7例患者病变肠管肠壁呈偏心性、非对称性增厚,1例肠缺血患者CT平扫为稍高密度,增强后呈轻度强化,6例患者平扫为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后增厚肠壁呈不均匀性强化者3例,呈分层样强化者2例,其中1例慢性炎症患者CT横断位为不均匀强化,冠状位呈分层样强化。6例患者合并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2例患者肠旁多发肿大淋巴结,其中1例肠结核患者合并肠旁、肝门区等多发环形肿大淋巴结。结论肠壁偏心性、非对称性增厚的非肿瘤性病变容易误诊为肠道肿瘤,应结合临床、内镜及完整影像资料如多平面重组图像、病变肠管的受累长度、强化方式、肠旁的情况综合全面分析,可望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肿瘤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宫颈腺性肿瘤性病变病理学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丹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7-569,共3页
随着宫颈筛查的广泛开展,宫颈鳞状上皮性肿瘤性病变的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腺性肿瘤性病变则呈现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宫颈腺癌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由上世纪50年代的5%上升到本世纪的10%-25%,并且年轻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肿瘤性病变 宫颈鳞状上皮 宫颈筛查 宫颈管 浸润性腺癌 腺性 临床处理 神经内分泌癌 腺体结构 癌前期病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下微血管密度在胃早期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虹 吴明迪 +3 位作者 姚旖旎 万雪晶 刘红 张喜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3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下微血管密度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经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和微血管密度评估的100例意思胃早期肿瘤性病变者资料。比较单纯经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微血管密度评估及二者联合诊...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下微血管密度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经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和微血管密度评估的100例意思胃早期肿瘤性病变者资料。比较单纯经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微血管密度评估及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肿瘤性病变46例,非肿瘤性病变54例。肿瘤性病变中不规则的黏膜微血管、不规则的表面腺管、分界线、黏膜微血管密度增加案例数均高于非肿瘤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5%,微血管密度评估的诊断准确率为64%,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5%,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下获得的微血管密度定性评估可作为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评估办法的补充内容,显著提高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期肿瘤性病变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 微腺体密度 血管与表面结构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