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7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靶向E2F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活性及裸鼠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起鹏 张婷 郭婉莹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究miR-21靶向E2F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活性及裸鼠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5组,即MDA-MB-231组、miR-21 inhibitor组、miR-NC inhibitor组、siRNA-E2F1组和siRNA-NC组。检测细胞中miR-21表达(RT-PCR... 目的探究miR-21靶向E2F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活性及裸鼠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5组,即MDA-MB-231组、miR-21 inhibitor组、miR-NC inhibitor组、siRNA-E2F1组和siRNA-NC组。检测细胞中miR-21表达(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MTT法)、侵袭(Transwell法)、迁移(划痕实验)和凋亡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检测miR-21与E2F1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实验报告)。结果MDA-MB-231细胞中miR-21表达明显高于MCF10A细胞(P<0.05);miR-21 inhibitor组细胞细胞中miR-21表达明显低于MDA-MB-231组(P<0.05)。与MDA-MB-231组相比,miR-21 inhibitor组细胞吸光度值、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和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升高(P<0.05);MDA-MB-231组细胞吸光度值、侵袭、迁移、凋亡能力和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与miR-NC inhibito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软件显示E2F1的3′UTR端与miR-21有碱基互补结合点位。通过向MDA-MB-231细胞中转染野生型E2F1(E2F1-WT)时,miR-21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21组和miR-NC组突变体荧光素酶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NC组相比,siRNA-E2F1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细胞中E2F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加(P<0.05)。与miR-NC inhibitor组裸鼠移植肿瘤第8天时相比,miR-21 inhibitor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降低,肿瘤抑制率为45.3%(P<0.05)。结论低表达miR-21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促进凋亡,且抑制裸鼠移植瘤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2F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E2F1 三阴性乳腺癌 增殖 侵袭 凋亡 肿瘤抑制
下载PDF
超声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裸鼠病理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抑制的影响
2
作者 马金秋 姚得顺 王洋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裸鼠病理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裸鼠50只,分为健康组(A组)、模型组(B组)、超声组(C组)、紫杉醇组(D组)、联合组(CD组),每组各10只,除健康组外均建立乳腺癌模型,建模后A组、B...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裸鼠病理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裸鼠50只,分为健康组(A组)、模型组(B组)、超声组(C组)、紫杉醇组(D组)、联合组(CD组),每组各10只,除健康组外均建立乳腺癌模型,建模后A组、B组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C组用超声波辐射治疗;D组采用经腹腔内注射紫杉醇注射液;CD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腹腔内多点注射20 mg/kg/w紫杉醇注射液。测量肿瘤体积,TUNEL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免疫印迹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2和B淋巴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经超声显示,B组裸鼠肿瘤体积较大;C组、D组肿瘤体积轻度增大,可见液化坏死;CD组肿瘤体积增长减缓,周边可检测到血流信号。HE染色显示,A组裸鼠无病变现象;B组裸鼠组织结构坏死严重;C组、D组裸鼠癌组织仍有浸润性生长现象;CD组可见少量变性坏死,及组织分布少量残存癌组织,细胞轮廓逐渐稳定。与B组比较,C组、D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与C组、D组比较,CD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与A组比较,B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C组、D组比较,CD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A组比较,B组Caspase-3、Caspase-2、Bax降低,Bcl-2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Caspase-3、Caspase-2、Bax升高,Bcl-2降低(P<0.05);与C组、D组比较,CD组Caspase-3、Caspase-2、Bax升高,Bcl-2降低(P<0.05)。结论超声联合紫杉醇可抑制乳腺癌裸鼠肿瘤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与上调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2、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紫杉醇 病理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肿瘤抑制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肿瘤抑制蛋白P53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蒋艳 李莉 李安然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肿瘤抑制蛋白p53(P5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52例女性TNBC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0例女性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肿瘤抑制蛋白p53(P5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52例女性TNBC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0例女性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癌组织内的AR、P53表达情况;同时分析AR、P53的表达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以Kaplan-Meier法分析AR、P53表达与TNB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AR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R、P53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无关(P>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AR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40.63%(13/32)]低于AR阳性表达[75.00%(15/20)],P53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40.00%(16/40)]低于P53阴性表达[75.00%(9/1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NBC患者的癌组织内的AR呈阴性表达,P53呈阳性表达,AR、P53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联系紧密,且AR阴性表达、P5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更低,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肿瘤抑制蛋白p53 预后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的表达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雷媛 陈刚 +2 位作者 欧士钰 柳娟 杜凌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因子Cylindromatosis(CYLD)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NF-κB通路P65、P5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标本(UC组)...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因子Cylindromatosis(CYLD)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NF-κB通路P65、P5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标本(UC组),并选取同期30名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组织中CYLD mRNA表达。以CYLD shRNA转染结肠Caco-2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P65、P50蛋白的表达以及加入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TDC)后P65、P5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624±0.087)vs.(0.993±0.0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9,P<0.05)。UC亚组间比较,重度组mRNA表达(0.418±0.059)低于中度和轻度组[(0.690±0.103)、(0.722±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CYLD shRNA的结肠Caco-2细胞CYLD蛋白表达下调,P65、P50蛋白表达上调;加入PTDC后,P65、P50表达下降,进一步证实CYLD能够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CYLD表达下调,CYLD可能通过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影响UC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 溃疡性结肠炎 核因子-ΚB 黏膜屏障
下载PDF
基于miRNA-132信号通路探究胡椒碱对肝癌血管形成及肿瘤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助习 匡黎 +2 位作者 郭俊 权瑞泉 魏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基于miRNA-132信号通路探究胡椒碱对肝癌血管形成及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肝癌细胞转移瘤,将裸鼠分为空白组(不制备肝癌裸鼠模型)、模型组(肝癌小鼠模型组)、胡椒碱组(肝癌小鼠模型给予胡椒碱干预组)、miR-132组(肝癌小鼠模型给... 目的:基于miRNA-132信号通路探究胡椒碱对肝癌血管形成及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肝癌细胞转移瘤,将裸鼠分为空白组(不制备肝癌裸鼠模型)、模型组(肝癌小鼠模型组)、胡椒碱组(肝癌小鼠模型给予胡椒碱干预组)、miR-132组(肝癌小鼠模型给予miR-132类似物组)、联合组(肝癌小鼠模型给予胡椒碱联合miR-132类似物组)。比较各组裸鼠的瘤体积和肿瘤抑制率;比较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比较微血管密度(MVD)数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miR-132、GP73表达。结果:和模型组相比,miR-132组、胡椒碱组和联合组裸鼠的瘤体积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瘤体积较胡椒碱组和miR-132组降低更明显(P<0.05)。和模型组相比,miR-132组、胡椒碱组和联合组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miR-132组和胡椒碱组(P<0.05)。模型组裸鼠血清中VEGF含量和MVD数量和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miR-132组、胡椒碱组和联合组裸鼠血清中VEGF含量和MVD数量均显著减少,且联合组血清中VEGF含量和MVD显著低于胡椒碱组(P<0.05)。和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裸鼠肝组织中miR-132表达显著降低,GP7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miR-132组、胡椒碱组和联合组裸鼠肝组织中miR-132表达均明显增加,GP7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中miR-132和GP73表达变化最大(P<0.05)。双荧光素酶检测报告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2可降低GP73活性(P<0.05)。结论:胡椒碱可通过调控miR-132负向调控GP73抑制肝癌血管形成,同时也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32信号通路 胡椒碱 肝癌 血管生成 肿瘤抑制
下载PDF
RAD51B-RAD51C-RAD51D-XRCC2肿瘤抑制因子的结构和功能
6
作者 赵林(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0-40,共1页
同源重组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过程,它是保护和重启断裂的复制叉、修复染色体断裂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交换遗传物质所必需的。携带有关键重组基因突变的个体,如携带BRCA2(也称为FANCD1),或RAD51同种异型基因RAD51B、RAD51C(也称为FANCO)、RAD... 同源重组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过程,它是保护和重启断裂的复制叉、修复染色体断裂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交换遗传物质所必需的。携带有关键重组基因突变的个体,如携带BRCA2(也称为FANCD1),或RAD51同种异型基因RAD51B、RAD51C(也称为FANCO)、RAD51D、XRCC2(也称为FANCU)和XRCC3,易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以及易患癌症综合征Fanconi贫血。BRCA2肿瘤抑制蛋白,即BRCA2的产物,已被充分表征,但RAD51同源物的细胞功能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51 BRCA2 XRCC2 染色体断裂 肿瘤抑制蛋白 同种异型 前列腺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多种肿瘤抑制基因的共同改变与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7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12-512,共1页
该研究纳入了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且有肿瘤基因组谱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TP53和另外5个TSGs(RB1、NF1、ARID1A、BRCA1和PTEN)变异将该队列分层为3个亚组:携带TP53突变和≥1个其他TSG突变(TP53mut/TSGmut)、... 该研究纳入了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且有肿瘤基因组谱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TP53和另外5个TSGs(RB1、NF1、ARID1A、BRCA1和PTEN)变异将该队列分层为3个亚组:携带TP53突变和≥1个其他TSG突变(TP53mut/TSGmut)、携带TP53突变但无其他TSG突变(TP53mut/TSGwt)、TP53wt。在两个独立队列中评估了患者特征和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TP53 肿瘤抑制基因 BRCA1 NF1 不良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临床预后
下载PDF
抗HIV药物的肿瘤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海菲 詹芸 +1 位作者 韩燕星 蒋建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近几年,中国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尽管肿瘤的治疗方式和治疗药物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面临巨大挑战,对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改进有着持续的需求。研发一个新的抗... 近几年,中国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尽管肿瘤的治疗方式和治疗药物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面临巨大挑战,对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改进有着持续的需求。研发一个新的抗肿瘤药物需要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从已获批准上市的药物中寻找适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是一种降低成本和缩短开发时间的方法。自从发现一些抗HIV药物能够有效治疗HIV相关的卡波西肉瘤之后,越来越多的抗HIV药物被发现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肿瘤治疗 肿瘤抑制作用 抗HIV药物 肿瘤药物 死亡人数 恶性肿瘤 肿瘤患者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杜晓琴 马瑛 +3 位作者 谢刚 陈丽娟 潘长清 张勇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癌前病变组病人69例,宫颈癌组病人51例。对比两组病人的BAG3、P16水平,将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P16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联合检测效能。结果宫颈癌组病人的BAG3(2.74±0.37)水平、P16(1.45±0.38)水平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BAG3(1.70±0.51)、P16(0.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和P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的BAG3(1.01±0.24)水平低于CINⅡ组BAG3(1.78±0.79)和CINⅢ组的BAG3(2.33±0.88),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的P16(0.21±0.06)水平低于CINⅡ组P16(0.45±0.10)和CINⅢ组的P16(0.72±0.17)水平,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于宫颈癌的诊断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P16、BAG3表达增加,BAG3蛋白、P16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于病人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癌前病变 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 联合检测 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
下载PDF
肿瘤抑制基因联合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0
作者 许研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联合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镜下病理诊断分为CINⅠ、CINⅡ...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联合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镜下病理诊断分为CINⅠ、CINⅡ、CINⅢ组;将同期宫颈炎症且鳞状上皮正常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四组免疫组化检测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均为阴性,CINⅠ、CINⅡ、CINⅢ组P16与Ki-67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分级越来越高,P16和Ki-67的表达也越来越高,患者阳性率也越来越高。P16与Ki-67的表达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可作为宫颈早期病变病理检测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检测 早期宫颈病变 肿瘤抑制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肿瘤抑制蛋白p33ING1b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火春 黄如欣 张忠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212-213,22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抑制蛋白 cDNA消减杂交法 cDNA文库 assay) 肿瘤抑制基因 ING1基因 选择技术 VIVO 外显子 内含子
下载PDF
肿瘤抑制素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各期的表达研究
12
作者 钱俊甫 孙君军 +3 位作者 刘伟峰 解刚强 金建光 郑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各期中肿瘤抑制素(OSM)、肿瘤抑制素受体(OSMR)表达及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CC(临床Ⅰ期15例、Ⅱ期10例、Ⅲ期5例),5例正常肝和6例肝血管瘤组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各期中肿瘤抑制素(OSM)、肿瘤抑制素受体(OSMR)表达及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CC(临床Ⅰ期15例、Ⅱ期10例、Ⅲ期5例),5例正常肝和6例肝血管瘤组织(对照组)中OSM、OSMR的表达水平。结果30例HCC组织中OSM、OSM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C组织中临床Ⅲ期OSM表达低于Ⅰ、Ⅱ期(P<0.05);OSMR临床Ⅰ、Ⅱ、Ⅲ期无显著差异(P>0.05)。在低、中分化组HCC组织中OSM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与中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OSMR表达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OSMR的表达和HCC临床分期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肿瘤抑制 肿瘤抑制素受体 表达
下载PDF
栉孔扇贝糖蛋白的肿瘤抑制活性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顾谦群 方玉春 +1 位作者 辛现良 王长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 通过观察栉孔扇贝糖蛋白 [Chlamys ( Azumapecten) farreri glycoprotein,FGP]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肿瘤抑制作用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 采用小鼠 S180 实体瘤模型观察 FGP的体内抑瘤作用 ,并进... 目的 : 通过观察栉孔扇贝糖蛋白 [Chlamys ( Azumapecten) farreri glycoprotein,FGP]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肿瘤抑制作用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 采用小鼠 S180 实体瘤模型观察 FGP的体内抑瘤作用 ,并进行了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 : FGP能显著抑制瘤重 ,并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 NK细胞的活性 ,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结论 : FGP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通过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糖蛋白 肿瘤抑制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肝癌TACE中化疗和栓塞与肿瘤抑制和肝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艳红 张哲 +1 位作者 乐凡 周小芸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TACE中化疗与栓塞的并用与否对肿瘤抑制和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HCC患者接受化疗灌注(A组30例)、栓塞(B组29例)或化疗栓塞(C组93例)后1天和4天,AFP下降及肝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1)AFP下降人数,B组(56.5%,78.3%... 目的研究肝癌TACE中化疗与栓塞的并用与否对肿瘤抑制和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HCC患者接受化疗灌注(A组30例)、栓塞(B组29例)或化疗栓塞(C组93例)后1天和4天,AFP下降及肝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1)AFP下降人数,B组(56.5%,78.3%)和C组(67%,80.7%)显著大于A组(25%,25%)(P<0.001)。(2)肝功能异常人数增幅表现为:TBil,A、C组明显高于B组(P<0.001)。ALT及ALB,B、C组明显大于A组(P<0.005)。PA,C组明显高于A、B组(P<0.005)。结论TACE对肿瘤的抑制主要归功于肿瘤供血血管的栓塞作用;加用肝动脉化疗灌注后,肝损伤的增加明显大于对肿瘤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 AFP 肝损伤 肿瘤抑制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因子ARID1A的肿瘤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晓强 张巧霞 +2 位作者 黄卫人 段相林 蔡志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哺乳动物SWI/SNF复合物是一种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肿瘤抑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RID1A是一种SWI/SNF复合物亚基,此外还是一种ARID家族成员,具有非序列特异性DNA结合活性。ARID1A发挥着肿瘤抑制作用,... 哺乳动物SWI/SNF复合物是一种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肿瘤抑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RID1A是一种SWI/SNF复合物亚基,此外还是一种ARID家族成员,具有非序列特异性DNA结合活性。ARID1A发挥着肿瘤抑制作用,在多种肿瘤如卵巢癌、膀胱癌和胃癌等存在频繁基因突变。ARID1A可通过上调p21和下调E2F-反应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ARID1A与肿瘤抑制作用的发现对癌症发生的理解和癌症新治疗有重要裨益。文章介绍了ARID1A的基本特征、肿瘤发生的关联及生物学作用,以期对ARID1A有一个全面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ARID1A 肿瘤抑制因子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沙苑子黄酮对H_(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春宇 顾振纶 +1 位作者 杜崇民 杨吉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90-1692,共3页
关键词 沙苑子 肿瘤抑制 免疫功能
下载PDF
hDaxx与细胞肿瘤抑制子p53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谭立志 万艳平 +4 位作者 吴移谋 刘传爱 余敏君 尹卫国 廖端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4,共3页
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leukemiaprotein ,PML)在体内相互作用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域 (PMLoncogenicdomains,PODs)的人Daxx(humanDaxx ,hDaxx) ,能结合Fas死亡结构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肿瘤抑制子p5 3抑制... 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leukemiaprotein ,PML)在体内相互作用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域 (PMLoncogenicdomains,PODs)的人Daxx(humanDaxx ,hDaxx) ,能结合Fas死亡结构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肿瘤抑制子p5 3抑制细胞及病毒转录 ,提高细胞内Fas的表达并调节细胞凋亡。为了探索hDaxx与 p5 3在诱导细胞凋亡中有无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效果 ,利用酵母双杂交体系测定发现p5 3通过C端与hDaxx结合 ,共免疫沉淀反应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hDaxx与 p5 3能在体内外直接结合。hDaxx与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XX P53 相互作用 肿瘤抑制
下载PDF
紫草多糖的免疫调节和肿瘤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祥娜 阮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4-677,共4页
为研究紫草多糖在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经脱蛋白、脱色、透析等方法提取紫草多糖,MTT法检测紫草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对HepG2、SPC-A-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为研究紫草多糖在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经脱蛋白、脱色、透析等方法提取紫草多糖,MTT法检测紫草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对HepG2、SPC-A-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质量浓度在121~364μg.mL-1时,紫草多糖能显著的促进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1),对HepG2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P<0.01),对SPC-A-1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增殖作用或抑制作用增强.在质量浓度为364μg.mL-1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SPC-A-1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在质量浓度为24μg.mL-1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低于SPC-A-1细胞,紫草多糖对HepG2细胞的抑制表现出更强的剂量-效应依赖性.以上结果表明,紫草多糖不仅有免疫调节活性,还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多糖 提取分离 免疫调节 肿瘤抑制
下载PDF
肿瘤抑制基因TIG1和TIG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艳 林凤茹 +5 位作者 王颖 张静楠 黄月华 崔桂荣 周建辉 潘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肿瘤抑制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p21/waf1与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成军 刘妍 +2 位作者 陆荫英 李克 王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69-471,共3页
0 引言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21/wafl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以及癌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 0 引言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21/wafl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以及癌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肝炎病毒感染靶细胞之后,在细胞内对于细胞正常的调节机制产生严重干扰,这是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肝炎病毒蛋白对于p21/wafl的异常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 p21/wafl 肝炎病毒 复制 细胞周期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蛋白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