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预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1
作者 李永 崔书君 +2 位作者 杨飞 张凡 殷晓霞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基于对比增强CT开发用于预测乳腺癌(B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新型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10名非特殊浸润性BC患者(训练集:147名,验证集:63名),使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患者对比增强CT图像中的高维影像组学特... 目的:基于对比增强CT开发用于预测乳腺癌(B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新型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10名非特殊浸润性BC患者(训练集:147名,验证集:63名),使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患者对比增强CT图像中的高维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逐步筛选。筛选后的最优特征通过非线性支持向量机(NLSVM)方法在训练集中开发了影像组学模型,并在验证集中对模型的判别能力进行验证。之后利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算法对模型进行全局解释与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95%CI:0.762~0.886)和0.766(95%CI:0.624~0.909),影像组学模型有3个正向影响特征与4个负向影响特征,其中log-sigma-5-0-mm-3D_firstorder_Maximum对模型的影响力最大,其值越大时,模型输出SHAP值越小。结论:基于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治疗前准确预测BC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促进BC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自动量化食管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董豪 姚隆庆 +6 位作者 范佳慧 杨孝荣 袁子宇 张铁军 吕明 陈兴栋 索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70-877,共8页
目的:基于HE染色的食管胃肿瘤切片图像构建细胞特征训练集,自动量化切片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用以辅助预后研究。方法:纳入江苏泰兴214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 目的:基于HE染色的食管胃肿瘤切片图像构建细胞特征训练集,自动量化切片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用以辅助预后研究。方法:纳入江苏泰兴214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J)、256例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和752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病例,由病理医师建立包含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及淋巴细胞特征的训练集,并使用二折验证,单细胞注释与自动识别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检验,自动评估的TILs与人工评估的TILs比例的趋势性检验来评估细胞识别准确性。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等比例风险模型探索预后应用价值。结果:该工具识别食管胃肿瘤TILs的准确性至少达到90%。分类器与病理医师对AEGJ、GAC和ESCC定量评估的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3和0.93,TIL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5和0.95。三种肿瘤的TILs比例自动识别结果与人工分级一致。预后应用显示TILs比例为食管胃肿瘤的独立预后标志物。结论:基于食管胃癌细胞特征训练集的TILs浸润度评估工具可用于TILs比例的准确评估,具有良好的预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人工智能 预后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洁 孔德亮 +4 位作者 朱恩鹏 郭凌帆 李贤思 李奇恒 张春梅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0%,胃癌的治疗仍面临着挑战。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胃癌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免疫微环境中的重要免疫细胞成分,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影响... 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0%,胃癌的治疗仍面临着挑战。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胃癌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免疫微环境中的重要免疫细胞成分,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治疗反应,在肿瘤的诊断、生存结局和临床治疗敏感性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TIL成为胃癌预后的热点研究,然而,TIL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重点阐述TI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为胃癌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深度学习模型在评估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贾英英 吴瑞超 +2 位作者 李娜娜 周欣 聂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75例乳腺癌患者的二维灰阶超声图像,其中训练集220例,验证集55例。根...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75例乳腺癌患者的二维灰阶超声图像,其中训练集220例,验证集55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组和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组。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残差网络模型训练和验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和F1分数评价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残差网络模型对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预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6,F1分数为0.878,准确率为87.3%,特异度为87.5%,敏感度为87.1%。结论基于超声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有望成为无创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 深度学习 乳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PD-L1和CTLA-4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蔡仕彬 江姜乐 +3 位作者 刘鹏鹏 周毅 郑琎 陈述政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评估CD8、PD-L1和CTLA-4联合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在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或TNBC乳腺癌患者,根据Miller&Payne(MP)分级评估系统评估乳房原... 目的评估CD8、PD-L1和CTLA-4联合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在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或TNBC乳腺癌患者,根据Miller&Payne(MP)分级评估系统评估乳房原发灶的新辅助治疗效果。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肿瘤基质内TILs,使用免疫组织化疗染色法评估CD8、PD-L1和CTLA-4表达。结果CD8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PD-L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病理完全缓解(bp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Ls和CTLA-4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bp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8高表达T细胞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占61.3%(19/31),而在TNBC中占75%(9/12)。PD-L1高表达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占25.6%(8/31),在TNBC中占75%(9/12)。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5例CD8高表达且PD-L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MP分级均为5级,全部获得bpCR。而在TNBC中,仅50%(4/8)CD8高表达且PD-L1高表达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为MP分级5级。结论CD8、PD-L1可以作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反应的潜在预测指标,尤其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CD8高表达且PD-L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更易获得b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CD8 PD-L1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FoxM1、GST-π表达情况与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周博 徐菁 张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机械法分离出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内TILs,流式技术检测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以含有FoxM1、GST-π抗原细胞的百分率表示)。分析AEGJ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与肿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比较癌灶组织内TILs中FoxM1、GST-π不同表达量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癌灶组织TILs内FoxM1、GST-π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I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组织TILs内FoxM1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TILs内GST-π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访发现,FoxM1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4.039,P=0.044),GST-π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10.041,P=0.002)。结论 AEGJ组织TILs内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TILs,且与AEGJ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与AEGJ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FOXM1 GST-Π 分化程度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应用EpCAM/PAN-CK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肿瘤细胞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涛 周足力 +6 位作者 初明 王星星 董兆惠 唐建明 王铁山 陈萌 张秀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2期132-139,共8页
作为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管线之一,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ACT)已日趋成熟;其中最直接的手段是从实体瘤组织中提取靶向性与特异性俱佳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经体外激活、扩增和优... 作为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管线之一,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ACT)已日趋成熟;其中最直接的手段是从实体瘤组织中提取靶向性与特异性俱佳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经体外激活、扩增和优化后回输患者而达到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具体的TIL工艺流程除了要保证淋巴细胞的充分扩增(数量)和免疫学活性(质量)以外,还需要解决肿瘤细胞残留问题。虽然在TIL培养过程中肿瘤细胞因为营养成分的相对缺乏和淋巴细胞的持续攻击而逐渐凋亡,在理论上不能完全排除癌细胞残留的可能性。为充分解决这一切实问题,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多种有关肿瘤细胞残留的检测方法,并根据灵敏度、可靠性、器材要求和检测效率等参数综合权衡利弊,最后将流式细胞术作为优选方案,并在检测肿瘤细胞系和源自乳腺癌患者和肺癌患者的TIL产品(N=60)时得到进一步验证。这一方法依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有效识别上皮细胞普遍携带的标志物,即泛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其检测灵敏度<0.05%,而且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因此可以作为今后TIL和同类产品放行前有必要采纳的质量检测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 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免疫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善东 郑梦 +1 位作者 王燕 缪丽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4055-4061,共7页
基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过继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是继免疫检查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之后的癌症治疗新型策略之一,其在多种实体瘤患者中实现完全缓解。但... 基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过继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是继免疫检查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之后的癌症治疗新型策略之一,其在多种实体瘤患者中实现完全缓解。但是,与传统药物的体内生物学行为不同,作为一种“活细胞”药物,回输TILs药物在体内具有独特并且复杂的分布、归巢、迁移以及增殖动力学过程,并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TILs疗法在实体瘤中研究进展,包括TILs的药动学研究、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药效研究、影响药效因素和相关机制研究等,以期为TILs药物开发以及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实体瘤 药动学 药效学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评估及可重复性分析
9
作者 邢辉 徐梓航 +2 位作者 董培 赵萌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6-78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显微镜辅助和显微镜下视觉评估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探讨利用AI结合病理医师判读新辅助治疗后TILs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显微镜辅助和显微镜下视觉评估判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探讨利用AI结合病理医师判读新辅助治疗后TILs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行新辅助治疗乳腺癌且未获得完全缓解病例50例,由9名不同级别的病理医师通过视觉评估和AI显微镜辅助评估TILs。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group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散点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视觉评估组9名病理医师间TILs判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0.741,95%CI=0.656~0.821),仅高级病理医师对TILs判读结果差异较小,中级及初级病理医师的TILs判读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AI显微镜辅助判读,不同级别病理医师对TILs判读结果差异无显著(ICC=0.955,95%CI=0.931~0.971),判读结果达到优等一致性。同时,通过对比AI辅助组与视觉评估组对新辅助治疗后TILs判读结果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发现仅AI辅助组和视觉评估高级病理医师组判读结果与金标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AI技术在精准判读TILs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新辅助治疗 人工智能
下载PDF
NF-κB/P65在食管鳞癌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10
作者 王瑞肖 潘小丽 +3 位作者 张宁妹 陈晓珍 江海峰 黄凌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892-898,共7页
目的探讨NF-κB/P65分别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中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ESCC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 目的探讨NF-κB/P65分别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中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ESCC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F-κB/P65分别在ESCC细胞和TILs中的表达,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NF-κB/P65在ESCC中的功能。结果ESCC细胞中NF-κB/P65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鳞状上皮,非角化型鳞癌细胞中高于角化型鳞癌,与有丝分裂数呈正相关,癌细胞中NF-κB/P65阳性表达率高的患者预后差(P<0.05)。ESCC中TILs在临床1期高于临床2、3期,与癌灶大小呈负相关(P<0.05)。ESCC中NF-κB/P65在癌周和癌内TILs中的表达与TILs的量呈正相关,癌周TILs中NF-κB/P65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内TILs,NF-κB/P65阳性表达率在原位癌癌周TILs中明显高于浸润性癌周TILs,癌内和癌周TILs中NF-κB/P65阳性表达率高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F-κB/P65与DNA修复、上皮间质转化、基质形成、炎性反应和IL-10抗炎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呈正相关,与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NF-κB/P65在ESCC细胞中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癌组织的发生进展,在ESCC中,TILs的高表达对ESCC的进展可能具有抑制作用,NF-κB/P65可能分别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和分子,影响其在癌细胞和TILs中的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P65 食管鳞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恶性脑肿瘤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书钰 王天伟 +3 位作者 朱池豪 廖克曼 杨溪 邱永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75-580,584,共7页
恶性脑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其预后极差。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为代表的细胞过继疗法可以在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大脑的特殊肿瘤微环境,有关TILs对恶性脑肿... 恶性脑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其预后极差。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为代表的细胞过继疗法可以在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大脑的特殊肿瘤微环境,有关TILs对恶性脑肿瘤的治疗作用仍存争议,目前该方面的综述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就脑肿瘤免疫微环境、TILs在恶性脑肿瘤中的作用、TILs应用于恶性脑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肿瘤 免疫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过继疗法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张炯炯 郑彬 +1 位作者 沈海幸 陈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7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特征和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21年12月慈溪市人...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表达特征和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21年12月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TNBC患者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AR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间质TILs表达水平,随访术后生存情况,分析AR表达和TILs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ILs与AR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中AR表达与增殖指数Ki-67、是否有脉管癌栓密切相关(P<0.05),TILs浸润水平与增殖指数Ki-67、是否复发转移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秩相关检验提示AR表达与TILs浸润水平呈负相关(r=-0.344,P=0.00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TNBC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AR表达、TILs浸润水平对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淋巴结转移对DFS有影响(P<0.05)。结论AR在低Ki-67、有脉管癌栓的TNBC中表达率高,TILs在高Ki-67、无复发转移的TNBC中浸润水平高,TNBC中AR表达与TILs浸润水平呈负相关,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因素,AR和TILs及脉管癌栓是可能的预后因素,需要更多研究证实,提示TNBC可根据AR表达和TILs浸润水平进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注射液中多种杂质残留成分的定量分析探索
13
作者 王涛 周足力 +6 位作者 肖蓉心 初明 王星星 唐建明 王铁山 陈萌 张秀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4期403-409,共7页
目的:旨在建立高效、可靠的实验方法以快速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产品制备过程中多种细胞培养基辅料的潜在残留。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定量检测TIL产... 目的:旨在建立高效、可靠的实验方法以快速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产品制备过程中多种细胞培养基辅料的潜在残留。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定量检测TIL产品中的庆大霉素、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重组人胰岛素,重点验证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可重现性、精密度、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等7个指标。结果:商业化ELISA试剂盒不受TIL注射液溶剂和上清液的干扰。使用各自标准品检测上述3种辅料的回收量与实际加标量的差异在30%以内,而且复孔读数的变异系数均<10%。适用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0.3~6.0 ng·mL^(-1)、31.3~2000.0 pg·mL^(-1)、3.0~160.0 mIUg·L^(-1)。待测TIL样本中庆大霉素、IL-2和重组人胰岛素残留浓度最高值分别为<0.3 ng·mL^(-1)、37.4 pg·mL^(-1)和<0.1 mIU·L^(-1),均符合对应的放行标准。结论:现有ELISA试剂盒在检测3种培养基辅料残留时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快速定量分析TIL产品中是否含有潜在的杂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培养基辅料 杂质残留检测 庆大霉素 白介素2 重组人胰岛素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测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韩佳雯 苏婷婷 +1 位作者 徐元兵(综述) 胡超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11-1016,共6页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特征的乳腺癌,总体预后不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细胞免...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特征的乳腺癌,总体预后不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起到对肿瘤细胞增进或抑制。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常见的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可以通过缩小原发肿瘤达到降期保乳、保腋窝或使“不可手术乳腺癌”转变为“可手术乳腺癌”,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可选的临床思路。目前,TNBC的NAC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作为重要的生物免疫标志物,在这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TILs在TNBC的NAC疗效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胡婷婷 鲁洪岭 +1 位作者 刘倩 孙云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4-721,共8页
目的探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的120例肺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训练集,根据放疗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73例)和... 目的探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的120例肺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训练集,根据放疗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73例)和无效组(47例),按照相同标准,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的50例肺转移瘤患者纳入验证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无瘤间期(DFI)、转移病灶数目、转移瘤直径、影像学表现、卡氏评分(KPS)、病理类型、肺转移灶区(GTV)、淋巴细胞浸润分级、T淋巴细胞浸润、B淋巴细胞浸润、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影响,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效能进行评价。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在DFI、转移病灶数目、KPS评分、GTV、淋巴细胞浸润分级、T淋巴细胞浸润、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示,DFI<36个月、转移病灶数目为多个、KPS评分≤80分、GTV≤60 Gy、CD4^(+)T细胞<2.3%、CD8^(+)T细胞<2.2%是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淋巴细胞浸润分级≥2级、T淋巴细胞浸润均为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淋巴细胞浸润分级与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之间呈显著非线性关系(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影响的区分度较高,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结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有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高的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浸润程度 肺转移瘤 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
原文传递
肿瘤出芽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
16
作者 张继方 陈芳 +1 位作者 唐佳雯 李红亮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4038-4042,共5页
背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影响患者的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需要寻找能够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从而协助临床诊疗。目的探讨肿瘤出芽(T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 背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影响患者的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需要寻找能够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从而协助临床诊疗。目的探讨肿瘤出芽(T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22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切除并留存石蜡标本的12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光镜和细胞角蛋白(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患者癌组织中TB分级及TILs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TB和TIL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OR=20.078,95%CI(6.043,66.713),P<0.001])、TILs[OR=0.218,95%CI(0.071,0.666),P=0.008]、脉管内癌栓[OR=28.609,95%CI(7.512,108.946),P<0.001]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TB分级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763,0.907)],TILs密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56[95%CI(0.558,0.753)]。结论TB、TILs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TB分级与TILs密度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食管肿瘤 肿瘤出芽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淋巴转移 LOGISTIC模型 预测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胆道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雪帅 谢小兵 +2 位作者 赵海涛 谷为岳 张恒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0-1036,共7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存在于肿瘤实质和间质内的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一类异质性淋巴细胞群体。将其从肿瘤组织消化和分离出来,经体外培养活化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TIL具有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高度多样...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存在于肿瘤实质和间质内的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一类异质性淋巴细胞群体。将其从肿瘤组织消化和分离出来,经体外培养活化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TIL具有T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高度多样性、优异的浸润肿瘤部位能力以及低毒性等优势,被认为有希望用于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目前,TIL疗法已在多种实体瘤中作为二线治疗进行临床试验并取得初步疗效。虽然目前尚无TIL应用于胆道癌单一病种的临床队列报道,近期的多癌种临床报道提供了少数接受TIL治疗的胆道癌患者的疗效信息,初步证实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由于胆道癌一般被认为是大多数效应T淋巴细胞被隔离在肿瘤边缘的免疫排斥性肿瘤,TIL在胆道癌中的抗肿瘤作用仍难以预测。尝试与不同抗肿瘤方法的联合治疗以及开发新技术修饰细胞以增强TIL抗肿瘤能力是未来可能突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胆道肿瘤 治疗学
下载PDF
黑素瘤相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评价方法及免疫异质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索雅力·齐齐格 王丹妮 万学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476-16482,共7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随着免疫治疗的日益兴起,作为一个重要的免疫参数,被证实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还可以提示预后。然而迄今为止,没有癌症分期算法包含免疫标记物。重要的是,对TIL浸润的多种成分也缺乏了解。该文综述了肿瘤浸润淋巴细...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随着免疫治疗的日益兴起,作为一个重要的免疫参数,被证实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还可以提示预后。然而迄今为止,没有癌症分期算法包含免疫标记物。重要的是,对TIL浸润的多种成分也缺乏了解。该文综述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黑素瘤中的评估方法的进展,同时探讨了CD4+T淋巴细胞在黑素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免疫微环境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胆管癌中的作用
19
作者 于浩然 周军(综述) 夏庆欣(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698-1705,共8页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最常见的原发于胆道系统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治疗,通常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作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重要的一类免疫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最常见的原发于胆道系统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治疗,通常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作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重要的一类免疫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人体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成分,深入了解CCA的TME中TILs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CA不同的病理学亚型在生物学行为及临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同时TILs的组成、分布、时空表达特点也会影响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在CCA中,CD8^(+)T和CD4^(+)T淋巴细胞大多隔离在肿瘤周围,CD20^(+)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数量较少。浸润在肿瘤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通常与免疫逃逸相关。进一步全面分析CCA各个病理学亚型中的TILs在肿瘤内部、浸润边缘、肿瘤周边等区域的表达规律,有助于探究基于CCA病理分型的相关免疫治疗。TILs评估方式有多种,基于CCA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切片进行TILs的标准化半定量评估可适用于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日常病理实践。对CCA中TILs进行研究将为CCA免疫治疗及TME的进一步探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病理学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量、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大肠癌分期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20
作者 张翼臻 裴大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0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数量、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大肠癌分期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98例大肠癌患者,根据肿瘤分期将Ⅰ期和Ⅱ期设为早期组(58例),Ⅲ期和Ⅳ期设为晚期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ILs数量,采...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数量、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大肠癌分期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98例大肠癌患者,根据肿瘤分期将Ⅰ期和Ⅱ期设为早期组(58例),Ⅲ期和Ⅳ期设为晚期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ILs数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SI。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TILs数量和微卫星状态(表达阴性数量),分析TILs数量和微卫星状态与大肠癌分期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16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TILs数量和微卫星状态(表达阴性数量),分析TILs数量和微卫星状态对大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早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89.18±9.58)%、CD8^(+)T淋巴细胞数量(12.18±2.28)%及微卫星表达阴性数量(2.54±0.28)个均高于晚期组的(43.73±9.15)%、(9.46±2.07)%、(1.48±0.1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癌分期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微卫星表达阴性数量呈负相关(r=-0.451、-0.447,-0.487,P<0.05)。存活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74.62±10.25)%、CD8^(+)T淋巴细胞数量(11.49±2.17)%及微卫星表达阴性数量(2.21±0.38)个均高于死亡组的(40.17±9.85)%、(8.92±2.27)%、(1.38±0.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和微卫星表达阴性数量诊断大肠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741和0.730,此时各水平的截断值分别为60.240%、9.157%和1.940个(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TILs数量和MSI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减少,且这两种指标对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微卫星不稳定性 分期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