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的Sp2/0细胞体外对鼠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吴昀 王净 +6 位作者 刘春生 赵枫姝 褚莉莉 胡卫华 文萍 何向峰 窦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的Sp2/0细胞与用Sp2/0细胞预先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是否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及功能有影响。方法:获取灭活Sp2/0细胞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在mIL-2存在的条件下,以mIL-21转染的Sp2/0细胞... 目的:研究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的Sp2/0细胞与用Sp2/0细胞预先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是否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及功能有影响。方法:获取灭活Sp2/0细胞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在mIL-2存在的条件下,以mIL-21转染的Sp2/0细胞为刺激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增殖和7-AAD标记的细胞毒活性;用ELISpot法确定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转染mIL-21的Sp2/0细胞对预致敏的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影响,活化的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39.57%±4.72%)与对照组(23.18%±2.94%)相比有较大的提高(P<0.05),且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活化增殖后的淋巴细胞回输至环磷酰胺预处理的小鼠,能延长小鼠的成瘤时间。结论:表达mIL-21的Sp2/0细胞可有效促进肿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并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白细胞介素21 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 增殖 肿瘤作用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晗 薛磊 +4 位作者 徐慧 张旭晗 刘欣 朱薇波 王兴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0-1756,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AA-CT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使用含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NY-ESO-1,MAGE-A3,MAGE-A4,WT1,Survi... 目的:初步探究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AA-CT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集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使用含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NY-ESO-1,MAGE-A3,MAGE-A4,WT1,Survivin,PRAME,LMP2A和LMP1)的混合多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共培养细胞毒性T细胞(CTL),测定细胞产物表型,并对7例回输后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同时,利用IFN-γELISpot试验检测输注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AA-CTL含量的变化。结果:平均82.98%的TAA-CTL产物为CD3^+T细胞,包括42.09%的CD4^+T细胞和25.32%的CD8^+T细胞,其中70%表达效应记忆标记(CD45RO^+CD62L^-CCR7^-)。每例患者接受1-4次TAA-CTL回输,均无明显不良反应;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提示一定的疗效;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高峰期常出现在输注后2-3周左右。结论:TAA-CTL初步显示了其对MM和NH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还需更大样本量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异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
原文传递
DC荷载α-GalCer联合肿瘤特异性CTL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王鹏 栾智勇 +4 位作者 张南征 吴亮群 刘军权 杭敏 潘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荷载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联合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和T淋巴细胞,培养成为具有肿瘤特异性的CTL,DC细胞体外荷载α-Ga...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荷载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联合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细胞和T淋巴细胞,培养成为具有肿瘤特异性的CTL,DC细胞体外荷载α-GalCer。建立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将36只模型鼠随机分为4组(n=9),分别尾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CTL(CTL组)、DC荷载α-GalCer(DC荷载α-GalCer组)、DC细胞荷载α-GalCer+CTL(联合治疗组)输注。每隔两天测量移植瘤体积,观察体积变化。于治疗后第14d,处死小鼠,取眼球血及瘤体组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中Bcl-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较DC荷载α-GalCer组及CTL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数量较另外三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CTL组、DC荷载α-GalCer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移植瘤内Bax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Bcl-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CTL组和α-GalCer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移植瘤内Bax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Bcl-2阳性细胞明显下降(P<0.05)。结论:DC荷载α-GalCer与肿瘤特异性CTL联合应用能够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具有协同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神经酰胺 DC 肿瘤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 Heps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