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蛋白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东 陈善成 杨俊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756-4757,共2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HSP70蛋...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蛋白阳性率,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肿瘤组织分别为33.33%、66.67%、84.62%、100%,随着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HSP70在局部复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50%,无复发组为55.56%(P<0.05)。在复发组中,HSP70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HSP70阴性患者(P<0.05)。此外,HSP70阳性患者1年死亡率为65.79%,明显高于HSP70阴性组的16.67%(P<0.05)。结论 HSP70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多。HSP70阳性能够提高局部肿瘤复发率及提前复发时间,对患者1年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胶质细胞瘤 肿瘤病理分级 局部复发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HBx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洪清琦 褚忠华 +4 位作者 徐鋆耀 何传超 叶华 曾丽萍 王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B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及Western blo...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B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HBx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HBx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7/41(65.85%),HBx+与HBx-者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分别为11/27(40.74%)及2/14(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随HBx阳性表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HBx强阳性表达者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高达4/6(66.67%);RT-PCR对肿瘤组织HBx mRNA的检出率为10/16(62.50%),PCR对血清中HBx拷贝的检出率为1/7(14.29%),Western blot对血清中HBx蛋白的检出率则为6/7(85.71%).结论 肝癌肿瘤组织中HBx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肿瘤组织低分化比例随HBx阳性表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肿瘤病理分级
原文传递
lncRNA MIR4435-2HG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
3
作者 罗孝全 唐辉 +2 位作者 冯浩 陈兵 孙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110例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正常脑组织2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110例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正常脑组织2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组织和血清MIR4435-2HG水平及甲基化状态。结果110例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Ⅱ级)65例,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55例;IDH1突变46例。脑胶质瘤组织和病人血清MIR4435-2H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基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织和病人血清MIR4435-2HG水平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P<0.05),而甲基化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P<0.05)。IDH1突变型胶质瘤组织和病人血清MIR4435-2HG水平明显低于IDH1野生型(P<0.05),而甲基化率明显高于IDH1野生型(P<0.05)。MIR4435-2HG甲基化组胶质瘤组织和血清MIR4435-2HG水平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4435-2HG水平鉴别脑胶质瘤级别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置信区间0.701~0.804),最佳截断值为1.9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和91.5%。结论脑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血清MIR4435-2HG表达水平普遍升高,检测血清MIR4435-2HG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级别。MIR4435-2HG转录受其基因甲基化水平的调控,并且与IDH1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肿瘤病理分级
下载PDF
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在经新辅助治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涵 李庆姝 张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1期3410-3413,共4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rTRG)在经新辅助治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肿瘤消退程度的诊断性能,分析其与病理退缩分级(pTRG)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全... 目的评估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rTRG)在经新辅助治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肿瘤消退程度的诊断性能,分析其与病理退缩分级(pTRG)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57例,利用Kappa和χ2检验分析患者mrTRG与pTRG一致性及准确性,探讨不同时间间隔对一致性的影响。结果mrTRG与pTRG一致性为中等偏低,κ=0.245(0.133~0.356),准确性为64.9%(52.5%~77.3%),当将pTRG1+2合并为一组时,一致性为中等,κ=0.526(0.397~0.656),准确性为75.4%(64.3%~86.6%)。mrTRG1对pCR患者预测为25.0%,mrTRG1+2为87.5%。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9周具有更高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TRG与pTRG一致性较差,临床应用中尚不能代替pTRG,进一步延长磁共振再评估时间有利于提高二者间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 病理肿瘤退缩发分级 一致性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晶 白岩 +7 位作者 马玲 刘振宇 冯铭 魏巍 王嫣 时少杰 田捷 王梅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44-248,共5页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胶质瘤的高、低级别进行术前评估。方法纳入15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病人,其中WHO Ⅱ级(低级别胶质瘤)75例,WHO 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79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各77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胶质瘤的高、低级别进行术前评估。方法纳入15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病人,其中WHO Ⅱ级(低级别胶质瘤)75例,WHO 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79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各77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训练集和验证集性能。利用影像组学标签联合病理学检测构建评估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影像组学诺模图反应测试模型。结果采用LASSO方法在38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选择3个标签特征,联合病理结果进行二分类建模。诺模图显示联合影像组学标签及病理结果构建的模型图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能。训练集中AUC达到0.850,特异性达81.8%,敏感性为77.3%;验证集中AUC达0.836,特异性达83.3%,敏感性为77.3%。LASSO构建的模型评估决策曲线高于其他模型。结论 MRI影像组学方法可在术前帮助区分脑胶质瘤的高、低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MRI影像组学 肿瘤病理分级 特征提取
下载PDF
磁共振多方向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大卫 孙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脑胶质瘤 多方向 肿瘤病理分级 原发性肿瘤 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 恶性程度 治疗方案 组织活检
下载PDF
人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数与肿瘤复发
7
作者 刘卫平 章翔 +4 位作者 曹卫东 李兵 王西玲 李侠 董文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数 (MVQ)与肿瘤病理分级和术后复发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4 1例确诊并有随访的人脑星形细胞瘤中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 ,计数肿瘤中MVQ .结果 :高恶性度 (Ⅲ、Ⅳ级 )星形细胞瘤MVQ(5 7....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数 (MVQ)与肿瘤病理分级和术后复发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4 1例确诊并有随访的人脑星形细胞瘤中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 ,计数肿瘤中MVQ .结果 :高恶性度 (Ⅲ、Ⅳ级 )星形细胞瘤MVQ(5 7.1 9± 1 8.6 5 )高于低恶性度 (Ⅰ、Ⅱ级 )星形细胞瘤MVQ(4 5 .32± 1 3.93) (P <0 .0 5 ) .术后 1a内复发者MVQ(6 2 .39± 1 5 .5 2 )明显高于术后复发时间在 1~ 3a间者MVQ(4 7.0 1± 1 2 .0 9) (P <0 .0 1 ) .术后复发时间在 1~ 3a间者MVQ明显高于术后复发时间长于 3a者MVQ(37.32± 9.38) .结论 :人脑星形细胞瘤MVQ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星形细胞瘤 微血管数 von WILLEBRAND因子 肿瘤复发 肿瘤病理分级
下载PDF
miRNA参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信号通路调控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振浩 陈家乐 +2 位作者 伍丽青 陈志浩 孙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39,共4页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肿瘤生长取决于肿瘤血管生成的概念,但其重要性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近十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血管生成不仅决定肿瘤生长速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预后判断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因此,近年来...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肿瘤生长取决于肿瘤血管生成的概念,但其重要性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近十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血管生成不仅决定肿瘤生长速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预后判断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因此,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肿瘤血管生成涉及众多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其中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VEGF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其下游信号,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活化、迁移、增殖以及血管管状结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信号通路 MIRNA 血管内皮细胞活化 血管生成因子 调控 肿瘤病理分级
下载PDF
Survivin、p53和bcl-2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黄丹 徐锋 黄华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胶质瘤生长、分化有着其特定的分子机制,胶质瘤恶性程度与特定基因的突变、丢失或扩增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bcl-2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胶质瘤生长、分化有着其特定的分子机制,胶质瘤恶性程度与特定基因的突变、丢失或扩增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bcl-2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按制定的人组标准选择4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p53、bcl-2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4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标本中33例表达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73.3%,并随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胶质母细胞瘤的p53阳性水平要高于星形细胞瘤:bcl-2阳性水平星形细胞瘤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Survivin表达与 p53表达密切相关,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Survivin高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进展有关;Survivin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中p53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星形细胞肿瘤 相关性研究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Survivin蛋白 Survivin表达 表达及 癌基因bcl-2 脑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抑癌基因P53 bcl-2表达 肿瘤病理分级 肿瘤标本 p53表达 分子机制 恶性程度 相互关系 标准选择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内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颖 曲彦明 +3 位作者 韩松 钟洁 于春江 李俊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0-160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和30例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各级别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VCA...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和30例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各级别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VC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脑组织及各级别胶质瘤组织内VCAM-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正常5.8%,Ⅱ级26.5%,Ⅲ级69.5%和Ⅳ级79.3%。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内,阳性细胞集中分布于肿瘤微血管周围。脑胶质瘤组织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Ⅲ级和Ⅳ级恶性胶质瘤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Ⅱ级低级别胶质瘤(P<0.05);正常脑组织中VCAM-1表达量较低,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则明显增多(P<0.05);Ⅲ级和Ⅳ级恶性胶质瘤内VCAM-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Ⅱ级胶质瘤(P<0.05);而Ⅲ级和Ⅳ级脑胶质瘤间,VCAM-1蛋白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VCAM-1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且与脑肿瘤病理级别相关,提示VCAM-1蛋白在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蛋白表达和分布 脑胶质瘤 肿瘤病理分级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尿NMP_(22)检测诊断膀胱癌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学斌 李青 +3 位作者 赵庆利 门同义 李博 徐祗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核基质蛋白(NMP2 2 )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8例初发性膀胱癌(观察1组) ,2 0例复发性膀胱癌(观察2组)及2 0例健康人(对照组)尿NMP2 2 水平。初发性膀胱癌组中30例在术后7天再复查1次。结果 观察... 目的 探讨尿核基质蛋白(NMP2 2 )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8例初发性膀胱癌(观察1组) ,2 0例复发性膀胱癌(观察2组)及2 0例健康人(对照组)尿NMP2 2 水平。初发性膀胱癌组中30例在术后7天再复查1次。结果 观察1组尿NMP2 2 的中位数为2 8.3×10 3U/ L,观察2组为14 .5×10 3U/ L,对照组为2 .6×10 3U/ L;两组膀胱癌患者尿NMP2 2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 ,且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 <0 .0 1) ;观察1组30例术后复查尿NMP2 2 ,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膀胱癌患者尿NMP2 2 检测阳性率为70 .6 9% ,尿脱落细胞检测阳性率为17.74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尿NMP2 2 对膀胱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P22检测 酶联免疫法测定 尿核基质蛋白 复发性膀胱癌 肿瘤病理分级 对照组 诊断价值 术后复查 细胞检测 恶性程度 初发性 癌患者 阳性率 健康人 中位数 显著性 敏感性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HBx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清琦 何传超 +2 位作者 徐鋆耀 胡斌 王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人血清HBx抗原的检测。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B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7例人血清中...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人血清HBx抗原的检测。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B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7例人血清中HBx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HBx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0/35(57.14%),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HBx的阳性率为15/24(62.50%),而HBsAg阴性者HBx的阳性率为5/11(45.45%);HBx阳性与HBx阴性的肿瘤组织低分化比率分别为9/20(45.00%)及2/15(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x阳性肝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明显短于HBx阴性患者(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P=0.03)。ELISA检测人血清中HBx抗原的总阳性率为48/77(62.34%)。结论肝癌肿瘤组织中HBx的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ELISA法能有效检测人血清中HBx抗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肿瘤病理分级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乳腺癌中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建康 陶仪声 马玲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原发性乳腺癌和11例乳腺小叶增生症中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原发性乳腺癌和11例乳腺小叶增生症中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强度。结果:PCNA在乳腺癌肿瘤组织和小叶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乳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PCNA阳性表达增强,Ⅰ级与Ⅱ、Ⅲ级,Ⅱ级与Ⅲ级,Ⅰ~Ⅱ期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与有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PCNA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临床意义 表达及 无淋巴结转移 乳腺小叶增生症 肿瘤病理分级 临床分期 原发性乳腺癌 显著性差异 免疫组化 肿瘤组织 表达增强 Ⅲ-Ⅳ期 Ⅰ-Ⅱ期 恶性程度 预后 Ⅲ级
下载PDF
口腔癌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Kalavrezos N Bhandari R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81-281,共1页
手术仍是口腔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原发灶分期、肿瘤区域性及远处转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肿瘤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浸润方式对手术范围的确定至关重要。颈部手术多为选择性,哨位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口腔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具有指导... 手术仍是口腔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原发灶分期、肿瘤区域性及远处转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肿瘤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浸润方式对手术范围的确定至关重要。颈部手术多为选择性,哨位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口腔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具有指导意义。术后组织缺损多应用游离组织瓣重建。组织瓣选择及切取技术的日趋精确,将使重建更为得心应手,使受区功能得到极大恢复,并降低供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外科治疗 肿瘤病理分级 哨位淋巴结活检 游离组织瓣 颈部手术 术后组织缺损 颈部淋巴结
原文传递
CIP2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正涛 方媛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CIP2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77例及正常卵巢组织6例,并收集其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兔抗人CIP2A多克隆抗体以SP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 目的探讨CIP2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77例及正常卵巢组织6例,并收集其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兔抗人CIP2A多克隆抗体以SP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PCR进行研究,并分析CIP2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IP2A的表达为阴性或低表达;而在77例卵巢癌组织中,33.77%(26/77)具有CIP2A阳性表达。CIP2A在卵巢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黏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3%(18/46)、23.53%(4/17)、16.67%(2/12)和100%(2/2)。CIP2A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和肿瘤病理分级有关。实时定量PCR结果证实,相比正常卵巢组织,卵巢癌组织CIP2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 CIP2A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并且与FIGO分期和肿瘤病理分级有关。CIP2A可能成为卵巢癌诊断的新指标和治疗中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2A 卵巢癌 肿瘤病理分级
原文传递
膀胱癌中S-100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曼红 邱前程 蔡聪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间质中树突状细胞(DC)和癌细胞PCNA。结果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DC表达和PCNA的表达均具明显差异(P<0.05)。...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间质中树突状细胞(DC)和癌细胞PCNA。结果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DC表达和PCNA的表达均具明显差异(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升高而增强,DC的表达随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升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树突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S-100蛋白 核抗原表达 膀胱移行细胞癌 肿瘤病理分级 膀胱癌 免疫组化SP法 树突状细胞 其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