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促纤维间质反应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爱 朱宁 +3 位作者 杨路路 方媛 王劲松 李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促纤维间质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分类情况,探讨CD66b^(+)TANs和DR在CRC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采...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促纤维间质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分类情况,探讨CD66b^(+)TANs和DR在CRC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0例CRC中CD66b^(+)TANs的表达数量,应用HE染色切片观察肿瘤间质DR的分类,并分析CD66b^(+)TANs和DR分类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66b^(+)TANs和DR分类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40例CRC中,CD66b^(+)TANs丰富型(NR)组29例,CD66b^(+)TANs中间型(NI)/缺乏型(NP)组211例;DR分类中,成熟型92例,中间型63例,不成熟型85例。CD66b^(+)TANs NR组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P=0.034)、更晚的TNM分期(P=0.006)和脉管侵犯(P=0.002)均有关。CRC中DR分类与肿瘤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DR不成熟型CRC分化程度低、有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更晚的pTNM分期。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CD66b^(+)TANs NI/NP CRC患者相比,CD66b^(+)TANs NR CR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TANs是CR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DR不成熟型CR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中间型和成熟型CRC患者(P<0.05)。结论CD66b^(+)TANs和肿瘤间质DR程度均可影响CR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评估CRC中CD66b^(+)TANs和DR有助于预测CR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CD66b 促纤维间质反应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及潜在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铎 路丽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5,共7页
恶性肿瘤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TAN在肿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TAN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介导其他免疫细胞协同抗肿瘤。另一方面,TAN也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重塑细胞外基质及参与肿瘤细胞... 恶性肿瘤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TAN在肿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TAN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介导其他免疫细胞协同抗肿瘤。另一方面,TAN也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重塑细胞外基质及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以上TAN功能的异质性是其在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复杂机制的交互调控下形成的,对肿瘤的发展或抑制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阐明TAN的异质性、不同亚群转化机制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开发针对促肿瘤型中性粒细胞亚群的抑制类药物和疗法,还可进一步促进免疫治疗更多获益人群的新评估标准建立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异质性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通过IL-17a诱导EMT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3
作者 吴共发 刘钰君 +3 位作者 姚雨江 曾宇婷 赖剑龙 姚金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通过白细胞介素-17a(IL-17a)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新鲜结肠癌组织培养上清液刺激从健康供体分离出的外周血多叶核中性粒细胞并和HCT116细胞培养为观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通过白细胞介素-17a(IL-17a)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新鲜结肠癌组织培养上清液刺激从健康供体分离出的外周血多叶核中性粒细胞并和HCT116细胞培养为观察组一,观察组一加抗IL-17a受体抗体处理为观察组二,对照组为单纯HCT116细胞。采用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分析比较三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迁移数为(52.00±4.35)个,观察组一为(113.67±5.81)个,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细胞迁移数显著增多(t=8.488,P=0.001<0.05)。加入中和抗体阻断IL-17a后,观察组二细胞迁移数为(54.33±3.97)个,较观察组一显著减低(t=8.457,P=0.001<0.05)。对照组侵袭细胞数量为(43.00±2.65)个,观察组一为(95.00±4.04)个,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细胞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多(t=10.770,P=0.000<0.05)。加入中和抗体阻断IL-17a后,观察组二细胞侵袭数为(45.33±3.28)个,较观察组一显著减低(t=9.542,P=0.000<0.05)。对照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30±0.020),观察组一为(0.003±0.00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的E-cadherin表达显著减低(t=11.351,P=0.000<0.05)。加入中和抗体阻断IL-17a后,观察组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00±0.003),较观察组一的表达显著增加(t=-11.548,P=0.000<0.05)。对照组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70±0.030),观察组一为(0.890±0.06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Vimentin表达显著增多(t=-4.081,P=0.015<0.05)。加入中和抗体阻断IL-17a后,观察组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003±0.001),较观察组一显著减低(t=26.566,P=0.000<0.05)。结论TANs通过IL-17a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EMT而促进迁移和侵袭能力,阻断IL-17a可抑制TANs刺激诱导效应,靶向IL-17a可能具有治疗结肠癌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细胞介素-17A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杨柳 桂星星 +3 位作者 陈月霞 夏云 周国凤 瞿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468-3474,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浸润密度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1例我...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浸润密度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1例我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使用抗体CD66b作为TANs的标记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BC肿瘤组织内TANs浸润和PD-L1表达的情况。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别分析TANs浸润密度和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TNBC肿瘤组织内TANs浸润密度与PD-L1阳性表达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TNB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TANs高浸润密度与高Ki67增殖指数、高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PD-L1表达与高Ki67增殖指数及高组织学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TNBC中TANs的浸润密度与PD-L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ANs浸润密度和PD-L1表达均与TN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TNBC肿瘤组织内TANs浸润密度和PD-L1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提示TANs及PD-L1可作为TNBC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为探索TNBC免疫治疗潜在靶点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三阴性乳腺癌(TNBC) 肿瘤微环境(TME) 无进展生存期(PFS)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1-889,共9页
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由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是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多形核白细胞,约占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70%。中性粒细胞也是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之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仅数小时,依赖骨髓的不断补充维持中性粒... 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由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是血液循环中最常见的多形核白细胞,约占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70%。中性粒细胞也是人体内寿命较短的细胞之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仅数小时,依赖骨髓的不断补充维持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稳定。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短效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过程,并构建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激活和调节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性粒细胞主要与急、慢性炎症和抗感染过程相关,而由于其寿命较短和不可增殖的特性,一度忽视了其在癌症中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癌症中的作用远超以往的认知。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前列。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的身心健康。最近有研究证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已成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TANs是由多种肿瘤源性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刺激诱导中性粒细胞募集至TME中积累形成的。中性粒细胞的强可塑性和多样性赋予TANs促进和抑制肿瘤的双重潜能。TANs可通过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推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和生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来促进乳腺癌进展。反之,TANs也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参与形成抗肿瘤的免疫网络间接介导抗肿瘤反应。TANs相关的乳腺癌治疗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本综述回顾乳腺癌中TANs起源、形成、分型和功能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TANs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进一步结合近期乳腺癌中TANs的相关临床研究,系统总结针对乳腺癌患者靶向TANs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乳腺癌中TANs作用机制研究和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乳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高密度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浸润与血管生成拟态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6
作者 江冬瑞 程岚卿 +1 位作者 孙敏 吴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84-589,共6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的浸润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24例行根治切除术的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的浸润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24例行根治切除术的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高碘酸-雪夫双重染色检测VM的形成,CD66b免疫组织化学标记TANs,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60名(26.8%)患者中观察到VM现象。VM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及HER-2过表达呈正相关,与ER和PR表达呈负相关。乳腺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为0~29.0/HFP,中位数为1.2/HFP。TANs浸润密度与组织学分级和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和PR表达呈负相关。VM与高密度TANs呈正相关。VM和高密度TANs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VM是较差的PF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M现象和高密度TANs浸润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进展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拟态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侯宛廷 周雪冰 +4 位作者 陈丹 李元 苏朝霞 朴英实 任香善(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0-634,共5页
天然免疫应答在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是保护机体免受微生物感染并消除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免疫细胞,在肿瘤疾病中具有促进肿瘤和抑制肿瘤的双重作用。肿瘤相关性中性粒细胞(TANs)对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进展均具有重要影响。... 天然免疫应答在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是保护机体免受微生物感染并消除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免疫细胞,在肿瘤疾病中具有促进肿瘤和抑制肿瘤的双重作用。肿瘤相关性中性粒细胞(TANs)对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进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阐述TANs在肿瘤发病机制和进展中的作用,以及探讨TANs作为新型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肿瘤转移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琳 杨于权 +1 位作者 侯照远 贾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9-1524,共6页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是浸润在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在调节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微环境(TME)中TANs通过释放多种促炎、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因子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进展...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是浸润在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在调节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微环境(TME)中TANs通过释放多种促炎、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因子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同时TME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其他细胞的旁分泌信号又会负调控TANs的极化。TANs极化分为抗肿瘤的N1型和促肿瘤的N2型。随着对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TANs的极化调控具有高度的重编程性,在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治疗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靶向TANs极化的重编程开发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本文将对TANs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极化 肿瘤免疫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肿瘤相关血栓形成机制及与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廖湘成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3期161-163,共3页
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剧增,患者机体多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肿瘤相关血栓(CAT)形成机制与肿瘤本身的因素相关,还与肿瘤的治疗有一定关系。近年来,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在静脉血栓形... 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剧增,患者机体多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肿瘤相关血栓(CAT)形成机制与肿瘤本身的因素相关,还与肿瘤的治疗有一定关系。近年来,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NETs不被阿替普酶降解,还可抵抗阿替普酶对血栓诱导溶解的作用。文章主要对CAT的形成机制及与NETs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血栓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机制 相关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进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明 王晨曦 +1 位作者 李秀清 王耀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9-1865,共7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ANs)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AGC患者外周血中性...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ANs)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AG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以及肿瘤原发灶、癌栓、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ANs的分布,并探讨与LNM的关系;顺序选取39例AGC原发灶进行PD-L1免疫组化检测,探讨TANs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低分化、有无脉管侵犯、TANs、NLR与LNM有显著相关性,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LNM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脉管侵犯(P=0.002)、组织学低分化(P=0.015)和TANs(P=0.003)是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原发灶TANs与PD-L1评分呈正相关。脉管内癌栓伴TANs组LNM比例(94.4%)呈现出高于癌栓不伴TANs组(80.5%)的趋势(P=0.094)。中性粒细胞聚集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68.1%)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8.8%)(P=0.000)。结论:本研究从病理形态学方面,说明TANs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与促进PD-L1相关的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值得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淋巴结转移 病理形态 PD-L1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EMT进程及自噬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秋满 邓青春(指导) +1 位作者 周小飞 王发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4-499,505,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及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C组织内TAN浸润情况,分离人TAN,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TAN;建立EC细胞系HEC-1-A与TAN共...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及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C组织内TAN浸润情况,分离人TAN,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TAN;建立EC细胞系HEC-1-A与TAN共培养体系,并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干预,具体分为HEC-1-A组、TAN+HEC-1-A组、TAN+3MAHEC-1-A组,处理结束后收集各组HEC-1-A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EC-1-A细胞内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情况,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MMP-2、MMP-9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自噬标志物LC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p62表达水平。结果:EC组织内TAN标志物CD15阳性表达高,TAN浸润明显;分离的TAN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多呈分叶状(2~5叶),且CD11b+Ly6G+标记的细胞比例达91.0%;与HEC-1-A组细胞相比,TAN+HEC-1-A组细胞内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减弱,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强,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Vimentin、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细胞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显著增加,细胞内LC3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强,LC3-Ⅱ/LC3-Ⅰ显著上升,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N+HEC-1-A组相比,TAN+3MA-HEC-1-A组细胞内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强,而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减弱,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Vimentin、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细胞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显著减少,同时,细胞内LC3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减弱,LC3-Ⅱ/LC3-Ⅰ显著下降,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能够促进EC细胞EMT进程并增强细胞自噬,使用自噬抑制剂3MA干预后,TAN诱导的EC细胞EMT与自噬均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自噬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双向调控作用及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邓凯 杨萌 +3 位作者 张琳 钱俊安 史云强 王春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42-2147,共6页
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UBC)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进展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作为TME中重要的一类免疫细胞... 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UBC)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进展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作为TME中重要的一类免疫细胞,被证实在多种肿瘤中具有抑癌或促癌的调控作用,这种双向调控的产生与其异质性和可塑性有关,对TAN双向调控的研究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概述了TAN双向调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UB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PD1/PD-L1、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赖氨酰氧化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熊星 贾灵华 +3 位作者 包佑根 吴萌 曾繁辉 黄余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赖氨酰氧化酶(LOX)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差异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赖氨酰氧化酶(LOX)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差异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记录患者的复发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1、PD-L1、NE、LOX的表达情况,分析PD1、PD-L1、NE、LOX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1在肿瘤相关免疫细胞中存在表达(46/56);TNM分期T2-T3期、高级别肿瘤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D1和PDL-1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与PD1、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LOX与PD-L1、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D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8.70%(27/46),PD-L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48%(10/23),不同PD1、PD-L1表达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PD1、PD-L1表达增加可作为膀胱癌患者潜在的预后预测指标,有助于筛选术后复发的高危患者,并为膀胱癌的免疫学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IL-17a的临床病理意义
14
作者 吴共发 赖剑龙 +3 位作者 刘钰君 曾宇婷 姚雨江 姚金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临床病理意义及CRC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切除肿瘤组织,并通过HE染色法检测肿瘤标本...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临床病理意义及CRC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切除肿瘤组织,并通过HE染色法检测肿瘤标本TAN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7a表达水平,并分析TNA浸润和IL-17a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TNA浸润和IL-17a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TAN浸润和高表达的IL-17a与高临床分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和短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TAN浸润和高表达IL-17a的CRC患者总生存率低于无TAN浸润和低表达IL-17a者(P<0.05)。高年龄、中高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TAN浸润、IL-17a高表达是CRC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AN浸润与高表达IL-17a与CRC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较低的总生存率相关,对于判断CRC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细胞介素-17A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生存率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15
作者 吴共发 邱丽浈 +3 位作者 曾宇婷 刘钰君 赖剑龙 姚金科 《内科》 2023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的100例CRC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TAN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的100例CRC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TAN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不同TAN浸润情况的CRC患者进行生存情况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TAN浸润和EMT标志物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CRC患者中,29例CRC组织中有TAN浸润。CRC组织中E-cadherin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低于癌旁正常组织,vimentin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有TAN浸润的CRC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较无TAN浸润者差(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表示,有TAN浸润的CRC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低于无TAN浸润的CRC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N浸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s=-0.498,P<0.05),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s=0.611,P<0.05)。结论TAN浸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TAN可能通过参与EMT过程,促进CRC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结直肠癌 上皮钙黏素 波形蛋白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两面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胡迪 周琪 杨镇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47-149,共3页
中性粒细胞既往被认为在肿瘤环境中处于“中性”,近期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及促肿瘤两种功能。异质性组细胞群为中性粒细胞分化为特定类型做准备,使不同成熟程度中性粒细胞在肿瘤环境中发挥特定功能:肿瘤促使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入循环... 中性粒细胞既往被认为在肿瘤环境中处于“中性”,近期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及促肿瘤两种功能。异质性组细胞群为中性粒细胞分化为特定类型做准备,使不同成熟程度中性粒细胞在肿瘤环境中发挥特定功能:肿瘤促使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入循环中,并使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内保持较长的存活时间,诱导NETs产生;中性粒细胞通过产生抗肿瘤因子、产生ROS、增强CD4-CD8-UTCαβ细胞活性来抑制肿瘤进展,同时通过产生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促肿瘤相关细胞因子、释放氧和氮自由基及NETs促进转移,发挥促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前体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及NETs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中的作用
17
作者 张钦荣 刘春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42-1446,共5页
中性粒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网状结构,其形成过程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炎性凋亡(NETosis)。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即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包括N1和N2两种表型,对肿瘤具有... 中性粒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网状结构,其形成过程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炎性凋亡(NETosis)。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即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包括N1和N2两种表型,对肿瘤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其中N1型抑制肿瘤生长,N2型促进肿瘤生长,N1型与N2型受肿瘤微环境影响会发生相互转化。中性粒细胞及NETs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影响肿瘤进展并能预测患者预后,阻断NETs形成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软组织肉瘤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与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金花 蒋树龙 +1 位作者 王伟 刘瑞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731,共5页
肺癌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中肺部慢性炎症的长期存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中性粒细胞不但参与急、慢性炎症反应,而且参与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组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 肺癌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中肺部慢性炎症的长期存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中性粒细胞不但参与急、慢性炎症反应,而且参与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组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肺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肿瘤 肿瘤微环境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雷 高丽 +1 位作者 Dirk Hermann 陈艾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00-2102,共3页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叙述了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参与调控肝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结合肝细胞癌微环境中存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多种...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叙述了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参与调控肝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结合肝细胞癌微环境中存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等,可能会达到系统抗肿瘤的效果,为肝癌治疗带来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