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宝生 周秀丽 +3 位作者 朱彦 刘丽红 于泽胜 王振华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半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但仍存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的局限...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一半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即为进展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其临床疗效已获得临床认可,但仍存在耐药性及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的局限性,而中药辨证论治及减毒增效的优点,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通过检索2010年1月—2023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不同中药联合各类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NSCLC的相关研究,试从不同角度探讨治疗NSCLC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 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与食管癌研究进展
2
作者 华月帆 何珂瑶 +7 位作者 杨海军 陈斯默 张哲源 张家豪 李超伟 孔金玉 刘怡文 周福有 《食管疾病》 2023年第3期214-219,共6页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食管癌在机体中的生长发育和远处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已成为防治食...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食管癌在机体中的生长发育和远处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已成为防治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缺氧 食管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及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陶旭辉 唐德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抗肿瘤血管生成是当今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很多,利用其作用的不同靶点已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化学合成药物,而一些中药如昆布、斑蝥、人参等的一些有效成分也有抑制肿...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抗肿瘤血管生成是当今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很多,利用其作用的不同靶点已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化学合成药物,而一些中药如昆布、斑蝥、人参等的一些有效成分也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文就相关方面研究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中药 肿瘤血管生成 研究进展 昆布多糖硫酸酯 红素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马仲才 胥彬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临床试验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MMPS 反应停 Vitaxin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军辉 滕皋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59-46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肿瘤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疗法 新生血管生成 临床前期试验 肿瘤耐药性 肿瘤细胞 实体肿瘤 基础实验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现状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健 杨治华 娄晋宁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7年第3期162-165,共4页
  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组织血管结构基础上形成新血管结构的过程.1971年Folkmant[1]提出了肿瘤血管依赖性生长的概念,并把肿瘤生长分为非血管期和血管期两个生长阶段.固体肿瘤在血管生成前,肿瘤体积一般不超过3 mm3.随着肿瘤细胞的不...   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组织血管结构基础上形成新血管结构的过程.1971年Folkmant[1]提出了肿瘤血管依赖性生长的概念,并把肿瘤生长分为非血管期和血管期两个生长阶段.固体肿瘤在血管生成前,肿瘤体积一般不超过3 mm3.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肿瘤组织出现缺氧、代谢产物堆积、pH值改变等,这些因素刺激肿瘤细胞、周围间质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各种促血管生长刺激因子,通过诱导血管基底膜降解和内皮细胞增殖,启动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靶点 抑制肿瘤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调控及其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宇 陈晓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9期67-69,共3页
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对大多数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复杂的病理过程。选择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参与的重要因子作为靶点,研制应用特异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抗体,以靶向调控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对大多数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复杂的病理过程。选择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参与的重要因子作为靶点,研制应用特异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抗体,以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靶向调控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与抗肿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振辉 梁念慈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 ,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蛋白酶、血管生成调控因子及其受体、粘附分子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针对这些靶点的抑制策略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肿瘤血管生成 蛋白酶 血管生成调控因子 受体 粘附分子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和放化疗联用策略
9
作者 郑高云 吴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8-911,共4页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中成药研究概述
10
作者 何秀云 刘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中成药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肿瘤生长 天然药物 快速生长 微环境 转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草药相关基因筛选中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托娅 苏秀兰 +4 位作者 路桂荣 辛学东 王文礼 柯杨 包文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 ,从基因水平解释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草药的有效组分 T3的分子机制。 方法 :( 1)采用两种细胞系 :人胃癌 BGC82 3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 EC) ,每种细胞分两组 ,一组为对照 ,另一组为 T3药物刺激组 ;( 2 )抽提细胞总R...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 ,从基因水平解释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草药的有效组分 T3的分子机制。 方法 :( 1)采用两种细胞系 :人胃癌 BGC82 3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 EC) ,每种细胞分两组 ,一组为对照 ,另一组为 T3药物刺激组 ;( 2 )抽提细胞总RNA ,经反转录制备 c DNA,对照组用 Cy3、药物刺激组用 Cy5荧光标记 ,获得 c DNA探针 ;( 3 ) c DNA探针与 Bio Door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 Im a Gene3 .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 1) BGC82 3细胞组有 2 .5 3 %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中 15 8条基因在经 T3刺激后表达量明显上升 ,4 4条明显下降 ;( 2 ) EC组有 0 .4 6%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中 3 0条基因在经 T3刺激后表达量明显上升 ,7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从基因水平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矩阵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中草药 药物筛选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川 李俊萱 +2 位作者 刘雪梅 赵铁建 韦燕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2,共3页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肿瘤微环境在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广泛作用,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肿瘤微环境在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广泛作用,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支持肿瘤血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以及信号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雌激素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文星 郑仕中 +4 位作者 王爱云 张科卫 张昱 周阁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妇科肿瘤已成为全球妇女的头号恶性肿瘤疾病。尽管医学界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清楚其明确的发病机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妇科肿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近年来关于妇科肿瘤与雌激素分泌表达异常之间的分子调控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临... 妇科肿瘤已成为全球妇女的头号恶性肿瘤疾病。尽管医学界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清楚其明确的发病机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妇科肿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近年来关于妇科肿瘤与雌激素分泌表达异常之间的分子调控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认为雌激素可通过雌激素受体调节机体的多种信号途径,引起内皮细胞增殖、凋亡、运动、芽生、粘附等特性改变,导致肿瘤血管生成的异常,从而最终影响到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现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雌激素调节肿瘤血管生成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其在中药抗肿瘤研究中的可能影响,期望对肿瘤临床及实验研究者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内皮细胞 肿瘤血管生成 信号转导通路 肿瘤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与Endostatin作用下肿瘤血管生成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改平 高昊 +5 位作者 吴洁 许世雄 Collins MW LONG Quan Carola Koenig Padhani AR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2-279,共8页
目的数值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型耦合两种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的抑制效应,数值模拟在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下肿瘤微血管... 目的数值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型耦合两种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的抑制效应,数值模拟在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下肿瘤微血管网生成,讨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影响。结果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对肿瘤内外血管网络生成的速度和成熟度有抑制作用。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耦合作用时,在肿瘤血管生成的早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肿瘤血管生成的中后期,它们可以降低肿瘤血管化程度。结论本文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因子 ANGIOSTATIN ENDOSTATIN 肿瘤血管生成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丰华 黄秀深 +1 位作者 牛朝阳 张培海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2期269-270,共2页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生姜 7味药组成 ,是和解少阳之代表方剂。由于该方配伍严谨 ,组合巧妙 ,应用广泛 ,近年来 ,备受重视。将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结果作了报道。
关键词 小柴胡汤 S180荷瘤小鼠 肿瘤血管生成 研究
下载PDF
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人参皂甙Rg3抑制小鼠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康欣梅 张清媛 +1 位作者 佟丹丹 赵文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0-733,共4页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最大耐受剂量CTX组...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最大耐受剂量CTX组(简称高CTX组)、人参皂甙Rg3组、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组(简称联合组)及模型组,治疗中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低CTX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下降,生存期延长;联合组抑瘤效果更持久而稳定,毒副反应未增加,小鼠生存期更长(P<0.01)。低CTX组较高CTX组MV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CTX组和人参皂甙Rg3组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两者合用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CTX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且持久,毒副反应小,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人参皂甙RG3 血管生成 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小鼠肺癌 低剂量 联合 实验研 生存期延长
下载PDF
清香散对湿热型肝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施京红 刘德传 +2 位作者 吴仕九 文小敏 严全能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研究清香散对湿热型肝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 7只 )、造模组 ( 2 8只 ) ,Walker- 2 5 6肿瘤细胞株注射入大鼠皮下 ,长出皮下实体瘤 ,取瘤体周边组织剪成小块 ,造模组大... 目的 :研究清香散对湿热型肝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 7只 )、造模组 ( 2 8只 ) ,Walker- 2 5 6肿瘤细胞株注射入大鼠皮下 ,长出皮下实体瘤 ,取瘤体周边组织剪成小块 ,造模组大鼠予肝脏手术植入小瘤块 ,予高糖高脂饲料饲养 ,置于高温高湿环境 ,将造模组大鼠分为肝癌模型组、氟脲嘧啶治疗组、清香散治疗组、联合治疗组 ,每组 7只 ,造模后第2 0天处死大鼠 ,取肝癌组织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P5 3、肿瘤微血管密度 (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EGF)。结果 :造模成功后大鼠的细胞凋亡率、P5 3、MVD、VEGF都比正常对照组升高 ( P<0 .0 1 ) ,运用清香散 ,或 5 - FU治疗后细胞凋亡率升高 ,而 P5 3、MVD、VEGF均呈下降趋势 ,联合治疗组比单用清香散或 5 - FU效果更显著 ( P<0 .0 1 )。结论 :清香散能够降低突变型 P5 3表达、提高癌细胞凋亡率 ,抑制 VEGF、阻止肿瘤血管增生 ,与 5 - FU联合起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散 湿热型肝癌模型 细胞凋亡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福安泰-03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立坚 马润娣 +3 位作者 廖铭能 苏伟明 黄来珍 于廷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45-1449,共5页
目的研究从赤魟组织中分离到的福安泰-03(Fuan-tai-03,FAT-03)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法检测FAT-03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诱导的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查FAT-03对裸小鼠Lewis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目的研究从赤魟组织中分离到的福安泰-03(Fuan-tai-03,FAT-03)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法检测FAT-03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诱导的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查FAT-03对裸小鼠Lewis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FAT-03抑制CNE-2Z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当其用量为20、40、80、160μg/胚/d×5时,其抑制率分别为22.3%、34.3%、43.3%、46.2%。FAT-03降低小鼠Lewis肺癌组织的MVD,FAT-03组平均微血管数为9.1±1.5(对照组为18.2±3.2,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FAT-03明显下调小鼠Lewis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结论FAT-03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其作用与它的下调VEGF、bFGF和PDGF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魟 FAT-03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前列腺癌MR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继斌 沈钧康 +4 位作者 许建铭 李晓兵 须同禄 陆之安 秦明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 探讨MR灌注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与MR灌注成像各指标的相关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 15例患者和 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灌注成像 ,对前列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 目的 探讨MR灌注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与MR灌注成像各指标的相关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 15例患者和 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灌注成像 ,对前列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分析病变的灌注曲线最大线性斜率 (SSmax)、T2 弛豫率 (ΔR2 peak)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EGF、MVD)的各自相关性。结果  (1)健康志愿者灌注曲线的SSmax及ΔR2 peak分别为 :0 .4 30± 0 .0 11,2 .0 1± 0 .0 7;前列腺癌灌注曲线的SSmax及ΔR2 peak分别为 :5 7.8± 5 .0 ,3.0± 0 .6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 )前列腺癌的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灌注成像的有关指标(SSmax、ΔR2 peak)可以反映前列腺癌MVD和VEGF表达的高低 ,从而推测其血管生成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R灌注成像 肿瘤血管生成 相关性研究 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