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长径及高血压与心脏黏液瘤栓塞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昌芬 许颖 +4 位作者 郭韫凡 郝士丹 王秀艳 吴云涛 张景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肿瘤特征、是否高血压与发生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确诊的心脏黏液瘤患者31例,依照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栓塞组(n=8)和非栓塞组(n=23)。收集患者相...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肿瘤特征、是否高血压与发生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确诊的心脏黏液瘤患者31例,依照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栓塞组(n=8)和非栓塞组(n=23)。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是否合并高血压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瘤长径、合并高血压与栓塞事件成正相关(P<0.05)。肿瘤长径、合并高血压是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栓塞事件发生概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782~1.000,P<0.01)。结论:肿瘤长径、高血压可以影响心脏黏液瘤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联合上述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可以提高评估心脏黏液瘤患者发生栓塞事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黏液瘤 栓塞事件 肿瘤长径 高血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肿瘤长径与术前癌胚抗原比值对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睿 杨涛 +2 位作者 薛天慧 杨彤欣 颜兵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长径与术前癌胚抗原(CEA)比值(TCR)预测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144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TCR预测无病生存(DFS)的... 目的探讨肿瘤长径与术前癌胚抗原(CEA)比值(TCR)预测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144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TCR预测无病生存(DFS)的最佳分组值,按其将患者分为低TCR组和高TC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经ROC分析,TCR对预测患者DFS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614(95%CI 0.507~0.722),当TCR取值为0.690时,预测3年DFS率的灵敏度为46.3%,特异度为70.9%。按TCR为0.690分组,低TCR(<0.690)组和高TCR(≥0.690)组分别有50、94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层患者间,TCR高低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CR、术前CEA水平、TNM分期对患者DFS预测有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CR<0.690(HR=2.369,95%CI 1.279~4.388,P=0.006)、TNM分期Ⅲ期(HR=2.214,95%CI 1.346~3.640,P=0.002)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低TCR组的3年DFS率低于高TCR组(62.0%比83.0%,P=0.007)。结论TCR对判断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TCR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长径 癌胚抗原 无病生存 预后
原文传递
食管癌患者肿瘤最长径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纪丽 侯志超 +8 位作者 刘玉 彭秀青 李燕 郭二涛 袁果 陈莉莎 黄佳 杜丹凤 王立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16 370例食管癌患者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入户或者电话问卷调查及生存随访,核查食管癌患者信息,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和... 目的探讨16 370例食管癌患者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入户或者电话问卷调查及生存随访,核查食管癌患者信息,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和Cox生存分析模型,回顾性分析1995—2011年太行高发区普查食管癌患者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1)随着浸润程度加深,肿瘤最长径依次增长(P<0.001);肿瘤最长径<3 cm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低于≥3 cm的患者(P<0.001);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及淋巴结阳性转移率正相关(RT=0.379,RN=0.213,P<0.001);(2)肿瘤最长径≥3 cm患者生存期明显差于<3 cm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最长径、性别、诊断年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随着肿瘤最长径增长、浸润程度加深,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食管癌肿瘤长径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长径 T分期 生存期
下载PDF
食管鳞癌肿瘤最大长径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双 宋昕 +10 位作者 赵学科 陈培楠 范宗民 胡守佳 程让 杜丹凤 张向阳 鲁建亮 王苒 周福有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TL)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为准确判断临床T分期及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男性13 009例,女性8 703例。通过对根治术后食管大标本形态测量和镜下观察,记录每例患者...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TL)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为准确判断临床T分期及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男性13 009例,女性8 703例。通过对根治术后食管大标本形态测量和镜下观察,记录每例患者MTL和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分析食管鳞癌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MTL与T分期的关系,运用SPPS软件的决策树模型决定截点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MTL和T分期的关系。结果: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MTL为0.2~16.5(4.1±1.7)cm。Spearman秩相关显示MTL与T分期呈正相关(rS=0.355,P<0.001)。取3.9 cm为MTL的截点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L>3.9 cm的患者,T2+T3期的发生风险比≤3.9 cm组明显上升7.146倍(95%CI=6.449~7.918,P<0.001)。男性患者MTL高于女性患者[(4.2±1.8)cm vs(3.9±1.6)cm,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MTL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男:rS=0.341,P<0.001;女:rS=0.3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L>3.9 cm时,男性和女性T2+T3期的风险均明显升高(男:7.251倍,95%CI=6.343~8.288,P<0.001;女:7.315倍,95%CI=6.234~8.584,P<0.001)。结论:食管鳞癌MTL与T分期呈正相关,MTL>3.9 cm是灵敏反映T分期严重程度的截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最大长径 浸润深度 T分期
下载PDF
食管鳞癌肿瘤最大长径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唐娟 李印 +5 位作者 韩渭丽 王海玲 任景丽 鲁建亮 付文婷 王立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方法 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临床信息库(1973-2015年),其中男性...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方法 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临床信息库(1973-2015年),其中男性26 225例,平均年龄(60±9)岁;女性14 597例,平均年龄(60±9)岁。40 822例食管鳞癌患者MTL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来自术后医院病理结果报告,依MTL将患者分为5组(〈2 cm,2-4 cm,4-6 cm,6-8 cm和≥8 cm)。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MTL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40 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平均MTL为(4.4±1.8)cm,中位数为4 cm(0.3-16.0 cm)。肿瘤长度依次从〈2 cm至≥8 cm的5组患者比例分别为1 489(3.6%)、13 029(31.9%)、16 924(41.5%)、7 365(18.0%)及2 015(4.9%)。Spearman秩相关显示随MTL增长,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N1)明显升高(r=0.998,P=0.000)。调整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MTL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OR=1.329,95%CI=1.292-1.366,P=0.000),且随着MTL增长,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MTL=2-4 cm,OR=1.393,95%CI=1.177-1.649,P=0.000;MTL=4-6 cm,OR=1.944,95%CI=1.644-2.299,P=0.000;MTL=6-8 cm,OR=2.526,95%CI=2.215-3.003,P=0.000;MTL≥8 cm,OR=3.045,95%CI=2.507-3.699,P=0.000)。结论食管鳞癌MTL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MTL增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肿瘤长度可作为临床术前评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最大长径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肿瘤最大长径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研究
6
作者 高玉海 魏强 +1 位作者 魏云海 蔡炜龙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最大长径(MTL)对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70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121例,无淋巴结转移149例。所有患者根据切除的肿瘤标... 目的探讨肿瘤最大长径(MTL)对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70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121例,无淋巴结转移149例。所有患者根据切除的肿瘤标本获得MTL。分析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N分期、淋巴结转移度(LNR)结直肠癌患者的MTL;分析MTL对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27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MTL为0.7~12(4.19±1.53)cm。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MTL、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TL(OR=1.238,95%CI:1.034~1.483)和CA19-9(OR=3.420,95%CI:1.474~7.933)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不同N分期、LNR的结直肠癌患者MT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N分期及LNR的增加MTL逐渐增大。MTL评估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605,最佳截断值为4.25 cm,灵敏度为0.545,特异度为0.631。结论MTL大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MTL>4.25 cm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最大长径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时光丽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2019年3月期间1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术前分期,测量肿瘤最长径,与病理活检比较。结果:胃癌T分期中,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2019年3月期间1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术前分期,测量肿瘤最长径,与病理活检比较。结果:胃癌T分期中,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比较,术前多层螺旋CT的总体判断准确率为72.67%(109/150);50例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肿瘤最长径测量结果为32~180(68.5±40.5)mm,病理活检肿瘤最长径测量结果为22~159(64.1±36.1)mm,术前多层螺旋CT与术后病理活检肿瘤最长径的测量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能提高术前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的测量精准度,为术前分期及辅助治疗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胃癌 术前分期 肿瘤长径
下载PDF
MSCT对原发性胃癌外科治疗前分期与肿瘤最长径的评估效果
8
作者 温家柱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11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在原发性胃癌外科治疗前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中的评估效果。方法收集入院进行MSCT检查且经过外科治疗证实的100例胃癌患者,以MSCT为基础分析外科治疗前TNM分期和肿瘤最长径,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MSCT评估胃癌... 目的探讨MSCT在原发性胃癌外科治疗前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中的评估效果。方法收集入院进行MSCT检查且经过外科治疗证实的100例胃癌患者,以MSCT为基础分析外科治疗前TNM分期和肿瘤最长径,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MSCT评估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79.0%(79/100),与外科治疗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63);MSCT评估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71.0%(71/100),与外科治疗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不理想(Kappa=0.281);MSCT评估胃癌M分期的准确率87%(87/100),与术后病理M分期一致性满意(Kappa=0.897);MSCT评估胃癌外科治疗前TN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66%(66/100),与术后病理TNM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75);MSCT测量肿瘤最长径与病理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结论 MSCT对原发性胃癌外科治疗前分期与肿瘤最长径的评估效果满意,可为原发性胃癌的外科治疗前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SCT 肿瘤长径 TNM分期
下载PDF
BRAF^(V600E)基因突变促进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侵袭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胜理 邓桃 +2 位作者 王席娟 赵跃武 孔令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 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检测BRAF^(V600E)基因在570例PTMC中的表达,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突变与PTM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 目的 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检测BRAF^(V600E)基因在570例PTMC中的表达,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突变与PTM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为86.8%(495/570)。BRAF^(V600E)基因突变与PTMC的肿瘤长径及颜色呈正相关。随着肿瘤长径的增加,BRAF^(V600E)基因突变的风险提高7倍[OR(95%CI)=7.381(2.437~22.321),P<0.001]。当PTMC肿瘤颜色为灰白色时,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显著增加[OR(95%CI)=1.986(1.075~3.662),P=0.037]。另外,伴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频率显著降低[OR(95%CI)=0.416(0.187~0.923),P=0.031]。结论 随着肿瘤长径的增加,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频率显著增加,提示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的PTMC患者肿瘤侵袭性可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肿瘤长径 BRAF^(V600E)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听神经瘤术后并发耳鸣及脑脊液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鹏 李冉 +2 位作者 罗文凯 尚伟 刘安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的127例听神经瘤患者,根据肿瘤最大径将其分为大型肿瘤组43例,中型肿瘤组46例,小型肿瘤组38例,比较3组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的127例听神经瘤患者,根据肿瘤最大径将其分为大型肿瘤组43例,中型肿瘤组46例,小型肿瘤组38例,比较3组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差异。分析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2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耳鸣54例(42.52%)、脑脊液漏49例(38.58%)。大型肿瘤组耳鸣的发生率高于小型肿瘤组(P<0.017),大型肿瘤组脑脊液漏的发生率高于中、小型肿瘤组(P<0.017)。与无耳鸣组比较,耳鸣组病程长,术前内听道扩大比例、内听道后壁部分磨除比例高,手术时间长(P<0.05);与无脑脊液漏组比较,脑脊液漏组年龄大,病程长,术前内听道扩大比例、内听道后壁部分磨除比例高,手术时间长(P<0.05)。肿瘤较大是影响听神经瘤术后发生耳鸣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是影响听神经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尽早发现听神经瘤,避免肿瘤体积增大和缩短手术时间可降低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耳鸣 脑脊液漏 LOGISTIC模型 肿瘤长径
下载PDF
121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磊 周星明 +2 位作者 杨迅 刘金石 汪亮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8月本院胸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判断是否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1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7...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8月本院胸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判断是否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1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7例,转移率为55.4%。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肿瘤长径(P〈0.05)、肿瘤浸润深度(P〈0.05)以及脉管瘤栓(P〈0.01)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长径、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瘤栓为胸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脉管瘤栓为最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脉管瘤栓 浸润深度 肿瘤长径
下载PDF
浅层X线治疗皮肤血管瘤25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钱立庭 吴韦炜 高丽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22-122,共1页
1976年1月至1990年12月间,我科用浅层X线治疗皮肤血管瘤25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浅层 大面积血管瘤 临床分析 毛细血管瘤 多程 肿瘤长径 有效病例 分析报告 照射面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5
13
作者 赵群 李勇 +3 位作者 胡子龙 檀碧波 杨沛刚 田园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SCT为基础进行术前TNM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SCT为基础进行术前TNM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MSCT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1.2%(109/153),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66);评估胃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率为47.7%(73/153),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不理想(Kappa=0.284);评估胃癌术前M分期的准确率为98.7%(151/153),与术后M分期一致性满意(Kappa=0.893)。MSCT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66.7%(102/153),与术后TNM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73)。53例获有效测量的胃癌患者术前MSCT和术后病理测量的肿瘤最长径分别为(68.8±40.6) mm和(64.2±36.2)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9)。结论 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评价及最长径的测量较为准确,可为胃癌的术前分期及新辅助疗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层螺旋CT 术前分期 肿瘤长径
原文传递
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沈祯云 闫天生 +4 位作者 刘丹丹 梁正 王可毅 周枫 宋金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分析贲门癌切除手术后切缘镜下癌残留相关原因,为提高贲门癌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间收治的123例贲门癌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贲门癌切除手术上下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因素。结果:123例贲... 目的:分析贲门癌切除手术后切缘镜下癌残留相关原因,为提高贲门癌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间收治的123例贲门癌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贲门癌切除手术上下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因素。结果:123例贲门癌术后病理诊断切缘镜下癌残留11例,上切缘残留5例,下切缘残留6例,上下切缘均残留1例,残留率8.9%,切缘癌残留者与切缘无癌残留肿瘤最长径分别为9.5±3.8cm和6.5±3.1cm,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切缘癌残留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贲门癌肿瘤最长径>7cm以及TNM分期为Ⅳ期是切缘癌残留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贲门癌外科治疗中,根据肿瘤最长径来决定贲门癌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式以减少切缘癌残留有重要临床价值:肿瘤最长径超过7cm,肿瘤TNM分期至Ⅳ期患者应行全胃切除术,并保证足够长度的上切缘以减少切缘癌残留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切缘镜下癌残留 肿瘤长径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红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2690-2692,共3页
目前,胃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1]。该病好发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而晚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营养... 目前,胃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1]。该病好发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而晚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2,3]。我院就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吉奥 上消化道症状 病例选取 地域性差异 肿瘤标志物 肠道反应 生活质量 肿瘤长径 凋亡相关基因
下载PDF
体表超声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分型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董瑞钰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8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 分析体表超声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分型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AEG患者临床资料,均于术前进行体表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体表超声对AEG分... 目的 分析体表超声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分型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AEG患者临床资料,均于术前进行体表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体表超声对AEG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体表超声与病理结果对肿瘤最长径的检测结果.结果 40例AEG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Siewert分型Ⅰ型8例、Ⅱ型22例、Ⅲ型1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体表超声诊断AEG分型Ⅰ型、Ⅱ型、Ⅲ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7.50%、90.91%、90.00%.体表超声检测的肿瘤最长径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表超声对AEG患者分型和肿瘤大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体表超声 Siewert分型 肿瘤长径
下载PDF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完整切除直径达30厘米胃肠间质瘤
17
作者 程守勤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3年第10期13-13,共1页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陶庆松主任医师团队接诊1例巨大胃部肿瘤患者,该患者的肿瘤长径(最大径)竟达近30厘米,临床上罕见。中大医院普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密切配合,为患者完整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完整切除 普外科 麻醉科 胃部肿瘤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长径 手术室
原文传递
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劲松 张晓娟 +3 位作者 张玲染 侯素平 王林娜 孙晓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等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6月—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肿瘤不同分化程度、...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等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6月—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肿瘤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不同最大径分组之间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结果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与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升高(χ2=105.198及118.813,P<0.001),而肿瘤最长径≥3cm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3cm患者(χ2=88.289,P<0.001)。结论 E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肿瘤最长径与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呈正相关,在ESCC的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分化 肿瘤长径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君艳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324例,均接受ESD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324例,均接受ESD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324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34例,发生率为10.49%。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肿瘤长径≥2 cm、病灶数≥2个、手术时间长、贲门-胃底病变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升高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发生可能受肿瘤长径≥2 cm、病灶数≥2个、手术时间长、贲门-胃底病变、Alb水平降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癌 出血 肿瘤长径 手术时间 血清白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