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复春对胃黏膜肠化生患者胃黏膜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沈睿 肖灵 +4 位作者 华召来 陆斌 李美凤 周平 张军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89-494,共6页
目的基于胃黏膜菌群探讨胃复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功效机制。方法临床招募37例胃黏膜肠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患者作为治疗组,胃复春治疗4周,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结果3... 目的基于胃黏膜菌群探讨胃复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功效机制。方法临床招募37例胃黏膜肠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患者作为治疗组,胃复春治疗4周,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结果37例GIM患者经胃复春治疗后,23例患者肠化生未检出,5例患者GIM等级下降,肠化生等级改善有效率75.7%。与治疗前相比,GIM患者治疗后胃黏膜菌群丰富度指数(Ace,Chao,Observed OTUs)显著升高(P<0.01),但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无显著变化(P>0.05)。线性判别分析发现,16个胃黏膜菌属(Acinetobacter、Fusobacterium、Leptotrichia等)富集在胃复春治疗组,胃复春治疗增强4个KEGG菌群预测功能(膜转运、ABC转运蛋白、脂类代谢、脂肪酸代谢)。结论胃复春治疗促进GIM患者胃菌群丰富度和脂质代谢功能,可能体现了胃复春活血化瘀功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黏膜 菌群 肠化生等级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叶涵婷 刘加新 +5 位作者 徐甦 柳冬兵 王欣燕 李莉 徐冰洁 费侃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80-84,共5页
目的探析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脾虚络瘀型CAG... 目的探析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脾虚络瘀型CAG伴I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D-二聚体、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IM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590,P=0.009);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血清PG-Ⅰ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PG-Ⅰ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M积分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片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CAG伴IM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PG-Ⅰ水平,减轻胃黏膜萎缩与IM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 大黄[庶虫]虫片 胃复春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的胃复春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映西 邓娴 +3 位作者 潘娜 谭瑾轩 刘付杰义 黄晓燕 《中医学》 2024年第3期563-571,共9页
胃复春是一种中成药制剂,组成包括红参、香茶菜、枳壳,主要目前广泛应用于胃癌癌前期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并且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病证结合的模式下,辨病辨证结合选用中成药的诊疗模式,日益受到临床推广... 胃复春是一种中成药制剂,组成包括红参、香茶菜、枳壳,主要目前广泛应用于胃癌癌前期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并且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病证结合的模式下,辨病辨证结合选用中成药的诊疗模式,日益受到临床推广。然而在“异病同治”的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样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笔者以胃复春的临床疗效为先导,从胃复春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中初步总结胃复春的优势病种,通过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探索胃复春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为胃复春在临床上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异病同治 消化系统疾病 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究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4
作者 苗燕燕 孙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8-235,共8页
背景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述,尚无特效治疗方案,预后普遍较差,明确其发病机制,确定治疗靶点有望控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转归.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 背景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述,尚无特效治疗方案,预后普遍较差,明确其发病机制,确定治疗靶点有望控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转归.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Nrf2/HO-1)信号通路探究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效果.方法收集2021-01/2023-01舟山市中医医院108例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分别采取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胃复春胶囊,连续治疗1 wk.统计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泌素(gastrin,GAS)、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mRNA、蛋白表达、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2'-deoxyguanine,8-OHdG)].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1 wk后研究组VIP、GAS、SS含量及其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wk后研究组Nrf2、HO-1 mRNA、蛋白及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MDA、8-OHdG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效果确切,有利于增加胃肠激素含量,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安全性高,可能机制与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应激性溃疡 胃复春胶囊 奥美拉唑 Nrf2/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艾灸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5
作者 徐燕琴 詹丽英 +1 位作者 郑闽 郑马亮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 研究艾灸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方法 纳入鹰潭一八四医院共1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胃复春对照组和艾灸对照组,观察组行胃复春胶囊联合艾灸治疗,胃复春对照组行单纯胃复春胶囊... 目的 研究艾灸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方法 纳入鹰潭一八四医院共1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胃复春对照组和艾灸对照组,观察组行胃复春胶囊联合艾灸治疗,胃复春对照组行单纯胃复春胶囊治疗,艾灸对照组行单纯艾灸治疗。3组在干预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比值(PCR值)较2个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2个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效率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P<0.05);3组内镜下疗效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艾灸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单纯疗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显著升高血清胃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脘痛 慢性萎缩性 胃复春胶囊 艾灸疗法 中成药疗法
下载PDF
胃复春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季胜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3-0106,共4页
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给予胃复春联合瑞巴派特的效果做出评估。方法 选取青田县人民医院收治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前者实施瑞巴派特+胃复春,后者则仅使用瑞巴派特,对治疗效果做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 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给予胃复春联合瑞巴派特的效果做出评估。方法 选取青田县人民医院收治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前者实施瑞巴派特+胃复春,后者则仅使用瑞巴派特,对治疗效果做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 胃复春联合瑞巴派特能快速缓解患者胃炎症状,促进胃黏膜恢复,提高胃功能,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慢性萎缩性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抗Hp联合胃复春、叶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
7
作者 索明果 高聪聪 +3 位作者 朱天成 黄涛 倪渐凤 王聪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抗Hp联合胃复春、叶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抗Hp联合胃复春、叶酸治疗。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胃黏膜萎缩改善情况、胃肠激素与胃蛋白酶原水平。... 目的探讨抗Hp联合胃复春、叶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抗Hp联合胃复春、叶酸治疗。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胃黏膜萎缩改善情况、胃肠激素与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黏膜萎缩改善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17、PGⅠ与PGⅡ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Hp联合胃复春、叶酸可提高胃癌前病变患者的免疫功能,阻碍胃黏膜萎缩进展,改善胃肠激素与胃蛋白酶原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P 胃复春 叶酸 癌前病变 肠激素
下载PDF
基质细胞评分的胃癌临床意义及胃复春胶囊干预机制
8
作者 陈春 祁大庆 潘靖文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38-47,共10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质细胞与胃癌的临床特征关联,预测胃复春胶囊的干预机制。从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活检数据,基于ESTIMATE计算基质细胞评分(stromal score,STRS)并以中位数为分组依据,分析STRS与患者临床信息关联并筛选DEGs(diffe...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质细胞与胃癌的临床特征关联,预测胃复春胶囊的干预机制。从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活检数据,基于ESTIMATE计算基质细胞评分(stromal score,STRS)并以中位数为分组依据,分析STRS与患者临床信息关联并筛选DEG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作为潜在干预靶点。基于胃复春胶囊入血成分预测药物靶点,DEGs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并通过PPI网络及MCODE筛选核心子网络及基因,分析生存预后及不同分期表达。构建药味-入血成分-靶点网络筛选核心成分并进行ADMET预测及分子对接验证。交集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结果表明:STRS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且随Stage及T分期显著升高,分析得DEGs 1975个;胃复春胶囊入血成分75个,对应靶点663个,交集靶点107个;核心子网络4个,其中VCAM1、SERPINE1、TLR4、FGF1为核心靶点,SERPINE1、PDGFRB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极显著(P<0.01),VCAM1、NOX4、PDGFRB、ITGAL等在不同Stage分期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异金雀花素B、香茶菜素O、蓝萼甲素等为核心成分,ADMET特性及核心靶点蛋白结合活性良好;GO富集于钙离子浓度调节、钙离子稳态等条目,KEGG富集于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基质细胞与生存时间、分期密切相关,胃复春胶囊可能通过调控基质细胞发挥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延缓耐药性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评分 临床特征 胃复春胶囊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胃复春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姚林华 邱雷 +1 位作者 徐丽芬 陆会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758-759,共2页
结直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优选方案[1]。但易出现穿孔、出血和热灼伤等并发症,且术后复发率较高,1、3、5年复发率可达10.9%、38.2%、52.6%[2-4],目前西医防治结直肠息肉尚... 结直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优选方案[1]。但易出现穿孔、出血和热灼伤等并发症,且术后复发率较高,1、3、5年复发率可达10.9%、38.2%、52.6%[2-4],目前西医防治结直肠息肉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隆起性病变 热灼伤 胃复春 术后发率 内镜下切除术 肠道黏膜 优选方案
下载PDF
胃复春胶囊通过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海春 祁大庆 +2 位作者 陈琳慧 汪玲羽 万林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研究胃复春胶囊对人胃癌MKN-49P细胞的作用,为胃复春胶囊在抗消化道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受试样品为经胃复春胶囊饲喂大鼠的含药血清。胃癌MKN-49P细胞与不同浓度的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共同孵育,采用噻唑蓝(methy th... [目的]研究胃复春胶囊对人胃癌MKN-49P细胞的作用,为胃复春胶囊在抗消化道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受试样品为经胃复春胶囊饲喂大鼠的含药血清。胃癌MKN-49P细胞与不同浓度的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共同孵育,采用噻唑蓝(methy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 3)蛋白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能够剂量和时间依赖地抑制MKN-49P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MKN-49P细胞凋亡。浓度为0~100μg·mL-1的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作用于MKN-49P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降低;JC-1染色显示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经过25、50、100μg·mL-1的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分别处理24 h后,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处理组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减弱。[结论]胃复春胶囊含药血清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3信号通路有关,该结果为胃复春胶囊在临床上治疗胃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胶囊 含药血清 MKN-49P细胞 STAT3信号通路 凋亡 剂量依赖 时间依赖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胃复春干预肠化生起效成分及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琳慧 丁盛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基于肠化生患者差异表达谱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胃复春干预肠化生的潜在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获得肠化生患者相关数据集并基于差异基因筛选及疾病靶点库获得作用靶点,结合胃复春入血成分信息,采用生物信息统计分... 目的:基于肠化生患者差异表达谱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胃复春干预肠化生的潜在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获得肠化生患者相关数据集并基于差异基因筛选及疾病靶点库获得作用靶点,结合胃复春入血成分信息,采用生物信息统计分析技术、生物分子网络分析及药效团模型构建筛选潜在核心靶点、通路及起效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取胃复春入血成分78个,入血成分归属分析结果显示入血成分以香茶菜二萜类成分为主。差异表达基因与入血成分靶点交集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络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n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53信号通路为胃复春治疗慢性胃炎进行性肠化生病变的核心起效通路,通路核心靶点药效团筛选及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橙桑黄酮F、蓝萼甲素、香茶菜素O、香茶菜素U、蓝萼乙素、5-去甲基川陈皮素、冬凌草素等为潜在起效物质,发挥抗炎和干扰胃黏膜肠化生组织增殖、凋亡等过程。结论:本研究基于公开胃复春入血成分,通过表达谱、分子生物网络分析及药效团模型筛选,初步揭示了其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后续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GEO 生物信息学 肠化生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物质基础
下载PDF
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文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究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96例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及B组,各48例。A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胃复春片。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96例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及B组,各48例。A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胃复春片。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MOT(336.64±60.57)ng/L、GAS(165.48±26.58)pg/ml高于A组的(256.24±60.78)ng/L、(120.56±20.4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A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A组的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伴反流性食管炎 胃复春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肠功能
下载PDF
自拟清胃化瘀丸与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症状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景奉能 段霞 +1 位作者 宋坤 潘奕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或不典型增生(AH)患者应用胃复春与清胃化瘀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章丘区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就诊的106例CAG伴IM或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或不典型增生(AH)患者应用胃复春与清胃化瘀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章丘区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就诊的106例CAG伴IM或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53例,应用胃复春治疗)和研究组(53例,应用清胃化瘀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疗效,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常规组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M、胃黏膜腺体组织萎缩、AH病理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痞闷不适、胃胀痛、食欲不振、泛酸、嗳气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清胃化瘀丸治疗较应用胃复春组的效果更佳,可进一步减缓胃黏膜病理进展,减轻患者病症,值得广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化瘀丸 胃复春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老年人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涛 刘伟 李军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对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RE)老年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天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4例慢性胃炎伴R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对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RE)老年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天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4例慢性胃炎伴R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治疗,试验组于此基础上联用胃复春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治疗后,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嗳气评分均降低,且较对照组,试验组上述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TNF-α、IL-8水平均下降,且较对照组,试验组上述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可提高慢性胃炎伴RE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钠 胃复春 炎症因子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GEO芯片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胃复春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机制
15
作者 潘海春 陈琳慧 汪玲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5期32-39,共8页
目的基于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GEO芯片及网络药理学,探究胃复春治疗胃LGIN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GIN芯片,以logFoldChange=1、adjust 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作为疾病靶点,检索文献收集胃复春入血成分并预测... 目的基于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GEO芯片及网络药理学,探究胃复春治疗胃LGIN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GIN芯片,以logFoldChange=1、adjust 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作为疾病靶点,检索文献收集胃复春入血成分并预测得到药物靶点,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交集得到潜在作用靶点,采用蛋白互作网络及构建“入血成分-疾病”筛选核心靶点及化合物。通过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核心通路-靶点关系。核心靶点及核心通路共有靶点整合得到药效靶点,构建药效团模型预测核心化合物对药效靶点作用,采用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结果基于数据集GSE130823/GSE55696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2871个,文献整理分析得到入血成分75个,对应靶点663个,潜在作用靶点131个,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JUN、细胞色素P4503A4酶、肝细胞核因子4α、肾上腺素受体等为核心靶点,药材-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分析显示,槲皮素、香茶菜素O、线纹香茶菜酸、异橙黄酮、桔皮素、蓝萼甲素、蓝萼乙素为核心化合物。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化学致癌作用、Rap1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HIF-1、FoxO信号通路等为胃复春治疗慢性胃炎进展性LGIN病变的核心通路,药效团及分子对接显示核心化合物可调节药效靶点表达,发挥抗炎、调节能量代谢及癌症形成、调节黏膜血流量及黏膜损伤修复等作用。结论胃复春通过作用于神经活性受体-配体互作、钙离子、化学致癌、胆碱能、Rap1、药物代谢酶、HIF-1、FoxO等信号通路干预胃LGIN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生物信息学 作用机制 GEO芯片 药效团模型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富集分析及分子对接探究胃复春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及药效物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道铭 陈琳慧 孙兴帅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7-14,共8页
目的: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异常表达通路及生物过程,探究胃复春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基于CAG患者表达芯片,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软件分... 目的: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异常表达通路及生物过程,探究胃复春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基于CAG患者表达芯片,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软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常表达基因集并提取核心靶点作为潜在疾病靶点集。基于文献检索搜寻公开发表的胃复春入血成分,构建活性物质库,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核心靶点及起效化合物,并通过药效团模型技术筛选潜在“核心靶点-起效成分”,采用药效团及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功能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CAG患者病变通路主要与小分子代谢、细胞增殖、遗传突变相关,分别筛选去重,获得核心贡献基因135/279个。整合药理学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析得出胃复春可能通过ent-Abierubesin D、橙皮素、异橙黄酮、Melissoidesin U、槲皮素等核心化合物作用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MET原癌基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B)等靶点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文章基于公开的胃复春的入血成分,通过异常通路及生物过程富集、活性化合物库构建、网络药理学分析、药效团模型筛选及验证,初步揭示了胃复春治疗CAG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基因富集 网络药理学 药效团模型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青 肖政华 +3 位作者 钟燕 卢露星 谭芊任 崔峻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有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筛选关于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有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筛选关于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HP相关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间至2021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筛选文献、提取一般文献特征和数据,并使用相关评价量表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Meta分析和异质性检验。结果:最终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经Meta分析得出,萎缩性胃炎伴HP阳性患者,相比较单独使用HP根除术者,使用胃复春联合HP根除术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OR=1.18,95%CI=1.11-1.24,P<0.00001)、提高HP清除率(OR=1.23,95%CI=1.10-1.37,P<0.001)、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5,95%CI=0.25-0.82,P<0.01)。经敏感性分析得出,纳入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在HP根除术基础上加用胃复春可提高HP相关CAG患者临床疗效、提高HP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 幽门螺旋杆菌 胃复春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配体共同特征探究胃复春干预FD“物质-靶点-效应”
18
作者 孙兴帅 丁盛 陈琳慧 《天津药学》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基于胃复春已发表入血成分及计算机结构化学技术,探究胃复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核心“物质-靶点-效应”。方法:基于已发表胃复春入血成分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胃复春干预FD核心通路,通过“通路-靶点”互作筛选关键靶点,基... 目的:基于胃复春已发表入血成分及计算机结构化学技术,探究胃复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核心“物质-靶点-效应”。方法:基于已发表胃复春入血成分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胃复春干预FD核心通路,通过“通路-靶点”互作筛选关键靶点,基于配体共同特征构建关键靶点药效团模型并优化。将靶点模型与对应化合物进行筛选、预测活性,结果采用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结果:获取胃复春入血成分77个,化学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以二萜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黄酮类皂苷、三萜类化合物等。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胃复春通过干预PI3K-Akt、钙离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胆碱能突触等通路起效,“通路-靶点”互作显示核心靶点有EGFR、HTR2、MTOR、CHRM1/2/3、MYC、PIK3CA、AKT1、NOS3等,药效团筛选及分子对接验证显示,异金雀花素、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f、Melissoidesin U、MelissoidesinO、Pomiferin F、橘皮素、冬凌草素等为潜在起效物质,通过调节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及改善情绪状态治疗FD。结论:本研究基于公开胃复春复方入血成分,通过分子生物网络分析及药效团模型筛选,初步揭示了其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后续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复春 药效团筛选 分子对接 物质基础
下载PDF
胃复春防治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文跃 郑迅杰 楼招欢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578-1580,共3页
胃复春胶囊(片)是由胡庆余堂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由红参、香茶菜、枳壳配伍而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消痞作用,主治脾气虚弱之证,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 胃复春胶囊(片)是由胡庆余堂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由红参、香茶菜、枳壳配伍而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消痞作用,主治脾气虚弱之证,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治疗及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癌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 健脾益气 脾气虚弱 临床研究进展 胃复春 消痞
下载PDF
自拟鸡内金散辅助胃复春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强 《光明中医》 2023年第9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 探讨自拟鸡内金散辅助胃复春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安吉县人民医院昌硕院区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胃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讨自拟鸡内金散辅助胃复春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安吉县人民医院昌硕院区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胃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观察组给予自拟鸡内金散+胃复春,2组治疗周期为12周。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症状评分、PGⅠ与PGⅡ评分、安全性,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SF-36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PGⅠ和PGI/Ⅱ水平、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鸡内金散辅助胃复春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胃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胶囊 虚弱证 慢性非萎缩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