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阳市旌阳区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代虹 廖想 +3 位作者 谢桂琼 彭航 陈瑾 罗小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9-341,346,共4页
目的 分析德阳市旌阳区体检行胃镜检查者的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究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德阳市旌阳区4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4 452例检查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吸烟饮... 目的 分析德阳市旌阳区体检行胃镜检查者的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究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德阳市旌阳区4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4 452例检查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入院时的不良情绪和季节等流行病学情况;采用~(13)C呼气试验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胃镜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胃溃疡病灶并计算胃溃疡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德阳市旌阳区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的检出率为4.67%(208/4 452)。发生胃溃疡的患者秋冬季节发病、有吸烟饮酒史、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有不良情绪和男性人数的占比较未发生胃溃疡者更高;且年龄较未发生胃溃疡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节(OR=2.875)、幽门螺杆菌感染(OR=4.035)、吸烟(OR=5.114)、饮酒(OR=3.216)和不良情绪(OR=4.679)是德阳市旌阳区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不良情绪、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季节等因素均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德阳市旌阳区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朱靖 任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7-0170,共4页
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 2020月10月-2023年10月之间,共收治了8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并对其展开平均分组,分组方式是双盲选择原理,其中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对其... 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 2020月10月-2023年10月之间,共收治了8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并对其展开平均分组,分组方式是双盲选择原理,其中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对其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期间,应比较其Hp转阴率及胃溃疡复发率、生存质量、Hp阳性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应护理干预之后,其观察组Hp转阴率、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对照组低,观察组Hp阳性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对照组明显长,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可缓解其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还可使其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阳性胃溃疡 延续性护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瑞巴派特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王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2-0085,共4页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定我院收治的10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采用瑞巴派特联合铝镁加...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定我院收治的10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采用瑞巴派特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能够获得理想效果,其能够使损伤黏膜得到有效修复,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显著增强,联合用药方案能够对炎症反应产生有效抑制作用,对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行有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巴派特 铝镁加混悬液 应激性胃溃疡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王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8-0031,共4页
探讨采用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3年内收集的64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微机表格分派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派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两组... 探讨采用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3年内收集的64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微机表格分派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派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已含铋剂四联疗法为基本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益生菌治疗措施,对比治疗后临床数据以此来达到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结果 通过不同的临床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际的治疗有效率也有所提升,能够有效地控制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产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以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不仅能够带动治疗效率的提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减少治疗工作中不良反应的产生,是目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 老年幽门螺杆菌 阳性胃溃疡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大黄黄连泻心汤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对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心仪 凌云 +1 位作者 赵小云 周春祥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35-64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浸渍条件下大黄黄连泻心汤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对急性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筛选最佳浸渍条件。[方法]对小鼠进行无水乙醇灌胃以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并给予不同浸提... [目的]研究不同浸渍条件下大黄黄连泻心汤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对急性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筛选最佳浸渍条件。[方法]对小鼠进行无水乙醇灌胃以建立急性胃溃疡模型,并给予不同浸提条件下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进行实验,同时选用MCC950抑制剂作为阳性药。对各组小鼠进行胃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统计溃疡指数(UI);用酸碱度(pH)试纸测试胃液pH值;检测胃液胃蛋白酶活性(P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的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组小鼠胃组织中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胃组织出现明显的溃疡病变,各项指标异常。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可降低乙醇诱导下急性胃溃疡模型小鼠的溃疡指数(P<0.05或P<0.01),抑制胃酸的分泌(P<0.05),抑制胃蛋白酶活性(P<0.01);各药物组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通过各药物组灰度值/对照模型组蛋白灰度值的比较,表明药物组能够降低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P<0.01或P<0.05)。最后,对不同浸渍条件下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药效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E(85℃、15 min)组评分最高。[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无水乙醇灌胃诱导的急性胃溃疡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有关。通过各药物组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差异,得出85℃、15 min的最佳浸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黄连泻心汤 急性胃溃疡 浸渍法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芪贝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6
作者 王婧 秦燕鸿 +1 位作者 刘刚 李国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贝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贝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芪贝消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胃镜检查指标(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及再生上皮面积)、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NF-κB阳性表达率,比较治疗后1个月HP根除率及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4周后,两组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胃脘灼烧感症候积分、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及周围黏膜充血面积、血清MDA、TNF-α、IL-8、MMP-9、TIM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生上皮面积、血清SOD及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22.92%,低于对照组的43.75%(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HP根除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芪贝消痈汤能通过减弱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改善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的炎性反应,进而促进溃疡修复,减少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阳性胃溃疡 芪贝消痈汤 氧化应激反应 NF-ΚB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溃疡修复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韩运宗 陈思清 +3 位作者 刘琴 周姝 蔺晓源 周赛男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组[黄芪建中汤6.8 g/(kg·d)]、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2 mg/(kg·d)],每组15...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及HGF/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组[黄芪建中汤6.8 g/(kg·d)]、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2 mg/(kg·d)],每组15只大鼠。正常组除外,其他组采用耗气破气法结合饥饱失常法进行大鼠脾胃虚寒证模型造模,再采用冰醋酸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组织HGF、c-Met m 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溃疡指数升高,IL-6、IL-1β、TNF-α含量升高,HGF升高,HGF、c-Met m RNA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建中汤组和奥美拉唑组大鼠体质量升高,溃疡指数降低,IL-6、IL-1β、TNF-α降低,HGF升高,HGF、c-Met mRNA升高(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调节HGF/c-Met通路的表达促进胃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 脾胃虚寒证 HGF/c-Met通路 大鼠
下载PDF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发生机制探讨
8
作者 林纯 杨雅琴 +1 位作者 刘卫海 卢素宏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是运动引起的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一种以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调查显示,应激性溃疡除了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溃疡,通常还会伴随胃肠道出血增多,发展至后期预后不良。自... 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是运动引起的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一种以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调查显示,应激性溃疡除了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溃疡,通常还会伴随胃肠道出血增多,发展至后期预后不良。自胃溃疡被发现并命名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讨溃疡的发生机制,由于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病范围广、频率高,其发生机制复杂,本文主要从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胃肠黏膜细胞损坏黏膜的屏障功能、运动系统损伤会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运动时胃肠道血流量减少易出现缺血损伤、过度运动影响细胞代谢能量供给4个方面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的机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应激 胃溃疡 机制探讨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探讨针灸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兰永利 霍新慧 +2 位作者 李盼 韦芳 阿力米热·阿布都热西提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模型大鼠胃黏膜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细胞焦亡通路的干预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模型大鼠胃黏膜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细胞焦亡通路的干预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灸组和预针刺组。预灸组和预针刺组大鼠分别予艾灸、针刺中脘、足三里,每穴刺激20 min,连续7 d;正常组、模型组大鼠仅予艾灸支架固定。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无水乙醇与阿司匹林混悬液灌胃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结束后次日,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血分离血清,取胃黏膜组织。评估胃黏膜损伤指数(UI),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胃黏膜组织NLRP3、Caspase-1及GSDMD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U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胃黏膜组织明显损伤,存在出血灶,病理显示大量红细胞渗出;预灸组和预针刺组大鼠UI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预灸组UI值明显低于预针刺组(P<0.05);预灸组和预针刺组胃黏膜组织表面只有少量出血灶,病理显示胃黏膜大体完整,有少量红细胞渗出,其中预灸组胃黏膜病变程度更轻。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预灸组和预针刺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预灸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预针刺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LRP3、Caspase-1及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预灸组和预针刺组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预灸组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均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胃黏膜损伤,其可能通过调控胃黏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缓解胃黏膜炎症反应,其中艾灸预处理对炎症因子的改善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溃疡 针刺 艾灸 预处理 细胞焦亡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对胃溃疡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及安全性对比
10
作者 张安华 张金杰 +1 位作者 王业友 王忠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胃溃疡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予以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修...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胃溃疡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予以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胃消化功能相关指标、胃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及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腹腔镜组MTL、PG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开腹组(均P<0.05);手术后,腹腔镜组IL-6、TNF-α、CCK、G-17水平及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胃功能、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修补术 胃溃疡 传统开腹修补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藏药日官孜玛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的胃保护作用
11
作者 完地高 安拉太 +2 位作者 黄先菊 郭肖 李啟恩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目的:通过灌胃无水乙醇建立小鼠乙醇性胃溃疡模型,研究日官孜玛总提物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60只KM系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组、日官孜玛总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一周后... 目的:通过灌胃无水乙醇建立小鼠乙醇性胃溃疡模型,研究日官孜玛总提物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60只KM系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组、日官孜玛总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一周后,禁食不禁水24h,末次给药1.5h后,除空白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余五组按照体重灌胃0.1mL/10g的无水乙醇造模1h,建立小鼠乙醇性胃溃疡模型。造模1h后,取血取胃,计算乙醇性胃溃疡的损伤发生率及损伤抑制率,制备血清上层液和胃组织匀浆液,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胃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胃组织中p65、IKK-β、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胃黏膜光滑完整,无出血现象,其余各组小鼠均出现了黏膜出血、组织不同程度坏死。模型组小鼠胃损伤最为严重,表现为大块的出血面积,呈鲜红色。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HE染色图表现为组织整体结构异常,黏膜层小面积坏死,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少见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NO、胃组织中MDA、MPO及胃组织中p65、IKK-β、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和高、中、低剂量日官孜玛总提物给药组则表现为点状或条状出血,出血面积明显缩小、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小鼠胃组织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血清、组织相关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日官孜玛总提物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p65、IKK-β、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产生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官孜玛 乙醇性胃溃疡 NF-Κ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胃功能三项及NLR、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张磊 吴军 +2 位作者 李宏伟 程磊 陈筠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胃溃... 目的 分析研究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胃溃疡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外周血PGⅠ、PGⅡ、PGR、NLR及CEA水平;根据内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将胃溃疡组患者分为良性组(n=76)与恶性组(n=24)。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胃溃疡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外周血PGⅠ、PGⅡ、PGR、NLR、CEA对胃溃疡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胃溃疡组的PGⅠ、PG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44、35.045,P<0.05);胃溃疡组的PGⅡ、NLR、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810、9.481、29.557,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阳性(OR=1.865)、过量饮酒(OR=2.046)、PGⅠ降低(OR=2.006)、PGⅡ升高(OR=2.028)、PGR降低(OR=2.098)、NLR升高(OR=1.958)以及CEA水平升高(OR=2.071)均是胃溃疡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GⅠ、PGⅡ、PGR、NLR、CEA及联合检测预测胃溃疡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15、0.863、0.786、0.828、0.951,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PGⅠ、PGⅡ、PGR及NLR、CEA联合检测对胃溃疡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良恶性 胃功能三项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癌胚抗原
下载PDF
一例犬阿司匹林相关性胃溃疡病例的诊治
13
作者 孟慧 周闯 +4 位作者 尚进 刘京 林家琪 邓大福 刘国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提高临床犬阿司匹林相关性胃溃疡治疗效果,采用中西联合用药治疗犬阿司匹林相关性胃溃疡病例。停止饲喂人用阿司匹林、禁止饲喂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胃黏膜刺激;利用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和炎症,止吐镇痛)、硫糖铝(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 为提高临床犬阿司匹林相关性胃溃疡治疗效果,采用中西联合用药治疗犬阿司匹林相关性胃溃疡病例。停止饲喂人用阿司匹林、禁止饲喂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胃黏膜刺激;利用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和炎症,止吐镇痛)、硫糖铝(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黏膜再生,加快溃疡愈合)和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预防感染)联合用药14 d。患病犬食欲恢复正常。胃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溃疡灶消失,颜色呈粉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镜检查 阿司匹林 白及 硫糖铝
下载PDF
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穴位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性胃溃疡疗效分析
14
作者 王小沙 刘青塬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穴位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穴位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穴位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溃疡长径、血清胃泌素(GAS)水平、Hp转阴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联合组患者胃脘疼痛、食后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反胃评分以及血清GA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910、6.318、7.140、9.345、8.819,P均<0.001),溃疡长径明显短于对照组(t=18.860,P<0.001);联合组患者Hp转阴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Hp转阴率67.5%(χ^(2)=4.588,P=0.032);联合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Z=-1.997,P=0.046)。结论铋剂四联疗法联合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穴位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性胃溃疡,可明显降低GAS水平,提高Hp转阴率,改善患者脾胃虚寒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督脉背段 压痛穴位 铋剂四联疗法 Hp感染 胃溃疡 脾胃虚寒
下载PDF
胃溃疡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5
作者 包小龙 赵梅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19-0023,共5页
胃溃疡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现代人类社会因素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胃溃疡发病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动物实验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疾病模... 胃溃疡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现代人类社会因素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胃溃疡发病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动物实验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疾病模型是关键步骤,因此通过汇总常用的胃溃疡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供不同类型胃溃疡动物实验中模型建立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胃溃疡模型小鼠穴位敏化中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杨雪 郑璇 +4 位作者 袁伟 吴宇蔚 刁志君 薛思梦 乔海法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慢性胃溃疡模型小鼠穴位敏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将冰乙酸溶液于胃小弯近幽门处注射到胃壁肌层近...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慢性胃溃疡模型小鼠穴位敏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将冰乙酸溶液于胃小弯近幽门处注射到胃壁肌层近黏膜下层构建慢性胃溃疡模型,随后在小鼠尾静脉上注射伊文思蓝,观察穴位敏化点的体表分布规律;HE染色法观察胃部组织在造模前后的病理形态变化;通过体表痛敏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痛觉阈值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穴位敏化后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皮肤中的CGRP表达。结果通过向小鼠胃部注射冰乙酸可诱导其形成符合胃溃疡典型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对照组EB渗出点较少,模型组EB渗出点分散于脊髓T_(1)~T_(13)节段支配区域,其中以T_(9)~_(T11)区域最为集中,且其伊文思蓝渗出点压痛阈较造模前显著降低(P<0.01)。穴位敏化后模型组的脊髓、DRG和皮肤中的CGRP蛋白和荧光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冰乙酸诱导小鼠形成胃溃疡后,其胃部组织病变所对应的体表敏化区、相应的脊髓T9~T11节段和DRG神经元中CGRP表达增高,可能是引起外周和中枢痛觉敏化,使体表局部出现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介导穴位敏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穴位敏化 痛阈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小鼠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赵婷婷 韩玮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成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比较分析两组...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成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对治疗总有效率36例(94.7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产生的意义重大,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溃疡 高血压 针对性护理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胃肠道菌群分布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邹济源 武琛 +3 位作者 谭海成 陈林 焦云涛 左瑞菊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胃肠道菌群分布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幽门螺杆菌四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保护作用、胃肠道菌群分布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幽门螺杆菌四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名老中医马万千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保护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胃肠道菌群分布。结果研究中两组剔除、脱落共3例,最终共纳入病例8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较对照组高,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对照组高,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四联疗法可保护急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调节胃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溃疡 半夏泻心汤 胃肠道菌群 氧化应激 胃黏膜
下载PDF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究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19
作者 苗燕燕 孙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8-235,共8页
背景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述,尚无特效治疗方案,预后普遍较差,明确其发病机制,确定治疗靶点有望控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转归.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 背景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述,尚无特效治疗方案,预后普遍较差,明确其发病机制,确定治疗靶点有望控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转归.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Nrf2/HO-1)信号通路探究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效果.方法收集2021-01/2023-01舟山市中医医院108例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分别采取奥美拉唑、奥美拉唑+胃复春胶囊,连续治疗1 wk.统计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泌素(gastrin,GAS)、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mRNA、蛋白表达、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2'-deoxyguanine,8-OHdG)].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1 wk后研究组VIP、GAS、SS含量及其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wk后研究组Nrf2、HO-1 mRNA、蛋白及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MDA、8-OHdG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应激性胃溃疡效果确切,有利于增加胃肠激素含量,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安全性高,可能机制与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应激性胃溃疡 胃复春胶囊 奥美拉唑 Nrf2/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