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IL-32与Apaf-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朱兴华 陈亚丽 郭燕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35-37,41,共4页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取其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和正常胃黏膜标本(癌旁组),通过免疫组化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胃癌标本与正常标本中IL-32、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IL-3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Apaf-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患者高中分化程度与低分化程度之间,浸润深度<肌层与≥肌层之间,TNM分期为Ⅰ、Ⅱ期与分期为Ⅲ、Ⅳ期之间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IL-32、Ap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L-32与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白细胞介素-32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阳性表达 意义
下载PDF
SPARC、VEGF及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水平分析
2
作者 曹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巨野县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60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SPARC、VEGF及HER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预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的SPARC、VEGF及HER2阳性表达率为66.67%、63.33%以及78.33%,相比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情况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25、33.211、40.402,P均<0.05)。对患者随访3年,胃癌SPARC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87.50%,相比于阴性表达者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VEGF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78.95%,相比于阴性表达者90.9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HER2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74.47%相比于阴性表达者76.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VEGF及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于癌旁组织较高,且还可用于预后水平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表达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REM-1与CI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研究
3
作者 杨与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26-0130,共5页
探究和分析胃癌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Recombinant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TREM-1)与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 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 探究和分析胃癌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Recombinant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TREM-1)与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 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将患者留取的癌旁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留取的癌组织标本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标本中TREM-1、CIRP阳性表达情况,并根据临床分期对其进行分组,对比Ⅰ-Ⅱ期组、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标本中TREM-1、CIRP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标本组织中TREM-1、CIRP阳性表达率(78.33%)、(76.67%)高于对照组(36.67%)、(43.33%),P<0.05;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标本中TREM-1、CIRP阳性表达率(89.47%)、(92.11%)高于Ⅰ-Ⅱ期组(59.09%)、(50.00%),P<0.05。结论 TREM-1与CIRP在胃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且患者临床分期越高,TREM-1、CIRP阳性表达率越高,提示TREM-1与CIRP可作为胃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M-1 CIRP 胃癌组织 预后
下载PDF
BCCI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崔倪 王延楠 +4 位作者 单悦展 周远航 倪劲松 冯野 房学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BCCIP(BRCA2 And CDKN1A Interacting Protein)是一种进化保守蛋白,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周期进程,以具有不同C末端结构域的BCCIPβ及BCCIPα两种类型存在于人类中。BCCIP基因表达是肿瘤抑制中重要的BRCA2辅助因子,其作为肿瘤抑... BCCIP(BRCA2 And CDKN1A Interacting Protein)是一种进化保守蛋白,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周期进程,以具有不同C末端结构域的BCCIPβ及BCCIPα两种类型存在于人类中。BCCIP基因表达是肿瘤抑制中重要的BRCA2辅助因子,其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多种肿瘤中起作用。已有研究证实,BCCIP基因在卵巢癌、肾细胞癌及结直肠癌等组织中表达降低,研究也表明,BCCIP的低表达状态成为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低的独立预后因素[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肝细胞癌患者 细胞周期进程 胃癌组织 BRCA2 肿瘤抑制 辅助因子 结直肠癌
下载PDF
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C成员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王世成 余进松 李忠 《癌症进展》 2023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C成员3(KCNC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CNC3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 目的探讨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C成员3(KCNC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CNC3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KCNC3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肿瘤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远处转移、KCNC3表达阳性均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KCNC3表达与临床特征有关,KCNC3表达可作为预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胃癌组织 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C成员3 预后
下载PDF
胃癌组织DRP1、TFF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
6
作者 曾劼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4期160-164,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动力相关蛋白1(DRP1)、三叶因子1(TFF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中显示DRP1蛋白高表达的纳入D...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动力相关蛋白1(DRP1)、三叶因子1(TFF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中显示DRP1蛋白高表达的纳入DRP1蛋白高表达组,显示DRP1蛋白低表达的纳入DRP1蛋白低表达组。将检查结果显示TFF1蛋白高表达的纳入TFF1蛋白高表达组,显示TFF1蛋白低表达的纳入TFF1蛋白低表达组。对比DRP1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TFF1蛋白高表达组和表达组临床病理特征(恶性程度、肿瘤分期、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和随访12个月后生存情况差异,做生存曲线,分析DRP1、TFF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结果:DRP1高表达组和DRP1低表达组,各包括42例和38例患者,TFF1高表达组和TFF1低表达组,各包括49例和31例患者。DR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存情况呈明显负相关(P<0.05),TF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生存情况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DRP1、TFF1蛋白表达可影响胃癌组织的临床特征,干预胃癌患者生存预后,临床可针对此给予对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动力相关蛋白1 三叶因子1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7
作者 牛云霞 蒙锦莹 韩林育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200-3204,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底物(MARCK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底物(MARCK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切除采集其病灶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ARCKS、HIF-1α表达水平,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阳性率。随访1年,比较胃癌组织中MARCKS阳性及阴性患者、胃癌组织中HIF-1α阳性及阴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1年生存率。结果Ⅲ期、Ⅳ期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阳性率分别为91.67%、90.91%,HIF-1α阳性率分别为91.67%、100.00%,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MARCKS阳性率分别为57.89%、61.54%,HIF-1α阳性率分别为63.16%、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者胃癌组织中MARCKS阳性率分别为80.00%、91.67%,HIF-1α阳性率分别为88.00%、95.83%,明显高于高分化者的54.84%、6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阳性率分别为93.10%、96.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62.75%、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至浆膜层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阳性率分别为89.19%、94.59%,明显高于未浸润至浆膜层患者的60.47%、6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75%、80.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8.75%、4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阳性和阴性患者PFS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与患者胃癌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辅助制定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底物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8
作者 张丽媛 郭舒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HOXC10mRNA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n=33)与高表达组(n=47)。收集并比较不同HOXC10表达胃癌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HOXC10mRNA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n=33)与高表达组(n=47)。收集并比较不同HOXC10表达胃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HOXC10表达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胃癌病理分级、TNM分期、Lauren分型、T分期以及N分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病理分级、TNM分期、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是影响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胃癌病理分级、TNM分期、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是影响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HOXC10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BUB1、DPPA2、P31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玲玲 高敏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0期930-933,F0002,共5页
胃癌在消化系统中发病率较高,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一[1]。胃癌细胞多种分子的表达异常在治疗及诊断中有重要意义[2,3]。BUB1是纺锤体检测点的蛋白,在胃癌中染色体的不稳定是由BUB1表达异常出现细胞恶性情况引起的[4]。多能发育相关基因... 胃癌在消化系统中发病率较高,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一[1]。胃癌细胞多种分子的表达异常在治疗及诊断中有重要意义[2,3]。BUB1是纺锤体检测点的蛋白,在胃癌中染色体的不稳定是由BUB1表达异常出现细胞恶性情况引起的[4]。多能发育相关基因2(developmental pluripotency associated gene 2,DPPA2)在多能性细胞中发现,在机体发育过程中DPPA2与细胞的多能性有密切关系[5]。胃癌组织中增生性瘢痕相关蛋白(抗原)(P311 protein,P311)蛋白表达量异常增高,且其具体表达量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自噬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直接相关[6]。本次研究旨在研究BUB1、DPPA2、P31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机体发育 恶性生物学行为 增生性瘢痕 P311 多能性 胃癌细胞
下载PDF
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勇 张景华 +6 位作者 邝刚 杨进强 赵群 王晓玲 焦志凯 张志栋 王力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5-9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组织及613枚区域淋巴结中的MUC1、CD44v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组、浸润型组、T3+T4组、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组、生存期<5年组分别为84.6%、88.1%、87.3%、91.7%、94.4%、95.5%,CD44v6分别为79.5%、74.6%、79.4%、81.7%、87.0%、87.9%,nm23分别为38.5%、32.2%、30.2%、25.0%、25.9%、18.2%。MUC1和CD44v6表达低分化癌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78.9%vs57.7%),浸润型组高于局限型组(72.6%vs54.9%),T3+T4组高于T2组(72.3%vs46.8%),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0%vs46.0%),TNM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67.9%vs44.6%),生存期<5年组高于≥5年组(59.1%vs31.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nm23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不同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T3+T4组低于T2组(51.1%),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区域淋巴结 MUC1 CD44V6 nm23 基因表达 胃癌 肿瘤侵袭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坚妹 王朝晖 +5 位作者 刘敏 王玫 张岩 吕申 刘丽娜 许国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错配修复基因是保证DNA复制高保真度的重要基因,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HP感染和非感...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错配修复基因是保证DNA复制高保真度的重要基因,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及癌旁粘膜组织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粘膜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蛋白的表达,探讨hMSH2、hMLH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尿素酶快速检验法对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粘膜和胃炎粘膜组织中hMSH2和hMLH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7.1%),显著高于癌旁粘膜组织(35.5%)和胃炎粘膜组织(42.1%)(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中低分化腺癌的hMSH2阳性率(81.1%)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54.5%)和粘液癌(52.9%)(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81.6%)、癌旁粘膜组织(90.8%)和胃炎组织(89.5%)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在粘液癌中的阳性率(47.1%)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81.8%)和低分化腺癌(97.3%)(P<0.05),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中,hMSH2的阳性率分别为56.8%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HMLH1 胃癌组织 组织表达 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下载PDF
胃癌组织拉曼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唐伟跃 王杰芳 徐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3,共2页
利用拉曼光谱仪得到了胃窦部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 :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中 10 89cm- 1 线比正常组织的明显增强 ,14 5 9cm- 1 线发生分裂。分析认为 :10 89cm- 1 处属于磷酸二酯基团中PO- 2 对称伸缩振劝谱带 ;14... 利用拉曼光谱仪得到了胃窦部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 :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中 10 89cm- 1 线比正常组织的明显增强 ,14 5 9cm- 1 线发生分裂。分析认为 :10 89cm- 1 处属于磷酸二酯基团中PO- 2 对称伸缩振劝谱带 ;14 5 9cm- 1 分别来源于脱氧核糖中 -CH2弯曲振动谱带、DNA胸腺嘧啶中CH3的对称变角振动谱带和DNA腺嘌呤、鸟嘌呤中的C =C -(接有电负性基团或极性基团 )。由于胃癌组织中细胞核内的NDA增多 ,细胞核肥大 ,核仁数增加 ;同时细胞中C =C -以及 -CH2 的双链上接有不饱和基团或电负性基团的数量增多 ,是造成胃癌组织拉曼光谱中 10 89cm- 1 线的增强 ,14 5 9cm- 1 线的分裂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拉曼光谱 癌变组织 DNA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晓君 吴东瑛 +2 位作者 杨琳 张淑敏 辛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951-1955,共5页
目的: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黏膜癌变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学二步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131例(包括慢性炎症44例、单纯肠化生31例,异型增生40例和胃癌16... 目的: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黏膜癌变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学二步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131例(包括慢性炎症44例、单纯肠化生31例,异型增生40例和胃癌16例)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炎症,单纯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44),51.6%(15/31),100.0%(40/40)和93.8%(15/16).胃癌组织和异型增生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单纯肠化生组(P<0.05).胃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caspase-3蛋白表达(3/13,23.1%)显著低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组(2/3,66.7%,P<0.05).结论:胃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异型增生相当,高于单纯肠化生,survivin可能通过阻抑caspase-3促进胃癌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URVIVIN Caspase-3 癌前病变 CASPASE-3蛋白 SURVIVIN蛋白 蛋白表达水平 胃癌组织 胃癌前病变 ENVISION
下载PDF
对正常胃、胃溃疡及胃癌组织中弹力纤维分布规律的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关维 纪小龙 +3 位作者 徐薪 马亚敏 尹彤 申明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胃组织、胃溃疡及胃癌所在胃壁组织中弹力纤维(EF)的观察,总结EF在其中的分布规律及异同并分析EF增多的原因. 方法:正常胃标本17例,胃溃疡标本7例,胃癌标本40例.进行常规取材、固定、包埋、石蜡切片、HE 染色和改良的Wei... 目的:通过对正常胃组织、胃溃疡及胃癌所在胃壁组织中弹力纤维(EF)的观察,总结EF在其中的分布规律及异同并分析EF增多的原因. 方法:正常胃标本17例,胃溃疡标本7例,胃癌标本40例.进行常规取材、固定、包埋、石蜡切片、HE 染色和改良的Weigert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 结果:正常胃壁中EF呈规律性分布,主要位于黏膜肌层和肌层临近黏膜下层侧,纤维毛细状,数量少,分布均匀. 胃溃疡EF只在溃疡旁的黏膜肌层有显著增多,纤维增粗, 着色深,排列紊乱,当溃疡深达肌层时,其中EF增多不明显.胃癌EF在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布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增多,纤维增粗,着色深,排列紊乱.胃癌组与渍疡组增多的EF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 042, P<0.05).胃癌组织中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胃溃疡组中未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现象. 结论:EF在正常胃组织、胃溃疡及胃癌周围组织中均呈规律性分布,且三者存在显著不同.胃溃疡组织EF增多可能与慢性炎症的刺激有关;胃癌周围组织中EF的增多除慢性炎症外还应该存在其他刺激因素,癌细胞还可能向外发出某种刺激因子,这些因子不仅作用于癌旁组织,还可以渗透到癌组织周围至胃壁浆膜层,作用于沿途的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使其生成EF 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其中的EF增多、增粗.癌组织还可能刺激周围组织,直接通过基因的调节使胃壁中能生成EF的细胞功能激活并增强,EF生成增多.胃壁中EF增多是一个慢性过程.胃癌组织中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是肿瘤相关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正常 胃癌组织 胃壁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周围组织 观察 EF 中小 排列
下载PDF
MRP、GST-π、TopoⅡα和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于冬青 易永芬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6-49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MRP)、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Ⅱα,TopoⅡα)均在多药耐...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MRP)、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Ⅱα,TopoⅡα)均在多药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它们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目前国内外报道极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MRP、GST-π、TopoⅡα、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RP、GST-π、TopoⅡα、LRP在90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它们表达的意义。结果:(1)MRP、GST-π、TopoⅡα、LR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91.1%、74.4%和87.7%,均高于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2)MRP、GST-π、LRP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低分化腺癌,而TopoⅡ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P<0.05);此四者的表达情况在不同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MRP、GST-π、TopoⅡα、LRP两两间均无相关性。结论:MRP、GST-π、TopoⅡα和LRP均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而与肿瘤浸润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P GST-Π TopoⅡα LRP 胃癌组织 表达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万顺梅 孙少华 +2 位作者 邓明德 葛勤利 杨玉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A)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TGF-β_1蛋白、PDGF-A蛋白及mRNA表达。 结果:在...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A)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TGF-β_1蛋白、PDGF-A蛋白及mRNA表达。 结果:在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TGF-β_1阳性表达者48例(47.5%)。TGF-β_1表达阳性率: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4.4431,p<0.05);脉管内有癌栓者明显高于无癌栓者(x^2=9.8568 p<0.01);癌组织浸润程度:粘膜及粘膜下、肌层、浆膜下及浆膜,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4799,p<0.05);组织学分级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1160,p<0.05).PDGF-A阳性表达者43例(42.6%)。PDGF-A表达阳性率: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5.5702,p<0.05);脉管内有癌栓者明显高于无癌栓者(x^2=8.8080,p<0.01);癌组织浸润程度:粘膜及粘膜下、肌层、浆膜下及浆膜,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0504,p<0.01)。PDGF-A阳性表达者5a及10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5a及10a生存率(p=0.0174,p=0.0038),说明PDGF-A阳性表达者预后较差,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PDGF-A mRNA表达(61.5%)与PDGF-A蛋白表达(42.6%)一致。PDGF-A阳性表达与TGF-β_1阳性表达之间无关(p>0.01),但他们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表达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褚传莲 李延青 +2 位作者 张燕 李文婕 赵宪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81-482,共2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情况,探讨胃癌组织中ERK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ERK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改良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ylori-IgG检测胃癌组织...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情况,探讨胃癌组织中ERK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ERK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改良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ylori-IgG检测胃癌组织中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ERK1、ERK2在胃癌组织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中表达,ERK1、ERK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2.5%和77.5%,在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未分化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RK1、ERK2的表达与胃癌的分期无关(P>0.05)。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ERK1、ERK2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结论:人胃癌组织中ERK1、ERK2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有关,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ERK信号传导途径诱导胃上皮细胞的增生,与胃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胃癌组织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 快速尿素酶试验 胃上皮细胞
下载PDF
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质谱鉴定人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福文 陶定银 +3 位作者 赵鹏 张丽华 贾玉杰 张玉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03-1408,共6页
构建了以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SCX-RPLC)为分离模式的新型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质谱分离平台。采用了醋酸铵缓冲液梯度洗脱,实现了第一维肽段的分步洗脱,洗脱的肽段经富集除盐后通过接口进入反相色谱微柱,通过线性梯度实现第二维进... 构建了以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SCX-RPLC)为分离模式的新型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质谱分离平台。采用了醋酸铵缓冲液梯度洗脱,实现了第一维肽段的分步洗脱,洗脱的肽段经富集除盐后通过接口进入反相色谱微柱,通过线性梯度实现第二维进一步分离,最后进入质谱进行检测。采用此平台分析了人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提取蛋白质信息,其中正常胃组织鉴定蛋白质数为537个,而癌症组织鉴定蛋白质数目为506个。对胃癌和正常组织两种提取蛋白质酶解产物的蛋白质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鉴定的蛋白质按照物理性质进行分布,找出正常组织与癌症组织间蛋白质差异,筛选出一种可能发生变异的癌症特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蛋白质组 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胃癌组织COX-2、bcl-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花亚伟 赵风凯 +3 位作者 韩少良 王程虎 黄长山 邵永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 2 (COX- 2 )、bcl- 2和 ki- 6 7基因蛋白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S- P方法 )检测上述基因蛋白。结果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行期胃...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 2 (COX- 2 )、bcl- 2和 ki- 6 7基因蛋白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S- P方法 )检测上述基因蛋白。结果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行期胃癌的 COX- 2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1.7%、2 5 .9%、2 2 .7%、6 5 .4 %、6 3.6 %及 5 6 .1% ,且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前 3者 (P<0 .0 1) ;bcl- 2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1.7%、33.3%、5 9.1%、76 .9%、72 .8%及 6 0 .9% ,以胃癌及不典型增生最高 ;ki- 6 7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2 6 .1%、5 5 .6 %、5 4 .5 %、6 1.5 %、72 .7%及 80 .5 % ,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的 ki- 6 7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 (P<0 .0 5 ) ,提示它在整个胃癌演变序列中不断增强。结论  COX- 2和 bcl- 2基因蛋白过表达在胃癌演变序列中 ,以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最高 ;ki- 6 7蛋白表达率在整个胃癌演变序列中不断增强 ,尤其不典型增生及胃癌表达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COX-2 BCL-2 KI-67 表达 萎缩性胃炎 蛋白质类
下载PDF
转录抑制因子ZH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其军 吕自力 +2 位作者 党裔武 魏晶晶 孙忠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163-3167,共5页
目的:研究ZHX2基因在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2例胃癌组织与6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ZHX2蛋白的表达,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ZHX2蛋白表达差异与患者... 目的:研究ZHX2基因在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2例胃癌组织与6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ZHX2蛋白的表达,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ZHX2蛋白表达差异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ZHX2蛋白在62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n=45),阴性表达(n=17),阳性表达率72.58%;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n=9),阴性表达(n=53),阳性表达率14.52%,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在62例胃癌组织中,ZHX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ZH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且该蛋白在胃癌的起源及预后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抑制因子ZHX2 胃癌组织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