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07靶向FGFRL1/AKT通路抑制胃癌耐药细胞迁移
1
作者 蒋露 张燕 任伟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5-710,共6页
目的检测胃癌敏感和耐药细胞迁移能力的强弱,探究miR-107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FGFRL)1/蛋白激酶B(AKT)通路调节胃癌耐药细胞迁移。方法利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胃癌敏感和耐药细胞的迁移;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检测胃癌敏感和耐药细胞迁移能力的强弱,探究miR-107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FGFRL)1/蛋白激酶B(AKT)通路调节胃癌耐药细胞迁移。方法利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胃癌敏感和耐药细胞的迁移;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Western印迹检测敏感和耐药胃癌细胞中miR-107、FGFRL1/AKT通路活性及迁移相关蛋白(E-钙黏附蛋白(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miR-107与FGFRL1之间的靶向关系;将胃癌细胞耐药株分为mimic NC组、miR-107 mimic组、NC组和siFGFRL1组,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耐药细胞中FGFRL1 mRNA表达水平、FGFRL1/AKT通路活性及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胃癌耐药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胃癌敏感细胞相比,胃癌耐药细胞迁移能力更强,且miR-107呈明显低表达,FGFRL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表达,AKT活性(p-AKT水平)与Vimentin、MMP9蛋白水平显著高表达,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低表达(均P<0.05);与mimic NC组和NC组相比,在miR-107 mimic组、siFGFRL1组中胃癌耐药细胞中FGFR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AKT活性与Vimentin、MMP9蛋白显著下调,E-Cadherin显著上调,胃癌耐药细胞迁移能力也显著下降(均P<0.05),且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FGFRL1是miR-107的下游靶标分子。结论胃癌耐药细胞迁移能力更强,miR-107通过靶向调节FGFRL1/AKT通路活性调控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调控胃癌耐药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耐药细胞 miR-10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L1/蛋白激酶B(AKT) 迁移
下载PDF
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耐药相关基因GST-π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倩 蒋丽媛 陈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多药耐药基因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SGC7901/DDP细胞增...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多药耐药基因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SGC7901/DDP细胞增殖的情况,并用FCM法半定量检测各组细胞中GST-π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上述四组SGC7901/DDP细胞中GST-π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都可以降低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水平,并且顺铂联合热疗作用效果最明显。单纯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SGC7901/DDP细胞中GST-π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的下降,并且并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下降最明显。结论热疗、顺铂联合热疗能够抑制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的增殖,并可诱导该细胞凋亡;下调GST-π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能是热疗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热化疗 胃癌耐药细胞 逆转 GST-Π
下载PDF
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耐药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倩 陈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029-3031,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多药耐药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SGC7901/DDP细胞增殖的情况,并用...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顺铂联合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多药耐药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人胃癌SGC7901/DDP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照组、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SGC7901/DDP细胞增殖的情况,并用FCM法半定量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4组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都可以降低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增殖水平,并且顺铂联合热疗作用效果最明显。单纯热疗及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并且并顺铂联合热疗作用后下降最明显。结论热疗、顺铂联合热疗能够抑制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的增殖,并可诱导该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下调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能是热疗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热化疗 胃癌耐药细胞 逆转 Survivin
下载PDF
ABCC4在胃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振冉 张广钰 +5 位作者 钟漓 戴凌 朱袭嘉 董陈诚 冉福林 陈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55-2958,共4页
目的:探讨ABCC4在胃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流式细胞及RNA干扰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耐药细胞中ABCC4的表达情况以及抑制ABCC4基因表达后胃癌耐药细胞株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结果:ABCC4在... 目的:探讨ABCC4在胃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流式细胞及RNA干扰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耐药细胞中ABCC4的表达情况以及抑制ABCC4基因表达后胃癌耐药细胞株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结果:ABCC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将胃癌耐药细胞ABCC4表达沉默后胃癌细胞CyclinD1、CDK4、BCL-2/Bax蛋白表达下调并使胃癌细胞发生G1期阻滞及凋亡。结论 :ABCC4在胃癌中高表达,其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耐药密切相关,下调ABCC4的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蛋白 RNA干扰 胃癌耐药细胞
下载PDF
ZNRD1的抗体制备及在胃癌耐药细胞的蛋白表达
5
作者 张宇梅 时永全 +2 位作者 金晓航 赵燕秋 樊代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关键词 ZNRD1 抗体 制备 胃癌耐药细胞 蛋白表达
下载PDF
mdr1介导的获得性多药耐药性在胃癌细胞SGC7901的自然逆转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福莲 马全祥 +2 位作者 蔡新华 张娓 张钦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mdr1介导的获得性多药耐药在胃癌细胞SGC7901的自然逆转情况.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SGC7901、加长春新碱(VCR)的SGC7901/VCR和停VCR 6个月的SGC7901/VCR(设为SGC7901/VCR-)3组,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mdr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 目的:探讨mdr1介导的获得性多药耐药在胃癌细胞SGC7901的自然逆转情况.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SGC7901、加长春新碱(VCR)的SGC7901/VCR和停VCR 6个月的SGC7901/VCR(设为SGC7901/VCR-)3组,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mdr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和潴留,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SGC7901/VCR-组mdr1 mRNA和P-gp表达水平介于SGC7901和SGC7901/VCR之间.SGC7901/VCR-阿霉素蓄积和潴留均高于SGC7901/VCR,低于SGC7901(P<0.05).SGC7901/VCR-对化疗药物的IC50小于SGC7901/VCR,大于SGC7901(P<0.01);对DDP和ADR的耐药指数低于SGC7901/VCR(P<0.05).结论:停化疗药物6个月后,胃癌耐药细胞亚系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降低,但未降到亲本SGC790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胃癌耐药细胞亚系 性逆转 P糖蛋白
下载PDF
小檗胺联合热疗对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妮 赵梅 +1 位作者 陈玲 韩鹏定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胺联合热疗对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SGC-7901/DPP)的增殖作用及机制。方法SGC-7901/DPP细胞的增殖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GC-7901/DPP细胞生长利用细胞集落试验检测,SGC-7901/DPP细胞凋亡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 目的研究小檗胺联合热疗对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SGC-7901/DPP)的增殖作用及机制。方法SGC-7901/DPP细胞的增殖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GC-7901/DPP细胞生长利用细胞集落试验检测,SGC-7901/DPP细胞凋亡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小檗胺(0~64mg/L)对SGC-7901/DP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单独热疗组或者单独小檗胺组相比,小檗胺(16mg/L)联合热疗对SGC-7901/DPP细胞的增殖、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对SGC-7901/DPP细胞的凋亡起到促进作用(P<0.05);能够使SGC-7901/DPP细胞的Bcl-2的蛋白水平降低,同时使SGC-7901/DPP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以及Bax的蛋白水平增加(P<0.05);降低SGC-7901/DPP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蛋白水平。结论小檗胺联合热疗对SGC-7901/DPP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促进SGC-7901/DPP凋亡以及抑制MDR1和MRP1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胃癌顺铂细胞 增殖 凋亡 MDR1 MRP1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L23(RPL23)参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 被引量:2
8
作者 翟惠虹 时永全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胃癌细胞 核糖体蛋白L23 MRNA差异显示法
下载PDF
Maspin在胃癌耐药细胞和胃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9
作者 王文胜 李志强 +1 位作者 王高峰 阳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2期28-28,共1页
目的:Maspin在胃癌耐药细胞、胃癌细胞和胃正常打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胃癌耐药细胞和正常胃癌细胞中Maspin的表达差异。结果:Maspin的表达率在胃癌耐药细胞中为45.1%,胃癌细胞中为75%,胃正常... 目的:Maspin在胃癌耐药细胞、胃癌细胞和胃正常打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胃癌耐药细胞和正常胃癌细胞中Maspin的表达差异。结果:Maspin的表达率在胃癌耐药细胞中为45.1%,胃癌细胞中为75%,胃正常细胞为100%。结论:Maspi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耐药细胞 胃癌细胞 MASPIN蛋白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R氟布洛芬诱导p75NTR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增殖和转移
10
作者 靳海峰 王志鹏 刘理礼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共1页
非甾体抗炎药(ri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表明NSAIDs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作用机制不明。NSAIDs药物通常抑制环氧化酶2(eyclooxygenase 2... 非甾体抗炎药(ri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表明NSAIDs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作用机制不明。NSAIDs药物通常抑制环氧化酶2(eyclooxygenase 2,Cox-2)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P75NTR INFLAMMATORY 转移 NSAIDS 布洛芬 逆转 增殖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S13调节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11
作者 时永全 翟惠虹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S13 胃癌 胃癌细胞 物敏感性
下载PDF
小剂量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季梦遥 谭诗云 张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联合用药对SGC-7901胃癌细胞及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5-FU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在小剂量DDP、5-FU联合用药前后SGC-7901与SGC-7901/5-FU存活率的差异...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联合用药对SGC-7901胃癌细胞及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5-FU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在小剂量DDP、5-FU联合用药前后SGC-7901与SGC-7901/5-FU存活率的差异,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GC-7901与SGC-7901/5-FU中p53、Fas/Fas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DP与5-FU均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且有浓度相关性;尤以DDP联合5-FU后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明显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P<0.01),小剂量DDP联合应用5-FU时效果最明显,但对SGC-7901/5-FU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小于SHC-7901;小剂量联合DDP+5-FU,p53、FasL基因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的5-FU组或DDP组(P<0.01),而Fas基因表达则相反。结论:小剂量DDP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耐药株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弱于非耐药株。p53、Fas/FasL基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重要作用,在小剂量DDP联合5-FU比各单药应用组基因的改变更明显(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 小剂量顺铂 胃癌细胞 胃癌耐药细胞 增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质S13通过下调p27^(Kip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13
作者 郭雪艳 时永全 苟雅雯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6,共1页
核糖体蛋白质是核糖体小亚基的一个组分。大量研究表明,部分核糖体蛋白质具有不依赖于核糖体的第二功能。但目前尚无核糖体蛋白质第二功能的报道。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核糖体蛋白质S13(ribosomal protein S13,RPS13)在胃癌耐药细... 核糖体蛋白质是核糖体小亚基的一个组分。大量研究表明,部分核糖体蛋白质具有不依赖于核糖体的第二功能。但目前尚无核糖体蛋白质第二功能的报道。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核糖体蛋白质S13(ribosomal protein S13,RPS13)在胃癌耐药细胞中表达上调并能增强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增殖 P27^KIP1 核糖体 蛋白质 protein 过下 化疗物诱导 胃癌耐药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逆转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耐药性的体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林 王季堃 王莉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3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对体外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紫杉醇由低到高剂量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内多耐药基因表达;不同剂量rAd-p53作用于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对体外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紫杉醇由低到高剂量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内多耐药基因表达;不同剂量rAd-p53作用于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蛋白P糖蛋白(MDR1-Pgp)的表达。结果:rAd-p53可明显抑制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作用24、48、72h的IC50分别为1889.85、998.44、354.91MOI;rAd-p53可阻滞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其凋亡,可下调MDR1-Pgp蛋白表达。结论: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耐药性可能与MDR1-Pgp的高表达有关;rAd-p53可显著抑制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耐药细胞凋亡,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胃癌MGC-803细胞 细胞凋亡 逆转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对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佳楠 宋正波 +2 位作者 符丹丽 骆平平 徐益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CDDP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株SGC-7901CDDP细胞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每组10株,均置于DMEM高糖培养液中培养。空白对照组不添加其...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CDDP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株SGC-7901CDDP细胞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每组10株,均置于DMEM高糖培养液中培养。空白对照组不添加其他药液培养,奥沙利铂组添加奥沙利铂注射液1 mL模拟化疗环境,补中益气组添加奥沙利铂注射液1 mL+补中益气汤3 mL进行培养。培养48 h后进行细胞化疗敏感性指标(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率、细胞周期、细胞生物学参数及化疗增敏比)及反应机制相关因子(survivin、Bcl-2、NF-κB)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高(P<0.05),且补中益气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奥沙利铂组(P<0.05)。在24 h和48 h两个时点,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的划痕面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补中益气组的划痕面积更小(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细胞处于G2/M期的DNA占比明显下调,处于G1、S期的DNA占比明显上升(P<0.05);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补中益气组细胞G2/M期DNA占比明显较低,处于G1、S期的DNA占比明显较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的细胞化疗生物学参数(D_(0)、D_(q)、N)均显著下降,而化疗增敏值显著上升(P<0.05);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补中益气组的细胞化疗生物学参数(D_(0)、D_(q)、N)均显著下降,而化疗增敏值显著上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组和补中益气组的survivin、Bcl-2、NF-κB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补中益气组的survivin、Bcl-2、NF-κ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通过抑制细胞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和提升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补中益气汤通过下调survivin、Bcl-2、NF-κB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提升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胃癌顺铂细胞 化疗敏感性 奥沙利铂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中药有效成分抗胃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艳艳 王威 李红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2383-2385,共3页
关键词 胃癌作用 有效成分 防治 消化道恶性肿瘤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胃癌细胞 胃癌细胞凋亡 胃癌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