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起搏对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能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余跃 殷光甫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5年第5期273-276,共4页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5-HT)能神经的活性变化,探讨胃起搏促胃动力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将大鼠分为起搏组(n=...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5-HT)能神经的活性变化,探讨胃起搏促胃动力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将大鼠分为起搏组(n=10)和对照组(n=6)。选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以控制起搏组胃电慢波,1h后取胃窦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分析5-H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结果:对照组大鼠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以肌间神经丛和节间束中稍多,神经节内阳性神经细胞体少见。起搏组大鼠胃窦组织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神经节内阳性神经细胞体和带膨体的神经纤维也明显增多,免疫反应增强;肌间神经丛5-H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体分布增多,5-HT能神经活性增强,表明5-HT能神经可能参与了胃起搏的促胃动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5-羟色胺 免疫组织化学 Wistar大鼠 胃窦肌间神经丛 5-羟色胺 起搏 神经 阳性神经纤维 5-HT能 动力障碍性疾病 动力作用
下载PDF
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伟刚 陈代陆 王振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大鼠 胃窦肌间神经丛 铺片方法
下载PDF
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的影响
3
作者 龙庆林 王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48-1148,共1页
关键词 乙酰胆碱 胃窦肌间神经丛 氮能神经
下载PDF
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刚 陈代陆 王振华 《北京军区医药》 2000年第1期53-54,共2页
尽管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术早已成熟,并为临床所用,但至今未见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成功的报道。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建立了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为胃肌间神经丛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大鼠 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 建立 幽门 神经组织 标本制备
下载PDF
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的改变
5
作者 龙庆林 王振华 任文海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2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氮能神经含量变化与胃电节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6 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组和白芍组。饲养 4周后记录并分析胃电信号 ,测定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含量。结果 :模型... 目的 :探讨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氮能神经含量变化与胃电节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6 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组和白芍组。饲养 4周后记录并分析胃电信号 ,测定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含量。结果 :模型组胃电节律失常明显增加 ,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含量减少 ;经白芍治疗后 ,胃电节律失常明显减少 ,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含量恢复正常。结论 :胃窦肌间神经丛的胆碱能神经与胃电节律关系密切 ,当胆碱能神经减少时 ,胃电节律失常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节律失常 胆碱能神经 大鼠 胃窦肌间神经丛
原文传递
白术对肝硬化大鼠胃动力和氮能神经分布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朱金照 许其增 +1 位作者 张志坚 乐桥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术对肝硬化大鼠胃动力及胃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24只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组,白术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动力变化,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及肌间神经丛全层铺片技术... 目的:观察中药白术对肝硬化大鼠胃动力及胃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24只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组,白术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动力变化,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及肌间神经丛全层铺片技术,观察肝硬化大鼠胃底、胃体及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的变化,并对其分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大鼠胃动力明显减弱(160.23±45.13vs100±17.78,P<0.01),胃体、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阳性神经排列紊乱,染色增强,密度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7.35±0.95vs5.52±0.92,P<0.01或6.26±0.79vs5.28±0.78,P<0.05),胃底肌间神经丛氮能阳性神经元数量及分布无明显变化;中药治疗组肝硬化大鼠胃动力明显改善(100±17.78vs96.12±16.25),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阳性神经明显恢复(5.39±0.84vs5.28±0.78),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药白术对肝硬化大鼠胃动力减退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改善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动力 氮能神经 肝硬化 大鼠 WISTER大鼠 肝硬化模型 神经分布 胃窦肌间神经丛 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