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8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肠内营养胃管留置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
作者 余红 申良荣 +3 位作者 龙卓 李茵 段旭锋 侯凤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新生儿肠内营养胃管留置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英国医学杂志最佳临床实践网、Up To Date、CINAHL、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网、国际指南网、WHO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库、医脉通、Cochrane图书馆、Pu...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新生儿肠内营养胃管留置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英国医学杂志最佳临床实践网、Up To Date、CINAHL、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网、国际指南网、WHO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库、医脉通、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等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新生儿肠内营养胃管留置管理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临床实践指南、技术报告、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3篇、最佳实践2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最后总结包括适应与禁忌、置管前的准备与评估、胃管位置验证、胃管固定、胃管维护5个方面的2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高级别的循证资源,对新生儿肠内营养胃管留置的管理进行证据总结,所总结的新生儿肠内营养胃管留置管理证据全面、实用,可为规范新生儿胃管留置管理管理提供循证依据,保证新生儿肠内营养安全,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肠内营养 胃管留置 胃管管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在早产儿经口胃管置入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李霞 姜琳 +4 位作者 李昉 原晓 殷娜 李函 徐颖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1期3710-3714,共5页
目的探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在构建早产儿经口胃管置入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需行经口胃管置入的280例早产儿,以品管圈活动前(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8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目的探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在构建早产儿经口胃管置入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需行经口胃管置入的280例早产儿,以品管圈活动前(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8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22年6-12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比较2组胃管前端一次性到位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综合素质评分。结果2组胃管前端一次性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110.9%。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综合素质评分较活动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品管手法及创新精神能力评分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基于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构建的早产儿经口胃管置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经口胃管前端一次性到位率,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早产儿 胃管 管理模式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联合3M透明敷贴对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
3
作者 唐静 林娟 +2 位作者 周茹 焦义芬 张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3M透明敷贴应用于留置胃管的新生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99例留置胃管的新生儿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9例...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3M透明敷贴应用于留置胃管的新生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99例留置胃管的新生儿的病例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9例,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3M透明敷贴)。比较2组的胃管留置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以及胃肠道动力。结果观察组的胃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更长,非计划拔管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前白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2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在留置胃管的新生儿中应用集束化护理+3M透明敷贴,能够显著延长胃管留置时间、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和并发症的发生,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新生儿 集束化护理 3M透明敷贴 非计划性拔管
下载PDF
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张婷 黄晴晴 +2 位作者 魏梦中 邓宅武 胡朝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采用转头前倾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再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86%、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19%、30.00%,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 19.05%),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3.33%,有差异(P<0.05)。结论转头前倾法能使护理人员更好掌握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头前倾法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留置胃管
下载PDF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高玉娟 钟德芳 闭珠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地点为河池市人民医院,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对象为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共60例,行随机数表法分组(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地点为河池市人民医院,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对象为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共60例,行随机数表法分组(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行经鼻持续性鼻胃管置管鼻饲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及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0.005)。试验组的吸入性肺炎、流涎、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41、0.012)。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还能积极调节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 门德尔松手法
下载PDF
鼻肠管及鼻胃管的营养干预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周彩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脑血管意外患者用鼻肠管营养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对照... 目的:探讨研究脑血管意外患者用鼻肠管营养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鼻胃管营养干预,观察组给予鼻肠管营养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睡潜伏期、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营养干预护理可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胃管 营养干预护理 脑血管意外 吸入性肺炎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基于对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家庭鼻胃管营养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林爱桃 包梦 +1 位作者 何明丽 戚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68-271,共4页
探讨围绕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家庭鼻胃管营养延续性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分析延续性护理是否具备积极的应用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诊断为头颈恶性肿瘤的患者136例,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8例,分别实... 探讨围绕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家庭鼻胃管营养延续性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分析延续性护理是否具备积极的应用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诊断为头颈恶性肿瘤的患者136例,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家庭鼻胃管营养延续性护理,做好随访调查工作,时间为出院后1周、2周、4周,对患者存在的鼻胃管相关问题进行远程指导,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或者技能教授,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结果 经随访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整体的恢复状况更好,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看,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围绕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家庭鼻胃管营养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工作可助力推进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同时,护理人员也能定期做好随访调查和指导工作,能主动了解患者的居家调养状况,进而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恶性肿瘤 家庭鼻胃管营养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工”字型与“Y”字型固定鼻胃管在留置鼻胃管患儿中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李彩玲 吴煌艺 王燕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工”字型与“Y”字型固定鼻胃管在留置胃管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7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需留置鼻胃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比较“工”字型与“Y”字型固定鼻胃管在留置胃管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7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需留置鼻胃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Y”字型固定鼻胃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工”字型固定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减压前3 d每日的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期间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减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D-乳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字型与“Y”字型固定鼻胃管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留置鼻胃管患儿,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但“工”字型固定鼻胃管的安全性及胃肠减压效果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型 “Y”字型 固定鼻胃管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胃管脱出率 皮肤损伤情况 影响
下载PDF
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在预防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吴明锦 陈丽珠 张美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在预防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入住某市儿童医院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先剪好3种胶带一起放在抽签盒内,随机抽取胶带后,按照使用的胶带进行分组;抽到“工”... 目的比较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在预防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入住某市儿童医院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先剪好3种胶带一起放在抽签盒内,随机抽取胶带后,按照使用的胶带进行分组;抽到“工”字形胶带分为观察1组,抽到长条形胶带分为观察2组,抽到条形胶带分为对照组,3组各60例。比较3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胃管脱管发生率、固定方法的操作时间、操作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1组及观察2组胃管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操作时间、护士满意度优于观察1组。结论长条形胶带缠绕固定法在早产儿的胃管固定中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尤其是减少胃管脱管的发生,操作更适合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留置胃管 胃管固定 非计划性拔管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在鼻胃管并发症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廖曦 杨婕 +2 位作者 蒋理立 刘雨薇 李卡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68-2872,共5页
总结鼻胃管并发症现状,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应用于鼻胃管技术的管理建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及实施效果评价,不仅可以发现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风险隐患,还能促使护理工作者主动预防鼻胃管相关风险,维护鼻胃管病... 总结鼻胃管并发症现状,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应用于鼻胃管技术的管理建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及实施效果评价,不仅可以发现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风险隐患,还能促使护理工作者主动预防鼻胃管相关风险,维护鼻胃管病人住院安全,保障临床鼻胃管技术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并发症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青 李淑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93-494,共2页
目的对比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观... 目的对比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B、PAB和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相比,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快速改善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空肠管 胃管 肠内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 营养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胃管引导下经肛减压管置入在直肠癌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邹文兵 董扬扬 +1 位作者 钱惠阳 施凉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管引导下经肛减压管置入治疗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5例直肠癌肠梗阻的患者资料,该55例患者采用胃管引导下经肛置入减压管,统计其成功率、肠梗阻的临床缓解率以及出血、穿孔等... 目的:探讨胃管引导下经肛减压管置入治疗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5例直肠癌肠梗阻的患者资料,该55例患者采用胃管引导下经肛置入减压管,统计其成功率、肠梗阻的临床缓解率以及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55例患者有51例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92.7%;临床完全缓解47例、临床部分缓解2例、临床无缓解2例,临床成功率96.1%;1例置管后3 d因不慎牵扯导致管道脱落,再重新成功置入;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1例置管失败和2例因置管后减压效果差患者行急诊开放手术;52例行择期手术,其中1例开放手术、51经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术后1年随访发现肝转移1例,其余54例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一次性胃管引导下可更加高效、安全地经肛置入减压管,有效地解除直肠癌导致的肠梗阻,适合在没有消化内镜设备的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胃管 减压管 直肠癌 肠梗阻
原文传递
普通胃管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的效果
13
作者 李昌敏 赵玉国 张建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普通胃管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4例复杂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普通胃管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4例复杂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采用普通胃管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缓解时间、中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中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胃管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肠梗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胃管 肠梗阻导管 复杂性肠梗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廖甜 王永恒 +1 位作者 李澜 黄湘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予以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指标(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等级资料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61±20.38)小时、(80.35±20.26)小时、(82.49±21.59)小时、(88.66±23.55)小时、(3.49±0.75)天、(4.31±1.16)天和(6.53±1.1)天,对照组分别为(101.36±31.56)小时、(104.33±28.85)小时、(108.41±25.55)小时、(141.32±35.49)小时、(6.05±1.29)天、(7.29±1.32)天和(10.01±2.0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示,两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1天,但研究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程度,促进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经侧孔快速交换法 传统鼻胃管减压 疗效
原文传递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陈金连 罗春霞 +1 位作者 曾丽云 田木华 《蛇志》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9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9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45~55 cm,观察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60~65 cm。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Hb、Alb、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可以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置入深度 胃管 肠内营养 重症医学 营养改善效果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新生儿胃管留置护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6
作者 王亮亮 赵璐 +4 位作者 马兰 郭云慧 安春燕 杨倩 汪淑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新生儿胃管留置护理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收录的新生儿胃管留置护理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外共纳入文献... 目的:分析国内外新生儿胃管留置护理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收录的新生儿胃管留置护理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外共纳入文献6648篇,总体上呈上升但近些年有下降趋势,Thymann T是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38,0.57%),Harvard University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54,2.32%)。结合关键词聚类、突现以及共现分析情况,发现国内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新生儿营养支持方面,国外不仅关注营养支持问题,还重点聚焦新生儿喂养和特殊健康状况下的护理技术,以及先天性疾病的处理和预防等科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从基础护理逐渐向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发展,国外从基础的营养支持到高级的临床技术,再到循证实践和综合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结论:未来应该加强各国、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深化对新生儿胃管留置方面新兴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开发探索,提高新生儿远期胃管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新生儿 胃管留置 护理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留置鼻胃管护理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亚运 文雪柯 +4 位作者 冯静洁 杨庆庆 蔡久梅 姚青芳 杨光会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脑卒中病人留置鼻胃管护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循证资源“6S”模型,检索关于脑卒中病人鼻胃管留置期间护理的最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专家共识、Meta分析、证据总结...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脑卒中病人留置鼻胃管护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循证资源“6S”模型,检索关于脑卒中病人鼻胃管留置期间护理的最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专家共识、Meta分析、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选择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最终纳入27篇文献,从置管前、置管时、带管过程管理、拔管前及拔管后5个方面提取38条证据。结论:总结的脑卒中病人留置鼻胃管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实际选择性应用证据,进一步完善脑卒中病人留置鼻胃管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胃管 置管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留置胃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薇 洪艳燕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运用线上预约咨询和线下上门服务的模式,探讨南京市中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留置胃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60例出院留置胃管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患者线上预约和护士/护理人员线下上门... 目的运用线上预约咨询和线下上门服务的模式,探讨南京市中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留置胃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60例出院留置胃管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患者线上预约和护士/护理人员线下上门服务,调查分析患者/照顾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照顾者对胃管知识掌握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患者/照顾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胃管知识掌握度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且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8.33%,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3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留置胃管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时,采用“互联网+护理”干预方案,有效解决了长期卧床的居家患者更换胃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留置胃管 居家护理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预防神经内科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比较
19
作者 邱松旺 赵晓红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预防神经内科机械通气(MV)危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诊治的神经内科MV危重症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A组予经鼻肠管肠内...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预防神经内科机械通气(MV)危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诊治的神经内科MV危重症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A组予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B组予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康复时间、VAP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均高于干预前,A组较B组高(P<0.05)。A组MV时间及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所需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的VAP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与鼻胃管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神经内科MV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VAP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支持 鼻肠管 胃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