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姜黄素组方对酒精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陆海霞 徐莹 +3 位作者 潘美辰 唐天培 赵建云 葛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姜黄素组方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西米替丁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5组。连续30 d口服灌胃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无水... 目的: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姜黄素组方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西米替丁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5组。连续30 d口服灌胃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无水乙醇造模后处死。通过H&E染色观察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性,并测定组织中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水平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抗氧化相关基因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_(2)related factor2,Nrf2)、丝氨酸蛋白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西米替丁组、高剂量给药组的胃粘膜出血等损伤情况较模型组(P<0.05)均有所缓解,高剂量给药组的效果更明显。此外,模型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增加,NO和PGE_(2)含量明显下降(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和Nrf2表达受到明显抑制,GSK-3β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西咪替丁组和高剂量给药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NO、PGE_(2)含量显著上升(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Nrf2得到显著恢复(P<0.05),GSK-3β被抑制(P<0.05)。结论:组方对乙醇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推测与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姜黄素 胃粘膜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胃粘膜pH值 (pHi)、胃粘膜电位差 (PD)、胃粘膜血流量 (GMBL)及胃粘膜溃疡指数 (UI)。结... 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时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胃粘膜pH值 (pHi)、胃粘膜电位差 (PD)、胃粘膜血流量 (GMBL)及胃粘膜溃疡指数 (UI)。结果 严重腹腔感染后 ,血PAF水平及UI明显升高 ,pHi、PD、GMBL显著下降 ;应用PAF拮抗剂WEB2 170治疗后 ,血PAF水平及UI明显降低 ,pHi、PD、GMBL显著回升。胃粘膜组织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胃粘膜PH 胃粘膜血流量 胃粘膜溃疡指数 严重腹腔感染 急性胃粘膜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pHi在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冬竹 余佩武 蔡志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粘膜内pH值 (pHi)、胃粘膜溃疡指数 (UI)及胃粘膜电位差 (PD)。结果 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 ,PD持续降低 ,而UI持续增高... 目的 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 ,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粘膜内pH值 (pHi)、胃粘膜溃疡指数 (UI)及胃粘膜电位差 (PD)。结果 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 ,PD持续降低 ,而UI持续增高。且pHi与UI呈显著负相关 ,与PD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粘膜损伤 PHI 胃粘膜 胃粘膜溃疡指数 胃粘膜电位差 实验研究 大鼠
下载PDF
后腹腔镜手术对胃粘膜pH值及胃粘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东 耿智隆 +2 位作者 马辉兰 汪惠文 张翠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65-66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全麻患者胃粘膜pH(i-pH)和胃粘膜-动脉CO2分压差(Pg-aCO2)的影响。方法选择后腹腔镜下行肾及肾上腺手术患者20例,监测气腹前、气腹后30、60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患者i-pH和Pg-aCO2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全麻患者胃粘膜pH(i-pH)和胃粘膜-动脉CO2分压差(Pg-aCO2)的影响。方法选择后腹腔镜下行肾及肾上腺手术患者20例,监测气腹前、气腹后30、60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患者i-pH和Pg-a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动脉血CO2分压(PaCO2)较气腹前明显增加,pH值明显下降(P<0.05)。气腹后306、0 min i-pH较气腹前显著降低,而Pg-aCO2显著增加(P<0.01)。放气30 min i-pH虽较气腹期间有所回升,但与气腹前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CO2气腹可引起高碳酸血症和胃粘膜血流灌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气腹 胃粘膜PH 胃粘膜PCO2 动脉血CO2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差 胃粘膜PH值 后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CO2气腹 手术患者 高碳酸血症 显著性差异 min
下载PDF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Ⅳ、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对胃粘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良 王建华 +2 位作者 候宁 胡燕 陈嘉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1-14,40,共5页
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口服能明显提高正常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十二指肠给药能明显提高幽门结扎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口服给药3小时能明显减低无水乙醇所致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和胃粘膜电位差下降,使溃疡指数降低和损伤后胃粘膜电位差降... 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口服能明显提高正常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十二指肠给药能明显提高幽门结扎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口服给药3小时能明显减低无水乙醇所致的大鼠胃粘膜损伤和胃粘膜电位差下降,使溃疡指数降低和损伤后胃粘膜电位差降低百分率下降。上述药理效应在10~40克生药/公斤体重剂量下均有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部位Ⅵ-Ⅱ 胃粘膜屏障 粘液分泌 胃粘膜电位差 胃粘膜损伤 溃疡指数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枸橼酸铋钾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乐桥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22-824,共3页
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枸橼酸铋钾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枸橼酸铋钾(80 mg/ kg)灌胃,L-硝基-精氨酸甲酯(L- NAME,4 mg/ kg)、L-精氨酸(2 5 0mg/ kg)及D-精氨酸(2 5 0 mg... 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枸橼酸铋钾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枸橼酸铋钾(80 mg/ kg)灌胃,L-硝基-精氨酸甲酯(L- NAME,4 mg/ kg)、L-精氨酸(2 5 0mg/ kg)及D-精氨酸(2 5 0 mg/ kg)静脉注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 DF)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 ,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胃粘膜和血浆NO- 2 / NO- 3含量,并观察了胃粘膜损伤指数(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枸橼酸铋钾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 .0 1) ,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 .0 1)。预先用L - NAME处理后,枸橼酸铋钾保护胃粘膜损伤作用明显减弱;L - NAME抑制作用可被L -精氨酸拮抗,而不被D-精氨酸拮抗。向胃内灌注枸橼酸铋钾,可增加GMBF、胃粘膜和血浆NO- 2 / NO- 3,L - 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结论:枸橼酸铋钾对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与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铋钾 损伤保护 一氧化氮 NO2^-/NO3^- L-硝基-精氨酸甲酯 L-NAME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 胃粘膜损伤指数 中性粒细胞浸润 L-精氨酸 胃粘膜血流量 坏死组织 oxide 大鼠胃粘膜 比色法测定 诱导大鼠 静脉注射 严重程度 浸润程度
下载PDF
严重腹腔感染时胃粘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超 牟海刚 +1 位作者 孙念绪 杨宗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 了解严重腹腔感染时胃粘膜细胞胞液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2 0只雄性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实验组 (n =60 )和对照组 (n =60 ) ,实验组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动物模型 ,分别采用... 目的 了解严重腹腔感染时胃粘膜细胞胞液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2 0只雄性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实验组 (n =60 )和对照组 (n =60 ) ,实验组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动物模型 ,分别采用电生理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穿孔前、穿孔后 3、6、12、2 4、48h胃粘膜电位差变化和胃粘膜组织皮质醇含量变化 ,应用放射配体分析法对各时相胃粘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 盲肠穿孔后 3h胃粘膜组织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 ,12h达高峰 ,而胃粘膜细胞胞浆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显著下降 ,平衡解离常数 (KD值 )明显增大 ,胃粘膜电位穿孔后显著下降。结论 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降低是严重腹腔感染后急性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腔感染 胃粘膜细胞胞液 糖皮质激素受体 胃粘膜屏障功能 胃粘膜电位差
下载PDF
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在肝硬变胃粘膜病变中的作用
8
作者 徐为 王人灏 路逵阳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硬变时血浆、胃粘膜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ug Ⅱ)的水平与胃粘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胃粘膜病变(Gastric mucosaldamage,GM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四氯化... 目的 研究肝硬变时血浆、胃粘膜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ug Ⅱ)的水平与胃粘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胃粘膜病变(Gastric mucosaldamage,GM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并饮用乙醇水制备的Wistar大鼠肝硬变模型为实验组,该组又分两个亚组,即肝硬变中期组(纤维增生期)和晚期组(肝硬变形成期)。对照组为用橄榄油并饮用自来水制备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病期血浆、胃粘膜中Ang Ⅱ与胃粘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血流、胃粘膜损伤程度的关系,以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Enalaprili后对胃粘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血流、胃粘膜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肝硬变各组大鼠血浆、胃粘膜Ang Ⅱ水平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P<0.01)而胃粘膜微血管密度、胃粘膜血流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胃粘膜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Enlaprili(5mg/kg体重,术前连续7d,每天一次)灌胃后,胃粘膜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胃粘膜血流下降明显减少(P<0.01),胃粘膜损伤程度降低(P<0.01)。结论 在肝硬变胃粘膜病变中内源性Ang Ⅱ具有重要作用,ACEI-Enalaprili对肝硬变胃粘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 肝硬变 胃粘膜病变 胃粘膜血流 胃粘膜微血管形态学
下载PDF
乳癌相关肽在应激胃粘膜损伤修复中作用
9
作者 聂时南 李兆申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乳癌相关肽 应激胃粘膜损伤 胃粘膜损伤修复 胃粘膜适应性细胞修复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下行胆囊切除术对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及pH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石慧文 兰自侃 +3 位作者 杨瑞 王晖 张昕 葛巧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 (i PCO2 )及胃粘膜 pH(i pH)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二氧化碳气腹下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胃管法 ,分别于气腹前 ,气腹 2 0、4 0分钟 ,排气后 30分钟抽取胃液 3~ 5ml。分析胃液PCO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 (i PCO2 )及胃粘膜 pH(i pH)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二氧化碳气腹下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胃管法 ,分别于气腹前 ,气腹 2 0、4 0分钟 ,排气后 30分钟抽取胃液 3~ 5ml。分析胃液PCO2 及PO2 ,同时在气腹前、后各时点监测动脉血PaCO2 、PaO2 、pH、HCO3 -和BE ,并代入Henderson Hasseibach公式 ,计算i pH。 结果 i PCO2 在气腹 2 0分钟比气腹前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气腹 4 0分钟、排气后 30分钟与气腹前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1) ,气腹 2 0、4 0分钟 ,排气后 30分钟i pH均较气腹前明显降低 (P <0 0 1)。气腹 4 0分钟时 ,i PCO2 最高 ,而i pH为最低。胃粘膜氧分压 (i PO2 )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PaCO2 气腹 4 0分钟、排气后 30分钟均显著高于气腹前 (P <0 0 1)。动脉血 pH、BE气腹后各时点均较气腹前降低 (P<0 0 1)。动脉血PaO2 、HCO-3 气腹前后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二氧化碳气腹下胃粘膜有缺血低灌注现象。随着气腹时间延长 ,胃粘膜低灌注、酸中毒的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气腹 胆囊切除术 胃粘膜PH 胃粘膜PCO2 动脉血气分析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电刺激室旁核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建福 郑芳 +2 位作者 詹茂程 孙东 阎长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83-590,共8页
电刺激室旁核(PVN)有加重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PVN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和电刺激PVN的效应相同;电解损毁双侧PVN或对其电刺激后,使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明显减轻,切断膈下迷走神经或皮下注射阿托品后,可显著减轻电刺... 电刺激室旁核(PVN)有加重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PVN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和电刺激PVN的效应相同;电解损毁双侧PVN或对其电刺激后,使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明显减轻,切断膈下迷走神经或皮下注射阿托品后,可显著减轻电刺激PVN加重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效应;电刺激PVN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但对胃液量、胃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及胃壁结合粘液量均无显著影响。从而表明,PVN是影响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特异性中枢部位之一,当其兴奋时,可加重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并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起作用的,且与胃粘膜血流量的减少有关;电刺激PVN加重胃粘膜损伤似不是由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胃壁结合粘液量等因素的改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胃粘膜血流量 胃粘膜疾病
下载PDF
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黎喜平 严洁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文从神经机制的调节、胃肠激素、胃粘膜血流量、体液因子、氧自由基、胃壁屏障等方面阐释了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提出了目前针灸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保护作用机制 针灸 胃粘膜血流量 神经机制 肠激素 体液因子 氧自由基 壁屏障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胃粘膜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劲松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粘膜保护因子的影响 ,探讨其胃粘膜保护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 4组进行 4项指标的检测 ,每组又分为 4个亚组 ,即对照组 L arg组 L NAME组 L NAME +L arg组 ,各组...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粘膜保护因子的影响 ,探讨其胃粘膜保护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 4组进行 4项指标的检测 ,每组又分为 4个亚组 ,即对照组 L arg组 L NAME组 L NAME +L arg组 ,各组经不同药物处理后 ,检测 :①无水乙醇所致胃粘膜糜烂面积和深度 ;②通过Grees re action方法检测胃粘膜一氧化氮含量 ;③中性红分泌法及胃粘膜池模型方法检测胃粘膜血流 ;④血气分析检测胃粘膜中HCO3 -分泌。结果 L arg组大鼠给予无水乙醇灌胃后 ,其胃粘膜溃疡面积和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L NAME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L NAME +L arg组胃粘膜溃疡面积和深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 arg可显著增加胃粘膜一氧化氮浓度 胃粘膜血流及胃粘膜HCO3 -分泌 ,给予L NAME后该促进作用消失 ,而单独给予L NAME可显著减低胃粘膜一氧化氮浓度 胃粘膜血流及胃粘膜HCO3 -分泌。结论 一氧化氮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加胃粘膜血流和促进HCO3 -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AME 胃粘膜血流 L-ARG 对照组 胃粘膜保护 分泌 一氧化氮 雄性 中性红 消失
下载PDF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Ⅲ、党参部位Ⅶ中的分离物抗胃粘膜损伤作用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良 王建华 +2 位作者 胡燕 侯宁 陈嘉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0年第5期20-23,共4页
用三种不同工艺流程均可从党参部位Ⅶ中得到抗大鼠胃粘膜损伤的有效分离物,从而进一步说明党参部位Ⅶ是党参抗胃粘膜损伤的有效部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党参 胃粘膜损伤 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
下载PDF
内源性NO对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血流及耐受性细胞保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忠敏 李兆申 许国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2,共3页
为探讨胃粘膜血流量 (GMBF)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节因子 ,采用重复浸水束缚应激 (WRS)制作动物模型 ,以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或左旋精氨酸 (L Arg)抑制或促进内源性NO的合成 ,动态检测GMBF、溃... 为探讨胃粘膜血流量 (GMBF)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节因子 ,采用重复浸水束缚应激 (WRS)制作动物模型 ,以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或左旋精氨酸 (L Arg)抑制或促进内源性NO的合成 ,动态检测GMBF、溃疡指数 (UI)、粘膜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①重复应激后 ,实验对照组大鼠UI明显下降 ,同时GMBF上升 ,粘膜NO含量增高。②L NAME使WRS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加重 ,GMBF的适应性增加反应消失 ,粘膜NO含量明显下降。③L Arg可减轻WRS造成的粘膜损伤 ,GMBF、粘膜NO含量均相应增加。④GMBF、UI、粘膜NO含量变化之间有相关关系。提示GMBF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有重要作用 ,内源性NO是其调节因子之一 ;L NAME抑制其合成 ,延缓这一作用 ,L Arg增加其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胃粘膜 细胞保护 胃粘膜血流量 一氧化氮 GMBF WRS
下载PDF
腧穴组方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跨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冀来喜 燕平 +3 位作者 郝重耀 阎丽萍 郭冠华 金晓飞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7期437-438,共2页
生物电是生物具有生命力的最典型特征,应用生物电检测技术经放大后追踪某一脏器或器官的电活动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检测胃电早有研究,本实验拟从胃粘膜跨膜电位(PD)人手,观察针刺对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以探讨治疗... 生物电是生物具有生命力的最典型特征,应用生物电检测技术经放大后追踪某一脏器或器官的电活动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检测胃电早有研究,本实验拟从胃粘膜跨膜电位(PD)人手,观察针刺对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以探讨治疗胃病的最佳穴组.同时,可对针刺治疗胃病机理提供生物电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组方 急性胃粘膜损伤 大鼠 胃粘膜跨膜电位 影响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仙人掌乙醇提取物抗胃粘膜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景朝 陈玉兴 周瑞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仙人掌乙醇提取物ig对乙醇、牛磺胆酸钠所致大鼠实验性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仙人掌乙醇提取物还能增加大鼠胃粘膜血流量。
关键词 仙人掌 胃粘膜损伤 前列腺素E2 胃粘膜血流量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胃粘膜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要瑞莉 张连元 +2 位作者 门秀丽 董淑云 杨全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Rosenthal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 ,观察并测定肢体缺血4h再灌注4h后胃粘膜的损伤性变化 ,测定各组胃粘膜损伤指数 ,检测胃粘膜中髓过氧化物酶 (MPO)、...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 ,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Rosenthal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 ,观察并测定肢体缺血4h再灌注4h后胃粘膜的损伤性变化 ,测定各组胃粘膜损伤指数 ,检测胃粘膜中髓过氧化物酶 (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黄嘌呤氧化酶 (XOD)含量的变化 ,以及血浆中MDA、XOD、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LIR后胃粘膜损伤严重 ,胃粘膜损伤指数增加 ;胃粘膜中MPO、MDA、XOD的值均较对照组增加 ,血浆中MDA、XOD的值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血浆及胃粘膜中SOD的酶活力下降。结论 :肢体缺血再灌注作为应激原可引起胃粘膜损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胃粘膜 自由基 动物模型 胃粘膜损伤
下载PDF
硫糖铝对大鼠胃粘膜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海军 李兆申 许国铭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用硫糖铝预防和治疗无水乙醇诱发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测定胃粘膜血流(GMBF)等多项指标,以较全面地研究其对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后,用硫糖铝预防和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损伤指数(P均<0.01)... 用硫糖铝预防和治疗无水乙醇诱发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测定胃粘膜血流(GMBF)等多项指标,以较全面地研究其对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后,用硫糖铝预防和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损伤指数(P均<0.01);增加GMBF,升高胃粘膜电位(P均<0.05);增加胃粘膜氨基己糖、磷脂含量(P均<0.01)。本实验提示:硫糖铝能促进糖蛋白、磷脂合成,增加GMBF,增强粘膜表面疏水性,具有保护粘膜、促进上皮修复的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硫糖铝 胃粘膜保护
下载PDF
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期胃粘膜血流量及再灌注期胃粘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静宜 单悦梅 高明奇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胃粘膜缺血期血流及再灌注期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组织反射光谱法检测胃粘膜表面区域血液量(ΔEr)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F)的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胃粘膜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胃粘膜缺血期血流及再灌注期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组织反射光谱法检测胃粘膜表面区域血液量(ΔEr)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F)的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胃粘膜丙二醛(MDA)含量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l.AI(1mg/Kg)组显著减少缺血期大鼠ΔEr和F下降程度(P<0.05),再灌注期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Sal.AI(1mg/Kg)组相比,Sal.AII(10mg/Kg)组显著减少缺血期大鼠胃粘膜ΔEr和F下降程度(P<0.01)再灌注期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丹酚酸A能改善缺血期大鼠胃粘膜血流并且降低再灌注时胃粘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提高抗氧化的活性,减轻胃粘膜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血流量 膜脂质过氧化 缺血期 缺血再灌注 再灌注期 丹酚酸A 胃粘膜损伤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