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李宁 吕阳 +1 位作者 刘芳 李东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配合度、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活习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配合度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习惯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的总配合度、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评分,缓解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老年患者 行为转变理论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冬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1-0184,共4页
探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防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消化道肿瘤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 探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防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消化道肿瘤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和总成本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对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外科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切口感染率、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性,促进病人的预后,减轻病人的医疗负担,使病人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肖娜丽 陈小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活动、恢复普食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72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护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唐凤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63-0166,共4页
探究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1.1~2023.5.8患者166例,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83例,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状态更轻,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更为显著,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均更突出(P&l... 探究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1.1~2023.5.8患者166例,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83例,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状态更轻,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更为显著,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均更突出(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应用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基于此,本次研究以166例患者为例,分析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胃肠道手术 围术期 疼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贺寿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1-0064,共4页
分析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3.01-2023.09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就诊的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组,参比组常规护理(n=30)、分析组快速康复护理(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 分析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3.01-2023.09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就诊的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组,参比组常规护理(n=30)、分析组快速康复护理(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于围术期干预质量提升有显著增益,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该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胃肠道手术 围术期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研究
6
作者 何丽丽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4期0245-0247,共3页
目的:讨论在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临床护理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我院接诊的胃80例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护... 目的:讨论在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临床护理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我院接诊的胃80例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满意程度较高,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效果
下载PDF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促进患者更快复原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韦雪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6-0169,共4页
探究胃肠道手术后采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分析其更快复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1月我院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30例,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65,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65,予以早期下床活动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舒适度评分(... 探究胃肠道手术后采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分析其更快复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1月我院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30例,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65,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65,予以早期下床活动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舒适度评分(GCQ量表)、营养评分(PG-SGA量表)、术后指标、活动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评分、营养评分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舒适度、营养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实验组术后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依从性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 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应用于胃肠道手术后,可明显提升患者住院舒适度、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依从性较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床活动护理 胃肠道手术 复原 效果
下载PDF
术后早期安全下床活动评估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术后早期安全下床活动评估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普外科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道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 探讨术后早期安全下床活动评估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普外科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道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术后早期安全下床活动评估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安全下床活动评估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中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缓解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床活动 胃肠道手术 评估 手术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9
作者 殷凌子 陶真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4-0157,共4页
研究胃肠道手术护理方法,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该方面应用的优势。方法 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 研究胃肠道手术护理方法,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该方面应用的优势。方法 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操作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操作、胃管拔除、肛门排气、疼痛消失、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炎症反应、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操作和恢复时间,帮助减轻疼痛,控制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生活质量和切口愈合状态得到改善,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手术室护理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效果分析
10
作者 刘田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4-0147,共4页
观察分析胃肠道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后,所产生的手术切口痊愈情况。方法 通过对一年来在我院接受诊治胃肠道手术的100例病人进行选择,按照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其中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病人作为... 观察分析胃肠道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后,所产生的手术切口痊愈情况。方法 通过对一年来在我院接受诊治胃肠道手术的100例病人进行选择,按照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其中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其他病人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同时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每组各50人。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中预后效果以及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小护理风险发生率(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表现更为良好(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于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表现更好(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病人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护理有效性,加快病人手术后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采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谵妄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李育蓉 施小红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3期80-83,共4页
目的研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使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三明市第二医院行胃肠道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麻醉诱导前予以0.25 mg... 目的研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使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三明市第二医院行胃肠道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麻醉诱导前予以0.25 mg/kg艾司氯胺酮静注,对照组40例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注,全凭静脉麻醉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以及顺式阿曲库铵间断注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疼痛状况、术后谵妄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2时点的心率(heart rate,HR)(72.69±8.35)次/min低于对照组(79.94±10.07)次/min,T1、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95.92±8.47)mmHg和(95.82±9.54)mmHg高于对照组(90.16±10.85)、(84.26±9.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2.646、5.467,P<0.05)。两组术后第1、2、3天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尿管刺激)发生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够更好地稳定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并且对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艾司氯胺酮 血流动力学 术后谵妄
下载PDF
胃肠道手术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影响
12
作者 胡小燕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6期94-94,共1页
胃肠道不仅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还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排毒器官,胃肠健康身体才会健康,但我们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很可能给胃肠道造成伤害,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甚至到需要手术治疗的地步。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胃肠疾病 消化器官 免疫器官 不良习惯 健康身体 人体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纳布啡用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倩倩 计根林 +3 位作者 聂煌 穆潇潇 杜洁娟 林菁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对比小剂量或无背景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纳布啡用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147例,男105例,女42例,年龄18~80岁,BMI 18~35 kg/m 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小... 目的对比小剂量或无背景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纳布啡用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147例,男105例,女42例,年龄18~80岁,BMI 18~35 kg/m 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小剂量氢吗啡酮组(SD组,n=76)和无背景剂量氢吗啡酮组(ND组,n=71)。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药配方为氢吗啡酮10 mg、纳布啡4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镇痛泵参数设患者自控镇痛2 ml,锁定时间10 min,SD组设背景剂量1 ml/h,ND组无背景剂量。记录术后24和48 h静息和活动(咳嗽)时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和补救止吐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两种术后镇痛方案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不同亚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不同亚组间的交互作用。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ND组比较,SD组术后24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1),镇痛泵用药量明显升高(P<0.01),术后48 h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48 h补救止吐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行开腹手术的患者更能从小剂量PCIA镇痛方案中获益。两组术后48 h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和瘙痒。结论与无背景剂量比较,采用氢吗啡酮0.1 mg/h复合纳布啡0.4 mg/h的小剂量PICA输注模式用于胃肠道手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纳布啡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胃肠道手术 背景剂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鲁金钢 陈海平 +5 位作者 楼益飞 刘浩 刘湛 赵鹏程 赵延涛 王伟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我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手术作为目前治疗胃肠器质性病变主要方法,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手术操作时间长且存在多种难以避免的操作损伤,因此在保障手术质量与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麻醉药物对受术者生理机能的影响。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胃肠道手术 血流动力学 功能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5
作者 庄珊珊 王明芽 +1 位作者 李碧云 王惠云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研究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0例胃肠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 目的 研究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0例胃肠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波动。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血糖值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胃肠道手术 糖尿病 血糖 不良情绪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庆艳 李涛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68-56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深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8例,按手术日期进行编号,单号纳入A组,双号纳入B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行全麻手术,均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作为麻醉深度的控制...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深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8例,按手术日期进行编号,单号纳入A组,双号纳入B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行全麻手术,均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作为麻醉深度的控制手段。A组患者术中BIS控制在50~59,B组患者术中BIS控制在40~49。比较两组结局。结果术中及术后1 d,两组患者ACTH、Cor均较术前明显上升,但A组术中及术后1 d均低于B组;ET-1均较术前上升,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正常时间均较B组长(P<0.05)。术后1 d、3 d、7 d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A组低于B组;术后一周内,A组POCD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予以中度麻醉深度,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效果可取得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 麻醉深度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黄璇璇 贺海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实施手术及术后治疗,两组患者行常规术前访视、术中、术后康复护理,观...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实施手术及术后治疗,两组患者行常规术前访视、术中、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再予以手术室专项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乙级愈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专项护理可有效促进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升术后切口愈合质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综合提升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手术室护理 手术指标 术后康复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18
作者 陈灵灵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3197-3199,共3页
目的:分析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98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依照其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将2020年10月~2021年3月入院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 目的:分析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98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依照其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将2020年10月~2021年3月入院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1年4月~2021年9月入院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等级、并发症(便秘、胀气、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切口愈合、肛门排气、胃管拔除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切口愈合、肛门排气、胃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较对照组的20.4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其切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手术室护理 切口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效果分析
19
作者 曹菲 陈航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效果。方法:选取完成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效果。方法:选取完成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镇痛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记录患者胃肠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4h、12h、24h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术后1d、术后7d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7水平都低于对照组,且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可降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还可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预见式护理模式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20
作者 黄灵珊 刘晶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2期3468-3471,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式护理模式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生活质量等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式护理模式干预... 目的探讨预见式护理模式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生活质量等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式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切口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腹胀评分均短(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运动、健康、近期支持、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总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甲级愈合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的45.65%,乙级愈合率、丙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式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式护理模式 胃肠道手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