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4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干预
1
作者 林丽娅 吴艳如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鼎市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诊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常规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鼎市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诊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中医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症状改善及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反酸、胃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评分等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实施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后,强化护理干预,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艾灸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李志刚教授治疗胃脘痛辨证用药规律
2
作者 张淑玲 李冰 +3 位作者 汪亚娅 刘欢 陈煜静 刘文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李志刚教授治疗胃脘痛的证型规律及辨治经验。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李志刚教授治疗胃脘痛的首诊处方428首,筛选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统计分析、方剂分析等方法对李志刚教授治疗不同...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李志刚教授治疗胃脘痛的证型规律及辨治经验。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李志刚教授治疗胃脘痛的首诊处方428首,筛选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统计分析、方剂分析等方法对李志刚教授治疗不同证型胃脘痛的高频用药、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28例胃脘痛患者处方涉及244种药物,共计6 943味次,常用药物10味,以补虚药为主,解表、化湿药次之;药性以温性药居多,平性药次之;药味以甘、苦、辛居多;主要入脾、胃、肝经。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提取得到脾胃气虚证、脾胃不和证以及胃气上逆证的核心组方各4个,总结不同证型的组方规律。结论李志刚教授治疗胃脘痛脾胃肝同调,重在疏肝、和胃并健脾益气,兼以消食、导滞、祛邪,可为临床中医治疗胃脘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数据挖掘 名老中医 辨治经验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桑子淇 王汉 +4 位作者 刘玉茹 叶桐 张炜崧 孙鹏 刘铁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45-551,共7页
胃脘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病因繁多,病机复杂且治疗方法不一,病情易反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病的西医疗法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不良反应。本文通... 胃脘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病因繁多,病机复杂且治疗方法不一,病情易反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病的西医疗法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不良反应。本文通过从经典方、自拟方、药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中医治疗胃脘痛注重中焦升降平衡,主要从疏肝、导滞、温中等方向入手;临床多数医家使用经典方或自拟方进行治疗,首选的基础方为柴胡疏肝散、黄芪建中汤。通过对方剂中的药对分析,发现延胡索、川楝子和白芍的使用频次最高,现代药理学发现其均具有镇痛作用。中医针灸、推拿等外治法,针药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治疗胃脘痛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效果
4
作者 刘婷婷 段玉薇 +3 位作者 王楠 赵璞 李梦荷 费景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肝胃不和型胃脘部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即口服奥美...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肝胃不和型胃脘部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即口服奥美拉唑及中药,治疗组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GIQL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HAMA,GIQLI得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患者得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干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不和 胃脘痛 虎符铜砭刮痧 慢性胃炎
下载PDF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临床观察
5
作者 赵坚 朱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8例,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结合组,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8例,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结合组,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疗的29例作为单一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单一组的68.97%(20/29)(P<0.05)。护理后,结合组的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反酸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单一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单一组;VAS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28/29),高于单一组的72.41%(21/29)(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较仅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脾胃虚寒证 腹部穴位按摩 隔姜灸护理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许婧 章一凡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42-45,56,共5页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脘痛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中医科就医的96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胃脘痛,随机均等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为...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脘痛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中医科就医的96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胃脘痛,随机均等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炎症指标、症状改善用时、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炎症指标水平为(14.06±3.46)ng/L、(10.38±2.26)ng/L、(10.56±2.34)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9、7.772、9.230,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好转及消失所用时间均较短,中医证候积分得分均较佳,治疗总有效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脘痛患者经过加味半夏泻心汤疗法治疗后,机体炎症水平较低,临床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加味半夏泻心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谢晶日经体用、生克、气血三步辨治胃脘痛经验
7
作者 杨佩佩 孙志文 饶显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4-268,共5页
本文总结谢晶日教授经体用、生克、气血三步辨治胃脘痛经验。首辨体用间太过不及,胃脘痛病位在胃,应当先据症辨别胃腑之状态。胃火内炽者,清其火热;胃中燥热,阳明失润,致胃阴不足者,复其濡润;胃湿内停,湿邪中阻,阳气不舒者,温中化湿以... 本文总结谢晶日教授经体用、生克、气血三步辨治胃脘痛经验。首辨体用间太过不及,胃脘痛病位在胃,应当先据症辨别胃腑之状态。胃火内炽者,清其火热;胃中燥热,阳明失润,致胃阴不足者,复其濡润;胃湿内停,湿邪中阻,阳气不舒者,温中化湿以舒展阳气;阳气受损,温煦不够,内生寒邪,致中阳受遏,寒邪伤胃,阳气不展者,辛温通阳以祛寒止痛。次别脏腑间生克乘侮,五脏之间经络相通,气血循回,胃脘之病,不仅在于胃,五脏亦受累。肝病犯胃,土木相仇,治宜辛开苦降;胃病及肺,母病及子,治宜佐金平木;病及心肾,治宜调心温肾;脾胃俱病,治宜复脾胃升降之序;胃肠同病,治宜通腑降胃。再探气分血分之别,以此探究疾病病情演变,由表传里,由经入络,由气入血,辨证用药,以行气活血为重。此三辨,以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之八纲辨证为基,结合脏腑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可反映胃脘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可能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再辅以经验用药,则恰中病机,方药对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三步辨治 体用 生克制化 气血 脾升胃降 谢晶日 用药经验
下载PDF
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热敏灸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胡顾生 余敏敏 李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热敏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热敏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强度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热敏灸治疗胃脘痛可迅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间苯三酚注射液 热敏灸 强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耳穴疗法治疗胃脘痛疗效的Meta分析
9
作者 龙远玉 熊江艳 +3 位作者 粟周云 夏丽桃 杨舒婷 马四补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975-983,共9页
目的:评价耳穴疗法治疗以胃脘痛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有关耳穴疗法治疗以胃脘痛为主要... 目的:评价耳穴疗法治疗以胃脘痛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有关耳穴疗法治疗以胃脘痛为主要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涉及192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疗法治疗胃脘痛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9,95%CI(1.12,1.26),P<0.00001],其中,耳穴贴压治疗胃脘痛的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RR=1.13,95%CI(1.02,1.24),P=0.02]、中药汤剂治疗[RR=1.26,95%CI(1.15,1.38),P<0.00001]、单纯西药治疗[RR=1.18,95%CI(1.11,1.25),P<0.00001];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胃脘痛的有效率优于经皮耳非迷走神经电刺激[RR=1.37,95%CI(1.15,1.63),P=0.0005];耳穴疗法降低中医证候症状评分[SMD=-1.49,95%CI(-2.02,-0.95),P<00001]、血清胃泌素[SMD=-0.63,95%CI(-1.03,-0.23),P=0.002]及改善疼痛症状[SMD=-0.89,95%CI(-1.14,-0.64),P<0.0000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提示耳穴疗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耳穴疗法可有效改善以胃脘痛为主症的胃肠症状,不良反应小,但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疗法 胃脘痛 慢性胃炎 有效性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中药治疗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金凤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症,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主要介绍胃脘痛常见诱因以及常用中药功效及作用机制,分析中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胃脘痛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以期归纳出中药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的...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症,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主要介绍胃脘痛常见诱因以及常用中药功效及作用机制,分析中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胃脘痛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以期归纳出中药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胃脘痛 常见诱因 中药功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道成中药膏方治疗胃脘痛用药规律分析
11
作者 何水利 苏佩清 +2 位作者 陈莉丽 王道成 赵正军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王道成中药膏方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对中医临床遣方用药、多学科微观探索乃至中成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0年王道成治疗胃脘痛膏方,运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对膏方中高频次中...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王道成中药膏方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对中医临床遣方用药、多学科微观探索乃至中成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0年王道成治疗胃脘痛膏方,运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对膏方中高频次中药、核心中药组合、潜在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81首膏方,使用频次最高的5味中药依次是麸炒白术、陈皮、枸杞子、砂仁、麸炒山药,核心中药组合主要涉及陈皮、青皮、木香、黄芪、砂仁、白术、山茱萸、神曲、桂枝、白芍等基础用药。结论:王道成运用膏方治疗胃脘痛主要以寒热为纲,补消兼施,以健脾助运为主,理气化湿为重,随证辅以消食和胃、调和营卫、滋补肝肾、行滞通痹、软坚散结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中药膏方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五花芍草汤加凤凰衣和木蝴蝶治疗阴虚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杨玉娴 毕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五花芍草汤合凤凰衣、木蝴蝶治疗阴虚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就诊的60例阴虚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五花芍草汤合凤凰衣... 目的观察五花芍草汤合凤凰衣、木蝴蝶治疗阴虚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就诊的60例阴虚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五花芍草汤合凤凰衣、木蝴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花芍草汤合凤凰衣、木蝴蝶治疗阴虚型胃脘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胃脘痛 阴虚证 五花芍草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灸、胃舒灵颗粒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马舒沛 于晓雯 +2 位作者 谢东宇 徐庆 陈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针灸、胃舒灵颗粒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镇江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 目的:分析针灸、胃舒灵颗粒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镇江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胃舒灵颗粒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胃部喜按或喜暖、胃胀、胃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部喜按或喜暖、胃胀、胃痛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灸、胃舒灵颗粒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胃舒灵颗粒Ⅰ 胃脘痛 脾胃虚寒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研究进展
14
作者 叶蕊 董红梅 赵琪琳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74-75,共2页
胃脘痛是胃脘近心窝的地方出现疼痛的一种病症。在西医观念之中,胃脘痛主要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等疾病的影响[1]。但从中医角度来看,胃脘痛与饮食伤胃、外邪犯胃、劳逸损伤、情志失调、素体... 胃脘痛是胃脘近心窝的地方出现疼痛的一种病症。在西医观念之中,胃脘痛主要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等疾病的影响[1]。但从中医角度来看,胃脘痛与饮食伤胃、外邪犯胃、劳逸损伤、情志失调、素体脾虚、药物损伤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分为虚实与寒热两种[2]。尤其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常见,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中医治疗。本文简单归纳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腹部按摩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干预研究
15
作者 张鑫梅 陈楠楠 昝洋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4-0047,共4页
探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隔姜灸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择100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联合... 探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隔姜灸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择100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腹部按摩联合隔姜灸。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2%和76%,满意度为96%和76%,干预后观察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四肢无力和纳差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突出,有助于病情缓解,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按摩 隔姜灸 脾胃虚寒 胃脘痛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阳虚体质胃脘痛病人的壮医药膳结合药线点灸治疗作用
16
作者 李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66-0069,共4页
研究和分析阳虚体质胃脘痛病人应用壮医药膳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阳虚体质胃脘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8月-2023年12月在象州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43例),双数分到... 研究和分析阳虚体质胃脘痛病人应用壮医药膳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阳虚体质胃脘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8月-2023年12月在象州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43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壮医药膳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脘痛(VAS)评分、阳虚体质评分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经治疗,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阳虚体质评分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阳虚体质胃脘痛病人行壮医药膳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缓解胃脘痛,并改善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体质 胃脘痛 壮医药膳 药线点灸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贴敷联合艾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护理
17
作者 邱建锋 昝洋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76-0179,共4页
从我院脾胃科选取研究对象(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中药贴敷治疗的同时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脾胃科抽取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治疗开始时间为2021年3月,治疗结束时间为2023年3月。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其进行分组... 从我院脾胃科选取研究对象(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中药贴敷治疗的同时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脾胃科抽取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治疗开始时间为2021年3月,治疗结束时间为2023年3月。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对30例观察组实施穴位贴敷与艾灸中医治疗,同时辅以相应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在VAS评分、胃脘痛积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在以上指标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方式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纪念性临床治疗,可优先降低其疼痛感,整体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艾灸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患者 护理
下载PDF
壮医药熨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8
作者 陆海金 韦雯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1-0024,共4页
探讨壮医药熨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期限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实施壮医药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探讨壮医药熨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期限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实施壮医药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患者采用壮医药熨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熨 穴位贴敷 脾胃虚寒 胃脘痛 中医证候积分 VAS评分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耿杰凯 崔永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57-0060,共4页
探讨中医汤加质子泵抑制剂对胃脘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62例胃脘痛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分组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1例,前组为柴胡疏肝散加减与质子泵抑制剂的联合,后组为质子泵抑制剂的单用,比较疗效。结果 中西联合组疗效更高... 探讨中医汤加质子泵抑制剂对胃脘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62例胃脘痛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分组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1例,前组为柴胡疏肝散加减与质子泵抑制剂的联合,后组为质子泵抑制剂的单用,比较疗效。结果 中西联合组疗效更高,症状改善理想,患者Hp转阴率也更高,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该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胃脘痛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方案上加中医汤剂加减疗效倍增,症状缓解理想,Hp转阴率高,具有可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质子泵抑制剂 柴胡疏肝散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
20
作者 邱丽芬 杨漓江 刘雪喻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8-10,26,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陈贱平主任诊治胃脘痛的一诊及复诊纸质处方为来源,共筛选500条。收集整理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处方,选取其中调理脾胃的药物,采用数据挖掘...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陈贱平主任诊治胃脘痛的一诊及复诊纸质处方为来源,共筛选500条。收集整理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的处方,选取其中调理脾胃的药物,采用数据挖掘法明确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处方中各种药物及其使用频次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总结其用药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结果:通过对陈贱平主任135条治疗胃脘痛处方的分析,发现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中药使用频次最高,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条新处方。结论:陈贱平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丰富,善用党参、三七、柴胡、白术、白芍等,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胃脘痛 用药规律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