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1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鳜胃蛋白酶原A、胃质子泵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细胞表达定位 被引量:7
1
作者 薛洋 赵金良 +2 位作者 邓燕飞 卞云斌 顾才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2-1000,共9页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鳜全长1 322 bp的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A2 cDNA序列,含1 13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37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信号肽、激活肽和胃蛋白酶3部分,胃蛋白酶部分含有2个天冬氨酸活性位点和...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鳜全长1 322 bp的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A2 cDNA序列,含1 13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37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信号肽、激活肽和胃蛋白酶3部分,胃蛋白酶部分含有2个天冬氨酸活性位点和3个二硫键。鳜胃蛋白酶A2与A1在序列组成、理化性质、功能位点、空间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催化功能。胃质子泵(gastric H+/K+-ATPase)是胃酸分泌的关键性酶,研究克隆获得了鳜全长3 581 bp和1 669 bp的胃质子泵α、β亚基cDNA序列。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胃质子泵α亚基具有高度保守性,含多个功能位点,而β亚基具有相对可变性。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结果显示,鳜PG A1、PG A2和胃质子泵α亚基mRNA均在胃腺的同一类型细胞中表达,该细胞兼有分泌PG和胃酸的功能,鳜胃腺分泌细胞属于泌酸胃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a 胃质子泵 基因表达定位 泌酸胃酶细胞
下载PDF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胃蛋白酶原A、胃质子泵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燕飞 薛洋 +3 位作者 赵金良 钱叶周 吴超 钱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8-625,共8页
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鳜胃蛋白酶原A(PGA1、PGA2)、胃质子泵α和β亚基cDNA序列。结果表明,PGA1、PGA2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1361bp、1348bp,其编码的前肽中均包含信号肽、激活肽和胃蛋白酶3个部分,成熟肽中含有2个天冬氨酸残基和6个半胱... 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鳜胃蛋白酶原A(PGA1、PGA2)、胃质子泵α和β亚基cDNA序列。结果表明,PGA1、PGA2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1361bp、1348bp,其编码的前肽中均包含信号肽、激活肽和胃蛋白酶3个部分,成熟肽中含有2个天冬氨酸残基和6个半胱氨酸残基。PGA1与PGA2在氨基酸序列组成、理化性质、功能位点、空间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暗示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PGA1、PGA2的DNA序列均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胃质子泵α和β亚基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3531bp、1742bp,α亚基具有高度保守性,而β亚基具有相对变异性。斑鳜成体组织中PGA1、PGA2和胃质子泵α、β亚基的RT-PCR检测显示,它们均一致在食道和胃中大量表达,推测PGA1、PGA2与胃质子泵间的表达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胃蛋白酶原a 胃质子泵 序列特征 组织表达
下载PDF
湖北白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安立国 乔宪凤 +4 位作者 刘西梅 唐青海 华文君 郑新民 赵献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6,258,共5页
根据Genebank公布的J04601猪胃蛋白酶原A序列,进行了引物的设计和筛选,通过RT-PCR获得了湖北白猪的胃蛋白酶原A的cDNA序列全长,共1227bp(已提交Genebank,登录号EF108301),其具有一个长度为1158bp的读码框,编码38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5个... 根据Genebank公布的J04601猪胃蛋白酶原A序列,进行了引物的设计和筛选,通过RT-PCR获得了湖北白猪的胃蛋白酶原A的cDNA序列全长,共1227bp(已提交Genebank,登录号EF108301),其具有一个长度为1158bp的读码框,编码38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的胃蛋白酶原A由3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J04601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9.3%和98.7%。经PredictProtein分析表明,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改变没有造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对胃蛋白酶原A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和mRNA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为其载体和宿主的选择以及基因的改造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白猪 胃蛋白酶原a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
4
作者 乔宪凤 刘西梅 +3 位作者 安立国 华文君 周荆荣 郑新民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12,共5页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猪胃蛋白酶原A(pepsinoge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成功获得了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该基因全长1 240 bp,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3.5K的EcoRⅠ和NotⅠ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通过电转化方法将重组质...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猪胃蛋白酶原A(pepsinoge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成功获得了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该基因全长1 240 bp,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3.5K的EcoRⅠ和NotⅠ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通过电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检测结果表明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a基因 克隆 毕赤酵母 表达
下载PDF
猪胃蛋白酶原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5
作者 刘西梅 安立国 +2 位作者 乔宪凤 唐青海 华文君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利用已有的猪胃蛋白酶原AcDNA,构建毕赤酵母pPIC3.5K-pA胞内表达载体.经纤维蛋白消化试验和干酪素琼脂平板法筛选,获得两株高表达的重组子,研究它们在不同pH值、不同诱导时间、不同起始浓度和不同甲醇诱导浓度等条件下表达水平的高低.... 利用已有的猪胃蛋白酶原AcDNA,构建毕赤酵母pPIC3.5K-pA胞内表达载体.经纤维蛋白消化试验和干酪素琼脂平板法筛选,获得两株高表达的重组子,研究它们在不同pH值、不同诱导时间、不同起始浓度和不同甲醇诱导浓度等条件下表达水平的高低.结果表明:在pH值为7、诱导72h、起始诱导浓度的OD600为2、甲醇诱导浓度为1%时,重组胃蛋白酶活力最高,达到6.46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a 毕赤酵母 表达
下载PDF
人胃蛋白酶原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6
作者 连超群 冯凡 +2 位作者 吕鹏 姚勤 陈克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981-983,共3页
目的构建人胃蛋白酶原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用于下一步人胃蛋白酶的表达。方法以Pepsinogen A 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Pepsinogen A基因,与pMD18-T载体相连构建载体pMD18-T/Pepsinogen A,提取质粒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 目的构建人胃蛋白酶原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用于下一步人胃蛋白酶的表达。方法以Pepsinogen A 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Pepsinogen A基因,与pMD18-T载体相连构建载体pMD18-T/Pepsinogen A,提取质粒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并测序鉴定,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相应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epsinogen A,经菌落PCR、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PCR扩增出约1 000bp的Pepsinogen A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验证Pepsinogen A基因正确;克隆至表达载体后,菌落PCR及双酶切证明pET30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0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人胃蛋白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a 核表达 载体构建 鉴定
下载PDF
益生菌疗法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7
作者 彭卫斌 叶东雯 +4 位作者 黄晓雯 沙卫红 杨元生 容海鹰 聂玉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1-246,249,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益生菌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将116例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联合益生菌疗法组,疗程均为2周。选取H.pylori阳性健康体检者100... 目的探讨联合益生菌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将116例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联合益生菌疗法组,疗程均为2周。选取H.pylori阳性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H.pylori抗体CagA、VacA、UreA和UreB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PGⅠ、PGⅡ、PGⅠ/Ⅱ比值(PGⅠ/PGⅡratio,PGR)及G-17水平。结果四联疗法组、联合益生菌疗法组及健康对照组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且两治疗组H.pyloriⅠ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三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P<0.05)。三组VacA、UreA、Ure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不同炎症程度慢性胃炎CagA、UreB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性胃炎与轻度慢性胃炎比较,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而UreA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与H.pyloriⅡ型感染者相比,三组H.pyloriⅠ型感染者PGⅡ及G-17水平显著升高,PGR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PG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益生菌疗法组H.pyloriⅠ型患者的PGⅠ、PGⅡ及G-17水平显著下降,PGR水平升高(P<0.05)。结论H.pyloriⅠ型菌株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株,并且影响患者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的水平。联合益生菌疗法治疗H.pyloriⅠ型慢性胃炎,能降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提高PG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抗体 胃炎 胃蛋白酶 胃泌素-17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西藏地区胃癌筛查中的意义
8
作者 次仁央金 杨瑞芳 +2 位作者 格桑央金 扎西曲珍 戴芸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在本院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41患者。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胃镜检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非萎缩性组、慢性萎缩组、...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在本院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41患者。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胃镜检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非萎缩性组、慢性萎缩组、早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组四组,比较各组间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以及G17、HP抗体差异。结果早期胃癌组PG I、PG II、G-17较慢性非萎缩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进展期胃癌组有升高(P<0.05);H.pylori抗体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病程进展阳性率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比,进展期胃癌PGR水平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ylori抗体阳性率在早期胃癌诊断中有价值;PGI、PGII及G-17对萎缩性胃炎及早期胃癌的诊断有价值,其中PGII对早期胃癌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诊断 胃蛋白酶 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广西南宁地区血清胃蛋白酶原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
9
作者 易莉玲 韦尚谋 +5 位作者 朱春玲 甘丽英 张磊 周冬谊 阳思涛 彭契六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建立适合广西南宁地区健康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表观健康者6 442名,用于PG参考区间建立。另选取表观健康者652名,用于参考区间验证。检测所有研究... 目的 建立适合广西南宁地区健康人群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表观健康者6 442名,用于PG参考区间建立。另选取表观健康者652名,用于参考区间验证。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计算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结果 男性、女性之间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间血清PGⅠ、PG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31~40岁组与41~50岁组之间,女性≤30岁组与31~40岁组之间、41~50岁组与51~60岁组之间PG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女性其他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Ⅱ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7、0.268,P<0.01),而PGR与年龄呈负相关(r=-0.095,P<0.01)。合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年龄段后,采用百分位数法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建立参考区间。用于验证的表观健康者不同性别和年龄各组R值均>90%,建立的参考区间适用于广西南宁地区人群。结论 成功建立了广西南宁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健康人群PGⅠ、PGⅡ和PGR的参考区间,可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比值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 表观健康者 参考区间
下载PDF
AFP、CEA、CA724、CA125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郭博伟 殷晓霞 张凡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72-4(CA724)和癌抗原12-5(CA125)联合胃蛋白酶原(PG)在胃癌患者早期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确诊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胃炎患者作为良性组,1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72-4(CA724)和癌抗原12-5(CA125)联合胃蛋白酶原(PG)在胃癌患者早期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确诊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6例胃炎患者作为良性组,108例体检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的血清AFP、CEA、CA724、CA125和PG之间的数据差异和阳性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这些标志物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CEA、CA125在观察组中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A724、PGⅠ和PGR(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PGⅡ则与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观察组CEA、CA125、CA724和PGR阳性检出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在针对不同标志物的单一诊断中,CEA、CA724、PGI和PGR表现出较高的AUC值,而联合检测这些标志物的AUC值为0.773,显示出更高的诊断性能。结论本研究强调了CEA、CA125、CA724和PGR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在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之间的显著差异。联合检测这些标志物显示出更高的诊断性能,为早期胃癌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胃蛋白酶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部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孟宪梅 陈兆军 +4 位作者 刘晓婷 徐锦 许宁沁 姚心怡 张腊红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26-830,8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部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1例胃部病变患者,根据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将...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部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1例胃部病变患者,根据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1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0例、胃溃疡组57例和胃癌组36例。4组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确定Hp感染情况(不确定时以14C呼气试验证实);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并分析PGⅠ、PGⅡ、PGR和胃泌素-17的差异;比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Hp阳性率及血清PGⅠ、PGⅡ、PGR和胃泌素-17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标志物、Hp感染单独以及联合对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胃溃疡组Hp阳性率最高;胃癌组PGⅠ、PGⅡ和胃泌素-17水平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PGR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PGR+胃泌素-17+Hp+性别+年龄的联检法(7MP)在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鉴别诊断中的AUC为0.8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8和0.87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PGR和胃泌素-17水平及Hp检查结果存在差异性,7MP对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病变 胃蛋白酶 胃泌素-17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木香槟榔丸全方对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12
作者 高玥 庄添瑞 +3 位作者 高蕾 郭子仪 于杰 唐烨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19,58,共6页
目的:观察木香槟榔丸全方对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探讨木香槟榔丸全方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模型对照组(B组)24只、木香槟榔丸干预组(C组)24只。常规... 目的:观察木香槟榔丸全方对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探讨木香槟榔丸全方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模型对照组(B组)24只、木香槟榔丸干预组(C组)24只。常规饲料喂养,A组灌胃生理盐水,B组灌胃56°白酒和生理盐水,C组灌胃56°白酒和木香槟榔丸全方冲剂,每24 h 1次,持续1周。每日观察记录小鼠的摄食、饮水量及体重,实验结束时检测小鼠胃匀浆中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浓度及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A组小鼠几乎无躁动,进食饮水如常,行动灵活,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内,毛发明亮且有光泽;B组小鼠明显不安烦躁,少进食,毛发几乎无光泽,呈灰黄色,排干样便,处死后发现其胃部出现明显胀气、出血倾向;C组小鼠毛发润泽度对比B组较好,排软样便。与B组相比,A组和C组PGⅠ的浓度明显较高,PGⅡ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木香槟榔丸全方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槟榔丸 乙醇 胃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γ-突触核蛋白检测在老年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付英 李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γ-突触核蛋白(SNCG)检测在老年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8例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均经内窥镜检查与病理证实,分为早癌组与... 目的分析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γ-突触核蛋白(SNCG)检测在老年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8例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均经内窥镜检查与病理证实,分为早癌组与癌前病变组,并取同期50例老年胃镜良性病变者为胃镜良性病变组,检测其血清G-17、PG I、PG II及SNCG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17、PG I/PG II联合SNCG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效能。结果早癌组血清G-17、SNCG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两组,且癌前病变组高于胃镜良性病变组(P<0.05);早癌组血清PG I水平、PG I/PG II显著低于其余两组,且癌前病变组显著低于胃镜良性病变组(P<0.05);PG I与G-17、SNCG呈负相关(P<0.05),G-17与SNCG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四项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6.0%,曲线下面积(AUC)为0.987,大于G-17、PG I、PG I/PG II及SNCG单独诊断(0.960、0.824、0.810、0.961)。结论血清G-17、PG I、PG I/PG II联合SNCG检测对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 γ-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miRNA-182、miRNA-200c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屠俊标 魏萍萍 +1 位作者 叶施雨 黄耀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58-161,171,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182、miRNA-200c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5例胃癌患者和61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逆转录... 目的探讨miRNA-182、miRNA-200c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5例胃癌患者和61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NA-182、miRNA-200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iRNA-182、miRNA-200c、PGⅠ/PG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iRNA-182、miRNA-200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Ⅱ均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iRNA-182、miRNA-200c、PGⅠ/PGⅡ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AUC为0.829(95%CI:0.633~0.859),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0.650、0.722、0.818,此时的灵敏度为0.825,特异度为0.890。结论miRNA-182、miRNA-200c、PGⅠ/PGⅡ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更高,或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NA-182 miRNA-200c 胃蛋白酶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关系
15
作者 庄琳琳 王彩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19-226,共8页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相关胃炎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PG在儿童胃炎中的诊疗价值。方法:筛选2022.10~2023.9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慢性胃炎的患儿144例...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相关胃炎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PG在儿童胃炎中的诊疗价值。方法:筛选2022.10~2023.9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慢性胃炎的患儿144例,检测其血清PG水平并取胃黏膜行组织病理学检测。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分为Hp感染组47例与非Hp感染组97例。根据黏膜病理炎症程度分为轻度组68例和中重度组76例;根据黏膜病理炎症活动分为轻度组79例和中–重组65例。结果:1) Hp感染组血清PGII水平高于非Hp感染组,PGI/PGII (PGR)比值低于非H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黏膜炎症程度及活动性分级中,中–重组的PGI、PGII水平高于轻度组、PGR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GII水平升高是胃黏膜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P < 0.05)。3) 根据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PGI、PGII和PGR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7、0.727和0.739。PGII联合PGR诊断Hp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8.50 ng/ml和11.0,AUC为0.745,敏感度76.6%,特异度70.1%。结论:血清PG水平与Hp感染有一定相关性,PGII水平升高和PGR水平降低,表明可能Hp感染风险增加,因此血清PG可作为儿童Hp感染相关胃炎的早期筛查指标。血清PGII与炎症程度及活动度分级密切相关,对胃黏膜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16
作者 区义红 麦哲林 +2 位作者 罗尧新 张影霞 任瑞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分析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例胃癌患者作为试验一组,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试验二组,另选取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血常规及... 目的 分析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例胃癌患者作为试验一组,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试验二组,另选取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血常规及胃镜检查,将胃镜作为金标准,与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对胃癌的诊断效能;对比三组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对比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与胃镜检查的费用。结果 试验一组胃蛋白酶原Ⅰ/Ⅱ(6.21±0.64)、血红蛋白(101.43±16.02)g/L低于试验二组的(7.45±0.85)、(122.14±17.56)g/L和对照组的(10.25±1.34)、(145.56±18.95)g/L,胃泌素-17(G-17)(19.21±2.03)pmol/L、白细胞计数(12.04±1.34)×10^(9)/L高于试验二组的(15.14±1.65)pmol/L、(10.01±1.02)×10^(9)/L和对照组的(11.03±1.22)pmol/L、(6.78±0.81)×10^(9)/L(P<0.05);试验二组胃蛋白酶原Ⅰ/Ⅱ、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胃泌素-17、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诊断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20、50例。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19、51例,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57%、95.00%、100.00%。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的检查费用为(358.79±40.28)元,胃镜的检查费用为(750.45±100.69)元;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的检查费用明显少于胃镜(t=34.261,P=0.000<0.05)。结论 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联合血常规检查可作为萎缩性胃炎、胃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其诊断结果与胃镜检查接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Ⅰ/Ⅱ 胃泌素 血常规 胃镜 萎缩性胃炎 胃癌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和多巴胺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高晓双 李娜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DeMeester积分将100例GERD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轻度组(14~50分)、中度组(51~100分)及重度组(>100分),其中轻度组34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18例。使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ERD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组患者相比,中度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GERD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与DeMeeste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与DeMeeste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联合诊断GER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6,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98.00%,95%CI为0.9725~0.9987,高于任何一个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结论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与GERD患者病程呈正相关,胃蛋白酶原Ⅱ及多巴胺水平与GERD患者病程呈负相关。上述4个指标联合检测对GER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有望成为GERD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多巴胺 诊断
下载PDF
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气郁痰阻证胃蛋白酶原和食管动力的影响
18
作者 莫建军 黄晓芳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观察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气郁痰阻证胃蛋白酶原和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 目的:观察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气郁痰阻证胃蛋白酶原和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胃脘胀满、呃逆嗳气、吞咽不利、朝食暮吐和苔白腻脉弦滑),检测胃分泌因子指标值[胃分泌因子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测定食管动力指标(下括约肌静息压、下段蠕动波压力、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和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分泌因子指标值、下括约肌静息压和下段蠕动波压力均高于治疗前,卧位和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合旋覆代赭汤可有效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食管瘅中医症候,调节胃蛋白酶原的异常分泌,纠正食管动力紊乱状态,促进食管廓清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风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旋覆代赭汤 非糜烂性反流病 气郁痰阻证 胃蛋白酶 食管动力
下载PDF
“虚-瘀-毒”理论下的补脾逐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胃蛋白酶原、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武瑞平 牛栋良 李晶晶 《内科》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虚-瘀-毒”理论下的补脾逐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胃蛋白酶原(PG)、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虚-瘀-毒”理论下的补脾逐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胃蛋白酶原(PG)、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虚-瘀-毒”理论下的补脾逐瘀解毒方,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PG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和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胃脘胀痛、胸肋疼痛、乏力、嗳气分值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虚-瘀-毒”理论下的补脾逐瘀解毒方能够有效地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损伤情况,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瘀-毒”理论 补脾逐瘀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养胃益气脘腹祛痛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史少博 孙学技 陈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养胃益气脘腹祛痛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3月至2023年08月经本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养胃益气脘腹祛痛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3月至2023年08月经本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胃益气脘腹祛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的胃蛋白酶原(PGI、PGII)、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4%(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I、G-17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PGI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胃益气脘腹祛痛法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CAG的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可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益气脘腹祛痛法 质子泵抑制剂 胃蛋白酶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