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27例 被引量:31
1
作者 郝芳 秦鸣放 +1 位作者 李宁 吴瑜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8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患者27例,均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反酸、胸骨后疼痛及上腹疼痛减轻情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患者27例,均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反酸、胸骨后疼痛及上腹疼痛减轻情况。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行24 h动态胃酸监测、食管下端测压。结果 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胆囊床积液、尿潴留、轻度吞咽困难各1例,轻度反酸2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出院。随访9~15个月,平均(10.23±3.78)个月,3例可见轻度酸反流,予抑酸药物治疗可控制。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胆囊结石相关症状均好转,术后6个月、1年食管下端压力分别为(18.79±2.13)、(21.62±1.81)mmHg,均高于术前的(7.14±1.29)mmHg(P均<0.01)。术后6个月、1年24 h胃酸pH监测DeMeester评分分别为(7.64±2.13)、(7.71±2.34)分,均低于术前的(177.63±11.35)分(P均<0.01)。结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反流性食管炎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下载PDF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登群 汪国营 +3 位作者 孟翔凌 龚仁华 王敬民 姜世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胆囊结石 胃肿瘤
下载PDF
硬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郝云鹤 李晓明 +1 位作者 姚本来 刘松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04-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硬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胆囊结石与30例胆囊息肉患者行硬质胆道镜保留胆囊、取净结石和息肉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腹部彩超。结果 78例患者中1例(1.28%)因结石位于胆囊颈且嵌顿... 目的观察硬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胆囊结石与30例胆囊息肉患者行硬质胆道镜保留胆囊、取净结石和息肉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腹部彩超。结果 78例患者中1例(1.28%)因结石位于胆囊颈且嵌顿中转行胆囊切除,其余均顺利手术;1例(1.28%)术后2月发现胆囊颈内残余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息肉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息肉。结论硬质胆道镜取石、取息肉术方法简单、安全、可行,是保留胆囊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胆道镜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保胆取石术 胆囊功能
下载PDF
微创保胆术后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永茂 李之令 +5 位作者 刘江伟 张东 杨海涛 杨彬 张楠 刘成宽 《山东医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术后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或息肉切除术治疗的4 686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复发情况以及性别、民族、手术时间、患者的依从性、术后是否积极干预...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术后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或息肉切除术治疗的4 686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复发情况以及性别、民族、手术时间、患者的依从性、术后是否积极干预、是否门诊随访。将4 686例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胆囊结石或者息肉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女、少数民族、患者依从性好、术后积极干预、门诊随访的构成比及手术时间。选择其中有统计学差异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或息肉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93个月,共有613例复发,复发率为13.08%。单因素分析显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或息肉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术后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与患者手术时间、民族、依从性、是否积极干预及门诊随访有关(P均<0.05),与性别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OR=0.027,95%CI:1.004~1.051,P=0.019)、少数民族(OR=0.385,95%CI:1.016~2.125,P=0.041)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或息肉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术后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依从性好(OR=-1.178,95%CI:0.164~0.577,P=0.000)、术后积极干预(OR=-1.127,95%CI:0.156~0.674,P=0.003)、门诊随访(OR=-0.722,95%CI:0.263~0.896,P=0.021)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或息肉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术后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微创保胆术后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间长和少数民族,保护性因素是依从性好、术后积极干预、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复发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术 息肉摘除术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帅 秦鸣放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0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46例,其中24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LC)(单孔组),22例采用传统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孔组)。两组患者年龄、性...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46例,其中24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LC)(单孔组),22例采用传统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孔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P均>0.05。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单孔组有3例因肥胖、胆汁渗漏、三角解剖结构不清楚等改行多孔腹腔镜手术,2例术后发生腹腔内残余感染。多孔组有1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因胆囊床积液行术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单孔组手术时间为(76.41±19.34)min,长于多孔组的(28.16±10.62)min,P<0.05。术后第1天单孔组VAS为(4.21±1.16)分,低于多孔组的(5.98±2.01)分,P<0.05。手术瘢痕满意度单孔组为95.2%,高于多孔组的86.4%(P<0.05)。结论 TSP-LC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瘢痕少、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下载PDF
持续性超重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凌 马茂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354-2357,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查体,2016年新发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306例,其中胆囊息肉239例,胆囊结石67例,年龄范围为30~80... 目的探讨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查体,2016年新发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306例,其中胆囊息肉239例,胆囊结石67例,年龄范围为30~80岁,匹配职业、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压,健康对照组765例,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空腹血糖、血压,肝胆胰脾超声,STSS 19. 0统计软件处理,X^2检验分析两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 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BMI≥24 kg·m-2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BMI <24kg·m-2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 119,P=0. 001),NAFLD组与无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 832,P=0. 092),超重合并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未超重且无NAFLD组(X^2=5. 930,P=0. 01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超重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OR=24. 457,95%CI:11. 080~53. 983,P <0. 001),NAFLD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性不大(OR=0. 633,95%CI:0. 394~1. 017,P=0. 058)。结论肥胖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可能协同肥胖促进该类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与结肠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绳墨 林汉庭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胆囊切除与结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564例结肠癌设为病例组,与同期收治的499例胃癌对照组进行比较。对两组胆囊切除、胆囊结石和充满型胆囊结石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肠癌组胆囊切除、胆囊结石百分率与对照...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胆囊切除与结肠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564例结肠癌设为病例组,与同期收治的499例胃癌对照组进行比较。对两组胆囊切除、胆囊结石和充满型胆囊结石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肠癌组胆囊切除、胆囊结石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9,P<0.01);胆囊结石、充满型胆囊结石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特别是充满型或嵌顿型结石、胆囊切除与结肠癌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 结肠肿瘤 充满型胆囊结石
下载PDF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伟 邢春根 危少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为探讨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结、直肠癌的相互关系 ,回顾分析 15 6例结、直肠癌患者 ,并与同期与胆囊结石无关的其他肿瘤患者 5 5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有 4 0例 (2 5 .6 % )有胆囊结石 (33例 )或胆囊切除术... 为探讨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结、直肠癌的相互关系 ,回顾分析 15 6例结、直肠癌患者 ,并与同期与胆囊结石无关的其他肿瘤患者 5 5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有 4 0例 (2 5 .6 % )有胆囊结石 (33例 )或胆囊切除术史 (9例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 .3% (P <0 .0 1)。提示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术患者大肠癌发生率高 ,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结肠癌 直肠癌 高危因索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永合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76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35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炎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76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35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炎性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测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均有改变。观察组术后2 d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手术3例,1例术后出血,2例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0.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炎性应激反应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结石 胆囊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小儿胆囊结石、回肠病变与胆囊畸形 被引量:2
10
作者 褚先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9,共2页
本文报道12例小儿胆囊结石,其中2例继发于回肠病变,2例合并胆囊畸形。男9例,女3例。年龄为3月~12岁。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为胆绞痛、右上腹压痛与肌紧张及白细胞中度升高。腹部X线平片、静脉与口服法胆道造影以及B超发现... 本文报道12例小儿胆囊结石,其中2例继发于回肠病变,2例合并胆囊畸形。男9例,女3例。年龄为3月~12岁。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为胆绞痛、右上腹压痛与肌紧张及白细胞中度升高。腹部X线平片、静脉与口服法胆道造影以及B超发现胆囊增大与胆囊结石。其中胆固醇结石27枚(9例),色素结石224枚(3例)。12例中5例为脓性胆汁,其中2例细菌培养阳性。胆囊病理检查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例,慢性胆囊炎2例。作者认为,回肠切除后严重胆汁酸丢失与总胆汁酸地减少导致胆固醇饱和指数增高是发生胆石的原因。小儿胆囊畸形可引起胆汁淤滞与胆汁排空障碍,胆汁水分吸收,胆酸降低而析出胆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畸形 回肠病变 儿童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关系
11
作者 郜元军 吴清明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胆囊结石 胆囊
下载PDF
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α-淀粉酶的测定
12
作者 吴瑞杰 蔡迪亚 《职业与健康》 CAS 1999年第9期56-57,共2页
血清脂肪酶(LPS)为胰腺疾病的一项重要辅助诊断指标。α-淀粉酶(α-Amy)活力亦是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指标。本文搜集了数十例胆囊结石和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清,对其进行了Amy和LPS的测定。结果表明LPS在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结... 血清脂肪酶(LPS)为胰腺疾病的一项重要辅助诊断指标。α-淀粉酶(α-Amy)活力亦是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指标。本文搜集了数十例胆囊结石和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清,对其进行了Amy和LPS的测定。结果表明LPS在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结石病例中,诊断价值优于α-A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 脂肪酶 Α-淀粉酶 测定
下载PDF
胆囊结石、胆囊癌误诊为右肝内胆管结石一例
13
作者 余志龙 夏沛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z1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胆囊 胆囊
原文传递
关于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晨瑞 李君剑 张燕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406-1413,共8页
目的了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在胆石病患者中的分布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胆囊结石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0例、胆总管结石30例,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细菌基因组的提取,并采用qPCR的方法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 目的了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在胆石病患者中的分布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胆囊结石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0例、胆总管结石30例,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细菌基因组的提取,并采用qPCR的方法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到的ARGs中,胆囊结石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占的比例最低为5.92%,检测到的基因有8种,strB基因检出率最高,为27.1%。blaTEM、cfxA、aacc、aadD、aadA1、tetX和sull的检出率分别为13.9%、5.1%、5.1%、7.7%、20.7%、4.6%和15.6%。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占的比例最低为12.94%,检测到的基因有15种,sull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7.1%。blaCTX-M、blaTEM、blaSHV、ampC-01、ampC/blaDHA、blaACC-1、blaGES、cfxA、aac、aacc、aadA1、strB和tetX的检出率分别为3.2%、9.4%、4.4%、3.4%、8.9%、4.2%、2.8%、2.5%、8.2%、3.9%、8.1%、6.2%、8.2%和9.4%。胆总管结石患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占的比例最低为17.34%,检测到的基因有16种,bla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9.1%。blaCTX-M、blaSHV、ampC-01、ampC/blaDHA、bla-ACC-1、blaCMY、blaGES、cfxA、aac、aacc、aadA1、str B、tet X和sull的检出率分别为7.3%、6.5%、7.6%、5.4%、5.6%、3.3%、6.4%、4.0%、4.5%、4.7%、6.9%、6.1%、6.0%、7.8%和8.9%。blaCMY只在胆总管结石被测到,aad D只在胆囊结石中被测到。结论ARGs不仅广泛存在于公共环境中,也存在于人体胆道系统中;同时,在胆道系统中,胆总管结石携带ARGs最多,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次之,胆囊结石携带的ARGs最少;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含量最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含量最低。这些发现可以为胆石病患者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抗生素抗性基因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息肉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雪松 朱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用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术和腹腔镜胆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用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主观症状、心理情绪、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息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 微创保胆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下载PDF
肝脏异位翻转并胆囊结石、胆囊炎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煜 成先义 王成林 《罕少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45-47,共3页
肝脏异位临床非常少见,临床统计发生率约0.01%,常常同时存在脾脏异位,这种情况多属肝脾换位,较多见于肝脾转位,肝脏位于左上腹部,脾脏位于右上腹部,还可合并右位心,甚至全内脏反位。间位结肠则是肠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这种变异也相对较多... 肝脏异位临床非常少见,临床统计发生率约0.01%,常常同时存在脾脏异位,这种情况多属肝脾换位,较多见于肝脾转位,肝脏位于左上腹部,脾脏位于右上腹部,还可合并右位心,甚至全内脏反位。间位结肠则是肠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这种变异也相对较多。肝脏异常同时合并翻转畸形临床罕见,检索文献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最近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异位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翻身 郭迎接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1期2514-2516,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技术及意义。方法2001年7月至2009年6月行88例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从术前胆囊功能评估,手术适应症选择,特殊结石的处理,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的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8... 目的探讨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技术及意义。方法2001年7月至2009年6月行88例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从术前胆囊功能评估,手术适应症选择,特殊结石的处理,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的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88例中,胆囊结石69例,2例因结石嵌顿,胆囊粘连,行胆囊造瘘术,其余均经胆道镜一次性取石成功,胆囊息肉19例均取出,无术后胆漏,无胆管损伤,无胆总管结石出现,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率,术后恢复快,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次日进流食,随访82例,时间1-3年,胆囊息肉无复发,两例胆囊结石复发均为术前评估胆囊收缩功能差,5例有右上腹隐疼等慢性胆囊炎表现,经内科治疗症状缓解。结论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技术安全可行,创伤小,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微创保胆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改进入路对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实荣 李晶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改进入路对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优势。方法将206例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入路术式,观察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改进入路术式,观察...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改进入路对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优势。方法将206例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入路术式,观察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改进入路术式,观察比较两组神经损伤例数、术后72 h内使用2次及以上强镇痛药物例数、切口感染例数、入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囊切除术改进入路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向东 沈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本组40例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35例,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2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1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5例,肺炎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本组40例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35例,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2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1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5例,肺炎1例,心功能不全1例。本组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老年胆结石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应早诊断早治疗,在治疗基础病的基础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安全的手术方法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急性胆囊
下载PDF
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丁建龙 刘晓晨 +1 位作者 豆发福 段建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单纯胆囊结石患者122例,胆囊息肉患者10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单孔组(102例)和多孔组(126例),其中单孔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LC),... 目的观察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单纯胆囊结石患者122例,胆囊息肉患者10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单孔组(102例)和多孔组(126例),其中单孔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LC),多孔组则采用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情况、疼痛情况、术后排气、切口感染、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其中单孔组有2例因三角区出血、肥胖等中转为多孔腹腔镜手术,有3例发生术后腹腔内残余感染。多孔组有2例因胆囊床积液行术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有1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单孔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多孔组(P<0.05);但在术后排气,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后者。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更加微创无瘢痕,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