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7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许宏辉 付旭峰 +4 位作者 印永祥 赵军 贾笑天 孙敏雅 张岩 《肝脏》 2024年第3期327-331,369,共6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6例HBV感染孕妇,根据IC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HBV组(124例)和HBV并发ICP组(62例),收... 目的探讨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6例HBV感染孕妇,根据IC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HBV组(124例)和HBV并发ICP组(62例),收集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及妊娠早期围保肝生化指标和胆汁酸谱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孕妇并发ICP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预测诊断效能。结果与HBV组比,HBV并发ICP组AST[(46.60±38.98)U/L比(30.97±31.49)U/L,P=0.004]、ALT[(50.80±36.81)U/L比(40.32±29.45)U/L,P=0.037]、DBil[(6.07±2.34)μmol/L比(4.73±1.83)μmol/L,P<0.001]、TBA[(16.98±2.48)μmol/L比(6.01±2.34)μmol/L,P=0.010]明显升高,CA[(0.59±0.49)μmol/L比(0.40±0.34)μmol/L,P=0.007]、GCA[(2.41±1.04)μmol/L比(1.52±0.70)μmol/L,P<0.001]、GDCA[(0.92±0.35)μmol/L比(0.67±0.37)μmol/L,P<0.001]、GCDCA[(2.14±0.89)μmol/L比(1.67±0.56)μmol/L,P<0.001]也升高,且AST、DBil、GCA、GDCA、GCDCA为HBV并发ICP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AST、DBil、GCA对HBV并发ICP诊断价值较高(分别AUC 0.747、0.725、0.761);GCDCA、GDCA的诊断价值一般(AUC 0.667、0.688)。结论胆汁酸谱GCA、GCDCA、GDCA亚型升高及AST、DBil升高均是HBV感染孕妇并发IC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GCA的预测诊断价值最高,临床应结合肝功能指标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胆汁酸谱检测 胆汁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下载PDF
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谢晓暄 杜丽娜 +1 位作者 郭紫云 杨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3,共5页
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是负责胆汁酸肠道重吸收的关键转运体,对维持胆汁酸和胆固醇稳态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受到转录因子、核受体和肠道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调控。ASBT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会导致胆汁酸及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多种... 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是负责胆汁酸肠道重吸收的关键转运体,对维持胆汁酸和胆固醇稳态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受到转录因子、核受体和肠道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调控。ASBT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会导致胆汁酸及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多种肝胆相关疾病。目前,ASBT作为一种治疗靶点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ASBT的生物学特征及表达调控机制,并对ASBT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 胆汁酸 胆汁淤积
下载PDF
胆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陈张华 王亚超 +1 位作者 张玲 段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3-83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胆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80头(28±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照公母各占1/2、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其中,对...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胆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80头(28±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照公母各占1/2、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黄芪多糖组饲喂添加0.1%黄芪多糖的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400、500、600 g/t胆汁酸的基础饲粮。试验期50 d。在仔猪28、45、78日龄时采集血样,检测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 g/t胆汁酸能显著提高28~78日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能显著提高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3(C3)、补体(C4)含量和猪瘟抗体阻断率(P<0.05);能显著提高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能显著提高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并能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相比黄芪多糖组,饲粮中添加500 g/t胆汁酸显著提高了28~78日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78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C3、C4含量和猪瘟抗体阻断率(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中GSH-Px活性(P<0.05),并降低了血清中MDA、TC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0 g/t胆汁酸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免疫功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且效果优于黄芪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复合胆汁酸对皮质酮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研究
4
作者 胡丹 郝燕青 +2 位作者 陈渠 邬晓婷 倪迎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bile acid,BA)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方法]试验选取了120只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BA日粮。BA添加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bile acid,BA)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缓解作用。[方法]试验选取了120只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BA日粮。BA添加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剂量依次递增。28日龄时,从基础日粮组中选取肉鸡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皮质酮处理组(CORT);从胆汁添加组中随机选取10只设为皮质酮+胆汁酸组(CORT+BA)。CON组颈部皮下注射乙醇PBS溶液(15%乙醇),CORT组和CORT+BA组注射4 mg·kg^(-1) CORT,连续注射7 d。肉鸡40日龄屠宰采样,记录器官与组织质量,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以测定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饲料中添加BA可显著缓解由CORT处理引起的腹脂率升高及腿肌重降低(P<0.05)。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ORT处理显著降低了40日龄肉鸡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增加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而BA处理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P<0.05)。与CON组相比,CORT组肉鸡肝脏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内脂滴显著富集且出现空泡化现象,而BA处理可显著缓解肝脏内的TG沉积(P<0.01)。CORT处理显著上调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下调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BA处理可显著逆转皮质酮引起的以上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并显著增加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脂肪酸转位酶(CD36)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胆汁酸可减少肝脏内甘油三酯合成,促进其分解,抑制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从而缓解皮质酮诱导的肉鸡脂肪肝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皮质酮 脂肪肝综合征 肉鸡
下载PDF
基于“肝-肠-脑轴”的胆汁酸信号通路神经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钟小微 胡穗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胆汁酸在肝脏内由胆固醇转化而成,并在肠道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信号传导和发挥作用。胆汁酸信号通路是机体类固醇物质的主要清除途径,其不仅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还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胆汁酸在胃肠道的作用机制已在... 胆汁酸在肝脏内由胆固醇转化而成,并在肠道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信号传导和发挥作用。胆汁酸信号通路是机体类固醇物质的主要清除途径,其不仅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还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胆汁酸在胃肠道的作用机制已在糖脂代谢性疾病和肝胆疾病中得到很好的证实。此外,胆汁酸信号通路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中枢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有所表达,具有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基于“脑-肠轴”、“肝-肠轴”学说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机制推导出肝、肠、脑之间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通路,提出“肝-肠-脑轴”学说,这与胆汁酸的生成和信号传导不谋而合。本文将从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传导过程出发,深入叙述胆汁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并从抗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应激等多角度分析胆汁酸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汁酸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肝-肠-脑轴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改善热应激畜禽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文彦 周倩 +1 位作者 瞿明仁 许兰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畜禽肉品质是对肉的理化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经济性状,而热应激一直是畜牧生产中降低畜禽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肠道菌群可影响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等,胆汁酸能够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物质消化吸收并作为信号分子... 畜禽肉品质是对肉的理化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经济性状,而热应激一直是畜牧生产中降低畜禽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肠道菌群可影响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等,胆汁酸能够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物质消化吸收并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机体代谢活动。肠道菌群参与胆汁酸的修饰过程,胆汁酸又能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它们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肠道菌群、胆汁酸及其受体的互作形成了“肠道菌群-胆汁酸”轴,调节着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能量代谢等许多生理过程,可能进一步影响着肉品质。大量研究表明,热应激造成畜禽生产性能的下降与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的失调有关,但是热应激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的关系不够明确。本文就热应激影响畜禽肉品质、“肠道菌群-胆汁酸”轴与热应激的关系以及通过该轴改善热应激导致的畜禽肉品质下降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解决热应激降低畜禽肉品质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肉品质 肠道菌群 胆汁酸 胆汁酸受体
下载PDF
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卢宇畅 王振宜 +8 位作者 杨豪杰 韩昌鹏 周海伦 李盈 崔灿 秦凯健 蒋嘉奇 尹相宜 干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2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择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建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2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择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建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每组5只,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活动、饮食、排便等情况;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情况,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体重减轻,毛发减少,便血,解稀便;结肠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祛瘀生新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灌胃结束时活动灵敏,毛发、饮食及排便无明显异常;结肠组织中有少许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熊脱氧胆酸(UDCA)、石胆酸(LCA)、牛磺-α-鼠胆酸(T-α-MCA)、牛磺猪胆酸(THCA)、甘氨猪胆酸(GHCA)、熊果胆酸(UCA)、猪胆酸(HCA)、脱氧胆酸(DCA)、α-鼠胆酸(α-M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猪去氧胆酸(H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胆酸(TCA)、胆酸(C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鹅脱氧胆酸(CDCA)、β-鼠胆酸(β-MCA)、甘氨胆酸(GCA)、脱氢胆酸(dehydro-C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祛瘀生新方组和美沙拉嗪组UDCA、LCA、T-α-MCA、THCA、GHCA、UCA、α-MCA、HCA、DCA、TCDCA、TDCA、GHDCA、HDCA、GLCA、TCA、C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CDCA、β-MCA、GCA、dehydeo-C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发生明显改变,祛瘀生新方可通过调节粪便中胆汁酸谱而减轻肠道炎症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胆汁酸代谢 肠道免疫 祛瘀生新方
下载PDF
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探讨高血压“土虚木郁”病机的生物学内涵
8
作者 司美龙 金华 +5 位作者 刘敏科 王宇 张秋菊 刘双芳 凌必时 祁尚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间存在双向关系,肠道菌群-胆汁酸轴代谢失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梳理及临床实践发现,“土虚”是高血压重要病理基础,“木郁”是高血压发病始动因素,“土虚木郁”是高血压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间存在双向关系,肠道菌群-胆汁酸轴代谢失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梳理及临床实践发现,“土虚”是高血压重要病理基础,“木郁”是高血压发病始动因素,“土虚木郁”是高血压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及胆汁酸代谢异常分别与中医“土虚”“木郁”密切相关,并且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失衡与中医“土虚木郁”相契合。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角度探讨高血压“土虚木郁”的生物学内涵,对于指导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胆汁酸 土虚木郁 高血压
下载PDF
丁香酸调控胆汁酸代谢和肠道屏障改善胆汁淤积肝病的研究
9
作者 罗欣 成鹏 +1 位作者 陆茵 韦忠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0-358,共9页
目的基于胆汁酸代谢和肠道屏障探讨丁香酸对胆汁淤积小鼠的调控作用。方法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香酸低、高剂量(70、140 mg·kg^(-1))组。连续7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于第5天给药2 h后腹腔注射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 目的基于胆汁酸代谢和肠道屏障探讨丁香酸对胆汁淤积小鼠的调控作用。方法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香酸低、高剂量(70、140 mg·kg^(-1))组。连续7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于第5天给药2 h后腹腔注射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小鼠模型。末次给药后,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肝质量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qPCR验证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mRNA的表达,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变化,检测肝脏和粪便中总胆汁酸变化。结果丁香酸可以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P<0.05,P<0.01),减轻肝脏损伤和坏死;降低模型组小鼠结肠的淋巴细胞浸润,恢复隐窝形态。丁香酸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结肠中ZO-1、Occludin、Claudin-5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11个代谢物,下调29个代谢物,代谢产物主要涉及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和胆汁分泌通路。丁香酸降低肝脏中总胆汁酸含量及增加粪便总胆汁酸的排出(P<0.05,P<0.01)。结论丁香酸可以显著改善胆汁淤积小鼠肠道屏障的受损,并且促进胆汁酸的代谢,这可能是丁香酸改善胆汁淤积的关键调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胆汁淤积 肝损伤 肠道屏障 胆汁酸代谢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调控胆汁酸代谢途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
10
作者 李昀珊 李景 +5 位作者 夏世金 刘梦冉 冷清阳 李文毅 张宏利 李晓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4-650,共7页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通过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对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二氢杨梅素组(100 mg/kg),给药干预28 d,期间维持高脂饲料喂养。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进食...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通过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对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二氢杨梅素组(100 mg/kg),给药干预28 d,期间维持高脂饲料喂养。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并称定腹股沟皮下脂肪(iWAT)、附睾脂肪(eWAT)和棕色脂肪(BAT)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WAT和BAT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16S rDNA测序分析和胆汁酸靶向分析观察肠道微生物和胆汁酸谱的改变,RT-qPCR法检测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杨梅素组小鼠体质量增加量减少(P<0.01),iWAT和eWAT质量减轻(P<0.05,P<0.01),iWAT和BAT中UCP1表达增加。模型组和二氢杨梅素组小鼠肠道菌群具有差异(P<0.05),其中与胆汁酸代谢相关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发生改变(LDA score>2)。与模型组比较,在粪便胆汁酸中,二氢杨梅素组结合型胆汁酸、牛磺-alpha-鼠胆酸(T-alpha-MCA)和牛磺-beta-鼠胆酸(T-beta-MCA)水平升高(P<0.05,P<0.01);在血清胆汁酸中,二氢杨梅素组血清总胆汁酸、胆酸(CA)、鹅去氧胆酸(CDCA)、牛磺胆酸(T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级胆汁酸水平降低(P<0.05);回肠组织Fxr、Fgf15 mRNA表达下调(P<0.05),肝组织Cyp7a1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二氢杨梅素可能通过重塑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与胆盐水解酶相关菌群的丰度,使结合型胆汁酸T-alpha-MCA和T-beta-MCA水平增加,抑制回肠FXR-FGF15通路使CYP7A1表达上调促进胆汁酸合成,进而改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肥胖 肠道菌群 胆汁酸 T-alpha-MCA T-beta-MCA FXR-FGF15通路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对慢性肝脏疾病的影响
11
作者 牙程玉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秀峰 王挺帅 赵庆瑞 陈玮钰 毛德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6-369,共4页
胆汁酸(BAs)的代谢异常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或由肝脏疾病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肝脏可通过门静脉系统接触肠道静脉,故肝脏容易受到肠腔经门静脉转运的细菌产物的影响。另外,肝脏可以通过胆道系统和BAs的相互作用... 胆汁酸(BAs)的代谢异常及肠道菌群的紊乱,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或由肝脏疾病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肝脏可通过门静脉系统接触肠道静脉,故肝脏容易受到肠腔经门静脉转运的细菌产物的影响。另外,肝脏可以通过胆道系统和BAs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肠道菌群移位也可能损害肝脏稳态[1],由此可见,BAs及肠道菌群在肝脏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肠道微生态 肝脏疾病
下载PDF
日粮添加胆汁酸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宋品 侯曼曼 +4 位作者 陈悦 胡丹 郝燕青 吴晨 倪迎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旨在探究胆汁酸(BAs)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山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8只生长期雄性波杂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康复后随机平均分为SARA组和SARA+BAs组,预饲期为2周,试验期8周,预饲期内由... 旨在探究胆汁酸(BAs)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山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8只生长期雄性波杂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康复后随机平均分为SARA组和SARA+BAs组,预饲期为2周,试验期8周,预饲期内由精粗比50∶50的日粮转为70∶30的高精料日粮诱导SARA,每只添加胆汁酸10 g/d,于试验期第1、14、28、42、56天晨饲后0、2、3、4和6 h进行瘤胃液pH值的动态监测,在第56天晨饲前采集瘤胃液,检测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及菌群结构。结果显示:SARA组山羊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饲料转化率有降低的趋势(P<010);SARA组山羊瘤胃液pH<58的持续时间大于3 h,处于SARA状态;而SARA+BAs组瘤胃液pH<58的时间均少于3 h;与SARA组相比,SARA+BAs组瘤胃内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乳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菌群分类学分析显示,SARA+BAs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菌门数量均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门水平上,SARA+BAs组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SARA+BAs组毛螺菌科_NK3A20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互营球菌属(Syntroph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瘤胃球菌科_NK4A214(Ruminococcaceae_NK4A214)、未分类的颤螺菌科(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韦荣球菌科UCG-001(Veillonellaceae_UCG-001)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胆汁酸可提升山羊瘤胃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善瘤胃发酵,从而缓解高精料日粮诱导的SA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亚急性瘤胃中毒: 瘤胃发酵: 菌群组成: 山羊
下载PDF
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18种胆汁酸的含量
13
作者 林晨 洪芳 +3 位作者 陈俊裕 林诗铃 郑燕芳 黄鸣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5-1072,共8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磺鹅去氧胆酸、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猪胆酸、牛磺脱氧胆酸钠、猪去氧胆酸、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钠、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石胆酸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Thermo Fisher Scientfic Bremen HYPERSIL GOLD色谱柱(2.1 mm×100 mm, 1.9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平行反应监测模式。再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18种胆汁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73%~104.07%,RSD 2.10%~4.07%。不同厂家样品中各胆汁酸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上清片 胆汁酸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胆汁酸代谢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4
作者 白一锋 靳春荣 +1 位作者 贾鸳鸯 张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综述胆汁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重要血管疾病的基础,胆汁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多种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 综述胆汁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重要血管疾病的基础,胆汁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多种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已知的有参与脂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血管内皮损伤、全身炎症反应、血压调节等过程,胆汁酸还可以通过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等受体发挥各种作用,明确胆汁酸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生理机制,可以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胆汁酸 尼醇X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5受体 综述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母胎胆汁酸水平评估胎儿心功能不全的价值分析
15
作者 杨伟辉 郭叶青 刘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母儿胆汁酸(TSBA)水平在评估新生儿心功能不全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ICP患者(重度15例,轻度21例)和15例匹配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效液...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母儿胆汁酸(TSBA)水平在评估新生儿心功能不全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ICP患者(重度15例,轻度21例)和15例匹配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量脐静脉血清中TSBA和心室功能障碍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获得胎儿心电图,测量并分析PR间期长度和心率变异性(HRV)参数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P患者分娩时的胎龄、胎儿出生体重均降低(H值分别为7.594、95.603,P<0.05),引产人数、自然阴道分娩人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Fisher)<0.05);三组母体和胎儿TSBA峰值浓度、分娩时胎儿NT-proBNP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重度ICP患者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H值分别为75.062、8.093、4.266,P<0.05);三组胎儿PR间隔长度、主动睡眠状态下胎儿SDNN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重度ICP患者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H值分别为4.913、4.520,P<0.05);相关分析表明,胎儿NT-proBNP与胎儿TSBA的疏水指数(HI)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7、0.54,P<0.05);母体TSBA浓度与胎儿PR间期长度、正常到正常间隔的标准差(SDNN)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9、0.34,P<0.05)。结论ICP中胎儿和母体血清胆汁酸浓度升高与以NT-proBNP浓度、PR间期长度和HRV增加为特征的异常胎儿心脏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新生儿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黄鳝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肝肠健康的影响
16
作者 雷薇 李加敏 +4 位作者 方鹏 徐嘉玲 罗天伦 徐路遥 彭墨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306,共13页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黄鳝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肠健康的影响。选择1200尾大小均一的健康黄鳝[初始均重(23.00±0.03)g],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配制胆汁酸添加量分别为0、125、250、375和500 mg/kg的等...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黄鳝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肠健康的影响。选择1200尾大小均一的健康黄鳝[初始均重(23.00±0.03)g],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配制胆汁酸添加量分别为0、125、250、375和500 mg/kg的等氮等脂饲料进行饲喂,并分别命名为CON、BA125、BA250、BA375和BA500组。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黄鳝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BA250组显著高于CON和BA500组;饲料转化率变化呈先降后升趋势。全鱼粗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而肝脏粗脂肪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CON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谷草转氨酶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血清D乳酸含量呈降低趋势。血清二胺氧化酶呈先降后升趋势,在BA250组中含量最低。与CON组相比,BA125和BA250组肝脏结构较为完整,肝小叶结构明显,细胞核数量增多。过量胆汁酸(BA375、BA500组)会导致肝细胞出现空泡化和破裂。肝脏中脂滴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肝脏acc和dgat2的mRN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cpt1的mRNA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在BA375时最高。肠道的绒毛宽度和固有层宽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BA500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均显著低于CON组。黄鳝肝脏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BA25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BA250组最高,丙二醛含量在BA250组最低。肠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的含量先降后升,在BA250组显著低于CON和BA375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zo1、zo2和occludin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本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提高黄鳝的生长性能,增强肝脏和肠道的抗氧化能力,且可通过上调脂肪分解代谢和抑制脂肪合成代谢降低肝脂沉积,缓解肝脏损伤,改善肝肠功能。本实验胆汁酸适宜添加量为250.0~283.3 mg/kg。本研究可为黄鳝的健康养殖积累基础数据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胆汁酸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肝脏健康 肠道屏障
原文传递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胆汁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17
作者 聂倩倩 王鑫 +2 位作者 杨发树 杨娟 张凤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1951,共10页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HPLC⁃RID)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研究建立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猪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2种高效液相色谱法、重量法、容量法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进行...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HPLC⁃RID)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研究建立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猪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2种高效液相色谱法、重量法、容量法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HPLC⁃RID法:试样用甲醇-乙腈-水溶液提取,C18柱分离,HPLC⁃RID测定,3种胆汁酸的定量限为10.0~20.0 mg/g,平均回收率为82.54%~10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0%~7.61%;HPLC⁃FLD法:试样用甲醇提取,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以1,4,7,10,13,16-六氧杂环十八烷乙腈液和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乙腈液衍生,C18柱分离,HPLC⁃FLD测定,3种胆汁酸的定量限为2.0~3.0 mg/g,平均回收率为70.43%~84.31%,RSD为4.82%~9.80%。结果表明:HPLC⁃RID法、HPLC⁃FLD法均可测定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的3种胆汁酸含量,但由于HPLC⁃FLD法胆汁酸需要衍生,易受样品基质影响,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重现性、稳定性差;重量法、容量法测定的是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所有胆汁酸的总含量,但由于方法特性所限,容量法测定结果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所有胆汁酸的总含量。本研究建立的HPLC⁃RID法重现性、稳定性、可信度高,适用于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猪胆酸、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的测定;重量法适用于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胆汁酸总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重量法 容量法 胆汁酸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胆汁酸对动物糖脂代谢的调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8
作者 祁兴震 路侹 +3 位作者 谢兰 王伦 金亚倩 刘桂芹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3,共6页
胆汁酸是糖脂代谢中的重要调控物质,具有乳化脂肪、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胆汁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中的脂肪吸收、胆固醇排泄以及肝脏的胆固醇合成来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此外,胆汁酸还可以影响动... 胆汁酸是糖脂代谢中的重要调控物质,具有乳化脂肪、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胆汁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中的脂肪吸收、胆固醇排泄以及肝脏的胆固醇合成来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此外,胆汁酸还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分泌,从而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目前,关于胆汁酸的合成机制以及疾病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但胆汁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还较少。胆汁酸除促进脂肪的乳化吸收外,在提高生产性能、保护肠道健康、缓解热应激、保护肝脏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文章从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胆汁酸的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糖代谢 脂代谢 动物生产
原文传递
胆汁酸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瘙痒
19
作者 边美 邓志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双亲性分子,不仅可以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与体内多种核受体家族及细胞膜受体家族结合,并在调节胆汁酸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双亲性分子,不仅可以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与体内多种核受体家族及细胞膜受体家族结合,并在调节胆汁酸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胆汁酸代谢紊乱。瘙痒是PBC常见的伴随症状,被认为与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介绍了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PBC和PBC相关瘙痒中的作用,旨在为PBC患者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瘙痒
下载PDF
胆管癌和胰腺癌患者胆汁酸分析及其潜在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李倩 宁波 +1 位作者 易航 钟立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CCA)和胰腺癌(PCC)胆管中胆汁酸组成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良性胆道疾病(BBD)患者、20例CCA患者和8例PCC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采集患... 目的探讨胆管癌(CCA)和胰腺癌(PCC)胆管中胆汁酸组成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良性胆道疾病(BBD)患者、20例CCA患者和8例PCC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采集患者的胆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分析62例患者胆汁中的40种胆汁酸。结果CCA患者胆汁中甘氨石胆酸(GLCA)、总非结合胆汁酸、总结合胆汁酸、甘氨结合胆汁酸、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23-脱甲胆酸(23-NorCA)、次级胆汁酸、鹅去氧胆酸(CDCA)、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BBD患者,而PCC患者胆汁中牛磺胆酸(TCA)、初级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B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NorCA、TDCA、CDCA、次级胆汁酸、总胆汁酸可作为辅助诊断CCA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初级胆汁酸、TCA对PCC的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管癌 胰腺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