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管盆式Roux-en-Y吻合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一例
1
作者 黄东方 杜也牧 +1 位作者 徐建波 王业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左右叶肝内同时存在多发肝内胆管充满型成堆结石,或全肝5个或以上肝段内存在多发肝内胆管充满型成堆结石,而且不能通过肝段和(或)肝叶切除来除净的肝内胆管结石即称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1-2])。目前临床上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以... 左右叶肝内同时存在多发肝内胆管充满型成堆结石,或全肝5个或以上肝段内存在多发肝内胆管充满型成堆结石,而且不能通过肝段和(或)肝叶切除来除净的肝内胆管结石即称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1-2])。目前临床上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以肝切除术为主,少数甚至需要行肝移植术。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既是患者的痛苦历程,亦往往是对外科医生的严峻挑战。70年代黄志强教授提出“解除梗阻、祛除病灶、取尽结石、通畅引流”的十六字原则。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采用盆式胆肠吻合术是指将已切开的1~3级肝管拼合、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盆式Roux-en-Y吻合术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肝门板 肝内二级胆管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对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陈尔英 张冬群 +2 位作者 罗永香 滕广萦 潘振斌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行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行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共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SAS、SDS评分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引流套管下经T管瘘道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术 扩张引流套管 T管瘘道 围手术期护理 负性情绪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效果的分析
3
作者 潘德标 叶小荣 叶卓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6例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1.52%),对照组10例(15.87%),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52,P=0.004),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14±2.01)d,对照组为(12.56±2.99)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5.41,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2.42%,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8,P=0.011)。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PDCA循环管理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4
作者 田利 杨娟 唐忠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96-0199,共4页
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回顾选用区间内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诊断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对比组(常规开腹手... 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回顾选用区间内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诊断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对比组(常规开腹手术)各6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比组,呈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减少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可加快症状缓解时间,可提高最终的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安全性有效性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5
作者 叶国华 姜继豪 杨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同时探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同时探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腹腔镜左肝切除及胆道镜取石,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左肝切除及胆道镜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肝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切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6.67%(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15/90)(P<0.05)。术后随访显示,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3.33%(3/90),对照组为2.22%(2/90),两组间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康复,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取石效果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6
作者 任伟 赵鑫 张晓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酒泉市人民...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酒泉市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观察组施以LC联合ERCP。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残石率、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和住院时间较短,禁食、排气、腹腔引流时间较少,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67%)较对照组(81.40%)高,残石率(2.33%)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5);术后24 h,观察组ALT、AS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C+ERCP施以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围术期情况,促康复,极大提升手术成功率,增强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PTCD引导下体外震波碎石联合ERCP治疗改道术后困难胆管结石2例
7
作者 方梦蝶 王月 +1 位作者 陈佳琦 张筱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背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目前治疗胆管结石的常规手段,但对于改道术后的患者,由于乳头位置改变、胆管插管困难等原因,ERCP成功率有所下降,需探索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病例... 背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是目前治疗胆管结石的常规手段,但对于改道术后的患者,由于乳头位置改变、胆管插管困难等原因,ERCP成功率有所下降,需探索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病例简介本文报道2例改道术后的困难胆管结石,在经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drainage,PTCD)引导下进行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联合ERCP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一些高龄、基础条件差的困难胆管结石患者,常规ERCP失败后可尝试使用PTCD解除梗阻、充分引流,待一般情况好转后,择期ESWL联合ERCP取石,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道术后困难胆管结石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体外震波碎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8
作者 丁军 毛栋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于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5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于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IL-6、CRP高于术前,但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 炎症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郝万山教授治疗胆管结石验案
9
作者 翟琼琳 郝万山(指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870-873,共4页
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郝万山教授治疗此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疾病平稳期,以舒肝利胆、健脾和胃、化石消积为主要治则;在梗阻性胆管炎急性发作时,因势利导,推陈致新,利胆... 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郝万山教授治疗此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疾病平稳期,以舒肝利胆、健脾和胃、化石消积为主要治则;在梗阻性胆管炎急性发作时,因势利导,推陈致新,利胆排石。如出现严重腹泻则舒肝利胆,健脾温中,如合并严重感染诸如出现肝脓肿,则清热解毒,舒肝利胆,凉血行瘀;或利胆化石,排脓消肿,补中托里。治疗多例均有佳效,此文仅举1例典型医案,以示郝老师治疗思路和用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利胆排石 化石消积 郝万山
下载PDF
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策略
10
作者 白佳宇 李生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45-349,共5页
胆内胆管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尤其在合并门静脉高压、合并肝内胆管癌、结石分布于肝脏两侧、多次手术后再发结石以及合并胆管狭窄的情况下,治疗更加复杂。本综述旨在总结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病治疗的现状和进展。通过回顾相关文献... 胆内胆管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尤其在合并门静脉高压、合并肝内胆管癌、结石分布于肝脏两侧、多次手术后再发结石以及合并胆管狭窄的情况下,治疗更加复杂。本综述旨在总结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病治疗的现状和进展。通过回顾相关文献,讨论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的优缺点,探讨针对合并症的治疗策略,以及针对多次手术后再发结石的处理方法。同时,对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治疗参考,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治疗策略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11
作者 史劲飞 汤洁 +1 位作者 戴筱筱 孙登群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3,5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行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瑞马唑仑麻醉,根据麻醉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0.2 mg/kg,n=52)及高剂量组(0.3 mg/kg,n=5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行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瑞马唑仑麻醉,根据麻醉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0.2 mg/kg,n=52)及高剂量组(0.3 mg/kg,n=5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氧化应激程度、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高剂量组(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均随时间发展而逐渐升高,且低剂量组Ramsay评分在麻醉15 min及麻醉30 min时均低于高剂量组(P<0.05)。术后6、12、24 h,高剂量组VAS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且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时间发展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过氧化氢(H_(2)O_(2))、人皮质醇(Cor)及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且低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高剂量组(P<0.05)。麻醉后15 min,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均升高,高剂量组血氧饱和度降低,且低剂量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低于高剂量组,血氧饱和度高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瑞马唑仑麻醉均具有较高的麻醉、镇静及镇痛效果,但高剂量麻醉易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易引起患者产生较大应激反应,因此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采用低剂量麻醉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肝内外胆管结石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治疗左肝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效果
12
作者 聂云贵 成武 王文儿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35,共6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治疗左肝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湘雅常德医院(3例)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例)收治的4例局限于肝Ⅲ段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治疗左肝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湘雅常德医院(3例)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例)收治的4例局限于肝Ⅲ段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3例,中位年龄61.5(45.0~69.0)岁。4例患者中,2例为单纯性肝Ⅲ段肝内胆管结石,1例为肝Ⅲ段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1例为肝Ⅲ段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4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式治疗局限于肝Ⅲ段的肝内胆管结石。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其中1例实施联合肝左静脉重建的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及切肝范围的变更。手术时间分别为280 min、440 min、220 min及110 min;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60 min、60 min、75 min和25 min。术中均无输血。4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10 d、9 d和6 d。1例发生肝断面积液,经保守治疗吸收治愈;其余3例均无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9.5(10.0~24.0)个月,均无结石复发或胆道相关症状。结论 对于符合特定解剖条件的局限于肝Ⅲ段的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 肝Ⅲ段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脐裂静脉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结石及胆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13
作者 张云松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结石及胆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结石及胆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结石及胆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结石及胆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组胃肠道综合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及胆管结石能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胆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胆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14
作者 闫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胆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ERCP,随机抽样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胆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ERCP,随机抽样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取石成功率、血清淀粉酶(AMY)、白细胞计数(WBC)、并发症、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取石成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MY、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的AMY以及术后24 h 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管结石ERCP围术期的处理中可以明显改善围术期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胆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疼痛 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15
作者 劳莅枫 沙洪存 洪晓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22-27,共6页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6例行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左肝切除术治疗者132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6例行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左肝切除术治疗者132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开腹肝左叶切除(open left-sided hepatectomy,OLH)组和腹腔镜肝左叶切除(laparoscopic left-sided hepatectomy,LLH)组患者进行1∶1匹配,两组各47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与OLH组比较,LLH组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胆瘘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步结石清除率、最终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腹手术和术后并发症是延长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开腹手术是术后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左肝外叶切除、术后胆瘘和合并多处结石是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胆瘘以及合并多处结石是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 左肝切除术 结石复发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16
作者 黄无浪 张旭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38-39,77,共3页
目的比较头侧入路与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左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0例行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头侧入路组,另外60例行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 目的比较头侧入路与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左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0例行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头侧入路组,另外60例行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尾侧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胆管炎、胆漏和残余结石等)发生情况。结果头侧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尾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尾侧入路组(均P<0.001);头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出血、胆管炎、胆漏和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均低于尾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相较于常规尾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短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 左半肝切除 头侧入路 尾侧入路
下载PDF
老龄胆囊切除术后多发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内镜及腹腔镜微创治疗疗效分析
17
作者 颜喆 田之豪 +3 位作者 王吉祥 张德祥 张舒龙 罗轩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目的 比较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om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老龄胆囊切除术后多发肝外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 目的 比较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om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老龄胆囊切除术后多发肝外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10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龄胆囊切除术后多发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BDE组和ERC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CBDE治疗组结石最大直径[(13.78±2.52) mm vs(9.38±2.82) mm]及胆总管直径[(14.96±2.50) mm vs(10.86±2.75) mm]均明显大于ERCP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LCBDE治疗组中术后发生A级胆漏1例,2个月后行胆道镜检查结石残留2例,行胆道镜下取石治疗;ERCP治疗组发生高淀粉酶血症3例,B级胰腺炎1例;LCBDE治疗组手术时间[(123.74±26.14) min vs(24.86±5.55)] min、术后肛门通气时间[(62.60±15.71) h vs(24.72±6.46) h]、术后住院时间[(9.40±1.44) d vs(3.55±1.84]) d均明显长于ERCP治疗组;两组术前生化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CBDE治疗组术后第1天WBC[(12.29±2.64)×10^(9)/L vs(10.11±2.91)×10^(9)/L]、术后第1天CRP[(51.96±14.70) mg/L vs(36.17±14.04)] mg/L、术后第3天CRP[(23.30±8.20) mg/L vs(15.10±5.85) mg/L]均明显高于ERCP治疗组,两组TBIL、DBIL、AL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龄胆囊切除术后多发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采用LCBDE与ERCP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ERCP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快,对小直径胆管结石是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胆囊切除术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多维危机控制模式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18
作者 侯粉丽 朱春艳 刘淑莹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肝内胆管结石因其结石位置较为特殊,且结石分布较广,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且病情复杂,是肝胆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胆肠吻合术与肝叶切除为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式,但术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1]。研究证实,危机干预可提高腹部手术患者的围... 肝内胆管结石因其结石位置较为特殊,且结石分布较广,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且病情复杂,是肝胆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胆肠吻合术与肝叶切除为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式,但术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1]。研究证实,危机干预可提高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性,促进术后康复[2]。本研究旨在探索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多维危机控制模式的效果及其对心理危机感及应对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危机控制模式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心理危机感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吴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应用于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3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应用于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3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取石术治疗,就两组患者围术期治疗情况与并发症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肛门排气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围术期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提升术后早期康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下载PDF
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比较
20
作者 李益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49-151,159,共4页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腹部CT、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腹部CT、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统计3种检查方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结果,并比较其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直径≤8 cm结石检出率和检查时间。结果: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1例,阴性9例;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8例,阴性12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3例,阴性17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0例,阴性10例;腹部CT、B超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腹部B超,准确度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8 cm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时间均长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高于CT、B超,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部CT 腹部B超 检查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