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分析认识胆石病的内镜治疗
1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治疗以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取石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技术已广泛用于胆石病的治疗,但胆漏、结石复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仍困扰着肝...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治疗以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取石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技术已广泛用于胆石病的治疗,但胆漏、结石复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仍困扰着肝胆外科医师。胆胰管汇合部是指胆总管末端、主胰管开口及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区域,其中Oddi括约肌控制着胆汁及胰液的排泄。该部位的疾病会影响胆汁及胰液的流速及流向,不仅会导致胆胰疾病,而且与胆石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病 胆胰管汇合部疾病 腹腔镜 道镜 十二指肠镜
原文传递
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角度分析和认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及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玉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6期456-459,共4页
在我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常见。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有密切关系。胆胰管汇合部及其疾病一、胆胰管汇合部发育胆胰管汇合部起源于人胚前肠。在发育第4周,前肠末端腹侧壁向外长出囊状的... 在我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常见。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胆胰管汇合部疾病有密切关系。胆胰管汇合部及其疾病一、胆胰管汇合部发育胆胰管汇合部起源于人胚前肠。在发育第4周,前肠末端腹侧壁向外长出囊状的肝憩室,其尾部伸长形成胆总管,并与十二指肠相连,开口于十二指肠的腹侧壁。前肠背腹两侧各伸出一个芽突,形成背胰和腹胰,其中腹胰以胰导管的原基与十二指肠相连。胚胎第5~6周,伴随十二指肠转位及肠壁不均匀发育,腹胰从十二指肠腹侧转位至背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腺炎 胆胰管汇合部疾病 低位合流异常 隐匿性反流 内镜分流术
原文传递
胰胆反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57-260,共4页
胰胆反流(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PBR)常见于胆胰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胰酶原被胆汁激活后损伤胆管及胰管黏膜,引起急慢性炎症、结石和肿瘤等胆胰疾病。此外,胆胰合流正常的患者也存在PBR,称之为隐匿性胰... 胰胆反流(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PBR)常见于胆胰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胰酶原被胆汁激活后损伤胆管及胰管黏膜,引起急慢性炎症、结石和肿瘤等胆胰疾病。此外,胆胰合流正常的患者也存在PBR,称之为隐匿性胰胆反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BR),其病理改变与PBM一致。我们以胆胰管汇合部解剖为基础,综合PBR的影像学、内镜及胆汁淀粉酶等诊断标准,将PBR分为高位胆胰合流异常(high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HPBM)、低位胆胰合流异常(low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LPBM)及OPBR三种类型,并对其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为PBR的精准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 合流异常 隐匿性反流 胆胰管汇合部疾病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分流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