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4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吴朔春 孙雪峰 +3 位作者 陆颖霞 刘畅 仪晓立 陶然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高分辨率CT(HRCT)及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45耳)儿童EACC患者的HRCT及9例MRI影像征象及临床治疗价值。结果45耳儿童EACC均表现为外... 目的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高分辨率CT(HRCT)及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45耳)儿童EACC患者的HRCT及9例MRI影像征象及临床治疗价值。结果45耳儿童EACC均表现为外耳道内软组织影,7耳软组织呈含气条片状,38耳软组织呈团块状实性致密影,3耳MRI呈T2高信号/T1等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30耳位于外耳道中内侧且覆盖鼓膜,28耳外耳道局部扩大,17耳无扩大。7耳单下壁受累;38耳多骨壁受累,其中上壁23耳,下壁25耳,6耳各壁均受累。33耳骨边缘不规则。11耳鼓室盾板变钝或消失。15耳鼓室受累,15耳砧骨长脚受压吸收破坏;8耳砧骨短脚吸收破坏;2耳镫骨吸收破坏;5耳伴发乳突炎。乳突气化型37耳,混合型7耳,板障型1耳。结论EACC病变位置局限,多位于外耳道中内侧,伴局部骨质破坏,累及中耳者少,未见合并耳周感染者。术前常规耳部HRCT及MRI扫描有助于精准定位及定性,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清除胆脂瘤、提高听力及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耳道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56排CT扫描鼓室盾板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刘大鹏 许佳 孙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鼓室盾板在256排CT的形态特征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8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CT扫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 目的探讨鼓室盾板在256排CT的形态特征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8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CT扫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冠状位观察鼓室盾板的形态,作出有无并发胆脂瘤的诊断,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评价其符合率。结果56例患者鼓室盾板有明显骨质破坏吸收,其中54例患者手术证实合并胆脂瘤。24例患者鼓室盾板无明显骨质破坏吸收,14例患者为骨疡型,10例为单纯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与鼓室盾板破坏的CT表现符合率为94.2%。结论256排CT扫描鼓室盾板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鼓室盾板的骨质破坏是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较特异性的指标,为临床对中耳炎的分型及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随访提供了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鼓室盾板 中耳炎 胆脂瘤 临床表现 CT征象
下载PDF
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3
作者 乾恩乐 任红波 +5 位作者 刘薇 段清川 杨伟光 蔡芳宇 韩富根 张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病例资料,总结耳流脓、发热、头痛、呕吐、意... 目的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中耳胆脂瘤合并颅内并发症的病例资料,总结耳流脓、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多学科会诊、术中情况、治疗结局等特点。结果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均有耳流脓病史,伴有发热、头痛,其中1例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3例患者入院时均完善头颅CT及MRI、颞骨CT,2例合并硬脑膜外脓肿,1例合并小脑脓肿。入院后均经验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3例患者均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围手术期方案,首先解决患儿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急症,在颅内症状控制后与神经外科医师联合在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性手术,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改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对儿童中耳胆脂瘤患者,当出现高热、头痛时,一定要警惕颅内并发症的出现,及时行头颅CT及MRI,并与多学科协作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根治性乳突开放术,清除病变,通畅引流,以达到安全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耳胆脂瘤 颅内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TSE-DWI在显示及鉴别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价值
4
作者 赵妍 巩武贤 +1 位作者 王文玉 李传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MR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urbo spin-echo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TSE-DWI)在显示和鉴别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证实的中耳炎患者99例,术前行常规MRI序列及TSE-DWI序列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将... 目的 探讨MR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urbo spin-echo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TSE-DWI)在显示和鉴别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证实的中耳炎患者99例,术前行常规MRI序列及TSE-DWI序列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胆脂瘤组56例及非胆脂瘤组43例。利用syngo. via后处理软件分别定量测量并计算胆脂瘤及非胆脂瘤病变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SIR)、ADC值。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中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SI、SIR、和ADC值鉴别胆脂瘤和非胆脂瘤病变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胆脂瘤组的SI、SIR均值明显高于非胆脂瘤组,ADC均值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将SI、SIR、ADC值的截断值分别确定为226.0、0.8、2.5×10^(-3)mm^(2)/s时,诊断胆脂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7.7%;98.2%、97.7%;100%、97.7%。结论 TSE-DWI技术在鉴别诊断胆脂瘤与非胆脂瘤病变中具有很大优势,定量指标SI、SIR、ADC值可以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段英侠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中耳胆脂瘤是位于中耳内由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以及角化碎片构成的囊性结构,由于具有过度增生及骨质吸收破坏等病理生理特性,临床上常可有听力下降、面瘫等颅内、外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 中耳胆脂瘤是位于中耳内由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以及角化碎片构成的囊性结构,由于具有过度增生及骨质吸收破坏等病理生理特性,临床上常可有听力下降、面瘫等颅内、外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通过查阅复习医学文献,综合临床诊治体会,从多学科、多领域探讨中耳胆脂瘤的病因病机,提升对中耳胆脂瘤的认识,以期在临床上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胆脂瘤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
6
作者 王抗震 王育渊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治疗)和对照组(传统乳突根治术治疗),各55例。观察患者的听力改善情...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治疗)和对照组(传统乳突根治术治疗),各55例。观察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改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后,两组的鼓室压均显著提高,且改良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耳道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改良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鼓室压,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持续降低患者的随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乳突根治术 外耳道重建 胆脂瘤型中耳炎 听力 复发 鼓室压
下载PDF
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肖玲 丁玲 +5 位作者 江英 陈成 庞颖 索风涛 张峰 苏述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bilateral congenital cholesteatoma, B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10耳)BCC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BCC手术清除胆脂瘤,均先行病变严重侧,术后3~6月再行对...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bilateral congenital cholesteatoma, B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10耳)BCC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BCC手术清除胆脂瘤,均先行病变严重侧,术后3~6月再行对侧手术,术前0.5、1、2、4 kHz气导平均听阈为45.1±13.3 dB HL,骨导平均听阈为9.6±5.7 dB HL。其中Ⅰ期1耳,Ⅱ期1耳,Ⅲ期3耳,这5耳经外耳道耳内镜下手术;Ⅳ期5耳,其中2耳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3耳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术后听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除1耳(10%)复发,重新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外,其余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儿气导平均听阈18.3±4.5 dB HL,骨导平均听阈6.2±4.1 dB HL,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治疗是BCC的唯一治疗方式,手术可提高患儿听力;Ⅰ、Ⅱ、Ⅲ期胆脂瘤病变较局限,未累及乳突,可优先考虑经外耳道耳内镜下手术;而Ⅳ期病变较广泛,累及乳突,建议显微镜下行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双侧 先天性 中耳胆脂瘤
下载PDF
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海 《微创医学》 2023年第3期370-373,共4页
21世纪以来,随着摄像显像系统的不断升级以及高清内镜的应用,内镜下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中耳解剖结构,如今4k摄像成像系统甚至突破了人眼的分辨能力。近5年来,耳内镜手术已成为国内耳科学的新热点,中耳胆脂瘤的内镜也在各级医院开展。本... 21世纪以来,随着摄像显像系统的不断升级以及高清内镜的应用,内镜下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中耳解剖结构,如今4k摄像成像系统甚至突破了人眼的分辨能力。近5年来,耳内镜手术已成为国内耳科学的新热点,中耳胆脂瘤的内镜也在各级医院开展。本文就耳内镜手术方式、耳内镜胆脂瘤手术的优缺点、耳内镜手术技术的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耳内镜 手术 综述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Ki-6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9
作者 刘秀虹 马玉坤 +1 位作者 涂博 蒋立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2-377,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和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为实验组,10例耳后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实验组依骨质破坏程度分为轻度组...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和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为实验组,10例耳后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实验组依骨质破坏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中耳胆脂瘤上皮及正常皮肤表皮中IGF-I及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 胆脂瘤组上皮中IGF-I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24±0.08 vs.0.06±0.04,t=7.26,P=0.000,P<0.001),重度组IGF-I的表达高于轻度组(0.29±0.05 vs.0.19±0.06,t=4.80,P=0.000,P<0.001)。胆脂瘤组上皮的PI高于对照组(19.6%±8.8%vs.5.6%±2.1%,t=8.04, P=0.000,P<0.001),重度组的PI高于轻度组(23.4%±6.6%vs.15.9%±9.4%,t=2.52,P=0.018,P<0.05)。胆脂瘤组上皮中的PI与同一标本相邻切片中IGF-I的表达密切相关(r=0.51,P=0.004,P<0.05)。结论 IGF-I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呈高表达,IGF-I与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及骨质破坏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KI-67 骨质破坏
下载PDF
32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陆金山 阿不拉江·托合提 +2 位作者 杨丽 吾买尔·亚森 唐亮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类型岩部胆脂瘤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颞骨岩部胆脂瘤,按Sanna分型分为迷路上型(10例)、迷路下型(11例)、迷路下-岩尖型(1例)、巨大迷路型(9例)、岩尖型(1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 目的总结分析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类型岩部胆脂瘤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颞骨岩部胆脂瘤,按Sanna分型分为迷路上型(10例)、迷路下型(11例)、迷路下-岩尖型(1例)、巨大迷路型(9例)、岩尖型(1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评估面瘫情况:术前面瘫10例(31.25%),面瘫HB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2例,Ⅴ级2例,Ⅵ级4例。术前即伴颅内外并发症者21例,其中脑脓肿5例。归纳总结各类岩部胆脂瘤的治疗经验。结果32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以彻底切除胆脂瘤为前提,其中1例巨大迷路型胆脂瘤,病变侵及桥小脑角区,术中残留少许,其他患者在显微镜下或内镜下观察均无病变残留。术后新增的并发症有Bezold脓肿1例、额颞顶枕部硬膜下血肿1例、脑脊液耳漏1例、术后面瘫3例,均予以相应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有迷路上型1例复发,巨大迷路型1例复发,并再次行手术治疗痊愈,随访中无死亡病例。结论颞骨岩部胆脂瘤的治疗,术式选择至关重要,需根据病变分型、面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等综合评估,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前提下,并保留面神经功能、重建听力及处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部胆脂瘤 面神经 脑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下载PDF
适形骨片后壁重建技术在外耳道胆脂瘤术中应用探讨
11
作者 张媛 闫艳 +7 位作者 李子博 张晨 张淼 郑凡君 李雨青 王晨晨 刘日渊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 探讨自体乳突皮质骨制备适形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治疗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33例乳突气化良好的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病例,行部分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自体乳突皮质骨雕刻成适形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并... 目的 探讨自体乳突皮质骨制备适形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治疗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33例乳突气化良好的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病例,行部分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自体乳突皮质骨雕刻成适形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以筋膜(骨膜)瓣覆盖完成外耳道成形。结果 33耳手术均顺利完成,共31耳一次手术实现干耳,随访无胆脂瘤复发、无重建外耳道后壁塌陷及狭窄闭锁;其中1例患者术后鼓膜穿孔,二次手术后鼓膜完整、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重建的外耳道后壁出现窦道与乳突腔相通而导致间断耳漏,二次手术后干耳并恢复了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共32耳干耳。另有1耳外耳道胆脂瘤复发,同时伴耳漏及耳道狭窄。结论部分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适形骨片外耳道后壁重建手术治疗Ⅲ期外耳道胆脂瘤,以筋膜(骨膜)瓣予以覆盖完成外耳道成形,可有效清除病变同时恢复接近正常外耳道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应用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后壁重建 自体乳突皮质骨 适形骨片制备 带蒂骨膜瓣
下载PDF
乳突根治术联合软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刘利民 王冬青 吕怀庆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215-2218,共4页
目的研究乳突根治术联合软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中耳胆脂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对照... 目的研究乳突根治术联合软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中耳胆脂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突根治术联合软性外耳道后壁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术后24 h干耳率、外耳道情况、听力情况(听力提高、平均气导差、平均骨导差、平均听阀)、听力改善率、耳道功能良好率、鼓膜愈合率、术后1年胆脂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耳时间及术腔上皮化时间分别为(24.15±6.49)、(20.47±7.14)d,均短于对照组[(30.26±5.83)、(26.46±8.38)d],术后24 h干耳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耳道大腔、小腔患者比率分别为5.77%、5.77%,均低于对照组(26.00%、22.00%),外耳道中腔、正常患者比率分别为23.08%、65.38%,均高于对照组(8.00%、4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听力提高、平均听阈分别为(21.38±2.44)、(23.15±2.84)dB,均高于对照组[(15.92±2.27)、(16.53±2.64)dB],气导差、骨导差比分别为(10.06±1.76)、(9.79±1.34)dB,均低于对照组[(14.89±1.66)、(15.02±1.49)dB],听力改善率为80.77%,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耳道功能良好率及鼓膜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脂瘤复发率为3.85%,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乳突根治术相比,乳突根治术联合软性外耳道后壁重建治疗中耳胆脂瘤愈合时间更短,听力改善率更高,外耳道形态更好,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 乳突根治术 软性外耳道后壁 听力情况 胆脂瘤复发率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岩骨胆脂瘤手术治疗方法及优势分析
13
作者 朱玉华 朱荔 +7 位作者 王方园 贾建平 杨淑芝 赵丹珩 王辉兵 刘娅 刁明芳 侯昭晖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岩骨胆脂瘤的方法和技术特点,分析功能保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内镜外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手术治疗的6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按Sanna方法分型:迷路上型2例、岩尖型1例、广泛型...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岩骨胆脂瘤的方法和技术特点,分析功能保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内镜外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手术治疗的6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按Sanna方法分型:迷路上型2例、岩尖型1例、广泛型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岩骨胆脂瘤。其中耳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者3例,均为广泛型,均为耳后入路,包括经耳囊入路2例(20.0%)和经迷路入路1例(16.0%)。结果内镜辅助下治疗的患者占所有岩骨胆脂瘤患者的50%,术中入路主要为内镜辅助内听道上经迷路入路和内镜辅助经迷路下入路。所有患者均未行面神经移位,完整清除岩尖部、面神经周围、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内听道及硬脑膜周围胆脂瘤。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也正常,术前面瘫患者经减压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手术术腔封闭3例,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内镜辅助下进行岩骨胆脂瘤的手术入路多样,根据病灶部位联合应用多种入路,具有复发率低、可保全血管、神经功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颞骨岩部 内镜辅助 手术方法 优势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影响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唐强 阮标 +3 位作者 李书聆 高竞逾 蒋中莉 梁绍伟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1664-1670,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胆脂瘤型中耳炎(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2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C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2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胆脂瘤型中耳炎(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2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C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25例)。术后使用浸润过氢化可的松氯霉素滴耳液的耳科小纱条加压填塞对照组患者术腔,先使用浸润过rh-EGF的耳科小纱条附于观察组患者术腔,再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腔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发生情况。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术腔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病变组织清除不彻底、上鼓室外侧开放不全、后鼓室病变、术腔引流不畅、术后未使用rh-EGF是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使用rh-EGF可以缩短COM患者术腔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复发与吸烟史、病变组织清除不彻底、上鼓室外侧开放不全、后鼓室病变、术腔引流不畅、术后未使用rh-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术腔上皮化 疗效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耳内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对照研究
15
作者 廖军 吴烽芳 +1 位作者 林雯 张晓东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耳内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耳胆脂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诊断为中耳胆脂瘤的患者106例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3例,耳内镜下手术治疗者为内镜组,显微... 目的研究耳内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耳胆脂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诊断为中耳胆脂瘤的患者106例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3例,耳内镜下手术治疗者为内镜组,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者为微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统计治疗的效果,术后不良症状表现、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内镜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与微镜组相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11%(52/53)高于微镜组86.79%(4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及随访复发率均稍低于微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胆脂瘤患者的手术方案的选择中,耳内镜下手术与显微镜治疗均为手术治疗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干耳,但均有可能发生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但前者手术术后干耳时间更短,所获得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下手术 耳显微镜手术 胆脂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Shin 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个体化手术方式探讨
16
作者 沈莉莉 朱国臣 张永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Shin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科病房的55例(56耳) Shin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胆脂瘤侵及的范围,Ⅱ期36... 目的 探讨Shin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科病房的55例(56耳) ShinⅡ期、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胆脂瘤侵及的范围,Ⅱ期36耳均行耳内镜下EACC切除术,其中12耳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3耳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鼓室成形术;Ⅲ期18耳行耳内镜下EACC切除术+鼓室成形术+外耳道成形术,Ⅲ期2耳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乳突缩窄术。术后3~10周干耳。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Ⅱ期EACC首选耳内镜下手术,术后恢复快、创伤小。Ⅲ期EACC的手术方式需根据术前高分辨率颞骨CT进行个性化选择。对于胆脂瘤广泛侵及乳突的Ⅲ期EACC宜采用显微镜下乳突改良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乳突缩窄术,而乳突气房受累范围局限的Ⅲ期EACC,可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鼓室成形术+外耳道成形术,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耳内镜 耳道 鼓室 乳突
下载PDF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
17
作者 张茜 叶放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28-2733,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收治的177例60岁及以上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双耳0.5、1、2、4 kHz 4个...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收治的177例60岁及以上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双耳0.5、1、2、4 kHz 4个频率的纯音测听结果、听骨链损伤的严重程度、中耳腔的状态、鼓膜穿孔的面积以及病变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穿孔面积与各频率骨、气导阈值呈正相关(P<0.05)。除4 kHz骨导阈值,老年中耳胆脂瘤患者鼓膜穿孔面积与其余各频率骨、气导阈值及骨、气导阈值差呈正相关(P<0.05)。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听骨链损伤严重程度与各频率骨、气导阈值及骨、气导阈值差呈正相关(P<0.05)。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中耳状态与各频率骨、气导阈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患耳较健耳骨、气导听力下降严重。老年中耳胆脂瘤患者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骨、气导听力下降严重。鼓膜穿孔面积越大,听骨链损伤越重,中耳内炎症程度越重,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的骨、气导听力下降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导阈值 气导阈值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老年
下载PDF
单侧中耳胆脂瘤患者耳内镜手术中应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对术耳气骨导差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钟烁 苗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究单侧中耳胆脂瘤(middle ear cholesteatoma,MEC)患者耳内镜手术中应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对术耳气骨导差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02例单侧ME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 目的探究单侧中耳胆脂瘤(middle ear cholesteatoma,MEC)患者耳内镜手术中应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对术耳气骨导差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02例单侧ME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单侧MEC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模式耳内镜手术,对照组采用非灌流耳内镜手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治疗时间,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气导听阈、骨导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及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 gap)的变化,观察术后两组MEC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MEC患者手术用时(86.52±7.30)min,对照组MEC患者手术用时(117.15±9.34)min,两种模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A-B gap值分别为(54.70±10.38)dB、(34.93±9.30)dB,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A-B gap值分别为(35.24±11.66)dB、(15.65±7.07)d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和术后骨导听阈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有2例中耳胆脂瘤复发,对照组患者术后有6例复发,其复发率分别为3.92%和11.76%(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面瘫、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结论单侧MEC患者耳内镜手术中应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能降低患者气骨导差,减少MEC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听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手术 中耳胆脂瘤 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 气骨导差 复发率
下载PDF
Ⅲ期外耳道胆脂瘤再分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段礼府 鄢斌成 +2 位作者 蒋宗玲 魏兴 胡一勇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对Ⅲ期外耳道胆脂瘤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试验组30例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患者根据面神经桥是否完整分为Ⅲa期、Ⅲb期,Ⅲa期根据乳突不同气化程度,采用相应的乳突手术+鼓室探查+外耳道后壁重建术,... 目的探讨对Ⅲ期外耳道胆脂瘤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试验组30例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患者根据面神经桥是否完整分为Ⅲa期、Ⅲb期,Ⅲa期根据乳突不同气化程度,采用相应的乳突手术+鼓室探查+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加或不加鼓室成形术,Ⅲb期采用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用骨粉缩腔,耳后皮瓣复合瓣促进上皮化。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术后干耳时间、听力、胆脂瘤复发等指标,与既住病例中选择30例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干耳时间、听力、胆脂瘤复发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Ⅲ期外耳道胆脂瘤进行再分期治疗,能提高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后壁重建 完桥式乳突切开 耳后皮瓣复合瓣
下载PDF
耳内镜和显微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64例比较分析
20
作者 孙祥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3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分别在耳内镜下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省苏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6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耳内镜组和显微镜组。耳... 目的 探讨分别在耳内镜下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省苏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6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耳内镜组和显微镜组。耳内镜组在2020年3—7月完成的中耳胆脂瘤手术,共30例;显微镜组在2017年1月—2020年2月完成的中耳胆脂瘤手术,共34例。比较两组术后远期听力恢复效果、干耳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听力情况均较术前改善,且耳内镜组的术后听力情况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镜组干耳时间为(4.05±0.24)周,短于显微镜组的(7.01±0.3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07,P<0.05)。两组的并发症如面瘫、脑脊液耳漏、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效果均明显,二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似,但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改善患者听力效果更为明显,干耳时间更短,手术更微创,临床中耳内镜下结合显微镜辅助的中耳胆脂瘤手术更为稳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显微镜 中耳胆脂瘤 微创 听力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