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接触电池组件封装损失研究
1
作者 左燕 周西勇 +2 位作者 王锐 赵思阔 雷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5期89-92,共4页
本文对光伏行业高度关注的高效电池组件封装损失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双面电池组件与背接触电池组件封装损失的全影响因素和差异,提出不同结构的高效电池对降低封装损失的材料和工艺有适配需求。并通过试验验证采用不同类型的光伏玻璃、... 本文对光伏行业高度关注的高效电池组件封装损失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双面电池组件与背接触电池组件封装损失的全影响因素和差异,提出不同结构的高效电池对降低封装损失的材料和工艺有适配需求。并通过试验验证采用不同类型的光伏玻璃、胶膜与背板封装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电池片间隙、多主栅焊接封装工艺以降低背接触电池组件封装损失的实际效果,同时提出了生产焊接工艺对确保组件功率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电池 封装损失 光学损失 电学损失 光学增益 失配
下载PDF
背接触光伏组件用有机硅绝缘胶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黄琪伟 谭小春 +3 位作者 夏正月 孟夏杰 江华 马攀 《太阳能》 2024年第10期77-84,共8页
以不同粘度、不同比例的乙烯基苯基硅树脂与苯基含氢硅树脂作为基体,通过调整配方成分得到4种有机硅绝缘胶的配方,并对不同配方下制得的有机硅绝缘胶进行了太阳电池翘曲高度、铅笔硬度、划格法附着力等物理性能测试,以及湿热试验(DH1000... 以不同粘度、不同比例的乙烯基苯基硅树脂与苯基含氢硅树脂作为基体,通过调整配方成分得到4种有机硅绝缘胶的配方,并对不同配方下制得的有机硅绝缘胶进行了太阳电池翘曲高度、铅笔硬度、划格法附着力等物理性能测试,以及湿热试验(DH1000)、热循环试验(TC200)、湿冻试验(HF10)等老化试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以10 phr的5000 cs乙烯基苯基硅树脂、30 phr的10000 cs乙烯基苯基硅树脂及60 phr的16000 cs苯基含氢硅树脂为基体时制得的有机硅绝缘胶具备高铅笔硬度(9H)、高附着力(划格法附着力等级为0级)、高体积电阻率(10^(16)Ω·cm级)和耐老化性能,与环氧树脂绝缘胶的物理性能相当;且其老化测试后的划格法附着力等级变化不大;其具备比环氧树脂绝缘胶更高的分解温度,太阳电池翘曲高度更低,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制程过程中的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光伏组件 绝缘胶 有机硅 铅笔硬度 耐老化性能
下载PDF
背接触电池的低温主栅工艺分析
3
作者 李跃恒 张天杰 +4 位作者 杨爱静 吴翔 屈小勇 韩秦军 申海超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244-245,共2页
阐述主栅材料、电极结构和烘干工艺方面对背接触电池的影响,通过优化相关参数实现背接触电池的高转换效率,从而获得成本较低、生产节奏较快、效率更优的主栅工艺,促进生产发展。
关键词 高效电池 背接触 电极结构 主栅工艺
下载PDF
背接触电池的细栅线工艺分析
4
作者 李跃恒 张天杰 +4 位作者 杨爱静 吴翔 屈小勇 韩秦军 申海超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3期298-299,共2页
阐述不同细栅线间距和细栅线横截面积在背接触电池上对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确定细栅线间距需要进行不断缩小、密化,细栅线的横截面积需要不断增加、宽化,获得优异的电池效率。
关键词 新能源技术 储能电池 背接触 细栅线
下载PDF
新型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背接触优化
5
作者 李学锐 林俊辉 +5 位作者 唐戎 郑壮豪 苏正华 陈烁 范平 梁广兴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硒化锑(Sb_(2)Se_(3))具有低毒、原材料丰富和光电性能优异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材料之一.但目前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碲化镉、铜铟镓硒和钙钛矿等太阳电池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限制Sb... 硒化锑(Sb_(2)Se_(3))具有低毒、原材料丰富和光电性能优异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材料之一.但目前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碲化镉、铜铟镓硒和钙钛矿等太阳电池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限制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太阳电池结构中Mo背电极和Sb_(2)Se_(3)薄膜构建的背接触界面处容易形成较高的势垒,降低载流子的抽取效率.本工作则对Mo背电极进行热处理生成缓冲层MoO_(2)薄膜,发现缓冲层MoO_(2)的引入,可有效地促进Sb_(2)Se_(3)薄膜的择优取向生长,同时实现太阳电池Mo/MoO_(2)/Sb_(2)Se_(3)背接触势垒降低,相应的填充因子、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均获得显著提高,构建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从5.04%提升至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锑 薄膜太阳电池 背接触势垒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基于氯化铯背接触处理优化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性能
6
作者 赵聪 郭华飞 +2 位作者 邱建华 丁建宁 袁宁一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6-644,共9页
本文使用气相输运沉积的方式制备了硒化锑(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并采用氯化铯(CsCl)溶液对器件上界面进行处理,同时对薄膜和器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研究发现,CsCl溶液的背接触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器件的载流子收集以及降低上界面复合... 本文使用气相输运沉积的方式制备了硒化锑(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并采用氯化铯(CsCl)溶液对器件上界面进行处理,同时对薄膜和器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研究发现,CsCl溶液的背接触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器件的载流子收集以及降低上界面复合,还可以优化薄膜的结晶性、表面粗糙度和光电性能。基于FTO/CdS/Sb_(2)Se_(3)/CsCl/Au的器件结构,得到了转换效率为6.32%的高效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比基础器件效率提升了12%。本文的工作对Sb_(2)Se_(3)薄膜太阳电池未来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他同类型半导体光伏器件也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锑 氯化铯 背接触处理 薄膜太阳电池 气相输运沉积技术 薄膜光电性能
下载PDF
n型隧穿氧化层钝化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发射极激光硼掺杂工艺
7
作者 孟庆平 武春青 杨建宁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52-2058,共7页
在n型隧穿氧化层钝化背接触(TBC)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制程中引入激光掺杂可快速实现发射极图案化制作,简化电池制作流程。通过激光将硼硅玻璃(BSG)中的硼掺入多晶硅层中,形成图案化的掺硼多晶硅层。研究了不同激光参数及掺杂次数对TBC太阳... 在n型隧穿氧化层钝化背接触(TBC)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制程中引入激光掺杂可快速实现发射极图案化制作,简化电池制作流程。通过激光将硼硅玻璃(BSG)中的硼掺入多晶硅层中,形成图案化的掺硼多晶硅层。研究了不同激光参数及掺杂次数对TBC太阳能电池发射极钝化性能和方块电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70 W、掺杂次数为2次时,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可获得良好的钝化效果和合适方阻,其中掺杂浓度达到8.1×10^(19)cm^(-3),隐开路电压>723 mV,方块电阻约为150Ω/□。制备的TBC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4.691%,短路电流密度为42.31 mA/cm^(2),开路电压为718.7 mV,填充因子为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穿氧化层钝化背接触(TBC)太阳能电池 钝化接触 激光掺杂 硼掺杂 光电转换效率
原文传递
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
8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3年第6期12-12,共1页
据报道,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国内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制造了首个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该电池的尺寸是头发丝厚度的两倍,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减少95%的电极产生的阴影,并可能将能源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二。
关键词 光伏电池 太阳能电池 渥太华大学 太阳能技术 背接触 头发丝 显著提高 显著优势
下载PDF
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问世
9
《电子质量》 2023年第12期59-59,共1页
据报道,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新型电池的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2倍,有望将能源生产成本降为原来的1/4,为电子设备领域迈入小型化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 据报道,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新型电池的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2倍,有望将能源生产成本降为原来的1/4,为电子设备领域迈入小型化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物质科学》杂志。相较其他光伏电池,背接触电池正面无栅线,正负极全部挪到了电池背面,有助于吸收更多太阳光,产品外表美观,适合于户外和工商业屋顶等使用场景,有利于在分布式市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新型电池 背接触 太阳能技术 头发丝 加拿大渥太华 电子设备 正负极
下载PDF
碲化锌复合背接触层对碲化镉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冯良桓 蔡伟 +6 位作者 郑家贵 蔡亚平 黎兵 张静全 武莉莉 朱居木 邵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1-408,共8页
碲化镉太阳电池的流行结构为n CdS p CdTe。通过对其能带结构的分析 ,采用ZnTe :Cu作背接触层 ,再在p CdTe和ZnTe :Cu之间引入不掺杂的ZnTe作过渡层 ,以改进这种电池的结特性和载流子收集。从实验上对三种结构的CdTe太阳电池进行了对比... 碲化镉太阳电池的流行结构为n CdS p CdTe。通过对其能带结构的分析 ,采用ZnTe :Cu作背接触层 ,再在p CdTe和ZnTe :Cu之间引入不掺杂的ZnTe作过渡层 ,以改进这种电池的结特性和载流子收集。从实验上对三种结构的CdTe太阳电池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复合的ZnTe ZnTe :Cu背接触层 ,的确能大幅度提高CdTe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这种结构的电池经电子 2 0 5计量站测试 ,转换效率已达 11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锌背接触 碲化镉 太阳能电池 性能
下载PDF
背接触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任丙彦 吴鑫 +4 位作者 勾宪芳 孙秀菊 于建秀 褚世君 励旭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105,共5页
高效率、低成本是晶体硅太阳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背接触电池以其独特的器件结构、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高的电池效率,备受光伏市场的关注。概括了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几种背接触硅太阳电池,对其结构特点、制造技术及发展概况作了系统介... 高效率、低成本是晶体硅太阳电池发展的主流方向。背接触电池以其独特的器件结构、简单的制备工艺及较高的电池效率,备受光伏市场的关注。概括了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几种背接触硅太阳电池,对其结构特点、制造技术及发展概况作了系统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硅太阳电池 少子寿命 接触电极
下载PDF
融合齿背接触机理的圆柱斜齿轮振动特性分析与双面修形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峰 张健 +4 位作者 徐兴 朱镇 蔡英凤 周之光 孙晓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3-60,共8页
为了更合理地分析高速圆柱斜齿轮非线性振动特性、有效抑制齿面振动。通过考虑增/减速状态的轮齿承载接触模型,建立了考虑齿背接触特性的圆柱斜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得出齿面啮合刚度同时与啮合时间和齿面振动位移之间的耦合机理;进一步建... 为了更合理地分析高速圆柱斜齿轮非线性振动特性、有效抑制齿面振动。通过考虑增/减速状态的轮齿承载接触模型,建立了考虑齿背接触特性的圆柱斜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得出齿面啮合刚度同时与啮合时间和齿面振动位移之间的耦合机理;进一步建立考虑齿面/齿背啮合刚度、线外啮合冲击激励的高转速圆柱斜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同时计及齿面、齿背接触状态的双齿面减振修形优化研究。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计及齿背啮合刚度的振动加速度明显大于未考虑齿背啮合刚度的振动加速度,且系统表现出更加复杂的分叉特性;相较于标准齿面和单面修形,双面修形的圆柱斜齿轮具有最小的齿面振动加速度,且双面修形齿面在减缓圆柱齿轮振动的同时,也增大了系统可供稳定工作的转速区间范围,具有较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对提升系统稳定性设计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齿轮 齿背接触 啮合刚度 双面修形 振动优化
下载PDF
晶硅衬底参数对背接触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涛 陆晓东 +1 位作者 张鹏 夏婷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1-447,477,共8页
利用Silvaco-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n型插指背接触(IBC)晶硅太阳电池衬底参数进行了优化,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晶硅衬底厚度、电阻率、少子寿命对IBC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硅衬底少子寿... 利用Silvaco-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n型插指背接触(IBC)晶硅太阳电池衬底参数进行了优化,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晶硅衬底厚度、电阻率、少子寿命对IBC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硅衬底少子寿命是影响IBC太阳电池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少子寿命越高,电池转换效率越高。当晶硅衬底电阻率为2Ω·cm,少子寿命为500μs时,最优的衬底厚度范围为60-65μm,IB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约为22.5%。利用高质量晶硅材料制备IBC太阳电池时,可降低对衬底厚度的要求。当晶硅衬底厚度为150μm、少子寿命为500μs时,最优衬底电阻率为0.3Ω·cm,IB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约为23.3%。少子寿命越低,IBC太阳电池最优的衬底电阻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晶硅太阳电池 电阻率 厚度 少子寿命 效率
原文传递
复合背接触层与背电极的匹配对CdTe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鄢强 冯良桓 +6 位作者 宋慧瑾 郑家贵 武莉莉 张静全 黎兵 李卫 雷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本文研究Ni和Au两种背电极在有、无ZnTe/ZnTe:Cu背接触层时对碲化镉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ZnTe/ZnTe:Cu复合背接触层时,Ni和Au相比,输入特性的填充因子(FF)较差,短路电流密度(Jsc)较大,转换效率(η)较低;在有... 本文研究Ni和Au两种背电极在有、无ZnTe/ZnTe:Cu背接触层时对碲化镉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ZnTe/ZnTe:Cu复合背接触层时,Ni和Au相比,输入特性的填充因子(FF)较差,短路电流密度(Jsc)较大,转换效率(η)较低;在有ZnTe复合背接触层时,Ni和Au相比,FF相差较小,而η因Jsc较大而较高。通过暗特性的测试,可以看到,在有了ZnTe复合背接触层以后,Ni作背电极的碲化镉太阳电池,其二极管因子(A)、暗饱和电流(J0)和旁路电阻(Rsh)等三个参数降低的幅度都比Au作背电极的大。这和ZnTe复合背接触层使Ni背电极碲化镉太阳电池效率有更大提高是吻合的。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光生电流的增大导致了Jsc的增大。这样用Ni代替Au作背电极会带来降低成本和效率提高的双重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背接触 金属电极 短路电流密度 转换效率 CDTE太阳电池
下载PDF
背接触太阳电池发射区设计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涛 陆晓东 +1 位作者 吴元庆 夏婷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5-782,共8页
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发射区表面浓度和结深对n型插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及转换效率的影响。借鉴双极半导体器件抗二次击穿技术,详细分析了不同发射区结深、发射区边缘刻蚀技术... 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发射区表面浓度和结深对n型插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及转换效率的影响。借鉴双极半导体器件抗二次击穿技术,详细分析了不同发射区结深、发射区边缘刻蚀技术和发射区边缘选择性掺杂技术对IBC电池热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射区表面浓度越大、结深越深,IBC电池效率越高。当发射区表面浓度为5×1020cm-3、结深为1μm时,转换效率高达23.35%。同时,深结发射区也有助于改善IBC电池的热击穿特性。发射区边缘刻蚀结构不具有改善IBC电池热击穿特性的作用,而发射区边缘选择性掺杂结构可有效改善IBC电池的热击穿特性,从而提高IBC太阳电池组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太阳电池 发射区 表面浓度 结深 转换效率 热击穿
原文传递
用光电子能谱研究CdTe太阳电池的背接触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慧瑾 郑家贵 +6 位作者 冯良桓 张静全 李卫 黎兵 武莉莉 雷智 鄢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37-2740,共4页
CdTe太阳电池的背电极须采用高功函数金属。通过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高功函数金属Au和Ni分别作为背电极的CdTe太阳电池背接触特性,发现在背电极剥离后,Au在ZnTe/ZnTe∶Cu背接触层表面以Au单质形式存在,扩散深度较浅;Ni扩散到ZnTe/... CdTe太阳电池的背电极须采用高功函数金属。通过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高功函数金属Au和Ni分别作为背电极的CdTe太阳电池背接触特性,发现在背电极剥离后,Au在ZnTe/ZnTe∶Cu背接触层表面以Au单质形式存在,扩散深度较浅;Ni扩散到ZnTe/ZnTe∶Cu复合层的深度比Au大,且大多呈离子态,与ZnTe/ZnTe∶Cu复合层中的富Te离子形成NixTe,提高了掺杂浓度,使电池性能获得改善。在两样品中还发现,不论是Te的峰还是Zn的峰,其峰的位移变化都很小,说明两样品中Te和Zn的存在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背接触特性 CDTE太阳电池
下载PDF
CdS/CdTe太阳电池的背接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卫 冯良桓 +7 位作者 武莉莉 蔡亚平 郑家贵 蔡伟 张静全 黎兵 雷智 晋勇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8-562,共5页
磷硝酸腐蚀是一种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背表面刻蚀工艺.文中采用磷硝酸腐蚀CdTe薄膜,并用溴甲醇腐蚀作为对照实验,研究了两种腐蚀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随后用真空蒸发法分别沉积了四种背接触层,提出了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背接触技术,并从实验... 磷硝酸腐蚀是一种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背表面刻蚀工艺.文中采用磷硝酸腐蚀CdTe薄膜,并用溴甲醇腐蚀作为对照实验,研究了两种腐蚀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随后用真空蒸发法分别沉积了四种背接触层,提出了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背接触技术,并从实验和理论上对两种背接触结构的CdTe太阳电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背接触 CDTE太阳电池
下载PDF
聚光背结背接触太阳电池发射区半宽度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涛 陆晓东 +1 位作者 吴元庆 李媛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中低倍聚光光伏系统中应用的N型叉指背接触(IBC)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聚光比情况下,单元电池发射区半宽度对聚光IBC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 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中低倍聚光光伏系统中应用的N型叉指背接触(IBC)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聚光比情况下,单元电池发射区半宽度对聚光IBC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及转换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聚光IBC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受到单元电池发射区半宽度和聚光比的显著影响。在不同的聚光比情况下,存在最优的发射区半宽度,使得聚光IB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最高。随着聚光比的增大,最优的发射区半宽度减小。虽然增大聚光比可提高聚光IBC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但同时减小了最优的发射区半宽度及参考范围,增加了聚光IBC太阳电池的制备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太阳电池 聚光比 发射区半宽度 转换效率 优化
下载PDF
基于齿背接触刚度的高速斜齿轮瞬态振动特性
19
作者 王峰 张健 +4 位作者 徐兴 陈龙 方宗德 周之光 孙晓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6-712,899,900,共9页
为了分析基于齿背接触刚度的高速斜齿轮瞬态振动放大特性,针对高转速瞬态工况下斜齿轮齿面啮合-脱啮-齿背接触的齿面实际承载接触状态,建立了同时考虑啮合时间与齿面振动位移耦合机理的斜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在细化考虑齿背啮合机理、基... 为了分析基于齿背接触刚度的高速斜齿轮瞬态振动放大特性,针对高转速瞬态工况下斜齿轮齿面啮合-脱啮-齿背接触的齿面实际承载接触状态,建立了同时考虑啮合时间与齿面振动位移耦合机理的斜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在细化考虑齿背啮合机理、基于齿背实际啮合刚度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斜齿轮啮合型瞬态振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不同齿侧间隙以及齿背接触对系统瞬态振动特性影响分析研究。搭建封闭功率流式斜齿轮瞬态扭转振动测试试验台,对基于齿背接触刚度的斜齿轮瞬态振动特性进行了验证。该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意义,有利于斜齿轮传动系统在航空传动、新能源传动系统上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提升高转速齿轮系统的瞬态振动噪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齿轮 齿背接触 动态刚度 瞬态振动 扭振测量
下载PDF
背接触势垒对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王奉友 张德贤 +3 位作者 蔡宏琨 苏超 于倩 胡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由载流子输运理论推出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背接触势垒是其J-V曲线出现S-shape现象的原因之一,此时电池内部存在两个串联反偏的二极管,阻碍载流子输运。通过模拟计算验证该结论,发现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背接触产生的肖特基势垒... 由载流子输运理论推出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背接触势垒是其J-V曲线出现S-shape现象的原因之一,此时电池内部存在两个串联反偏的二极管,阻碍载流子输运。通过模拟计算验证该结论,发现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背接触产生的肖特基势垒高度存在最大临界值,高于此值则电池的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会急剧衰减,而短路电流密度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太阳电池 背接触 模拟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