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中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身长增长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中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身长增长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移位的影响,并横向比较影响程度,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把握导管尖端位置监测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医院NICU住院并使用PICC的VLBW,按出生体质量和胎龄关系分为AGA组45例和SGA组19例,记录首次置管当日身长(Ht_(1))以及PICC尖端位置、置管期间胸片检查当日身长(Ht_(n))以及PICC尖端位置,并计算相应的身长增长率。身长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的相关性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将AGA和SGA的身长增长率分别与PICC尖端移位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回归直线。结果VLBW中AGA组97.8%患儿出现移位,SGA组所有的患儿都出现移位,占比最多的均为移位3个椎体。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身长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均具有相关性(AGA组rs=-0.719,P<0.001;SGA组rs=-0.769,P<0.001),随着VLBW身长增长,PICC尖端逐渐移位远离心脏。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A组回归模型(R^(2)=0.517,调整后R^(2)=0.513,F=129.487,P<0.001),SGA组回归模型(R^(2)=0.591,调整后R^(2)=0.585,F=95.385,P<0.00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回归系数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两条直线平行,说明身长增长率对两组患儿位移的影响一致。截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9.265,P=0.003),说明两组患儿位移的起点不同(即增长率为零时的位移位置),说明位移与是否为AGA、SGA有关。结论随着VLBW中AGA和SGA身长增长,PICC尖端逐渐移位远离心脏,但相同的身长增长率,SGA引起的导管尖端移位幅度更大。建议AGA身长增长率12.4%、SGA身长增长率9.5%可作为监测导管尖端位置的重要时机,以免导管尖端进一步移位至非中心静脉,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校正0~24月龄期间生长发育状况和差异,为早产儿早期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目的了解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校正0~24月龄期间生长发育状况和差异,为早产儿早期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定期保健的82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GA 144例,AGA 680例。分析和比较SGA组和AGA组出生及校正0~24月龄的体格发育数据。结果SGA组在校正0~18月龄期间的体重和身长均落后于同月龄AGA组(P<0.05),而校正24月龄时,两组的体重和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24月龄时,85%(34/40)SGA早产儿和79%(74/94)AGA早产儿完成追赶生长。按胎龄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胎龄<34周SGA亚组体重、身长在校正0~9月龄与胎龄<34周和≥34周AGA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SGA亚组体重、身长分别在校正0~18月龄和校正0~12月龄与胎龄<34周和≥34周AGA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和≥34周SGA早产儿追赶生长分别主要发生在校正0~12月龄、校正0~18月龄。结论SGA早产儿生命早期体格发育落后于AGA早产儿,但在校正24月龄时实现追赶生长的比例高于AGA早产儿。胎龄<34周SGA早产儿实现追赶生长的时间早于胎龄≥34周SGA早产儿。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及颅内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00例早产儿纳入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根据是否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同期选择足月健康新生儿2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凝血酶原...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及颅内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00例早产儿纳入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根据是否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同期选择足月健康新生儿2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颅内出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出现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PT、APTT、DD、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且早期早产儿组较晚期早产儿组更为显著(P<0.05)。出血组早产儿5 min Apgar评分、胎龄、出生体质量、FIB低于未出血组,胎内窘迫、PS治疗、机械通气占比、PT、APTT高于未出血组(P<0.05)。胎内窘迫、PS治疗、机械通气占比、PT、APTT、5 min Apgar评分、胎龄、出生体质量、FIB均为颅内出血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其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重度SGA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围产期资料。新生儿分为重度SGA组(出生...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重度SGA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围产期资料。新生儿分为重度SGA组(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婴儿的第3百分位数)、轻度SGA组(出生体重≥第3百分位数且<第10百分位数)和非SGA组(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数)。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程度SG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821例新生儿,其中重度SGA组258例(1.74%),轻度SGA组902例(6.09%),非SGA组13661例(92.17%)。早产儿比例和死产比例均为重度SGA组>轻度SGA组>非SGA组(P<0.0125);重度SGA组与轻度SGA组新生儿窒息比例均大于非SGA组(P<0.012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前消瘦(OR=1.838)、母孕前肥胖(OR=3.02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OR=2.649)、妊娠合并子痫前期(OR=1.743)、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OR=1.795)、脐带绕颈(OR=1.213)、羊水少(OR=1.848)、宫内生长受限(OR=27.691)等均与发生更严重的SGA有关(P<0.05);孕母为经产妇(OR=0.457)更倾向于不发生严重的SGA(P<0.05)。结论母孕前消瘦、母孕前肥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羊水少、脐带绕颈、宫内生长受限与更严重的SGA发生密切相关;孕母为经产妇是发生严重SGA的保护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近年来全球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梳理该领域发展脉络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SGA研究及临床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选择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目的分析近年来全球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梳理该领域发展脉络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SGA研究及临床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选择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检索式为:(TS=(“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children”or“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or“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AND LA=(English)AND DT=(Article OR Review Article)),时间跨度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6日。运用CiteSpace,v.6.1.R3.64-bit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聚类图及突现图,探究全球SGA研究领域主题演化及热点。结果共纳入6524篇文献,近年来,全球SGA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综合中介中心性(0.15)和发文量(1859篇)分析,美国在该研究领域占主导优势;高产机构为卡罗林斯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瑞典),以226篇文献稳居榜首;高产作者为NICOLAIDES K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探索SGA的危险因素、SGA的早期有效筛查方法及如何降低SGA的患病率。关键词突现图发现,近3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研究和基因表达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开展临床多中心的SGA分子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揭示SGA患病危险因素,以提高SGA三级预防及治疗效果,仍是产科和儿科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研究方向。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在出生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SGA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胆汁淤积症和非胆汁淤积...目的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在出生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SGA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胆汁淤积症和非胆汁淤积症两组,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6月的临床数据。结果纳入的553例SGA早产儿中,100例(18.1%)发生胆汁淤积症。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组别的发生率分别为:超早产儿50.0%,极早产儿46.6%,中期早产儿32.7%,晚期早产儿9.8%;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1000 g 60.9%,1000 g≤BW<1500 g 33.9%,1500 g≤BW<2500 g 10.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有创通气时间、第2周氨基酸累积量、第1周脂肪乳累积量、第2周脂肪乳累积量是SGA早产儿发生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随胎龄和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升高;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受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有创通气及氨基酸、脂肪乳累积量等多种危险因素综合影响,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减少其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中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身长增长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移位的影响,并横向比较影响程度,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把握导管尖端位置监测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医院NICU住院并使用PICC的VLBW,按出生体质量和胎龄关系分为AGA组45例和SGA组19例,记录首次置管当日身长(Ht_(1))以及PICC尖端位置、置管期间胸片检查当日身长(Ht_(n))以及PICC尖端位置,并计算相应的身长增长率。身长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的相关性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将AGA和SGA的身长增长率分别与PICC尖端移位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回归直线。结果VLBW中AGA组97.8%患儿出现移位,SGA组所有的患儿都出现移位,占比最多的均为移位3个椎体。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身长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均具有相关性(AGA组rs=-0.719,P<0.001;SGA组rs=-0.769,P<0.001),随着VLBW身长增长,PICC尖端逐渐移位远离心脏。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A组回归模型(R^(2)=0.517,调整后R^(2)=0.513,F=129.487,P<0.001),SGA组回归模型(R^(2)=0.591,调整后R^(2)=0.585,F=95.385,P<0.00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回归系数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两条直线平行,说明身长增长率对两组患儿位移的影响一致。截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9.265,P=0.003),说明两组患儿位移的起点不同(即增长率为零时的位移位置),说明位移与是否为AGA、SGA有关。结论随着VLBW中AGA和SGA身长增长,PICC尖端逐渐移位远离心脏,但相同的身长增长率,SGA引起的导管尖端移位幅度更大。建议AGA身长增长率12.4%、SGA身长增长率9.5%可作为监测导管尖端位置的重要时机,以免导管尖端进一步移位至非中心静脉,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
文摘目的了解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校正0~24月龄期间生长发育状况和差异,为早产儿早期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定期保健的82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GA 144例,AGA 680例。分析和比较SGA组和AGA组出生及校正0~24月龄的体格发育数据。结果SGA组在校正0~18月龄期间的体重和身长均落后于同月龄AGA组(P<0.05),而校正24月龄时,两组的体重和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24月龄时,85%(34/40)SGA早产儿和79%(74/94)AGA早产儿完成追赶生长。按胎龄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胎龄<34周SGA亚组体重、身长在校正0~9月龄与胎龄<34周和≥34周AGA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SGA亚组体重、身长分别在校正0~18月龄和校正0~12月龄与胎龄<34周和≥34周AGA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和≥34周SGA早产儿追赶生长分别主要发生在校正0~12月龄、校正0~18月龄。结论SGA早产儿生命早期体格发育落后于AGA早产儿,但在校正24月龄时实现追赶生长的比例高于AGA早产儿。胎龄<34周SGA早产儿实现追赶生长的时间早于胎龄≥34周SGA早产儿。
文摘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及颅内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00例早产儿纳入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根据是否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同期选择足月健康新生儿2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颅内出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出现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PT、APTT、DD、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且早期早产儿组较晚期早产儿组更为显著(P<0.05)。出血组早产儿5 min Apgar评分、胎龄、出生体质量、FIB低于未出血组,胎内窘迫、PS治疗、机械通气占比、PT、APTT高于未出血组(P<0.05)。胎内窘迫、PS治疗、机械通气占比、PT、APTT、5 min Apgar评分、胎龄、出生体质量、FIB均为颅内出血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其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重度SGA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围产期资料。新生儿分为重度SGA组(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婴儿的第3百分位数)、轻度SGA组(出生体重≥第3百分位数且<第10百分位数)和非SGA组(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数)。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程度SG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821例新生儿,其中重度SGA组258例(1.74%),轻度SGA组902例(6.09%),非SGA组13661例(92.17%)。早产儿比例和死产比例均为重度SGA组>轻度SGA组>非SGA组(P<0.0125);重度SGA组与轻度SGA组新生儿窒息比例均大于非SGA组(P<0.012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前消瘦(OR=1.838)、母孕前肥胖(OR=3.02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OR=2.649)、妊娠合并子痫前期(OR=1.743)、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OR=1.795)、脐带绕颈(OR=1.213)、羊水少(OR=1.848)、宫内生长受限(OR=27.691)等均与发生更严重的SGA有关(P<0.05);孕母为经产妇(OR=0.457)更倾向于不发生严重的SGA(P<0.05)。结论母孕前消瘦、母孕前肥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羊水少、脐带绕颈、宫内生长受限与更严重的SGA发生密切相关;孕母为经产妇是发生严重SGA的保护因素。
文摘目的分析近年来全球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梳理该领域发展脉络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SGA研究及临床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选择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检索式为:(TS=(“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children”or“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or“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AND LA=(English)AND DT=(Article OR Review Article)),时间跨度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6日。运用CiteSpace,v.6.1.R3.64-bit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聚类图及突现图,探究全球SGA研究领域主题演化及热点。结果共纳入6524篇文献,近年来,全球SGA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综合中介中心性(0.15)和发文量(1859篇)分析,美国在该研究领域占主导优势;高产机构为卡罗林斯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瑞典),以226篇文献稳居榜首;高产作者为NICOLAIDES K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探索SGA的危险因素、SGA的早期有效筛查方法及如何降低SGA的患病率。关键词突现图发现,近3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研究和基因表达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开展临床多中心的SGA分子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揭示SGA患病危险因素,以提高SGA三级预防及治疗效果,仍是产科和儿科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研究方向。
文摘目的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在出生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SGA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胆汁淤积症和非胆汁淤积症两组,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6月的临床数据。结果纳入的553例SGA早产儿中,100例(18.1%)发生胆汁淤积症。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组别的发生率分别为:超早产儿50.0%,极早产儿46.6%,中期早产儿32.7%,晚期早产儿9.8%;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1000 g 60.9%,1000 g≤BW<1500 g 33.9%,1500 g≤BW<2500 g 10.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有创通气时间、第2周氨基酸累积量、第1周脂肪乳累积量、第2周脂肪乳累积量是SGA早产儿发生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随胎龄和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升高;SGA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受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有创通气及氨基酸、脂肪乳累积量等多种危险因素综合影响,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减少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