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任主胞宫”理论探讨针灸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临床疗效
1
作者 汪秀梅 孙飒 +3 位作者 张秀红 袁红丽 刘欢 周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任主胞宫”理论针灸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纳入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拜耳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任... 目的:探究基于“任主胞宫”理论针灸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纳入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拜耳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任主胞宫”理论针灸治疗,评估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形态占比、子宫内膜血流微循环[子宫内膜下血流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雌激素含量[黄体期雌激素(E2)、孕酮(P)和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等性激素]及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型子宫内膜形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I与R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I与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2、P与LH水平高于对照组,而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年内妊娠率50.0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任主胞宫”理论针灸可提升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并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内血流微循环及生殖相关激素水平,提高1年内妊娠率,可优化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主胞宫 薄型子内膜不孕症 内膜厚度 A型子内膜形态 内膜内血流微循环 雌激素 妊娠
下载PDF
基于“心-肾-冲任-胞宫”生殖轴探析妇科生殖疾病的针灸治疗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墨豪 邱玲 +5 位作者 韩文华 鄢天涯 邢艺璇 唐诗 刘未艾 尤昭玲(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尤昭玲教授“心-肾-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的“生殖十八针”针灸治疗方案。“生殖十八针”以调节妇科生殖疾病中紊乱的生殖轴为目的,选取生殖轴主要脏腑经络上的穴位为主穴,调节相关脏腑气血的穴位为配穴,通过特定操作... 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尤昭玲教授“心-肾-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的“生殖十八针”针灸治疗方案。“生殖十八针”以调节妇科生殖疾病中紊乱的生殖轴为目的,选取生殖轴主要脏腑经络上的穴位为主穴,调节相关脏腑气血的穴位为配穴,通过特定操作手法,调气血,疏经络,治脏腑,从而养精助孕,为妇科生殖疾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昭玲 “心-肾-冲任-胞宫”生殖轴 生殖十八针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诊治绝经前后诸证
3
作者 张紫娟 尤昭玲 +5 位作者 孙梦林 游卉 文乐兮 唐诗 邢艺璇 叶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绝经前后诸证对应西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多种因素致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患者。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提出“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认为“五脏失调”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 绝经前后诸证对应西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多种因素致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患者。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提出“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认为“五脏失调”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以“调和五脏”为治则,创制经验方更年方。以胞宫为中心,顺应胞宫藏泻有序的特点,绝经前分经期、排卵前、排卵后辨证施以耳穴辅助治疗,绝经后顺应胞宫藏而不泻的生理特性,辅以耳穴静养阴阳。分年龄配合药膳养巢煲或养生安神煲,临证中收获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昭玲 绝经前后诸证 围绝经期综合征 胞宫 五脏一体观 更年方 耳穴 药膳
下载PDF
从痰壅胞宫探讨启宫丸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机制
4
作者 杨楠 张宁 +3 位作者 任健 徐琬梨 李毓秋 李修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痰湿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其发病机制符合“脾虚失运,痰壅胞宫”的病机理论。启宫丸是治疗体肥、子宫脂满不能孕育之良方,启宫丸的方药配伍规律和现代药理研究皆证明,应用启宫丸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切中“痰壅胞宫... 痰湿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其发病机制符合“脾虚失运,痰壅胞宫”的病机理论。启宫丸是治疗体肥、子宫脂满不能孕育之良方,启宫丸的方药配伍规律和现代药理研究皆证明,应用启宫丸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切中“痰壅胞宫”病机理论,方证相应,且有显著的治疗优势。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应坚持整体观念,临证多用燥湿化痰、理气活血之品,并根据患者的证候特征适量加减,方可发挥其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壅胞宫 脾虚失运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型 中医病机 方证相应
下载PDF
浅析胞宫阴液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5
作者 盛梦贞 梁瑞宁 《光明中医》 2024年第4期667-670,共4页
阴液是中医对机体内精微物质的统称,其中胞宫“阴液”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关系密切,其以任脉为枢纽,影响着女性生殖生理健康。胞宫“阴液”贯穿女子机体生理病理的全过程。二七肾气逐渐充盛,任脉调济,始化生胞宫“阴液”,婚后满溢摄精成... 阴液是中医对机体内精微物质的统称,其中胞宫“阴液”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关系密切,其以任脉为枢纽,影响着女性生殖生理健康。胞宫“阴液”贯穿女子机体生理病理的全过程。二七肾气逐渐充盛,任脉调济,始化生胞宫“阴液”,婚后满溢摄精成子,继以涵育胎元以促进胎儿生长;胞宫“阴液”衰亏结聚则致病生。此文从“胞宫阴液”角度来阐述妇人生理病理基础,最后结合胞宫阴液的病理致病特点讨论。从多角度论述胞宫阴液对女子生殖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的重要意义,丰富冲任理论内涵,以指导中医妇科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宫 阴液 任脉 冲任理论
下载PDF
基于“心-肾-胞宫”学说理论下的养心清肝育麟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莉 周丽 +1 位作者 唐艳 万朝霞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心-肾-胞宫”学说理论下的养心清肝育麟方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 目的 探讨基于“心-肾-胞宫”学说理论下的养心清肝育麟方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抽样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予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基于“心-肾-胞宫”学说理论下的养心清肝育麟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情况、性激素水平,以及治疗后1年的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卵巢面积、卵巢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窦卵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的妊娠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基于“心-肾-胞宫”学说理论下的养心清肝育麟方联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不孕 “心-肾-胞宫”学说 性激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马大正教授运用胞宫“水血学说”治疗妇科病的临证经验
7
作者 钱艳清 马大正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介绍马大正教授运用胞宫“水血学说”治疗妇科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对马大正教授提出的胞宫“水血学说”的学习与总结,并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以此来阐述其运用胞宫“水血学说”治疗妇科病的临证思路。结果:临证时采用胞宫“水血... 目的:介绍马大正教授运用胞宫“水血学说”治疗妇科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对马大正教授提出的胞宫“水血学说”的学习与总结,并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以此来阐述其运用胞宫“水血学说”治疗妇科病的临证思路。结果:临证时采用胞宫“水血学说”,根据不同妇科病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临床特点,遵循五行生克之理论给予中药加减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导致妇科病发生的病因较为繁复,临证时遵循胞宫“水血学说”,采取辨证、论治、选方、用药之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于妇科病的诊治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正 胞宫 水血学说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胞宫源流考
8
作者 陈思 王佩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胞宫”一词源流已久,历代认识不一。宋元以前胞宫之名不断补充,多种称谓并存;元、明、清妇产科飞速发展,胞宫之名日渐兴盛,胞宫之用为女子之重,胞宫之病为女子治疗之本。从“胞宫”之名、之用、之病多角度溯清源流,梳理其发展流变,总... “胞宫”一词源流已久,历代认识不一。宋元以前胞宫之名不断补充,多种称谓并存;元、明、清妇产科飞速发展,胞宫之名日渐兴盛,胞宫之用为女子之重,胞宫之病为女子治疗之本。从“胞宫”之名、之用、之病多角度溯清源流,梳理其发展流变,总结前人对其生理、病理的理论研究,为规范相关术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宫 源流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车萹通瞿汤辅助治疗水滞胞宫型月经后期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祥艳 马大正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车萹通瞿汤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芬吗通)治疗水滞胞宫型月经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水滞胞宫型月经后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芬吗通治... 目的观察车萹通瞿汤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芬吗通)治疗水滞胞宫型月经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水滞胞宫型月经后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芬吗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车萹通瞿汤,连用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73.3%,22/30),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雌二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t=3.77、3.09、3.8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4/30)略高于对照组的1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车萹通瞿汤联合芬吗通治疗水滞胞宫型月经后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安全性优于单用芬吗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后期 车萹通瞿汤 水滞胞宫 效果
下载PDF
从痰浊闭阻胞宫论治不孕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仁宋 李娟 +1 位作者 韩锐 张爱霞 《河南中医》 201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痰浊闭阻胞宫,导致任脉胞宫不畅,不能受孕,是引发不孕症的基本病机,行气燥湿化痰是治疗痰浊闭阻胞宫引起不孕症的基本治疗大法。对脾虚湿盛,闭阻胞宫证,治以健脾化湿,调理冲任;对肾阳亏虚,痰阻胞宫证,治以补肾助阳,燥湿化痰;对肝郁气滞... 痰浊闭阻胞宫,导致任脉胞宫不畅,不能受孕,是引发不孕症的基本病机,行气燥湿化痰是治疗痰浊闭阻胞宫引起不孕症的基本治疗大法。对脾虚湿盛,闭阻胞宫证,治以健脾化湿,调理冲任;对肾阳亏虚,痰阻胞宫证,治以补肾助阳,燥湿化痰;对肝郁气滞,痰阻胞宫证,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痰浊闭阻胞宫 病因病机 脾虚湿盛 闭阻胞宫 肾阳亏虚 痰阻胞宫 肝郁气滞 痰阻胞宫
下载PDF
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论补肾活血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羚 江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45-48,共4页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气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亦包涵了生殖功能,胞宫为胎儿孕育的场所。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胞宫实现生理功能的一部分,受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才能发挥容受胚胎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胞宫 内膜容受性 不孕症 补肾活血法
原文传递
从“痰瘀胞宫”理论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 被引量:40
12
作者 祁冰 郝松莉 +1 位作者 吴效科 侯丽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5-376,共2页
通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点及现代研究,阐明了PCOS中医病因病机是由肾虚导致的病理结果以"痰瘀胞宫"为核心的生殖障碍性疾病,并运用新的辨证方法体系对PCOS进行论述。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胞宫
下载PDF
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取穴规律探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旭 朱江 +4 位作者 解秸萍 杨欢 刘存志 郑媛媛 马增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905-1906,共2页
检索42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79-2007年CNK I期刊数据库的294篇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现代文献,统计归纳出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取穴规律,以期利于临床的规范用穴。
关键词 针灸 胞宫相关疾病 取穴规律
下载PDF
从经脉脏腑角度探讨痛经病位胞宫与经穴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辛思源 张鹏 +7 位作者 林驰 王培 胡妮娟 李静 郝杰 李春华 马良宵 朱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83-188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痛经病位胞宫及其经脉脏腑关系和临床治疗选穴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而了解胞宫与经脉脏腑经穴的关系。方法:以"痛经""胞宫"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1981年1月—2013年11月... 目的:通过对痛经病位胞宫及其经脉脏腑关系和临床治疗选穴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而了解胞宫与经脉脏腑经穴的关系。方法:以"痛经""胞宫"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1981年1月—2013年11月)83篇。结果:在生理上,生殖轴"肾-天癸-冲任"使胞宫与经脉(冲、任、督、带)、脏腑(肾、肝、脾、胃、心、肺)紧密联系;在病理上,痛经的发病与胞宫相关经脉、脏腑之间关系密切;在治疗上,相关经穴三阴交是痛经治疗的常用穴之一。结论:胞宫与经脉、脏腑密切相关。以胞宫为切入点,分析胞宫与经穴的经脉脏腑关系,为临床上痛经的选穴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宫 经脉 脏腑 生殖轴 经穴 痛经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痰壅胞宫”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新鸣 王淑言 +3 位作者 邹红 吴丽娟 侯丽辉 吴效科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证实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中的应用及实用价值,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了解女性卵巢多囊性表现的发生情况及其主要特征。方法:1)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2)对10 000名就诊患者行超声检查,证...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证实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中的应用及实用价值,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了解女性卵巢多囊性表现的发生情况及其主要特征。方法:1)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2)对10 000名就诊患者行超声检查,证实其中有216例患者卵巢有多囊性表现;并随机选取50例卵巢表现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三径大小之和、子宫内膜厚度、平均卵巢体积、较大卵巢体积、卵泡数目及卵巢面积。结果:1)总结出超声检查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意义。2)PCO组与正常组相比,子宫内膜厚度([8.09±2.64)mm&(8.56±3.01)mm]、子宫三径之和[104.05±13.75)mm&(113.04±16.66)mm]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卵巢体积[MOV(,10.21±6.03)cm3&(6.19±3.27)cm3]、最大卵巢体积[MaxOV(,12.41±6.80)cm3&(7.47±3.51)cm3]、平均卵泡数目[MFN(,11.43±1.20)&(5.97±1.45)]及卵巢面积([8.06±2.91)cm2&(5.63±1.88)cm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O患者有明显增大的卵巢体积和增多的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两个参数对于诊断PCO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壅胞宫 超声 形态学
下载PDF
从“痰壅胞宫”病机理论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 被引量:79
16
作者 侯丽辉 王晓冰 吴效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5-726,共2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壅胞宫
下载PDF
“天癸失序,痰壅胞宫”——PCOS生殖藏象病理探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波 侯丽辉 吴效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11期768-771,共4页
历代中医学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术语,但鲜有女性生殖藏象之说。现将女性生殖藏象归纳整理如下:①天癸是生殖之象;②胞宫是生殖之脏(器);③肾—天癸—冲任—胞宫构成女性生殖藏象系统。PCOS患者生殖之象异常,表现为"... 历代中医学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术语,但鲜有女性生殖藏象之说。现将女性生殖藏象归纳整理如下:①天癸是生殖之象;②胞宫是生殖之脏(器);③肾—天癸—冲任—胞宫构成女性生殖藏象系统。PCOS患者生殖之象异常,表现为"天癸失序"。根据《内经》原文描述天癸的特征及天癸节律变化时伴随机体形态、功能的变化,推测天癸的功能内容涵盖了人体性腺系统的功能,在女性主要表现在卵巢功能。PCOS生殖之脏异常,中医病机为"痰壅胞宫"。表现为女性卵巢周期异常和月经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藏象 病理 天癸 胞宫
下载PDF
柴松岩论血海、胞宫、胎元与女性生殖 被引量:9
18
作者 滕秀香 佟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5-956,共2页
针对女性月经与生殖生理关系密切的三大要素——血海、胞宫、胎元,柴松岩创立"水库论""土地论""种子论"之"妇人三论"学术思想。"水库论":既阴血、血海之于女性生殖功能的作用,被喻之... 针对女性月经与生殖生理关系密切的三大要素——血海、胞宫、胎元,柴松岩创立"水库论""土地论""种子论"之"妇人三论"学术思想。"水库论":既阴血、血海之于女性生殖功能的作用,被喻之以"水""水库"与库中之"鱼"的关系;"土地论":既胞宫及其内部环境之于女性生殖功能的作用,被喻之以"土质""乱石杂草"与土地收获"庄稼"的关系:"种子论":既卵子、胎元与胎儿的关系,被喻之以"种子"和"花"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海 胞宫 胎元 阴血
原文传递
胞宫胞脉胞络理论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探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羚 顾元烨 江媚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7期854-857,共4页
胞宫胞脉胞络理论是中医基于脏腑理论对女子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子宫体、宫颈、卵巢、输卵管、盆壁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韧带及受体当属胞宫、胞脉、胞络功能范畴。胞脉和胞络属于胞宫的一部分。胞脉、胞络将脏腑化生之气血全面布散... 胞宫胞脉胞络理论是中医基于脏腑理论对女子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子宫体、宫颈、卵巢、输卵管、盆壁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韧带及受体当属胞宫、胞脉、胞络功能范畴。胞脉和胞络属于胞宫的一部分。胞脉、胞络将脏腑化生之气血全面布散于胞宫,心、肾通过胞脉、胞络与胞宫相联系。“精满”“血足”是良好子宫内膜环境的体现。肾气亏损,胞脉失疏,冲任不充,胞宫瘀滞,藏泻失序,表现为子宫内膜较薄及血供不足,不利于孕卵的着床。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应予补肾气,通胞脉,自拟二补助育汤,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辅助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宫 内膜容受性 不孕症
下载PDF
从天癸失序、痰壅胞宫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35
20
作者 吴效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8-589,共2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效果 天癸 病机 胞宫 中医药治疗 PCO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