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PARγ/LXR-α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影响机制
1
作者 杨昊若 樊茂蓉 杨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7-154,161,共9页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的影响,并基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的影响,并基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前给予10 mg/kg、50 mg/kg、100 mg/kg的槲皮素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5 mg/kg的地塞米松灌胃,正常组和脂多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14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鼻滴法给予脂多糖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于造模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测定肺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LXR-α、CD68蛋白阳性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LXR-α、CD68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脂多糖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明显减弱(P<0.05),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细胞肿胀、变性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PPARγ、LXR-α、CD68蛋白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脂多糖组比较,槲皮素各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均明显增强(P均<0.05),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槲皮素各剂量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槲皮素高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槲皮素中、高剂量组PPARγ、LXR-α、CD68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PPARγ、LXR-α、CD68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脂多糖组(P均<0.05),地塞米松组PPARγ和CD68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PPARγ和LXR-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脂多糖组(P均<0.05)。结论 槲皮素可增强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LXR-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槲皮素 肺泡巨噬细 胞葬功能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肝X受体Α 大鼠
下载PDF
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在急慢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靶向治疗
2
作者 杨焕焕 袁诗雨 唐映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843,共5页
胞葬作用是指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专职吞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并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肝巨噬细胞是肝脏中具有胞葬功能的主要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括急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 胞葬作用是指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专职吞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并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肝巨噬细胞是肝脏中具有胞葬功能的主要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括急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及肝细胞癌等在内的多种急慢性肝病均与肝巨噬细胞的胞葬作用有关。本文通过阐述巨噬细胞胞葬相关分子的表达、胞葬过程及其胞葬功能在不同肝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肝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巨噬细 胞葬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胞葬作用和相关微小RNA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坤 顾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存在巨噬细胞胞葬缺陷。有缺陷的胞葬导致未清除的凋亡细胞堆积,继发性坏死,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的坏死核心形成和斑块不稳定。完整的胞葬过程包括识别...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存在巨噬细胞胞葬缺陷。有缺陷的胞葬导致未清除的凋亡细胞堆积,继发性坏死,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的坏死核心形成和斑块不稳定。完整的胞葬过程包括识别(“找我”)阶段、吞噬(“吃我”)阶段和后处理反应(吞噬后)阶段。已有报道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胞葬中参与调节关键信号传导和脂质稳态。文章讨论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胞葬的重要作用及胞葬缺陷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尤其针对胞葬吞噬阶段“吃我”和“不吃我”信号在动脉粥样硬化全程炎症参与下胞葬缺陷的调节影响、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调节脂质代谢及炎症消退、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miRNA靶向巨噬细胞的胞葬的微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胞葬 “不吃我”信号 微小RNA
下载PDF
胞葬作用缺陷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陈 张静 +2 位作者 黄萃园 何向宇 杨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胞葬作用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胞葬作用为靶点,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胞葬作用受损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 慢性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鉴别胞葬相关基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中药的预测
5
作者 杨凯 王翔宇 +1 位作者 张钊奇 刘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6-67,共2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分析胞葬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中的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并分析预测相关作用中药。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16561基因芯片,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胞葬相关基因(M...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分析胞葬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中的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并分析预测相关作用中药。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16561基因芯片,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胞葬相关基因(MRG),并对获得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同时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机器学习方法,进一步识别核心基因。通过ssGSEA算法分析IS免疫浸润情况,进一步分析关键基因和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最后基于Coremine Medical和TCMSP网站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筛选作用与IS的相关中药靶点。结果筛选出55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427个上调基因和128个下调基因,共获得14个胞葬相关缺血性卒中疾病基因。GO和KEGG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吞噬作用、内吞作用调节巨噬细胞趋化作用和巨噬细胞迁移等胞葬相关通路。通过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5个Hub基因,分别是ABCA1、FGL2、GPR18、MFGE8、PROS1。5个Hub基因与M2巨噬细胞、M0巨噬细胞、CD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与CD4+T细胞和肥大细胞呈显著正相关。潜在治疗中药有:大黄、姜黄、郁金、三七、丹参、吴茱萸等。潜在化合物:甲基丙烯酸、1-(3-环戊基丙酸)、1,2-二氢姜黄素等。结论综上,吞噬作用、内吞作用调节、巨噬细胞趋化作用和巨噬细胞迁移等胞葬相关通路与IS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大黄、姜黄、郁金、三七、丹参和吴茱萸可能是IS治疗的潜在分子药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胞葬相关基因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巨噬细
下载PDF
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对系统性硬化症胞葬功能的调控机制研究
6
作者 杜萌萌 康冰心 李松伟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表型转换调控胞葬功能对系统性硬化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BALB/c雌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0只)、系统性硬化症模型组(40只)。空白对照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0.1mL/(200 g·d),系统性硬化症模型组...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表型转换调控胞葬功能对系统性硬化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BALB/c雌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0只)、系统性硬化症模型组(40只)。空白对照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0.1mL/(200 g·d),系统性硬化症模型组背部注射博来霉素0.1 mL/(200 g·d),取皮肤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评价病情进展,流式细胞术检测鼠心包血细胞表面B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1,SR-B1)、A1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1,SR-A1)和整合素β5(Integrin beta-5,ITGβ5)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因子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及胞葬桥连分子生长抑制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6,GAS6)、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结合因子8(Milk fat globule-EGF factor 8,MFG-E8)的表达。提取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胞葬能力(phagocytosis index,PI)。结果 注药后第7、14、21、28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E染色显示系统性硬化症模型组小鼠背部表皮厚度明显增加(P<0.05),且模型组的皮脂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明显减少,脂肪层被纤维组织包绕;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皮肤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的mRNA表达上调、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Arg-1的mRNA表达下调,血清IL-17、IL-6、TNF-α、MMP-9、TGF-β1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上调(P<0.05),胞葬桥连分子(GAS6、MFG-E8)表达下调(P<0.05),清道夫受体(SR-B1、SR-A1、ITGβ5)及PI表达下调。结论 巨噬细胞向M1型表型转换与巨噬细胞胞葬功能下降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导致了系统性硬化症的炎症反应和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巨噬细表型转换 胞葬功能
下载PDF
巨噬细胞的胞葬作用与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耿锐 陆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66-474,共9页
适当终止炎症反应的放大可防止无菌性炎症、微生物炎症导致的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对治疗炎症性疾病、恢复组织动态平衡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胞葬作用特指在凋亡细胞发生进一步坏死、释放有毒物质,并引起炎症反应之前被以巨噬细胞为代表的... 适当终止炎症反应的放大可防止无菌性炎症、微生物炎症导致的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对治疗炎症性疾病、恢复组织动态平衡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胞葬作用特指在凋亡细胞发生进一步坏死、释放有毒物质,并引起炎症反应之前被以巨噬细胞为代表的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调控胞葬作用对炎症微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发展炎症性疾病的诊疗措施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作者着重对胞葬作用和炎症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凋亡细 巨噬细 炎症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2009—2022年胞葬作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8
作者 彭欣悦 高晋芳 +1 位作者 米良煜 许珂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69-878,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和分析2009—2022年有关胞葬作用的期刊类文献的数量、质量和研究现状及热点趋势和研究前景。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胞葬作用为关键词检索2009—2022年的相关文献(包括综述和论著),通过VOSviewer和Microso...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和分析2009—2022年有关胞葬作用的期刊类文献的数量、质量和研究现状及热点趋势和研究前景。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胞葬作用为关键词检索2009—2022年的相关文献(包括综述和论著),通过VOSviewer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164篇文献,来自69个国家或地区,1291家机构的6225位作者。胞葬作用研究发展迅速,以Front Immunol发文最多。美国是最高产的国家,哈佛大学是最活跃的机构。Tabas I发文量且被引次数最多。合作主要见于Serhan CN和Dalli J之间。胞葬作用、凋亡细胞、巨噬细胞、炎症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新热点逐渐转向癌症、代谢、生长、极化、巨噬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xl)等。结论目前,胞葬作用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胞葬作用相关研究的数量及质量均快速增长,研究热点逐渐由基础医疗转为临床疾病诊治,且以美国为中心。未来可进一步关注癌症等疾病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文献计量学 死亡 免疫学 癌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煨脓长肉理论探讨紫朱软膏通过NLRP3逆转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巨噬细胞胞葬逃逸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樊炜静 李文惠 +1 位作者 卢慧敏 柳国斌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9-35,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紫朱软膏过NLRP3逆转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巨噬细胞胞葬逃逸的相关机制。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模型组、糖尿病创面模型组、紫朱软膏干预组、NLRP3抑制剂组,每组12只。提取创面组织巨噬细胞与凋亡Jurkat细胞共... 目的:初步探讨紫朱软膏过NLRP3逆转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巨噬细胞胞葬逃逸的相关机制。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模型组、糖尿病创面模型组、紫朱软膏干预组、NLRP3抑制剂组,每组12只。提取创面组织巨噬细胞与凋亡Jurkat细胞共培养,创面拍照并记录创面愈合率,应用RT-q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胞葬能力、NLRP3通路及胞葬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普通创面模型组、紫朱软膏干预组、NLRP3抑制剂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创面模型组(P<0.01);与普通创面组对比,糖尿病创面模型组巨噬细胞胞葬功能降低明显(P<0.01),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AXL、TYRO3、MFGE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糖尿病创面模型组相比,紫朱软膏干预组胞葬功能显著提升(P<0.01),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AXL、TYRO3、MFGE8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与糖尿病创面模型组相比,NLRP3抑制剂组巨噬细胞胞葬功能显著提升(P<0.01),NLRP3、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AXL、TYRO3、MFGE8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紫朱软膏可能通过NLRP3通路逆转巨噬细胞胞葬逃逸,从而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煨脓长肉 紫朱软膏 NLRP3 胞葬 糖尿病溃疡
下载PDF
肌纤维内源TGF-β信号促进急性损伤骨骼肌内巨噬细胞胞葬
10
作者 廖钊宏 蓝海强 +4 位作者 王涵 菅晓婷 黄静雯 黄姝贤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542,549,共9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内源TGF-β信号对肌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肌内巨噬细胞胞葬的影响。方法选择野生C57BL/6鼠(对照)、肌纤维条件性TGF-β受体Ⅱ敲除鼠(SM TGF-βr2^(-/-))。Cardiotoxin(CTX)胫骨前肌(TA)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肌损伤。比较两... 目的探究骨骼肌内源TGF-β信号对肌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肌内巨噬细胞胞葬的影响。方法选择野生C57BL/6鼠(对照)、肌纤维条件性TGF-β受体Ⅱ敲除鼠(SM TGF-βr2^(-/-))。Cardiotoxin(CTX)胫骨前肌(TA)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肌损伤。比较两组动物损伤肌内巨噬细胞渗出及表型、凋亡细胞数目、巨噬细胞胞葬差异。紫外照射法体外诱导细胞凋亡。体外分化培养原代野生鼠(WT),或SM TGF-βr2^(-/-)-鼠成肌细胞(MPCs),与巨噬细胞、凋亡细胞共培养,对比分析巨噬细胞胞葬差异。结果较之WT鼠,SM TGF-βr2^(-/-)鼠损伤肌内炎性渗出显著,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M1细胞比例增加(P<0.05),但M2细胞比例、胞葬作用显著下调(P<0.05)。体外炎性环境中,TGF-βr2^(-/-)-MPCs共培养体系中的巨噬细胞胞葬、M2巨噬细胞比例较之WT-MPCs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内源TGF-β信号活化肌纤维参与调控巨噬细胞表型,可促进损伤肌内巨噬细胞胞葬,有助于局部炎症舒缓,加快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信号 肌损伤 巨噬细胞葬 炎症
原文传递
胞葬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俞数(综述) 陶翊桀 钱程(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4-918,共5页
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具有抗炎和促瘤作用。胞葬作用作为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事件之一,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和侵袭,以及抗肿瘤免疫等生物学特征产生重要影响。胞葬作用过程中的复杂代谢状态... 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具有抗炎和促瘤作用。胞葬作用作为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事件之一,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和侵袭,以及抗肿瘤免疫等生物学特征产生重要影响。胞葬作用过程中的复杂代谢状态可以通过“找我(find me)”、“吃我(eat me)”信号和释放降解产物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此外,胞葬作用可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极化为M2表型、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以及调节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激活和成熟,产生一系列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信号,影响TME,从而促进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机制,导致肿瘤进展。从胞葬作用角度出发探讨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代谢 肿瘤微环境 免疫调节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胞葬作用与炎症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金妍君 廖善婷 王岩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30-234,共5页
胞葬作用是机体内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生理过程。完整有效的胞葬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而胞葬作用功能障碍会导致凋亡细胞清除不足,继而触发细胞次级坏死和促炎因子释放,引起组织炎症应答和自身免疫反应。因此,胞葬作... 胞葬作用是机体内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生理过程。完整有效的胞葬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而胞葬作用功能障碍会导致凋亡细胞清除不足,继而触发细胞次级坏死和促炎因子释放,引起组织炎症应答和自身免疫反应。因此,胞葬作用功能障碍是许多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本文综述了胞葬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及其功能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吞噬细 凋亡细 炎症相关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胞葬逃逸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子明 刘莹 秦超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46-749,共4页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其重要病因。积极寻找斑块不稳定的机制并及时干预,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胞葬作用是指吞噬细胞将衰老、死亡的细胞吞噬、降解,防止继发坏死、炎症的过程,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其重要病因。积极寻找斑块不稳定的机制并及时干预,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胞葬作用是指吞噬细胞将衰老、死亡的细胞吞噬、降解,防止继发坏死、炎症的过程,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总结斑块内凋亡细胞增加、坏死核心不断扩大的关键因素,阐明影响胞葬、胞葬逃逸的决定因素,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治疗靶点,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胞葬 胞葬逃逸 MerTK MFG-E8 CD47
下载PDF
慢性皮肤溃疡巨噬细胞表型转换与胞葬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燕 何秀娟 +3 位作者 赵京霞 薛妍 蒙玉娇 李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9期1285-1289,共5页
巨噬细胞被认为是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过程的"总指挥",在愈合过程中,巨噬细胞胞葬与表型转换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生物学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胞葬作用机制的受损将影响巨噬细胞表型的转换,导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巨噬细 胞葬作用 表型转换 慢性皮肤溃疡
下载PDF
冠心康含药血清通过活化ERK5对ox-LDL负载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茹 张一凡 +3 位作者 毛美娇 杜文婷 徐华英 刘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9-302,共14页
目的:探讨冠心康通过活化ERK5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ERK5抑制剂(ERK5-IN-1和XMD8-92)干预RAW264.7细胞,探讨ERK5失活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用ox-LDL干预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功能受损的细胞模型,然后在... 目的:探讨冠心康通过活化ERK5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ERK5抑制剂(ERK5-IN-1和XMD8-92)干预RAW264.7细胞,探讨ERK5失活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用ox-LDL干预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功能受损的细胞模型,然后在存在或不存在XMD8-92干预的情况下,用冠心康含药血清处理该细胞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胞葬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ERK5和C1q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ERK5抑制剂XMD8-92和ERK5-IN-1均可抑制RAW264.7细胞的胞葬作用,抑制ERK5的活化和C1q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冠心康含药血清可增强ox-LDL导致的受损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这一作用与冠心康活化ERK5和上调C1q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ERK5激酶的失活可通过下调C1qA的表达损伤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冠心康可通过活化ERK5上调C1qA的表达,促进ox-LDL负载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胞葬作用 巨噬细 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
下载PDF
ERK5抑制剂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及ProS、Ax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建茹 刘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ERK5抑制剂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及相关信号分子ProS、Ax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并用ERK5抑制剂(XMD8-92和ERK5-IN-1)干预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XMD8-92组和ERK5-IN-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 目的:观察ERK5抑制剂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及相关信号分子ProS、Ax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并用ERK5抑制剂(XMD8-92和ERK5-IN-1)干预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XMD8-92组和ERK5-IN-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胞葬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ProS和Ax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MD8-92组和ERK5-IN-1组巨噬细胞胞葬率下降(P<0.05),ProS和Ax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ERK5抑制剂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胞葬作用,下调胞葬作用相关信号分子ProS和Ax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示ERK5激酶的失活可能通过下调ProS、Axl的表达导致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外信号调节激酶5 Gas6/ProS-TAM系统 巨噬细
下载PDF
Nogo-B通过Rac1 GTPase激活途径调控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英 周莉 +3 位作者 姜春玲 蒋小娟 肖乾慧 毛永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对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及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Nogo-B是否对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J774A.1小鼠巨噬细胞株分为siRNA阴性对照组与Nogo-B siRNA干扰组,采用紫外线法诱导HL6... 目的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对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及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Nogo-B是否对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J774A.1小鼠巨噬细胞株分为siRNA阴性对照组与Nogo-B siRNA干扰组,采用紫外线法诱导HL60细胞凋亡。分别以绿色与红色荧光celltracker对巨噬细胞与凋亡细胞进行染色并共同孵育,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指数变化;对巨噬细胞给予凋亡细胞刺激,于刺激5、10及15min采集巨噬细胞提取蛋白,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拉下实验法检测Rac1GTPase活性变化。结果采用siRNA转染下调Nogo-B表达后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明显受损,其对凋亡细胞的吞噬指数由对照组的(48.9±3.5)%显著降低至Nogo-B siRNA组的(17.8±2.1)%(P<0.01);下调Nogo-B表达后的巨噬细胞,在凋亡细胞刺激下Rac1GTPase活性无显著变化,即出现Rac1GTPase激活障碍,而对照组巨噬细胞在凋亡细胞刺激下Rac1GTPase被逐渐激活。结论 Nogo-B对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具有调控作用。下调Nogo-B表达后巨噬细胞的胞葬功能明显受损;Nogo-B可能通过Rac1GTPase激活途径,影响细胞骨架重组,发挥对胞葬功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 胞葬功能 Nogo-B RAC1 GTPASE 骨架重组
下载PDF
小鼠后肾发育中胞葬体的超微结构
18
作者 李淑玲 邵姝元 +2 位作者 刘玉玲 李晓明 郭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后肾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胞葬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胚龄小鼠的后肾内各种胞葬体表现。结果:胞葬体是后肾细胞胞葬体凋亡细胞或小体形成,由双层膜包裹皱缩细胞质和固缩染色质所组成。形态... 目的:对后肾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胞葬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胚龄小鼠的后肾内各种胞葬体表现。结果:胞葬体是后肾细胞胞葬体凋亡细胞或小体形成,由双层膜包裹皱缩细胞质和固缩染色质所组成。形态上胞葬体可分3个阶段:Ⅰ阶段胞葬体可分辨双层膜包裹着新产生的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表面可有小泡结构附着;Ⅱ阶段胞葬体细胞质变松散,细胞器浑浊破碎甚至消失,核或核碎块被消化呈松散细沙样结构;Ⅲ阶段胞葬体细胞器消失,染色质松散呈絮状,形成胞葬溶酶体。后肾内间质细胞,输尿管芽细胞以及发育中肾单位内各种细胞都具有很强胞葬凋亡细胞能力。结论:胞葬体是后肾发育时期凋亡细胞尸骸被处理的结构形式。发育中后肾内各种细胞均具有很强的胞葬能力且是处理凋亡细胞的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 胞葬 超微结构 凋亡
下载PDF
中药调控胞葬作用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建茹 李彬 +5 位作者 王新陆 彭广操 赵齐飞 于瑞 王永霞 朱明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49-1656,共8页
目的:探讨中药调控胞葬作用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首先从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胞葬作用相关靶点,其次在TCMSP数据库中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18%为条件,筛选出作用于胞葬作用相关靶点的活性成分并匹配出相应的中药,然... 目的:探讨中药调控胞葬作用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首先从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胞葬作用相关靶点,其次在TCMSP数据库中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18%为条件,筛选出作用于胞葬作用相关靶点的活性成分并匹配出相应的中药,然后再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预测中药活性成分与胞葬作用相关靶点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同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表型-靶点-成分-中药网络,最后检索收集中药的性味归经信息,统计分析其出现的频次和频率,对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73个与胞葬作用相关的靶点,其中14个靶点可匹配活性成分,获得24个活性成分共关联368味中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39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关系对的结合自由能均小于-5 kcal/mol。频次频率统计结果显示,与胞葬作用相关的中药大都归肝经、肺经,药味多为苦、辛且药性以寒温为主。结论:本研究发现与调控胞葬作用相关的中药大多归肝经、肺经,性味多为寒、温、苦、辛,中药活性成分多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和萜类化合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中医临床遣方用药治疗胞葬作用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以及进一步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数据挖掘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