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鸟类分布新记录——胡兀鹫
1
作者 李芳芳 姜娟娟 雷喜泉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3,共1页
2023年12月4日,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疙瘩村村民在村道旁(109°56′20.4″E,36°52′15.6″N,海拔951 m)发现1只背部黑褐色,头颈黑色,胸部红褐色,嘴下部有黑色“胡须”,虹膜外圈红色的大型鸟类(图1),初步判定为鹰科Acci... 2023年12月4日,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疙瘩村村民在村道旁(109°56′20.4″E,36°52′15.6″N,海拔951 m)发现1只背部黑褐色,头颈黑色,胸部红褐色,嘴下部有黑色“胡须”,虹膜外圈红色的大型鸟类(图1),初步判定为鹰科Accipitridae鸟类,疑似生病。随后,该鸟被延川县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护送至延安市劳山国有林管理局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紧急救治。经检查,该鸟无明显外伤,但精神状态不佳,无法站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分布新记录 林业工作站 鹰科 紧急救治 野生动物 延川县 陕西省延安市
下载PDF
亚成体胡兀鹫肠道菌群分离及生物特性分析
2
作者 陈含西 宋嘉慧 +3 位作者 郑思思 李季 王稳 朱丽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64-169,173,共7页
为探究胡兀鹫肠道菌群多样性,本研究利用5种培养基进行胡兀鹫肠道菌分离、培养、鉴定、耐药性试验及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7株肠道菌,隶属于2门8属12种;这些菌株对3~22种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屎肠球菌对5种常见肠道致病... 为探究胡兀鹫肠道菌群多样性,本研究利用5种培养基进行胡兀鹫肠道菌分离、培养、鉴定、耐药性试验及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7株肠道菌,隶属于2门8属12种;这些菌株对3~22种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屎肠球菌对5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粪肠球菌仅对大肠杆菌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肠道菌群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生物学及濒危状况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化龙 李八斤 +6 位作者 姚勇 唐阳 张勇 果洛.周杰 王延明 加悟才让 王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9,共12页
研究青藏高原胡兀鹫的繁殖成功率、种群现状、种群变化趋势和致危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调查时间为2010—2013年以及1991—1993年。调查区域包括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和拉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 研究青藏高原胡兀鹫的繁殖成功率、种群现状、种群变化趋势和致危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调查时间为2010—2013年以及1991—1993年。调查区域包括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和拉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自治州,青海的海北、海西、果洛和玉树自治州以及甘肃的甘南自治州。在这些区域中的7个胡兀鹫繁殖地,对某些繁殖巢进行日活动行为观察,以确定其繁殖参数。繁殖成功率依据2010年冬季至2013年秋季观察的繁殖巢中离巢出飞的幼鸟数量确定。由于缺乏对大范围面积(超过1万km2)内准确繁殖对数目的调查数据,仅能以繁殖对之间的繁殖巢间距来换算其领域面积。种群结构大多情况下采用路线统计法(截线法)调查记录,少数情况下在动物尸体附近进行观察。将胡兀鹫划归为3~4个年龄组:幼体(〈3年龄),未成熟体(3~4年龄),亚成体(4~6年龄)和成体(〉6年龄)。针对胡兀鹫种群结构的观察记录工作分别在1992年的4月—1993年2月下旬(合计48天)和2010年12月初—2012年10月下旬(合计103天)进行。繁殖种群数量评估,参照文献报道的高山兀鹫种群数量,以同期(2010年冬季至2012年底)调查的胡兀鹫繁殖巢数量与高山兀鹫繁殖巢的数量进行对比,其比值乘以高山兀鹫种群数量,以此估算胡兀鹫的繁殖对数量。[结果]胡兀鹫产卵期为12月上旬—1月末(12月7日—1月28日,n=4),孵化期为55~61天(n=3),窝卵数平均为1.86枚(n=14),测量3枚卵的平均长和宽为84.4(83.1~88.3)mm和68.03(67.0~70.0)mm。繁殖成功率为81.82%(2010年—2012年,n=22)。巢址分布海拔为2 600~4 575 m。在具有代表性的繁殖地内,繁殖对之间距离平均为35.84 km(25.10~47.3 km),领域平均面积为1 284.51 km2(630.01~2 237.29 km2)。20年来(1990年以来)种群结构变动为:胡兀鹫幼体数量比例从30.17%(n=116)降低到16.67%(n=96)。估算青藏高原250万km2面积的胡兀鹫种群数量不超过1 410个繁殖对。[结论]初步确定胡兀鹫的致危因素超过10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各种基础工程设施的建立,尤其是边远荒僻区域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影响胡兀鹫繁殖成功率和种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青藏高原 领域面积 种群密度 种群结构变化
下载PDF
西藏胡兀鹫生态学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次仁 刘少初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简略论述了胡兀鹫在西藏的生态情况。
关键词 胡兀鹫 生态 食性 繁殖
下载PDF
西藏东部胡兀鹫繁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滨源 苏化龙 蔡巴扎西 《西藏科技》 1994年第4期58-62,共5页
1988~1992年,我们在西藏东部的高原山地,对胡兀鹫巢址特征及繁殖现象进行了研究。见到12个胡兀鹫巢,对7个巢的巢址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巢址海拔在3300~4200m之间(仅一巢2600m),均建在悬崖峭壁地带,巢口方向大多朝东或南方,巢... 1988~1992年,我们在西藏东部的高原山地,对胡兀鹫巢址特征及繁殖现象进行了研究。见到12个胡兀鹫巢,对7个巢的巢址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巢址海拔在3300~4200m之间(仅一巢2600m),均建在悬崖峭壁地带,巢口方向大多朝东或南方,巢离永久居民点距离从800~5000m不等。 5个繁殖对的繁殖现象表明,胡兀鹫于冬季产卵孵化。雏鸟出壳分别在1月和2月上旬,出飞离巢在4月末和5月底。 食物以动物尸体为主,有时也捕获一些病弱动物个体。除此而外,还具有从金雕、大、猎隼等猛禽那里掠夺捕获物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巢址 繁殖 习性 种间关系 西藏东部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的胡兀鹫 被引量:2
6
作者 才代 贡明格布 马鸣 《新疆林业》 1994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 胡兀鹫 生活习性 外形特征 巴音布鲁克地区 近距离飞行 天山南坡 初级飞羽 行程路线 溶解性
下载PDF
胡兀鹫
7
《新疆林业》 1989年第6期36-36,共1页
俗名大胡子雕、髭兀鹫。分类地位隼形目、鹰科。形态特征大型猛禽。
关键词 胡兀鹫 隼形目 鹰科 形态特征 晚成性 幼鸟 巢区 纵纹 种群数量 野生动物保护
下载PDF
青藏高原胡兀鹫与巢域中峭壁生境营巢鸟类的种间互动关系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苏化龙 钱法文 +5 位作者 张国钢 江红星 刘冬平 朵海瑞 张勇 果洛.周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68,共20页
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是峭壁生境营巢鸟类,其领域是关系到繁殖与生存的必需资源。2010-2013年,在青藏高原4个省区中的7个胡兀鹫繁殖地进行了调查,结合1990-1993年的调查资料,用直接观察法记录了12个胡兀鹫繁殖巢域(距巢址500 m... 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是峭壁生境营巢鸟类,其领域是关系到繁殖与生存的必需资源。2010-2013年,在青藏高原4个省区中的7个胡兀鹫繁殖地进行了调查,结合1990-1993年的调查资料,用直接观察法记录了12个胡兀鹫繁殖巢域(距巢址500 m范围内)中的峭壁生境营巢繁殖鸟类,并初步评估了这些鸟类与胡兀鹫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巢区中观察到其体型可引起胡兀鹫警觉反应的鸟类计有23种,营巢繁殖的有11种。繁殖鸟类中猛禽有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猎隼(Felco cherrug)、金雕(Aquila chrysaetos)、大(Buteo hemilasius)、长耳鸮(Asio otus)5种,鸦科鸟类有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黄嘴山鸦(P.graculus)和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3种。前述23种可引起胡兀鹫警觉反应的鸟类在胡兀鹫巢域中被记录到的活动行为频次为1 298次·只,观察到12种鸟与胡兀鹫发生种间互动行为,频次合计65次,其中鸦科鸟类与胡兀鹫发生的种间互动行为频次最高(34次)。观察到胡兀鹫驱赶巢域内的捕猎金雕导致其放弃猎物的行为。对种间关系的初步评估结论为:(1)毗邻高山兀鹫繁殖巢的胡兀鹫,表现出同种繁殖对之间巢间距明显缩短的现象,其巢间距由35.84 km(25.10-47.30 km,n=6个巢)缩短至7.39 km(6.22-8.58 km,n=5个巢);(2)在胡兀鹫巢域中营巢繁殖的猎隼,其同种间巢间距缩短至150-360 m(n=4个巢);(3)由于高山兀鹫在当地传统文化习俗中的重要地位,胡兀鹫与其毗邻营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类直接干扰活动对其繁殖成功率的不利影响;(4)在人为干扰活动或其他原因导致胡兀鹫亲鸟离巢的情况下,鸦科鸟类和捕食性猛禽(尤其是猎隼)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胡兀鹫卵和幼雏被天敌掠食的可能性;(5)胡兀鹫育雏早期需要获取肉含量高的食物(体型较小的死亡动物),在胡兀鹫巢域或附近区域营巢的捕食性猛禽所遗落的猎物,很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种间互动 同种巢间距变化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成功率和种群现状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化龙 马强 +1 位作者 王英 果洛.周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1-676,共16页
2010至2013年,对青藏高原4个省区(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中的7个胡兀鹫(Gypaetusbar batus barbatus)繁殖地进行了调查,结合1991至1992年的调查资料,获得的调查结果为:产卵期12月上旬至翌年1月末(12月7日至1月28日,n=4),... 2010至2013年,对青藏高原4个省区(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中的7个胡兀鹫(Gypaetusbar batus barbatus)繁殖地进行了调查,结合1991至1992年的调查资料,获得的调查结果为:产卵期12月上旬至翌年1月末(12月7日至1月28日,n=4),孵化期为55~61d(n=3),窝卵数平均为1.9枚(n=14),测量3枚卵的平均长和宽分别为84.4mm(83.1~88-3mm)和68.0mm(67.0~70.0mm)。繁殖成功率为81.82%(2010~2012年,n=22)。巢址分布海拔为2600~4575m。在具有代表性的繁殖地内,繁殖对之间距离平均为35.84km(25.10~47.30km),领域平均面积为1284.51km0(630.01~2237.29km^2)。20年来(1990年以来)的种群结构变动为:胡兀鹫幼体数量比例从30.17%降低到16.67%,成鸟比例从61.21%提高到70.83%。采取与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数量进行对比的方式,估算青藏高原250万km^2。面积的胡兀鹫种群数量少于1410个繁殖对。威胁胡兀鹫生存的因素可分为4大类:(1)非法猎捕,包括非法获取胡兀鹫观赏标本和传统医药,方式为枪击、毒饵、网套等;(2)间接伤害,主要为鼠药中毒,其次是因人类在被食肉兽咬死的家畜体中施放毒药或在家畜尸体边布放的兽铗而造成伤害;(3)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伤害,如输电线路和风电场导致胡兀鹫触电和碰撞,道路建设直接对其巢址生境的破坏和人为干扰增加等;(4)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对体弱家畜的快速加工和对家畜胴体的彻底利用,导致胡兀鹫的食物来源减少,家畜疫病防治导致胡兀鹫蒙受残留药物的影响,在寒冷季节柔软巢材(如羊毛)的缺乏,降低了胡兀鹫对卵和幼雏的保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繁殖 种群现状 种群结构变化 致危因素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化龙 王英 果洛·周杰 《大自然》 2014年第6期32-37,共6页
青藏高原风光独特、美丽神秘,是许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庇护所。青藏高原能否成为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胡兀鹫的生存又有怎样的影响?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是一种曾经在欧亚大陆广泛存在的大型猛禽,如今在大多... 青藏高原风光独特、美丽神秘,是许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庇护所。青藏高原能否成为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胡兀鹫的生存又有怎样的影响?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是一种曾经在欧亚大陆广泛存在的大型猛禽,如今在大多数区域已难觅其踪。就体型而言,胡兀鹫是欧亚大陆翼展最宽的猛禽之一,普遍翼展将近3米,少数记录的标本翼展略超过3米。其活动范围很大且巢域广阔,但属于定居型鸟类。青藏高原风光独特、美丽神秘,是许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庇护所。青藏高原能否成为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胡兀鹫的生存又有怎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珍稀濒危物种 巢域 欧亚大陆 雄鸟 雌鸟 定居型 繁殖成功率 人类活动 活动范围
原文传递
爱"化妆"的胡兀鹫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大自然》 2014年第6期23-23,共1页
胡兀鹫是一种大型猛禽,别看它们外表凶悍,却有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主动化妆行为——成鸟通过沐浴将原本纯白色的头冠部、颈部和胸腹部羽毛染成鲜明的橙黄色。其实,鸟类被动染色现象在水禽中较为常见,例如,在浅水区富含氧化铁的泥土中取... 胡兀鹫是一种大型猛禽,别看它们外表凶悍,却有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主动化妆行为——成鸟通过沐浴将原本纯白色的头冠部、颈部和胸腹部羽毛染成鲜明的橙黄色。其实,鸟类被动染色现象在水禽中较为常见,例如,在浅水区富含氧化铁的泥土中取食的水禽,其羽毛沾染锈色很常见,天鹅的脖颈和鹈鹕的胸腹部也常出现黄棕色污渍,但是主动"化妆"的鸟类非常少见。胡兀鹫通过沐浴来"化妆"是非常隐秘的行为,野外观察中难以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黄棕色 野外观察 锈色 冠部 浅水区 羽色 药理作用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胡兀鹫争食记(上)
12
作者 徐立群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6年第6期4-5,共2页
高山峻岭间,山风呼啸着,一只胡兀鹫在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饥肠辘辘的它,头向下低垂,并不断左右活动,眼紧盯着地面,寻觅自己的美味大餐——动物的尸体。食物越来越少,为了能填饱肚子,胡兀鹫必须具有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因此它们一般采用... 高山峻岭间,山风呼啸着,一只胡兀鹫在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饥肠辘辘的它,头向下低垂,并不断左右活动,眼紧盯着地面,寻觅自己的美味大餐——动物的尸体。食物越来越少,为了能填饱肚子,胡兀鹫必须具有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因此它们一般采用很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翱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兀鹫 高山峻岭 雄鸟 雌鸟 肩羽 贯眼纹 视觉细胞 上升气流 向前延伸 就这样
原文传递
胡兀鹫曾经从阿尔卑斯山脉消失了
13
《少年科学》 2009年第6期10-11,共2页
在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曾经生活着一些美丽的鸟--胡兀鹫。它们的翅膀展开将近3米宽,眼睛周围还带有一个红圈,所以很好辨认。
关键词 初等教育 自然常识 动物 胡兀鹫 阿尔卑斯山脉
原文传递
我国首部鹫类专著《新疆兀鹫》出版
14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2-312,共1页
鹫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类群,被誉为自然界的"清洁工"。全球鹫类仅存23种,中国约有8种(占34.8%),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新疆、西藏等。所有的鹫类均被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鹫类作为地球的"清洁工"或"卫生员",是维持生态平衡的... 鹫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类群,被誉为自然界的"清洁工"。全球鹫类仅存23种,中国约有8种(占34.8%),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新疆、西藏等。所有的鹫类均被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鹫类作为地球的"清洁工"或"卫生员",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保护动物 胡兀鹫 兀鹫 兀鹫 高山兀鹫 种群生存 地理研究所 座山雕 兀鹫 二次中毒
下载PDF
西宁野生动物园3种猛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民 何顺福 +1 位作者 赵文信 卢福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非麻醉状态下的高山兀鹫、秃鹫和胡兀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建立西宁野生动物园3种猛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参数范围。结果显示:高山兀鹫血红蛋白(Hb)极显著高于秃鹫和胡兀鹫(P<0.01),而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 通过对非麻醉状态下的高山兀鹫、秃鹫和胡兀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建立西宁野生动物园3种猛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参数范围。结果显示:高山兀鹫血红蛋白(Hb)极显著高于秃鹫和胡兀鹫(P<0.01),而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值高于秃鹫(P<0.05),与胡兀鹫的这3项生理值相近(P>0.05),而高山兀鹫的单核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秃鹫和胡兀鹫(P<0.05);3种猛禽间血液中碱性磷酸酶(ALP)、铜蓝蛋白酶(CP)、磷酸己糖异构酶(GPI)活性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秃鹫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低于高山兀鹫和胡兀鹫(P<0.01),而胡兀鹫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于高山兀鹫和秃鹫(P<0.01),淀粉酶(MAY)活性以及蛋白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3种猛禽有各自的血液生理生化特征,本试验为3种猛禽的繁殖饲养、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兀鹫 秃鹫 胡兀鹫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地区鸟类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青峰 《农业科学研究》 198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银川的西部至贺兰山东麓为荒漠草原。贺兰山的鸟类自治区林业厅曾专门组织过综合考察,银川平原的夏季鸟类宋志明等亦有过报导。位于贺兰山和银川平原这一中间地带的鸟类以前未见有过专门报导。作者从1983年至1985年连续两年对该地区的... 银川的西部至贺兰山东麓为荒漠草原。贺兰山的鸟类自治区林业厅曾专门组织过综合考察,银川平原的夏季鸟类宋志明等亦有过报导。位于贺兰山和银川平原这一中间地带的鸟类以前未见有过专门报导。作者从1983年至1985年连续两年对该地区的乌类分布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区域东以贺兰县金山为界,南以永宁县黄羊滩为界,西到贺兰山麓的黄旗口、插旗口一带,北达汝箕沟,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调查区域基本代表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类型,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荒漠草原 调查区域 银川平原 自治区林业厅 蒙古百灵 毛腿沙鸡 草原雕 胡兀鹫 红嘴山鸦
下载PDF
考古信息集锦
17
《大众考古》 2022年第8期92-93,共2页
穷物理水洞沟古人类如何利用鸟类资源近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的张乐副研究员等对水洞沟第12地点出土的414件鸟类骨骼进行了埋藏学研究,深入探讨了史前人类的鸟类开发利用策略,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rchaeologica... 穷物理水洞沟古人类如何利用鸟类资源近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的张乐副研究员等对水洞沟第12地点出土的414件鸟类骨骼进行了埋藏学研究,深入探讨了史前人类的鸟类开发利用策略,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水洞沟第12地点的鸟类以鸡形目(环颈雉、石鸡和山鹑)为主,鹰形目(胡兀鹫、大和普通)和鸦形目(雕等)等肉食性鸟类次之。研究显示,古人类在鸟类骨骼表面造成的切割、敲砸、烧烤与劈裂等痕迹主要分布于鸡形目的多肉部位(如肱骨的近端、股骨和胫骨等)以及猛禽类前肢的肢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鸡形目 鸟类资源 胡兀鹫 埋藏学 环颈雉 水洞沟
下载PDF
雪域秘境的鹰——搏击长空的王者
18
作者 程起骏 《中国土族》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青藏高原是鹰的故乡。在这里生息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鹰家族,它们支派繁多,秉赋各异,特立独行。举其要有大鵟、金雕、白肩雕、草原雕、玉带海雕。
关键词 猎隼 金雕 秃鹫 雀鹰 猎物 胡兀鹫 麻雀 王者 秘境
下载PDF
博物志
19
《飞碟探索》 2010年第10期7-7,共1页
胡兀鹫(Gypatus barbatus)是胡兀鹫属中唯一的成员。它们一般会选择分布在南欧洲,非洲、印度和西藏的高山上生蛋,而它们每次大约能生下一至两颗蛋。
关键词 胡兀鹫 动物学 研究 欧洲
下载PDF
鬣狗捡骨头
20
作者 蒋松涛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3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胡兀鹫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