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价值探讨
1
作者 董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4-0087,共4页
研究外固定+髓内钉固定对于接受骨搬运技术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而言有何价值。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骨搬运技术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n=54)为研究对象,且筛选工作从2019年6月起,到2022年6月结束。整理资料后按照固定的方式进行分组,进而... 研究外固定+髓内钉固定对于接受骨搬运技术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而言有何价值。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骨搬运技术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n=54)为研究对象,且筛选工作从2019年6月起,到2022年6月结束。整理资料后按照固定的方式进行分组,进而得到对照组(n=27/传统外固定)和观察组(n=27/外固定+髓内钉固定)。分析疗效时从患者的疼痛程度入手,关注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例数,再以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NRS分数于治疗后显示出显著的差异且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延长长度更短、断端愈合和外固定用时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在观察组中有14.15%(4/27)患并发症,比对照组的29.63%(8/27)低,差异显著(X2=8.466,p<0.05);SF-36量表的多领域分在治疗1年后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胫骨骨缺损患者骨接受搬运技术治疗时,临床可优先考虑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这一方案,可减轻痛感、加速康复、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髓内钉固定 搬运技术 胫骨骨缺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
2
作者 李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9-0032,共4页
探究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胫骨骨缺损患者58例(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传统外固定治疗),各2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 探究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胫骨骨缺损患者58例(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传统外固定治疗),各2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固定时间、患肢完全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外固定指数更低,观察组骨愈合优良率更高,术后观察组AHS、AKSS及ADL评分更高,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骨缺损治疗中,应用外固定结合髓内钉固定的骨搬运技术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搬运技术 外固定 髓内钉固定
下载PDF
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晓雷 吕松峰 +1 位作者 王磊 魏瑄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41-2645,共5页
目的观察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B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胫骨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B组患者接受胫骨搬运术治疗,... 目的观察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B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胫骨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B组患者接受胫骨搬运术治疗,A组患者接受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和影像学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14 d、3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的实验室指标[骨钙素(BG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炎性因子[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优良率和影像学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100.00%,明显高于B组的82.98%、87.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30 d,A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24±0.57)分、(2.35±0.33)分、(1.49±0.24)分,明显低于B组的(4.18±0.83)分、(3.06±0.52)分、(2.28±0.4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血清BGP、VEGF、BMP-2、IGF-1水平分别为(9.16±1.76)μg/L、(330.81±22.67)ng/L、(263.50±20.20)ng/L、(348.06±28.77)μg/L,明显高于B组的(7.42±1.54)μg/L、(287.51±19.49)ng/L、(213.46±17.92)ng/L、(305.87±25.64)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血清NF-κB、TNF-α、CRP、IL-6水平分别为(28.30±4.62)pg/L、(1.56±0.64)mg/L、(52.44±7.62)mg/L、(3.47±0.61)pg/mL,明显低于B组的(47.29±6.88)pg/L、(3.15±0.86)mg/L、(81.42±12.57)mg/L、(5.72±0.7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B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BD患者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及影像学总有效率、减轻疼痛感、缓解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同时对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三七接 胫骨搬运术 炎性因子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东伟 张雅欣 +12 位作者 武伟泽 格格热 丁佳楠 王旭东 李东 罗永洁 赵勇 刘鑫 宋亚茹 卞睿 张旭 贾和平 马创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Orthofix治疗的41例胫骨骨缺损中骨搬运段发生偏移患者资料,男性34例,女性7...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Orthofix治疗的41例胫骨骨缺损中骨搬运段发生偏移患者资料,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8~58岁,平均35.9岁;道路交通伤28例,摔伤9例,其他4例。41例均为创伤后骨髓炎。根据Paley轴向偏移的分类标准,分成无轴向偏移组(22例)和轴向偏移组(19例),无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不同参数与轴向偏移的关系。结果 患者均随访12~40个月,平均22.5个月。外固定装置拆除之前骨搬运段偏移40例,外固定架拆除之后1例。其中冠状面成角34例,成角2.2°~17.5°,平均6.33°;矢状面成角21例,成角1.5°~11.8°,平均4.53°。轴向偏移19例,通过更换Schanz钉调整力线以及对接端植骨后力线得到纠正18例。拆除外固定装置后患肢过度负重出现偏移1例,行自体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力线得到恢复。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截骨平面、既往手术次数、骨缺损长度以及Schanz钉弯曲角度是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而在置钉模式、Schanz钉置入角度、外固定时间、对接时间及外固定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截骨平面(OR=1.481,95%CI=1.150~1.908)以及骨缺损距离(OR=1.728,95%CI=1.027~2.906)是发生轴向偏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行骨搬运的治疗中,骨搬运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轴向偏移,其中骨缺损距离越大越容易发生轴向偏移,截骨平面越靠近干骺端越不容易发生轴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搬运 外固定架 轴向偏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能谱CT在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中的应用现状
5
作者 李海涛 王栋 +2 位作者 李福林 李超 张永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Ilizarov骨搬移术是由俄罗斯专家Ilizarov基于牵张成骨原理提出的手术技术,在牵张成骨区形成新生骨痂,可有效治疗骨缺损^([1-2])。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骨折数量明显增多,下肢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 Ilizarov骨搬移术是由俄罗斯专家Ilizarov基于牵张成骨原理提出的手术技术,在牵张成骨区形成新生骨痂,可有效治疗骨缺损^([1-2])。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骨折数量明显增多,下肢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复杂性创伤常导致部分骨质缺失。此外,慢性骨髓炎、骨折术后骨不愈合、下肢骨肿瘤切除术也可导致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 慢性髓炎 ILIZAROV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肢开放性 搬移术 肿瘤切除术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诱导膜技术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闵重函 周瑛 荆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4期9-13,32,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对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2例符合诊疗标准的胫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1例。所有患者接受两次手术。第1次手术进行清创、...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对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2例符合诊疗标准的胫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1例。所有患者接受两次手术。第1次手术进行清创、病灶切除,并安置抗生素骨水泥。在抗感染治疗2个月以上,确认感染被消灭的情况下,予以第2次手术,去除骨水泥后进行自体松质骨植骨。每次手术拆线后中医康复组都予以中医推拿治疗和石氏伤科特色外用药物治疗,每2日1次,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术后伤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肢体智能运动训练治疗护理器(CPM)协助增加膝、踝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范围,并逐渐过渡到支具辅助下下肢半负重、至全负重下的自主屈伸锻炼。在第2次手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观察点上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Edwards胫骨骨折疗效评价系统和植骨区域CT值的测量数据分析,评价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肢体功能和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Edwards总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康复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Edward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医康复组Edwards疼痛、肿胀、足活动度、踝活动度项目评分和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中医康复组Edwards疼痛、肿胀、运动、足活动度、踝活动度项目评分和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研究分析,中医康复组生物膜组织密度和毛细血管网密集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有助于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有利于促进植骨后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中医康复 诱导膜技术
下载PDF
胫骨骨缺损小鼠使用川芎水煎液干预促进骨缺损修复
7
作者 白凯凡 杨巍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川芎水煎液灌胃对小鼠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功建立32只SPF级昆明雄性右侧胫骨骨缺损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冠心宁注射液灌胃)和川芎组(川芎水煎液灌胃),两组分别在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取4只小鼠,进行日常... 目的:分析川芎水煎液灌胃对小鼠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功建立32只SPF级昆明雄性右侧胫骨骨缺损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冠心宁注射液灌胃)和川芎组(川芎水煎液灌胃),两组分别在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取4只小鼠,进行日常状态观察、步态观察、骨修复观察。结果:川穹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恢复期明显更短,在第14天时已基本能正常行走,且伤口愈合完全并形成硬骨,伤口与原创面平齐,形成骨性骨痂。结论:川芎水煎液对骨缺损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效用显现可能与其影响胫骨骨缺损小鼠局部病灶炎症状态和促进微循环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折修复 胫骨骨缺损 折模型
下载PDF
Ilizarov牵拉架外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的钢环参数选择 被引量:16
8
作者 余凯 杨晶 +4 位作者 杨广忠 艾合买提江 陈柯屹 赵弟庆 袁春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77-582,共6页
背景:既往尚无有效的方法彻底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Ilizarov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短缩畸形、软组织损伤及关节挛缩等相关问题。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架外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效果及钢环的参数选择情况。方法:回顾... 背景:既往尚无有效的方法彻底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Ilizarov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短缩畸形、软组织损伤及关节挛缩等相关问题。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架外固定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效果及钢环的参数选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胫骨骨缺损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既往有胫骨骨折并一期行手术治疗,治疗后有胫骨骨髓炎合并骨与软组织损伤,在患肢上安放Ilizarov环形架外固定。比较外固定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胫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观察外固定前后踝关节Kofoed评分和膝关节ROM评分有无差异,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诊疗评价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6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35个月。67例骨缺损得以重建,骨折愈合,但其中5例效果较差;44例软组织缺损病例中,40例创面闭合,4例创面未愈合。外固定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胫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外固定前改善(P<0.05);外固定后踝关节Kofoed评分及膝关节ROM均较外固定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各种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优良率为85%。对于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骨髓炎性骨缺损,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创伤小,能够避免多次复杂手术,缩短治疗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选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钢环的大小和材质对外固定效果和固定后调整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植入物 胫骨骨缺损 软组织损伤 外固定 ILIZAROV技术 钢环 参数
下载PDF
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珂 裴国献 +2 位作者 陈滨 金丹 魏宽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5-487,共3页
制备组织工程用山羊胫骨骨缺损模型 ,研究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2 7只中国青山羊制备单侧胫骨中段 2 0mm的骨膜与骨缺损 ,7孔钢板内固定 ,随机分 3组 :空白组不进行植入处理 ;对照组 (CHAP组 )单纯植入羟基磷灰... 制备组织工程用山羊胫骨骨缺损模型 ,研究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2 7只中国青山羊制备单侧胫骨中段 2 0mm的骨膜与骨缺损 ,7孔钢板内固定 ,随机分 3组 :空白组不进行植入处理 ;对照组 (CHAP组 )单纯植入羟基磷灰石 (CHAP) ;实验组 (CHAP/BMSc组 )植入CHAP与骨髓基质细胞 (BMSc)的复合物。术后 4、8、12周放射学检查X线片光密度指数比值、组织学方法评价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 ,12周CHAP/BMSc组与CHAP组做压应变与三点弯曲实验 ,评价骨缺损修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结果显示 ,术后4、8、12周X线片光密度指数比值空白组无明显变化 ,CHAP组低于CHAP/BMSc组 (P <0 0 5 ) ;组织学切片显示CHAP/BMSc组成骨较CHAP组早、多 ;12周三点弯曲实验载荷、弯曲应力CHAP/BMSc组高于C组 (P <0 0 5 )。提示山羊胫骨 2 0mm骨与骨膜缺损不能自行修复 ,可满足骨组织工程大动物实验需要 ;CHAP与BMSc复合修复骨缺损在成骨时间、成骨量与质量上均优于单纯CH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山羊 胫骨骨缺损 实验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 珊瑚羟基磷灰石 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复合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胫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周长忍 汤顺清 石海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2年第20期3014-3015,I001,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聚乳酸与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复合经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形成组织工程化骨来修复羊胫骨3cm的骨缺损,并以X线,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组织工程化骨表现出较强的成骨... 目的探讨复合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聚乳酸与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复合经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形成组织工程化骨来修复羊胫骨3cm的骨缺损,并以X线,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组织工程化骨表现出较强的成骨能力,在12周时以基本修复羊胫骨3cm的骨缺损。结论展示出复合材料在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修复 胫骨骨缺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治疗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效果及对Puno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永伟 刘真 +2 位作者 莫建文 孙小勇 林唐唐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331-2334,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在大段胫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Puno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段胫骨骨缺损患者共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游离腓骨段移植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与游离腓骨段移植技术在大段胫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Puno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段胫骨骨缺损患者共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游离腓骨段移植术治疗,观察组行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闭合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完全负重指数、末次随访Puno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技术治疗大段胫骨骨缺损能有效改善患肢功能,缩短骨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短缩-延长术 游离腓段移植术 胫骨骨缺损 Puno功能
下载PDF
游离腓骨骨皮瓣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卫 刘金伟 +6 位作者 张玉玲 李春雨 蔡厚洪 林绍仪 吴举 何藻鹏 梁观钦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皮瓣 外固定架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军 李旭 莫忆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9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创伤后胫骨骨缺损患者,均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及Ilizarov牵长成骨原理对胫骨骨缺损实行骨搬移治疗骨缺损;记录外固定时间、骨搬移时间、延长区固化时间、缺损区对...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创伤后胫骨骨缺损患者,均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及Ilizarov牵长成骨原理对胫骨骨缺损实行骨搬移治疗骨缺损;记录外固定时间、骨搬移时间、延长区固化时间、缺损区对接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ASAMI评分标准进行骨愈合及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骨缺损均愈合;外固定时间6~22个月,平均8.2个月;骨搬移时间1~6个月,平均2.7个月;延长固化时间4~16个月,平均8.4个月;缺损区对接后骨折愈合时间2~7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对患者进行ASAMI评分,骨愈合:优31例、良3例,功能:优28例,良6例。所有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日常活动,3例跟腱挛缩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较正常侧降低,但并无明显跛行。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骨缺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搬移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下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 被引量:4
14
作者 桑建新 秦本刚 +2 位作者 张旭 张俊杰 刘世兴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4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慢性感染 重组合异种 外固定器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胫骨骨缺损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2 位作者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体外复合经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在大动物大段骨缺损中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中国青山羊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实... 目的 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体外复合经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在大动物大段骨缺损中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中国青山羊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实验组缺损区植入CHAP和BMSc复合体,对照组不植入任何填充物。术后2、4、8周分别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进行监测。结果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中感兴趣区(ROI)计数和摄取比值显示对照组在3个时间点均未见再血管化的表现及明显的成骨活动,而实验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再血管化的数量和成骨的质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结论CHAP和BMSc复合体具有良好的修复大动物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修复过程中有非常准确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组织工程 修复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及骨短缩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勇 王彦生 张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胫骨骨不连及骨短缩患者(肢体短缩4~17cm,平均9cm),根据Iuizarov治疗原则,采用微创截骨、直接拉伸延长或骨段滑移术修复骨缺损和延长肢体,在连...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胫骨骨不连及骨短缩患者(肢体短缩4~17cm,平均9cm),根据Iuizarov治疗原则,采用微创截骨、直接拉伸延长或骨段滑移术修复骨缺损和延长肢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置入外固定架。骨不连者调整外固定架使骨断端对合并加压;骨缺损短缩者则做骨段搬移术或直接拉长。定期复查X片,直至骨愈合满意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本组术后经1~5年随访。所有骨缺损愈合,肢体长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感染无复发。结论Ilizalov外固定架技术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软组织感染创面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感染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被控制并随骨连接而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lov外固定架 胫骨骨缺损 短缩
下载PDF
加压固定——潜行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缺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晓明 曾祥伟 +5 位作者 韦冰丹 蒋卫平 黄克 古松 冼伟 孙达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器”对骨缺损两端进行加压固定 ,然后利用“针锯”在干骺端潜行截骨 ,用同一外固定器进行延长 ,恢复患肢长度。结果 :10例患者肢体分别延长 3.0~ 8.5 cm ,...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器”对骨缺损两端进行加压固定 ,然后利用“针锯”在干骺端潜行截骨 ,用同一外固定器进行延长 ,恢复患肢长度。结果 :10例患者肢体分别延长 3.0~ 8.5 cm ,延长所需时间 2 4~ 72 d,平均 4 7d,骨缺损区术后 6~ 12个月愈合 ;骨延长期术后 5~ 8个月愈合。全部短缩肢体获得预期延长度。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加压固定——潜行截骨延长治疗胫骨骨缺损具有安全、可靠 ,无骨不连 ,骨萎缩等并发症 ,无需植骨及内固定 ,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固定 潜行截 外固定器延长 治疗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胫骨骨缺损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骏 刘欣伟 +1 位作者 陈语 周大鹏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创伤、感染和肿瘤切除均可致胫骨骨缺损。在创伤骨科疾病中,因胫骨特殊的解剖特点,胫骨开放性骨折占有很大比例,此类损伤常伴有严重的骨质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成为骨科治疗领域的难题。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骨移植术、外固定技术、膜诱导... 创伤、感染和肿瘤切除均可致胫骨骨缺损。在创伤骨科疾病中,因胫骨特殊的解剖特点,胫骨开放性骨折占有很大比例,此类损伤常伴有严重的骨质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成为骨科治疗领域的难题。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骨移植术、外固定技术、膜诱导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治疗与研究现状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移植 迁移延长 膜诱导技术
下载PDF
3种方式修复胫骨骨缺损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秋冬 扬林 +1 位作者 路平 赵克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1193-1194,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疗效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瓣移植 吻合血管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时胫骨骨缺损分类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宇锋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骨缺损 分类 患者生活质量 膝关节功能 外科技术 随访结果 终末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