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静 潘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配体、受体、结合蛋白组成。其中,配体主要有IGF-1、IGF-2和胰岛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涉及受体主要有Ⅰ型IGF受体(IGF-1R)、Ⅱ型IGF受体(IGF-2R)、胰岛素受体(IR)和IGF-1R与IR的杂合受体;此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配体、受体、结合蛋白组成。其中,配体主要有IGF-1、IGF-2和胰岛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涉及受体主要有Ⅰ型IGF受体(IGF-1R)、Ⅱ型IGF受体(IGF-2R)、胰岛素受体(IR)和IGF-1R与IR的杂合受体;此外,IGF系统还包括6种高亲和力IGF结合蛋白(IGFBP-1~6)。IGF系统不仅在调节人体重要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分化以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其各组分表达水平的变化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靶向IGF系统的各个组分或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助于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对后续肿瘤治疗产生有益作用。本文综述了IGF系统的各组分及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目前靶向IGF系统各组分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情况,并分析了靶向IGF系统在肿瘤治疗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靶向IGF系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配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表达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伤的相关性
2
作者 潘淑娟 李伟 谭云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和IGFBP-1蛋...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和IGFBP-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使用中文版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价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中的IGFBP-1表达增高(P=0.01),而IGF-1的表达与HCs组无明显差异(P>0.05)。IGF-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工作记忆、言语学习与记忆、视觉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及MCCB总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IGFBP-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处理速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IGF-1和IGFBP-1与认知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GF-1与IGFBP-1的表达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表明IGF-1及IGFBP-1在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卢煜明 张爱民 +3 位作者 卢彦 郑迅风 徐国明 李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羊水异常与早产儿ROP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及时监测IGF-1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早产儿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母体因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微小RNA-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郭欢欢 蔡海瑜 +1 位作者 张晓丹 周新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 RNA,miR)-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202例就诊分娩的GDM患者(132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孕妇...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 RNA,miR)-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202例就诊分娩的GDM患者(132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孕妇(70名)作为研究对象,就诊分娩的GDM患者为患病组,同期体检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GDM患者是否伴有胎儿生长受限分为GDM组和胎儿生长受限组,GDM组88例,胎儿生长受限组44例。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9a-3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表达。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miR-29a-3p与IGF-1靶向关系。分析miR-29a-3p、IGF-1及其与胰岛素水平、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9a-3p,IGF-1水平评估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患病组孕妇血清miR-29a-3p水平高于对照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血清miR-29a-3p水平低于胎儿生长受限组,IGF-1水平高于胎儿生长受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9a-3p直接靶向作用于IGF-1表达;GDM组和胎儿生长受限组孕妇胰岛素、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miR-29a-3p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r=-0.402,P<0.05);血清miR-29a-3p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IGF-1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29a-3p,IGF-1是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29a-3p,IGF-1水平联合评估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08-0.928),显著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Z_(miR-29a-3p-联合)=2.893,P=0.004;Z_(IGF-1-联合)=2.810,P=0.005)。结论GDM孕妇血清miR-29a-3p水平上调,IGF-1水平下调,与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miR-29a-3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胎儿生长受限 预测价值
下载PDF
miR-146a-3p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
5
作者 叶嘉鹏 王建伟 +5 位作者 吴毛 李绍烁 汪国澎 王浩阗 唐志 邵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48-4053,共6页
背景:mi R-146a-3p水平改变是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常见事件,mi R-146a-3p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具体机制尚未被研究。目的:验证mi R-146a-3p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 背景:mi R-146a-3p水平改变是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常见事件,mi R-146a-3p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具体机制尚未被研究。目的:验证mi R-146a-3p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每组6只。术后2周对大鼠脊髓组织进行了RNA-Seq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log2FC>2),同时挑选出Genecards数据库中脊髓损伤相关基因(Score>20),再通过Targetscan预测mi R-146a-3p的靶基因,取这3个基因集交集,筛选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基因。q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脊髓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水平。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NC组、NC-mimics组和mi R-146a-3p mimics组,用Annexin-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i R-146a-3p的表达较假手术组下降(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上升(P<0.05)。与NC组和NC-mimics组比较,mi R-146a-3p mimics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增殖能力下降(P<0.01),迁移数量减少(P<0.01)。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i R-146a-3p表达量下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量上升;在星形胶质细胞中mi R-146a-3p靶向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miR-146a-3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6
作者 孟利军 郭晓鹤 +4 位作者 董戴源 杨艳 薛耀峰 周保林 秦咏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对照组给予IFX,实验组给予IFX联合沙利度胺,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肠道菌群紊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胶囊内镜评分指数(Lewis评分)、血清IGF-1、TGF-β1水平及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CDAI、Lew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IGF-1、TGF-β1和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菌群紊乱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鼻黏膜干燥、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IFX治疗难治性IBD患者,可调节其血清IGF-1、TGF-β1水平,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抑制炎症活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肠道菌群紊乱,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英夫利西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营养状态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和上游移码蛋白1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刘玉莹 万浩然 +3 位作者 江泽宇 陈红丽 魏文迎 杨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保护因素,UPF1(OR=0.252,95%CI:0.047~0.965,P=0.006)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VEGF呈正相关(r=0.665,P=0.000),UPF1与VEGF呈负相关(r=-0.58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UPF1和IMP3及VEGF联合是预测ISR的最优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796~1.000,P=0.000),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IMP3可通过促进VEGF表达,抑制ISR的发生;UPF1可抑制VEGF的表达,导致ISR的发生。UPF1和IMP3及VEGF联合可有效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上游移码蛋白1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
8
作者 舒新乐 侯亚儒 张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miR-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根据临床诊断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miR-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根据临床诊断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将病人分为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合并轻度焦虑情绪组48例、高血压合并中度焦虑情绪组32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情绪组20例,收集整理所有病例的临床基础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451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GF1R表达水平;比较分析高血压病人和高血压合并焦虑情绪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Pearson法分析HAMA评分与血清miR-451a、IGF1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组病人血清miR-451a水平依次降低(0.88±0.30,0.59±0.14,0.48±0.11,0.38±0.09),IGF1R水平依次升高[(2.14±0.60)μg/L,(2.66±0.62)μg/L,(3.08±0.66)μg/L,(3.51±0.74)μg/L];血清miR-451a水平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0,P<0.05),血清IGF1R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高血压合并焦虑组收缩压[(142.26±18.51)mmHg,(135.29±17.84)mmHg]、舒张压[(84.25±11.30)mmHg,(78.23±10.25)mmHg]、C-反应蛋白[(4.47±0.96)mg/L,(4.16±0.91)mg/L]、IL-6水平[(36.95±6.31)μg/L,(27.48±5.49)μg/L]显著高于高血压组,IL-10水平[(12.34±3.26)ng/L,(16.24±3.91)ng/L]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OR 95%CI=1.33(1.06,1.67)]、舒张压[OR 95%CI=1.20(1.00,1.45)]、IL-6[OR 95%CI=1.89(1.22,2.93)]、IL-10[OR 95%CI=0.38(0.17,2.93)]、miR-451a[OR 95%CI=0.01(0.00,0.47)]、IGF1R[OR 95%CI=7.62(1.21,48.03)]水平为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中miR-451a低表达,IGF1R高表达,且与病人焦虑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 微RNA-451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玥熠 张玉垲 +1 位作者 杨青 袁昌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探讨IG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探讨IG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垂体腺瘤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GF-1水平。综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所得最大径与术后肿瘤病理标本所得肿瘤最大径,将试验组按照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及对照组的IGF-1水平差异。结果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双激素和多激素细胞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余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余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非侵袭性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GF-1水平和肿瘤最大径为垂体腺瘤有侵袭性的危险因素,且IGF-1水平越高、肿瘤最大径越大,侵袭性风险越高;垂体腺瘤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IGF-1水平相较于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对不同功能类型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对垂体腺瘤早期侵袭性判断有一定价值,并有望作为术后随访的一项可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垂体腺瘤 侵袭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寇夕 刘永宏 +3 位作者 董玮 王华 王宝梅 高玉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水平与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8月在我科住院的201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衰弱指数(FI)水平将其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衰弱组,...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水平与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8月在我科住院的201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衰弱指数(FI)水平将其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衰弱组,收集病人营养状况、生活能力、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检测IGF-1水平,分析衰弱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例病人中,无衰弱的病人占7.46%(15例)、衰弱前期占44.28%(89例)、衰弱占48.26%(97例),3组病人年龄、Barthel指数、营养风险、服药种类、冠心病比例、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rthel指数下降是衰弱的危险因素(OR=1.859, 95%CI:1.103~3.134),IGF-1水平升高是衰弱的保护因素(OR=0.984, 95%CI:0.976~0.992)。偏相关分析显示,IGF-1水平与FI呈负相关(r=-0.241,P<0.05)。结论 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发生率高,Barthel指数下降是衰弱的危险因素,IGF-1水平升高是衰弱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综合征 衰弱指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老年人
下载PDF
矮小症儿童血尿酸与体格发育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关系
11
作者 王潇敏 洪开听 杨晓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索矮小症(SS)儿童血尿酸(UA)与体格发育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164例SS儿童(观察组)及162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目的 探索矮小症(SS)儿童血尿酸(UA)与体格发育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164例SS儿童(观察组)及162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指标及UA、IGF-1、ALT水平;SS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A与体格发育指标、IGF-1、AL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分层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观察组UA、ALT、体重、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IGF-1、身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IGF-1、ALT、身高、体重、BMI是SS的影响因素(P<0.05)。UA与IGF-1、身高呈负相关(r=-0.294、-0.371,P<0.01),与ALT、体重、BMI呈正相关(r=0.362、0.291、0.223,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IGF-1对UA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ALT后,对U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身高后,对UA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体重后,对U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BMI后,对U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 SS儿童存在体格改变,UA、ALT、体重、BMI升高,IGF-1、身高降低,且UA与体格发育指标、IGF-1、ALT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血尿酸 体格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丙氨酸转氨酶 关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脑梗死模型的表达及Smad信号通路的参与机制
12
作者 张翠 吴孟海 多云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建模成功后1周评估各组大鼠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 mRNA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IGFBP-3、Smad2、Smad4、P21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脑组织水肿,表现为脑细胞排列紊乱,小胶质细胞数量变多,脑细胞核仁出现模糊,其中脑梗死面积为20.5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IGFBP-3、Smad2、Smad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2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mNSS评分、Smad2 mRNA、Smad4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568,r=0.623,r=0.597,P<0.01);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P21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1)。结论 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GFBP-3水平显著升高,且IGFBP-3水平与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之间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模型 动物 脑梗死 SMAD蛋白质类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表达水平及意义
13
作者 崔晓敬 赵春梅 杨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74-78,83,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51例AHF患者(AHF组)和1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IGF...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51例AHF患者(AHF组)和1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IGFBP-7、SIRT4、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活性氧(ROS)水平。分析血清IGFBP-7、SIRT4、NT-proBNP、ROS水平与病情分级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IGFBP-7、SIRT4与NT-proBNP、ROS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BP-7、SIRT4对A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AHF组血清IGFBP-7、SIRT4、NT-proBNP和R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组患者中,病情分级Ⅳ级者血清IGFBP-7、SIRT4、NT-proBNP和ROS水平高于Ⅲ级者和Ⅱ级者,且Ⅲ级者高于Ⅱ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组预后不良者病情分级和血清IGFBP-7、SIRT4、NT-proBNP、ROS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患者血清IGFBP-7、SIRT4水平均分别与血清NT-proBNP、ROS水平呈正相关(r=0.523、0.498、0.578、0.55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分级和血清IGFBP-7、SIRT4、NT-proBNP、ROS水平均为A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GFBP-7、SIRT4对AHF患者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795,且两者与ROS联用的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909(95%CI:0.858~0.959)。结论 IGFBP-7、SIRT4在AHF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分级和预后显著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预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 N-末端钠尿肽前体 活性氧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14
作者 孙丹华 杨元元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2(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GDM患者84例为G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8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IGF2BP2基因rs440...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2(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GDM患者84例为G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8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IGF2BP2基因rs4402960位点、rs1470579位点和rs11705701位点的多态性。结果GDM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IGF2BP2基因rs4402960位点GG基因型较少,TT基因型较多,等位基因T频率较高,等位基因G频率较低(P<0.05);rs11705701位点等位基因A频率较低,等位基因G频率较高(P<0.05);而其他基因型和基因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GDM发生有关,可通过基因多态性结果评估和筛选GDM高风险人群,以提高对GDM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2 基因多态性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在结直肠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丽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383-386,392,共5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症之一,其晚期或转移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具有IGFBP结构域和甲状腺球蛋白I型结构域,其在骨骼发育、细胞增殖、信号转导以及...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症之一,其晚期或转移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具有IGFBP结构域和甲状腺球蛋白I型结构域,其在骨骼发育、细胞增殖、信号转导以及调控细胞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参与生物体的衰老过程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在结直肠肿瘤中,IGFBP-4既可通过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结合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生长,又可通过Wnt/β-catenin、IL-6、Bcl-2/Bax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结直肠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因此,本研究就近年关于IGFBP-4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结直肠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折愈合及血管形成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王贵 黎尊成 +1 位作者 刘景新 陈余兴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大鼠骨折愈合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采用BMSC、含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的BMS...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大鼠骨折愈合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采用BMSC、含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的BMSC分别处理模型大鼠。X线影像系统、micro-CT扫描仪观察骨折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与IGF1-BMSC组大鼠的骨折线模糊,有愈合性骨痂形成,BMD、BV/TV升高(P<0.05),Tb.N增加(P<0.05),Tb.Sp降低(P<0.05),CD31荧光表达增强,BMP-2、OPN、OCN及VEGF、Ang-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5)。与BMSC组比较,IGF1-BMSC组大鼠骨折线几乎消失,愈合效果更佳,BMD、BV/TV升高(P<0.05),Tb.N增加(P<0.05),Tb.Sp降低(P<0.05),CD31荧光表达更强,BMP-2、OPN、OCN及VEGF、Ang-1蛋白相对表达量也进一步上调(P<0.05)。结论IGF1基因转染BMSC能够有效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加速血管形成,且效果优于BMSC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骨折愈合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黄晓媚 郭明 +2 位作者 骆俊龙 包传恩 胡蒙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口漏组(394例)。检测血清VEGF、IGF-1水平,分析影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VEGF、IGF-1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价值。结果 吻合口漏组术后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无吻合口漏组血清VEGF、IGF-1水平增高,吻合口漏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血清VEGF、IGF-1水平均低于无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低白蛋白、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与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有关(P<0.05)。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水平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曲线下面积为0.675、0.655,联合两项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41,高于单独指标(Delong z=3.752、3.218,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病人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且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 食管胃吻合口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姜琨 荆琼珊 +1 位作者 刘争 李文海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取81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IGF-1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及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取81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IGF-1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GF-1的表达情况。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TGF-β1、IGF-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深度为T_(3~4)、发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G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浸润深度为T_(1~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T_(3~4)、发生淋巴结转移、TGF-β1阳性表达、IGF-1阳性表达均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GF-1阳性表达率较高,其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且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浸润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β-联蛋白、性激素、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丁娟 吴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联蛋白、性激素、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骨质疏松组;选取同...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联蛋白、性激素、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骨质疏松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绝经后未发生骨质疏松症女性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组内骨折与非骨折患者性激素[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孕酮]水平、骨密度水平、IGF-1水平、β-联蛋白水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N-BG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GF-1、β-联蛋白、性激素、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雌二醇、孕酮、骨密度、IGF-1、β-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H、FSH、PINP、β-CTX和N-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骨折发生率为36.59%(30/82);骨质疏松组骨折患者雌二醇、孕酮、骨密度、IGF-1、β-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骨折患者,LH、FSH、PINP、β-CTX和N-BGP水平明显高于非骨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IGF-1、β-联蛋白水平均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P<0.05),LH、FSH、PINP、β-CTX、N-BGP水平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血清雌二醇、孕酮、IGF-1、β-联蛋白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LH、FSH、PINP、β-CTX、N-BGP水平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β-联蛋白 性激素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