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恩令 李君 +2 位作者 周玉秀 王德华 糜若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随机分为3组,A、B组分别转染IGF-1R siRNA及无义siRNA,C组不转染。采用实时PCR法检测IGF-1R mRNA,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OD值,CCK-...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随机分为3组,A、B组分别转染IGF-1R siRNA及无义siRNA,C组不转染。采用实时PCR法检测IGF-1R mRNA,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OD值,CCK-8法测定细胞对顺铂和卡铂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结果转染48、72、96 h时,A组IGF-1R mRNA表达量均低于同时点B、C组(P均<0.05);转染72、96 h时,A组细胞增殖OD值低于同时点B、C组(P均<0.05);转染48 h时,A组细胞对顺铂和卡铂的IC50低于B、C组(P均<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IGF-1R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降低卵巢癌细胞对顺铂、卡铂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细胞增殖 顺铂 卡铂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川芎嗪对新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春红 李莉 +3 位作者 窦橙云 王蔚琛 张永欢 李瑞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9-684,共6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治疗对新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形态结构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当日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新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川芎... 目的研究川芎嗪治疗对新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形态结构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当日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新生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及二甲双胍组。第32周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大脑皮层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测定皮层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Bcl-2、Fas、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川芎嗪治疗可以降低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P<0.01),可以改善大脑皮层光镜下及超微结构改变,抑制大脑皮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P<0.01)、降低NO浓度(P<0.01),可以增加大脑皮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Bcl-2蛋白表达(P<0.01),降低Fas(P<0.05)和Caspase-3蛋白表达(P<0.01)。结论川芎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川芎嗪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海霞 盛净 +3 位作者 刘德莉 夏万尧 成静 陈朝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球囊导管损伤大鼠一侧颈总动脉,7天后体外培养受损血管的中膜平滑肌细胞,以损伤侧血管细胞为实验组,以对侧正常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为对照组;采用-αactin免疫细...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球囊导管损伤大鼠一侧颈总动脉,7天后体外培养受损血管的中膜平滑肌细胞,以损伤侧血管细胞为实验组,以对侧正常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为对照组;采用-αactin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在细胞的培养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作用24 h,然后采用5-溴-2脱氧尿苷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体外培养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性(与对照组比较,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可以显著抑制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特征(组间比较,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有望用于治疗平滑肌细胞增殖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免疫细胞化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 大鼠颈总动脉 再狭窄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多态性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梅秀丽 李丛艳 +5 位作者 邝良德 郭志强 李娟 谢晓红 雷岷 黄邓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ⅠR)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是一种在动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酪氨酸激酶。探讨IGF-ⅠR基因多态性与动物机体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IGF-ⅠR基因的生物学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ⅠR)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是一种在动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酪氨酸激酶。探讨IGF-ⅠR基因多态性与动物机体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IGF-Ⅰ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基因功能 多态性 生产性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亚综合征抑郁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正辉 李则挚 +7 位作者 张晨 洪武 苑成梅 汪作为 吴志国 卢卫红 禹顺英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32-732,737,746,共3页
亚综合征抑郁(subsyndromalsymptomaticdepression,SSD)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指患者同时有2个及2个以上的抑郁症状但少于5个,病程至少2周,却并不符合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及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disorder,DD... 亚综合征抑郁(subsyndromalsymptomaticdepression,SSD)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指患者同时有2个及2个以上的抑郁症状但少于5个,病程至少2周,却并不符合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及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disorder,DD)的诊断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综合征抑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途径增强赫赛汀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亮 潘成武 +2 位作者 王岗 金功圣 钱军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40-344,349,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信号激活对赫赛汀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信号激活对赫赛汀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增强赫赛汀敏感性的机制。方法大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作用乳腺癌SKBR3细胞,激活IGF1R及其下游PI3K/PKB信号通路。分别给予赫赛汀、DMY、DMY联合赫赛汀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受体分子IGF1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及下游信号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s 1,IRS1)、PKB、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及侵袭性变化。结果亲代SKBR3细胞经大剂量IGF1作用后,细胞内IRS1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PKB磷酸化水平先缓慢上升、后逐渐平稳,PTE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Y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IRS1(P<0.01)及PKB(P<0.01)磷酸化水平,提高PTEN表达水平(P<0.01);DMY联合赫赛汀作用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增强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 IGF1激活IGF1R下游PI3K/PKB信号通路可能是导致SKBR3细胞对赫赛汀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DMY能够通过抑制PI3K/PKB信号途径增强赫赛汀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赫赛汀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β结构域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靖 冯滢滢 +5 位作者 王涛 张柯 李玲 冀全博 徐小洁 叶棋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β亚基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PK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扩增IGF1Rβ-ED和GST-IGF1Rβ-PK...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β亚基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PK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扩增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正确插入pGEX-KG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表达后,用GST-Sepharose 4B珠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最后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纯化蛋白与已知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驱动的细胞运动调节蛋白(MEMO)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得到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鉴定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外源基因插入片段,测序后与目的序列一致;在Rossate菌中诱导表达出与预期位置相符的目的蛋白,并经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成功表达;纯化得到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两个融合蛋白,GST pull-down证明蛋白GST-IGF1Rβ-PKD可以和MEMO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克隆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并获得活性良好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β亚基胞外结构域 β亚基胞内蛋白激酶结构域 原核表达 纯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驱动的细胞运动调节蛋白(MEMO)
原文传递
多巴胺D1类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愈 于长青 +8 位作者 黄河飞 何多芬 石伟彬 傅春江 杨成明 王旭开 黄岚 周林 曾春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 D_1类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的影响。方法以A10细胞为研究对象,免疫印迹观察刺激 D_1类受体对 IGF-1受体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 D_1类受体对 IGF-1受体影响的机制。结果刺激 D_1类受体可降低... 目的观察多巴胺 D_1类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的影响。方法以A10细胞为研究对象,免疫印迹观察刺激 D_1类受体对 IGF-1受体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 D_1类受体对 IGF-1受体影响的机制。结果刺激 D_1类受体可降低 IGF-1受体的表达,D_1类受体阻断剂可完全阻断 D_1类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 对 IGF-1受体的影响,免疫印迹显示运用蛋白激酶 C(PKC)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阻断剂后,IGF-1受体表达恢复,提示 PKC 和 MAPK 途径可能参与了 D_1类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IGF-1受体的影响过程,在 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D_1类受体激动剂 Fenoldopam 对IGF-1受体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但该抑制作用在 SHR 细胞明显低于 WKY 细胞。结论 D_1类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IGF-1受体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 PKC 和 MAPK 途径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类多巴胺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薛勤梅 张晋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71-872,共2页
子宫内膜息肉(EP)为突出于宫腔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是子宫内膜局灶性良性病变,是一种不能与正常子宫内膜同步增生、分化和脱落的失调性肿瘤。许多研究提示,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生长、分化的作用是由一些生长因子介导的,雌激素和孕... 子宫内膜息肉(EP)为突出于宫腔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是子宫内膜局灶性良性病变,是一种不能与正常子宫内膜同步增生、分化和脱落的失调性肿瘤。许多研究提示,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生长、分化的作用是由一些生长因子介导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调控这些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分化。本研究拟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子宫内膜息肉 表达分析 正常子宫内膜 生长因子介导 IGF-1R 良性病变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与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丁丁 周楠 +3 位作者 吴小华 杨旭 卫晓娟 李梦轩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1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异种移植瘤模型,其中部分用顺铂处理;由此模型获得细胞分为SKOV3-P组(未化疗组)和SKOV3-R组(化疗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异种移植瘤模型,其中部分用顺铂处理;由此模型获得细胞分为SKOV3-P组(未化疗组)和SKOV3-R组(化疗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中IGF-1和IGF-1R的表达差异;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顺铂(0、1、5、10、15、20μg/ml)和IGF-1R抑制剂NVP-AEW541(0、1、5、10、20μmol/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SKOV3-P组、SK-OV3-R组细胞中均表达IGF-1和IGF-1R,且SKOV3-R组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KOV3-P组细胞(P<0.05);NVP-AEW541对SKOV3-P组、SKOV3-R组细胞均表现增殖抑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NVP-AEW541联合顺铂作用瘤细胞时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移植瘤细胞的顺铂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组细胞(10μmol/LNVP-AEW541+10μg/ml顺铂)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10μmol/L NVP-AEW541),且SKOV3-P组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SKOV3-R组细胞(P<0.05)。结论:IGF-1R参与了化疗耐药过程,通过NVP-AEW541抑制IGF-1R可能逆转卵巢癌细胞的顺铂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顺铂 耐药 凋亡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GIST伊马替尼继发耐药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颖鹏 胡畅远 +5 位作者 金劲激 闫竞一 陈周浔 沈贤 陈笑雷 朱冠保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继发性耐药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探讨c-kit/PDGFR-α基因二次突变以外的GIST甲磺酸伊马替尼(IM)继发耐药机制。方法:对12例继发性耐药GIST肿瘤标本进行c-kit/PDGFR-α常见... 目的:通过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继发性耐药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探讨c-kit/PDGFR-α基因二次突变以外的GIST甲磺酸伊马替尼(IM)继发耐药机制。方法:对12例继发性耐药GIST肿瘤标本进行c-kit/PDGFR-α常见突变位点的检测,分为存在c-kit/PDGFR-α二次突变组和无二次突变组,通过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的IGF1R的表达水平。结果:12例继发性耐药GIST肿瘤标本中发现5例存在c-kit/PDGFR-α不同位点的二次突变,7例未见新的突变。RT-PCR法检测结果发现未见二次突变的耐药GIST中IGF1R基因表达较存在二次突变组显著性上调(P=0.0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1R蛋白表达也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结论:证实在无c-kit/PDGFR-α二次突变的继发性耐药GIST组织标本中存在IGF1R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说明IGF1R在二次突变以外的GIST继发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继发性耐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龙 罗彬予 +1 位作者 李婷 吕真冰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703-706,724,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导GIST-T1细胞以建立继发耐药性细胞系。将继发耐药性GIST-T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导GIST-T1细胞以建立继发耐药性细胞系。将继发耐药性GIST-T1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 AG-1024)以及5μmol/L、10μmol/L、20μmol/L AG-1024组,给予相应浓度AG-1024干预12 h、24 h、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继发耐药性GIST-T1细胞分为AG-102412 h组、AG-102424 h组、AG-102448 h组和对照组,各AG-1024组加入10μmol/L AG-1024干预相应的时间,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二甲亚砜(干预即刻收集细胞),检测各组细胞Akt蛋白、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浓度AG-1024组的吸光度值呈下降趋势;同一时间点,各浓度AG-1024组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且10μmol/L AG-1024组与20μmol/L AG-1024组的吸光度值低于5μmol/L AG-1024组(均P<0.05),但10μmol/L AG-1024组与20μmol/L AG-102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G-102412 h组、AG-102424 h组、AG-102448 h组和对照组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G-102412 h组、AG-102424 h组、AG-102448 h组细胞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IGF-1R抑制剂AG-1024可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性GIST-T1细胞的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中Akt的磷酸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继发性耐药 甲磺酸伊马替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 蛋白激酶B 磷酸化 体外实验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与伊马替尼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炯元 童汉兴 +2 位作者 姜铨 侯英勇 陆维祺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的表达与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耐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复旦...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的表达与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耐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34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M耐药26例,非耐药108例。将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芯片中IGF1R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组间IGF1R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对IM耐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GIST组织IGF1R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间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原发部位、核分裂相、突变基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耐药患者GIST组织IGF1R的表达率(73.08%)高于非耐药患者(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04)。IM耐药患者的生存分析显示,IGF1R高表达病例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IGF1R低表达患者(35.3 vs 71.3个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结论:IGF1R可能参与GIST患者IM耐药,IM耐药患者IGF1R高表达可作为不良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甲磺酸伊马替尼 耐药
下载PDF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理过程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慧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142-1144,1147,共4页
目的分析讨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理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本院分娩的妊娠产妇150例纳入研究,根据产妇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75例受试对象,通过比较两组受试对象的血... 目的分析讨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理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本院分娩的妊娠产妇150例纳入研究,根据产妇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75例受试对象,通过比较两组受试对象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理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并发子宫肌瘤的妊娠女性IGF-1表达高于健康妊娠女性,且IGF-1水平增高比例也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R表达水平以及水平增高者所占比例的比较同样可见类似趋势,且P<0.05;进一步对观察组内肌瘤直径小于5cm者以及大于等于5cm者进行比较,提示肌瘤直径较小的受试对象IGF-1以及IGF-1R表达水平较低,且IGF-1水平增高的比例也较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子宫肌瘤的妊娠女性会出现显著的IGF-1以及IGF-1R表达水平增加,且并发子宫肌瘤者中肌瘤直径大的妊娠女性IGF-1以及IGF-1R表达水平高于肌瘤直径较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妊娠 子宫肌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单克隆抗体对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15
作者 余宗阳 杜建 +1 位作者 欧阳学农 姚丽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1-4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成为目前肿瘤学术界和广大患者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拟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IGF1-αR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G柱纯化分离单克隆抗体;MTT法、Ki67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SPCA-1、A549肺腺癌细胞株在培养条件下于24h后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细胞倍增速度快;IGF1-αR单克隆抗体干预后,SPCA-1、A549两组细胞均生长缓慢,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Ki67表达也显著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制备的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αR高表达的SPCA-1、A549肺腺癌细胞亚群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肺腺癌细胞株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梦懿 成元华 +1 位作者 申九妹 孙博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两步法检测HCC病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IGF-1R的蛋白表达,分析IGF-1R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V...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两步法检测HCC病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IGF-1R的蛋白表达,分析IGF-1R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同时随访观察不同IGF-1R表达水平或MVD计数HCC患者的复发、转移及死亡率。结果:HCC癌组织中IGF-1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R高表达的HCC中,有血管浸润、病理分级Ⅲ-Ⅳ级、临床TNMⅡ-Ⅲ期患者人数多于IGF-1R低表达人数(P〈0.05);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GF-1R蛋白表达水平与MVD计数呈正相关,IGF-1R高表达及MVD计数较高的HCC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率也较高(P〈0.05)。结论:IGF-1R可促进HCC的复发、转移,与促进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密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志宏 谭佳 +2 位作者 刘双珍 赵少贞 汪建涛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IGF-1R反义寡核苷酸玻璃体腔注射对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影响,探讨视网膜IG... 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IGF-1R反义寡核苷酸玻璃体腔注射对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影响,探讨视网膜IGF-1R在实验性近视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周龄的三色豚鼠64只,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8只),A组:单眼遮盖7d;B组:未遮盖7d;C组:单眼遮盖14d;D组:未遮盖14d;E组:单眼遮盖14d后去遮盖7d;F组:未遮盖21d;G组:单眼遮盖14d+玻璃体腔注射40μg(20μl)IGF-1R正义寡核苷酸;H组:单眼遮盖14d+玻璃体腔注射40μg(20μl)IGF-1R反义寡核苷酸。检测各组的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后极部视网膜IGF-1R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遮盖14d后实验眼眼轴明显延长,形成近视,去遮盖7d后,近视屈光度减低,眼轴增长减缓;随着遮盖时间的延长,后极部视网膜IGF-1R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去遮盖后,表达水平降低(P=0.000)。形觉剥夺14d后,IGF-1R正义寡核苷酸注射眼的眼轴长度、近视屈光度以及后极部视网膜IGF-1R表达水平与单纯遮盖组无显著差异(P=0.664,0.797,0.312,0.117);但IGF-1R反义寡核苷酸注射眼的近视屈光度显著减低,眼轴变短,后极部视网膜IGF-1R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00)。结论形觉剥夺能上调豚鼠眼后极部视网膜IGF-1R的表达水平,去遮盖后,豚鼠近视屈光度减低,眼轴增长减缓,后极部视网膜IGF-1R的表达水平下调。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视网膜IGF-1R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形觉剥夺性近视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梦懿 成元华 +1 位作者 申九妹 孙博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在HCC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石蜡包埋HCC病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IGF-1R...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在HCC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石蜡包埋HCC病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IGF-1R及VEGF的蛋白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IGF-1R、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VD计数在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P<0.05);(2)IGF-1R及VEGF的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有无血管浸润及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GF-1R及VEGF的蛋白表达强度与MVD水平、IGF-1R的蛋白表达强度与VEGF的蛋白表达强度间均呈正相关。结论IGF-1R及VEGF促进了HCC的发生和发展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其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胰岛素受体表达与小檗碱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渊 陆付耳 +3 位作者 冷三华 徐丽君 王开富 董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6342-6345,共4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株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培养NIT-1细胞,在低糖(5.5mmol/L)和...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株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培养NIT-1细胞,在低糖(5.5mmol/L)和高糖(11.1mmol/L)环境下,分别加入0,1,3,10,30μmol/L的小檗碱和1μmol/L的格列苯脲,0μmol/L小檗碱组为空白对照组。②实验评估:培养24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小檗碱NIT-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IT-1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结果:①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发现,不同浓度小檗碱(1~30μmol/L)与NIT-1细胞作用24h后,小檗碱组吸光度值比空白对照组低,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从0.356±0.061降低至0.162±0.014,而且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②在低糖及高糖环境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檗碱能促进NIT-1细胞胰岛素受体mRNA的表达(低糖环境:0.27±0.04,0.49±0.02;高糖环境:0.22±0.04,0.42±0.03;P<0.01),但仍低于格列苯脲组(低糖环境:0.75±0.22;高糖环境:0.78±0.01;P<0.01);而且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升高,NIT-1细胞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的增加更为明显,分别从0.49±0.02增高至0.68±0.44及从0.42±0.03增高至0.71±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小檗碱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NIT-1细胞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癌的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蓓 刘澎 束永前 《癌症进展》 201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 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头颈部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IGF-1R的靶向药物Figitumumab、Ganitumab和Cixutumumab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疗效并不明确,部分甚至可能通过激活代偿途径导致耐药和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Figitumumab Ganitumab Cixutumuma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