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斌 周颖奇 +2 位作者 胡先贵 何天霖 曹贵松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诊治胰岛细胞瘤21例的经验,总结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胰岛素瘤12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前者恶...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诊治胰岛细胞瘤21例的经验,总结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胰岛素瘤12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前者恶变率为55.6%(5/9),平均年龄为40岁;后者恶变率为8.3%(1/12),平均年龄为39岁。肿瘤位子胰头9例,胰体6例,胰尾6例。术前影像诊断明确肿瘤定位16例(占76.2%),其余5例经术中触摸探查和超声检查得到定位。肿瘤行局部切除术12例,胰体尾切除+胰空肠吻合术6例,肿瘤+脾脏切除术2例,Whipple手术1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3.3%(7/21),其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恶变率显著高于胰岛素瘤(P<O.01)。术前不能确定肿瘤位置者,应用术中超声和仔细触摸以寻找肿瘤。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手术方式多为单纯肿瘤切除;术中施行按常规行冷冻切片检查,对可疑恶性者应尽量采取根治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 胰岛细胞瘤 无功能性 胰岛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2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吕欣 郑蕾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123-123,共1页
例1男,37岁,近2个月反复出现反应迟钝、四肢厥冷,常发生于进食后4-5小时,空腹亦有发生,测指尖血糖波动于1.6-2.6mmol/L之间,给予静滴葡萄糖或进食后数分钟症状缓解。入院后多次发作性低血糖,血糖波动1.5-2.5mmol/L,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 例1男,37岁,近2个月反复出现反应迟钝、四肢厥冷,常发生于进食后4-5小时,空腹亦有发生,测指尖血糖波动于1.6-2.6mmol/L之间,给予静滴葡萄糖或进食后数分钟症状缓解。入院后多次发作性低血糖,血糖波动1.5-2.5mmol/L,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波动于2.44-2.9>0.4,胰岛素修正指数967>50。胰腺增强MRI提示:胰头钩突部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结合临床考虑胰岛细胞瘤;(胰腺形态正常,胰头钩突部可见类圆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信号均匀,直径约为1.9cm,动脉期及门脉期病灶呈明显强化,延迟期病灶内造影剂消退。)胰腺增强CT:1、胰腺钩突部结节影,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胰岛细胞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 胰岛细胞瘤 四肢厥冷 血糖波动 发作性低血糖 占位性病变 结节影 胰腺形态
下载PDF
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颖倩 王先令 +8 位作者 吕朝晖 窦京涛 巴建明 杜锦 谷伟军 杨国庆 杨丽娟 陆菊明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结果其中恶性胰岛素瘤6例,平均直径2.1 cm,首发症状为Whipple三联征或低血糖昏迷,肿瘤均单发,位于胰体尾...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胰岛细胞瘤23例。结果其中恶性胰岛素瘤6例,平均直径2.1 cm,首发症状为Whipple三联征或低血糖昏迷,肿瘤均单发,位于胰体尾部,5例伴有肝脏转移,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低血糖症状均改善。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7例,平均直径6.2 cm,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或无痛性黄疸,15例肿瘤单发,11例位于胰腺体尾部,10例有肝脏转移,12例手术,术后梗阻症状均有显著改善。23例术前均应用多种影像学方法定位。结论恶性胰岛细胞瘤主要包括恶性胰岛素瘤和恶性无功能胰岛细胞瘤,大多单发,位于胰腺体尾部,肝转移最常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低血糖及梗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瘤 恶性胰岛 恶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下载PDF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学中 孔刚 梁永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遗漏,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1例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行保守治疗;2例分别行胰头部肿瘤及胰...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遗漏,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1例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行保守治疗;2例分别行胰头部肿瘤及胰尾肿瘤切除术,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血糖为1.53mmol/L并有低血糖临床症状。结论DSA的检查,对进一步明确细肿瘤的位置有肯定的作用;术前影像学定位检查资料的综合分析,可提高肿瘤的手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诊断 手术 切除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5
作者 罗苏明 韩振魁 刘妍芳 《新疆医学》 2008年第8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胰岛素分泌过多 治疗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 低血糖反应 内分泌功能紊乱 神经精神症状 无功能性
下载PDF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6
作者 曹淑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非功能胰岛细胞瘤 内分泌表现 青年女性 病例报告 病理证实 手术治疗 特征性
下载PDF
7例胰岛细胞瘤的CT诊断
7
作者 顾晓林 左长京 《交通医学》 2003年第6期732-733,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CT表现 诊断 临床特点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下载PDF
非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文献复习附2例报告
8
作者 李平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57-58,共2页
例1,男性,60岁,主诉: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进行性加重6个月。B超和CT提示胰腺占位性病变。胰腺癌可能性大。于1987年5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可,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梁,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尿便... 例1,男性,60岁,主诉: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进行性加重6个月。B超和CT提示胰腺占位性病变。胰腺癌可能性大。于1987年5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可,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梁,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血淀粉酶和血糖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胰岛细胞瘤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文献复习 胰腺癌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胰尾 血淀粉酶 胰腺占位性病变 胰岛细胞 细胞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丽君 郎志谨 +2 位作者 刘爱连 潘平 宋清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9例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MRI检查包括SET1WI、抑脂FSET2WI和FSPG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9例在MRI共发现10个病灶,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有2个病灶。抑脂T2WI... 目的探讨MRI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9例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MRI检查包括SET1WI、抑脂FSET2WI和FSPG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9例在MRI共发现10个病灶,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有2个病灶。抑脂T2WI高信号(7/10),抑脂FSPGRT1WI低信号(7/10)。三期明显强化(4/10);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和平衡期强化逐渐明显(4/10);环形强化(2/10)。结论MR检查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胰腺
下载PDF
黄芩苷抑制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吉平 贾延劼 +1 位作者 宋健辉 杨于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索黄芩苷对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仪、报告基因分析以及WesternBlot等方法,探讨黄芩苷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结果黄芩苷处理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 目的探索黄芩苷对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仪、报告基因分析以及WesternBlot等方法,探讨黄芩苷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结果黄芩苷处理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后,分裂相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生存率下降,随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和/或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凋亡细胞;胰岛细胞瘤细胞株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随黄芩苷处理浓度增加,S期细胞逐渐减少,从38.2%下降至9.4%,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逐渐增加,从56.4%上升至85.9%,细胞出现G1阻滞;同时,细胞周期蛋白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下调,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芩苷能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caspase3活化有关;黄芩苷还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胰岛细胞瘤细胞增殖,黄芩苷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转录和表达下调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胰岛细胞瘤 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正常胰腺及胰岛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薛华丹 金征宇 +2 位作者 刘炜 王沄 赵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i001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胰腺及胰岛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特征。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2例临床怀疑胰岛细胞瘤患者行腹部普通增强扫描+腹部灌注检查,测定其正常胰腺实质及胰岛细胞瘤部位的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patlak血容量(pBV)、达峰时... 目的研究正常胰腺及胰岛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特征。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2例临床怀疑胰岛细胞瘤患者行腹部普通增强扫描+腹部灌注检查,测定其正常胰腺实质及胰岛细胞瘤部位的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patlak血容量(pBV)、达峰时间(TTP)、渗透性(permeability)及峰值(PE),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例患者中,1例CT结果为阳性,但手术探查未发现病灶;21例患者CT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相符,其中12例为胰岛细胞瘤患者,2例患者(2/21,9.5%)灌注扫描失败。正常胰腺实质(n=19)的灌注参数测量结果为:BF(p)=104.9±28.9、pBV(p)=166.4±41.8、TTP(p)=133.3±24.4、Permeability(p)=81.3±24.4、PE(p)=121.3±31.1;胰岛细胞瘤(n=11)的组织灌注参数测量结果为:BF(i)=206.5±42.2、pBV(i)=315.9±79.0、TTP(i)=123.2±18.8、Permeability(i)=102.5±54.8、PE(i)=221.3±48.5。其中,两组在血流量、血容量及峰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达峰时间及渗透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细胞瘤显示了高血流量、高血容量的灌注特征,但其达峰时间与正常胰腺实质一致且具有正常的渗透性。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正常胰腺及胰岛细胞瘤的血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12
作者 程涛 韦炜 韩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69-872,共4页
目的 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CT表现并对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常规CT扫描并增强 6例 ,螺旋CT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 4例。结果 胰岛素瘤 5例 ,大小为 0 .9~ ... 目的 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CT表现并对CT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常规CT扫描并增强 6例 ,螺旋CT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 4例。结果 胰岛素瘤 5例 ,大小为 0 .9~ 2 .0cm。 3例常规CT平扫并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 ,2例螺旋CT平扫为等密度 ,增强扫描在动脉期为高密度 ,门脉期为等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5例 ,大小为 2 .0~ 6 .0cm ,其中 3例常规CT平扫 ,1例未发现肿瘤 ,2例呈不均匀密度 ,均匀稍高密度 ;增强扫描呈周边明显强化 ,中心稍强化、均匀强化 ;2例螺旋CT平扫呈不均匀密度 ,双期增强呈周边强化 ,不均匀强化。结论 CT检查对于 >2cm的胰岛细胞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而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表现 鉴别诊断 胰岛细胞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与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成伟 王培军 +4 位作者 马天顺 田建明 王敏杰 吕桃珍 左长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7-519,共3页
目的 研究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并进行对照分析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2 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检查 ,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 ,瘤内有否出血、坏死、囊变以及钙... 目的 研究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并进行对照分析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2 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检查 ,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 ,瘤内有否出血、坏死、囊变以及钙化 ,局部组织的浸润 ,远处脏器的转移等。结果 位于胰头部 9例 ,胰体、尾部 11例 ,均为单发性肿瘤 ,肿块直径 3 .0~ 14 .2cm ,平均8.1cm。 12例发生坏死、囊性变 (60 % ) ,2例肿瘤有钙化 (10 % ) ,6例发生转移 (3 0 % )。结论 加深对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CT B超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胰腺钩突部胰岛细胞瘤剜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国栋 刘荣 +4 位作者 罗英 王雪飞 许大彬 唐劲草 胡明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45-846,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因发作性头晕、大汗1.5年于2007年11月12号入院。患者2006年1月30日上午(当时患者少量进餐,并步行2 h)出现阵发性头晕、大汗等症状,症状约1 h后自行缓解,此后多次出现上述症状,多于清晨空腹时出现,进食后可...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因发作性头晕、大汗1.5年于2007年11月12号入院。患者2006年1月30日上午(当时患者少量进餐,并步行2 h)出现阵发性头晕、大汗等症状,症状约1 h后自行缓解,此后多次出现上述症状,多于清晨空腹时出现,进食后可缓解。患者因低血糖在当地医院住院,低血糖时抽血查胰岛素、C-肽水平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胰腺钩突部 全腹腔镜 剜除术 自行缓解 发作性头晕 阵发性头晕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珊 李坤成 许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9例手术证实的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结果:9例胰岛细胞瘤均富血供,边界清楚,与周围胰腺分界清楚,无血管、胰管侵犯。功能...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9例手术证实的胰岛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结果:9例胰岛细胞瘤均富血供,边界清楚,与周围胰腺分界清楚,无血管、胰管侵犯。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较小,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大。结论:胰岛细胞瘤有典型的CT和MRI表现,CT和MR增强扫描能准确诊断胰岛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胰岛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胰岛细胞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旭 王志强 +1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在胰岛细胞瘤(insulinoma)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2012年我院51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胰岛细胞瘤患者,对其术前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胰岛细胞瘤术前...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在胰岛细胞瘤(insulinoma)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2012年我院51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胰岛细胞瘤患者,对其术前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胰岛细胞瘤术前检查方法的选择。结果各检查方法术前定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EUS为97.9%和90.2%,经腹超声为20.7%和18.7%,超声造影为93.5%和78.4%,增强CT为57.1%和54.1%,增强MRI为89.5%和77.3%,血管造影为76.9%和71.4%。结论 EUS检查对胰岛细胞瘤的术前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安全可靠,可作为首选,如患者条件允许,可再选择超声造影和腹部增强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胰岛细胞瘤 影像检查
下载PDF
胰岛细胞瘤的MRI诊断——着重探讨3D Gd-DTPA动态增强MRI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小明 赵群慧 +2 位作者 翟昭华 杨汉丰 曾南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97-401,共5页
目的:分析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着重探讨3D Gd-DTPA动态增强MRI的应用。材料和方法: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3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9~79岁,平均53.4±19.0岁。回顾性分析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比较MRI T_1加权(in phase)、... 目的:分析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着重探讨3D Gd-DTPA动态增强MRI的应用。材料和方法: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3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9~79岁,平均53.4±19.0岁。回顾性分析胰岛细胞瘤的MRI表现,比较MRI T_1加权(in phase)、GRE脂肪抑制T_1加权、T_2加权和Gd-DTPA GRE 3D动态增强四个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13例中,12例(92.3%)在MRI上共发现14个病灶,其中2例有两个病灶。病灶分布:胰头21.4%,胰体28.6%,胰尾50.0%。病灶最大径1.0~4.3cm,平均2.6±1.1cm。14个病灶中,在T-1加权同相位图像上,71.4%的病灶为低信号,28.6%为等信号;在脂肪抑制T_1加权,78.6%的病灶为低信号,21.4%为等信号;在T_2WI上,71.4%的病灶为高信号,28.6%为等信号;在Gd-DTPA增强后动脉期,71.4%的病灶明显强化,14.3%的病灶中等强化,14.3%为轻微强化。57.1%的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28.6%为不均匀强化,14.3%为环状强化。四个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多数胰岛细胞瘤T_1WI上表现为低信号、T_2WI表现为高信号、Gd-DTPA增强MRI动脉期明显强化。3D增强MRI对病灶的显示与T_1WI和T_2WI相似,但3D增强MRI可显示病灶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MRI诊断 3D Gd-DTPA动态增强MRI MRI表现 图像分析
下载PDF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平 周忠德 潘瑞芹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7-379,共3页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为一组临床上无特异内分泌表现的胰岛恶性肿瘤。在胚胎学和组织学上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基本是一致的,均为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但二者临床表现,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却不尽相同。1流行病学...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为一组临床上无特异内分泌表现的胰岛恶性肿瘤。在胚胎学和组织学上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基本是一致的,均为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但二者临床表现,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却不尽相同。1流行病学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少见,因无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性 恶性 胰岛细胞瘤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小胰岛细胞瘤的CT定位诊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殿辉 王恭宪 +1 位作者 沈天真 王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评价功能性小胰岛细胞瘤的CT术前定位价值。材料和方法:6例手术证实的功能性小胰岛细胞瘤的病人,术前行电子束CT增强动静脉双期扫描,测量肿瘤与胰腺实质的CT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增强动脉期肿瘤显示较静脉期清晰... 目的:评价功能性小胰岛细胞瘤的CT术前定位价值。材料和方法:6例手术证实的功能性小胰岛细胞瘤的病人,术前行电子束CT增强动静脉双期扫描,测量肿瘤与胰腺实质的CT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增强动脉期肿瘤显示较静脉期清晰。结论:动脉期CT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定位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CT X线诊断 胰岛
下载PDF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旭生 寿楠海 李占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7-89,共3页
对15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钡餐、B超、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及ERCP对该病有诊断价值。作者认为应将癌细胞异形性、核分裂相和瘤细胞侵犯被膜或血管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手术切除... 对15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钡餐、B超、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及ERCP对该病有诊断价值。作者认为应将癌细胞异形性、核分裂相和瘤细胞侵犯被膜或血管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手术切除是治疗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方法。15例中单纯行肿瘤摘除术4例,胰体尾切除术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手术切除率93.3%(1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功能性 胰岛细胞瘤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