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检查的ADC值与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杨珊珊 沈松柏 +1 位作者 胡良先 华双一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0至2022-01于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胰腺癌伴肝转移的96例患者,行常规MRI联合增强扫描。收集患者的相关...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0至2022-01于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胰腺癌伴肝转移的96例患者,行常规MRI联合增强扫描。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DWI的ADC值的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以术后12个月为随访止点,根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63)和死亡组(n=3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胰肿瘤最大直径、肝转移瘤直径、肝转移瘤数目、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Alb、ADC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BMI、肿瘤位置、神经侵犯情况、Hb、PLT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瘤数目[OR=2.702,95%CI(1.340,5.450)]、血管侵犯[OR=1.906,95%CI(1.052,3.452)]、肿瘤分化程度[OR=1.269,95%CI(1.025,1.571)]、ADC值[OR=0.422,95%CI(0.216,0.824)]均为影响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ADC值为独立保护性因素,其余皆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转移瘤数目、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ADC值均为影响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应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伴肝转移 增强磁共振检查 表观扩散系数 预后
下载PDF
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方案对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万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期0030-0032,共3页
探究在胰腺癌伴肝转移(PCIM)患者手术治疗中,采取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方案的临床影响。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51例PCIM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25例)实施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B组(26例)... 探究在胰腺癌伴肝转移(PCIM)患者手术治疗中,采取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方案的临床影响。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51例PCIM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25例)实施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B组(26例)实施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治疗;对比不同治疗干预下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经统计:(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可见,B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与A组,而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B组则显示少于A组(P<0.05);(2)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未见明确差异8.00%vs11.54%(P>0.05);(3)经预后中位生存期(MST)对比可见,B组患者MST为(145.23±36.47)d,相对比A组的(115.88±25.41)d有明显延长(P<0.05)。结论:在胰腺癌伴肝转移(PCIM)患者手术治疗中,采取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方案治疗对比传统姑息治疗方案在手术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期的延长,预后效果较好,故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病灶同步切除 胰腺癌伴肝转移 治疗安全性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