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海霞 徐国宾 朱立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 方法学研究进展 肾小球滤过率 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 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品娥 周岳松 +1 位作者 沈茜 李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关键词 血清 胱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 临床意义 肾疾病 诊断 肌酐
下载PDF
测定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荣颜 唐任光 韦彩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1期662-663,共2页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或胱抑素C(Cystatin 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113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cr),分别比较血清Cystat...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或胱抑素C(Cystatin 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113例各种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cr),分别比较血清Cystatin C与Scr、Ccr的相关性。结果血Cystatin C与Scr呈高度正相关(r=0.915,P<0.01),与Ccr呈高度负相关(r=0.802,P<0.01);Ccr≥80mL/min组与50mL/min≤Ccr<80mL/min组相比较,血Cystatin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tatin 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可更早、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免疫透射浊度法
下载PDF
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易 操轩 +1 位作者 胡亚琳 陈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2期3604-3606,共3页
目的探讨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对照组30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与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 目的探讨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对照组30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与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26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5 m L清晨清洁中段尿,分别检测尿液中NGAL、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浓度。结果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中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UACR的增加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NGAL在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结论尿NGAL、尿L-FAB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NGAL 尿L-FABP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尿酶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勤 汪小亚 +2 位作者 岳红梅 张佳宾 阳书坤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敏感指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相关变化。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的46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健康自愿者30例(对照组),采用EL...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敏感指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相关变化。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的46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健康自愿者3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水平;采用底物速率法检测尿系列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OSAHS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系列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P<0.01或P<0.05)。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常规肾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OSAHS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495,P<0.05),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6、-0.465,P<0.001);NAG和GGT与AH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0.495,P<0.001),而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3、-0.428和-0.501、-0.480,P<0.05)。结论OSAHS患者肾功能损害指标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显著升高,提示OSAHS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变化早于常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是监测OSAH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胱蛋白酶抑制剂c 尿系列酶 肾功能
下载PDF
胱蛋白酶抑制剂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卫敏江 吴伟岚 +3 位作者 陈敏怡 施建敏 苏宛华 陈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 了解血胱蛋白酶抑制剂 (cystatin)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 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因各种肾脏疾病收治入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共 12 4例 ,入院后查血cys tatinC和Ccr ,并行肾穿刺活检术... 目的 了解血胱蛋白酶抑制剂 (cystatin)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 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因各种肾脏疾病收治入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共 12 4例 ,入院后查血cys tatinC和Ccr ,并行肾穿刺活检术以了解肾脏病理变化 ,然后通过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血cystatinC和Ccr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 血cystatinC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复相关系数 (R) =0 .6 91(P <0 .0 1) ,血cys tatinC与肾脏病理变化之间存在直线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Y =0 .6 0 5 +0 .30 7X1+0 .4 93X2 (F =5 5 .18,P <0 .0 1)。Ccr与肾脏病理变化的R =0 .4 0 5 (P <0 .0 1) ,Ccr与肾脏病理变化之间亦存在直线关系 (F =11.89,P<0 .0 1)。结论 血cystatinC比Ccr更能反映肾脏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血cystatinC和Ccr均与肾间质的变化密切相关 ,尤以血cystatinC更敏感。因此 ,血cystatinC可作为判断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以及时了解肾脏病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胱蛋白酶抑制剂c 内生肌酐清除率 病理 肾穿刺活检术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价肾功能中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慧芳 马骏 +2 位作者 李江涛 孙向华 邵志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 ,Cys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5 6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血肌酐 ,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 ...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 ,Cys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5 6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血肌酐 ,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肾功能损害患者中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血肌酐均显著增高 (P <0 .0 0 1) ,且在肾功能损害早期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较血肌酐的升高更显著 (P <0 .0 2 5 )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GFR呈负相关 (r =- 0 .92 ) ,较血肌酐与GFR负相关 (r=- 0 .86 )更好。结论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尤其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燕 钱永贤 +1 位作者 卢国元 沈蕾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56-357,385,共3页
目的 探讨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 (mALB)、转铁蛋白 (TRF)、免疫球蛋白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α1 微球蛋白 (α1 MG)、CysC浓度。结果  4 7... 目的 探讨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 (mALB)、转铁蛋白 (TRF)、免疫球蛋白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α1 微球蛋白 (α1 MG)、CysC浓度。结果  4 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CysC、mALB、TRF、IgG、RBP及α1 MG排泄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相关分析显示尿CysC与RBP、α1 MG呈显著相关。结论 尿CysC可作为诊断肾小管损伤的又一可靠指标 ,联合检测尿mALB、IgG、TRF可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蛋白酶抑制剂c 慢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莉 余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6-369,356,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OSAHS患者30例(OSAHS组)和健康成人30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多导睡眠仪监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OSAHS患者30例(OSAHS组)和健康成人30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多导睡眠仪监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C水平,底物速率法检测尿系列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OSAHS组血清Cystati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9±0.46)mg/L比(1.03±0.28)mg/L,P<0.01],尿系列酶NAG、GAL、GGT和ALP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5.02±2.11)U/(mmolCr)比(2.25±1.12)U/(mmolCr)、(1.42±0.57)U/(mmolCr)比(0.65±0.32)U/(mmolCr)、(3.78±0.70)U/(mmolCr)比(3.38±0.45)U/(mmolCr)、(0.81±0.28)U/(mmolCr)比(0.61±0.16)U/(mmolCr),P<0.01或P<0.05]。OSAHS组血清CystatinC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538,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呈负相关(r=-0.515,P<0.01);尿系列酶NAG、GGT与AHI呈正相关(r=0.477,r=0.435,P<0.01或P<0.05),尿系列酶NAG、GGT与LSaO2负相关(r=-0.431,r=-0.510,P<0.05或P<0.01)。结论OSAHS患者血清Cystatin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显著升高,提示OSAHS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胱蛋白酶抑制剂c 尿系列酶 肾功能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评价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金川 颜妍 +6 位作者 杨琪 潘涛 杨丹 周敏 李岩 马路 周柱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评价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狼疮性肾炎患者93例,入院后测定血清cystatin C,并行肾穿刺活检,对肾小球病理进行评分。分析cystatin C与肾小球病理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评价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狼疮性肾炎患者93例,入院后测定血清cystatin C,并行肾穿刺活检,对肾小球病理进行评分。分析cystatin C与肾小球病理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分级间cystatin C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清cystatin C与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病理评分(r=0.7538,P=0.000)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理1~3级间cystatin C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可以客观地评估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是检测肾小球病理及功能改变的理想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病理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华 王蕾 高锋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15例患者血液透 析前后血液CysC、β2 微球蛋白(β2 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相关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 前血清CysC、β2 MG、RBP、尿素(Ur... 目的 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15例患者血液透 析前后血液CysC、β2 微球蛋白(β2 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相关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 前血清CysC、β2 MG、RBP、尿素(Urea)、肌酐(Crea)分别为(7.56±0.96)mg/L、(26.89±6.19)mg/L、(107.53± 13.13)mg/L、(24.00±5.49)mmol/L、(1086.80±189.50)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小分子物质Urea、Crea的清除率分别为(76.71±6.77)%、(70.92±6.89)%,而中分 子物质CysC、β2 MG、RBP未被清除,反而分别升高了(22.98±12.8)%、(25.1±12.4)%、(17.61±17.18)%, 明显高于血液透析前水平(P<0.01)。结论 血清CysC可以作为评价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及透析膜选择的指 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血液透析 毒性物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灵敏指标——胱蛋白酶抑制剂C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清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 灵敏指标 胱蛋白酶抑制剂c
下载PDF
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肾脏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航 陈香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1年第4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肾脏 胱蛋白酶抑制剂c
下载PDF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肾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丽屏 傅慧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尿微量蛋白定量、血尿酸、血清CysC、血肌酐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在GFR40~80mL/(min·... 目的: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尿微量蛋白定量、血尿酸、血清CysC、血肌酐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在GFR40~80mL/(min·1.73m2)开始明显升高,尿微量蛋白定量、血尿酸的测定在GFR正常时已经开始升高。结论:血清CysC对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肾功能损害中较血肌酐更敏感,但不比尿微量蛋白定量、血尿酸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评估 原发性高血压 肾功能检测
下载PDF
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杭永伦 温先勇 徐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C)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CC和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并与健康... 目的:探讨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C)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CC和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CC、尿mAlb、α1-MG和β2-MG浓度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患者血CC、尿mAlb、α1-MG和β2-MG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48.1%、29.6%、38.9%和22.2%,血CC阳性率比尿mAlb、α1-MG和β2-MG显著升高(P<0.05);血CC与尿mAlb、α1-MG和β2-MG呈正相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尿α1-MG和β2-MG升高明显。结论:血CC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尿mAlb、α1-MG和β2-MG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蛋白酶抑制剂c 糖尿病 肾脏损害
下载PDF
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窒息新生儿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礼周 陈新德 +1 位作者 袁可 杨达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按Apgar评分标准将入选新生儿3天以内的尿标本分为正常对照、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3组。尿cysC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目的探讨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按Apgar评分标准将入选新生儿3天以内的尿标本分为正常对照、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3组。尿cysC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Ucr用全自动散射率比浊法测定,尿IgG、Alb、α1-MG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1)轻度窒息组尿IgG和Alb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α1-MG、RBP和cysC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尿IgG、Alb、α1-MG、RBP和cysC较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2)轻度窒息组尿α1-MG异常率为54.55%显著高于IgG、Alb异常率(分别为27.27%和31.82%)(P<0.05=;尿cysC、RBP异常率分别为68.18%和72.73%非常显著高于尿IgG、Alb异常率(P<0.01=;尿cysC、RBP异常率显著高于尿α1-MG异常率(P<0.05=。重度窒息组尿,α1-MG、cysC、RBP的异常率分别达90%、100%和100%,显著高于尿IgG、Alb异常率(55%、65%)(P<0.05=;尿cysC、RBP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尿α1-MG异常率(P<0.05=;尿cysC异常率与尿RBP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尿cysC、RBP与α1-MG间有良好直线相关性(r分别为0.803和0.831,P<0.001=。结论尿cysC可作为反映窒息新生儿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其敏感性优于尿α1-MG,与尿RBP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管损伤 诊断
下载PDF
血浆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蓉 杨萍 +1 位作者 郑晶 郑照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528-1529,1532,共3页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中的价值。方法:将109例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分4组:肾功能正常组(Ccr≥80 ml/min)33例,肾功能不全代偿组(50 ml/min≤Ccr<80 ml/min)20例,肾功能失代偿组(20 ml/mi...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中的价值。方法:将109例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分4组:肾功能正常组(Ccr≥80 ml/min)33例,肾功能不全代偿组(50 ml/min≤Ccr<80 ml/min)20例,肾功能失代偿组(20 ml/min≤Ccr<50 ml/min)27例,肾功能衰竭组(Ccr<20 ml/min)29例;另设正常对照组69名。分别检测观察对象血浆cystatin C、血肌酐(Scr)、尿素氮水平,计算其Ccr,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其他肾功能组cystatin 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Ccr的下降而上升,且与Ccr和Scr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浆cystatin C检测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其结果可替代内生C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滤过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胱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姚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功能损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清半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诊断儿童肾功能损害作用的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玲 肖淑芬 +1 位作者 刘民 黄晶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64-1465,共2页
关键词 血清cYSc 肾功能损害 胱蛋白酶抑制剂c 损害作用 儿童 诊断 氨酸蛋白酶抑制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立明 张爱梅 +3 位作者 董春晓 吕祖芳 尹训波 王娜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1年第1期-,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60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39例)、重度窒息组(21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抽取外...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60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39例)、重度窒息组(21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cys c水平,并与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2.54±0.49)mg/l,(1.72±0.27)mg/l和(0.85±0.31)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bun和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血清cys c、bun和cr异常增高的检出比例分别为82.1%(32/39)、23.1%(9/39)、33.3%(13/39),重度窒息组为95.2%(20/21)、61.9%(13/21)、71.4%(15/21),两组异常增高检出比例cys c高于bun和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 c是评价新生儿窒息后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蛋白酶抑制剂c 新生儿 窒息 肾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