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和AFP的结果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谌秋华 陈燕玲 谢联斌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选取的210名受试者为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n=124)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n=86)。受试者均清晨采集全血标本,分别应用胶乳增强... 目的比较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选取的210名受试者为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n=124)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n=86)。受试者均清晨采集全血标本,分别应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值呈正相关(r CEA=0.733、r AFP=0.669,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EA、AFP的结果在诊断肿瘤中的AUC分别为0.674、0.65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AFP的结果在诊断肿瘤中的AUC分别为0.606、0.6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良好,均有助于提升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下载PDF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结果比对 被引量:4
2
作者 闫红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结果差异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体检标本204例,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浓度,比较两者间差异及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结果差异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体检标本204例,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浓度,比较两者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两方法学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Sprerman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998。结论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值的相关性良好,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建议各地区基层医院实验室建立本实验室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 癌胚抗原 方法学比对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下载PDF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宁平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分析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直接测定类风湿因子(RF)失败原因。方法对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直接测定RF失败的55例血清标本进行特殊处理,并重新测定。结果 48例超过测定线范围,5例在检测线范围内但为异常值,2例结果在正常范围... 目的分析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直接测定类风湿因子(RF)失败原因。方法对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直接测定RF失败的55例血清标本进行特殊处理,并重新测定。结果 48例超过测定线范围,5例在检测线范围内但为异常值,2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超过测定线范围的由免疫前带所致,异常值由药物干扰所致,在正常范围的为血清中含有大量IgM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 类风湿因子 失败 原因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糖化血红蛋白A_1c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龙平 汤建华 谭亮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中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相关性实验和干扰实验加以评价.结果高、低浓度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批内CV为3.2%和4.1%;批间CV为... 目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全血中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相关性实验和干扰实验加以评价.结果高、低浓度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批内CV为3.2%和4.1%;批间CV为4.6%和5.8%,总CV分别为6.7%和4.6%.线性范围为2%~1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7%和102.4%.与微柱法测定结果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一定程度脂浊和黄疸对测定无明显干扰,抗坏血酸对测定无影响.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具有较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并且快速、灵敏和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 免疫透射比浊法 糖化血红蛋白A1C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ys C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余霆 胥劲 +5 位作者 黄丽 李贵星 贺勇 宋昊岚 高宝秀 唐书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建立满足临床要求的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的方法。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方法,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可要求,依据NCCLS EP5-A文件分析该... 目的建立满足临床要求的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的方法。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方法,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认可要求,依据NCCLS EP5-A文件分析该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采用回收试验反映该方法的准确度;依据NCCLSEP6-P文件评价该方法的线性范围;评价该分析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并对该方法的参考范围做验证。同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携带污染率、稀释方案等给予评价。结果该方法日内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0.78%和0.54%,日间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1.23%和1.25,均低于CLIA,88要求的1/4TEA(<5.0%)和1/3TEA(<7.5%);高、低值的回收率为92.7%和96.9%(标准为95.0%—105.0%);线性范围在(0.13—6.92)mg/L,满足试剂所提供的线性范围;参考范围验证结果符合临床要求。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测定CysC,其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参考范围及其他指标均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肾功能 性能评价 精密度 回收率 线性范围 参考范围
原文传递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的技术性能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春苏 邹燕 +1 位作者 黄湘宁 黄清松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对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方法学的技术性能评价。方法:应用NCCLS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干扰因素。结果:平均回... 目的:对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方法学的技术性能评价。方法:应用NCCLS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干扰因素。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1%;正常值和高值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53%和2.31%,批间CV%分别为2.75%和2.68%,日间CV%分别为3.16%和3.03%,总CV%分别为4.12%和3.93%;线性范围为0.00~8.90 mg/L;血红蛋白(负干扰)在5 g/L、总胆红素(正干扰)442 μmol/L和甘油三酯(负干扰)9 mmol/L以下时对血清Cys-C的测定均无显著性干扰,即检测结果基本不受溶血、黄疸和脂浊的影响。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宽,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安全等优点,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测定血清Cys-C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胱抑素C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性能评价及其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被引量:1
7
作者 莫海岸 钟显英 +3 位作者 杨家壮 黄承桂 韦晓珍 韦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测定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了解其分析性能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TnI的方法,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 目的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测定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了解其分析性能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TnI的方法,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y,CAP)认可要求,对cTnI测定方法建立本室的参考值范围。结果该分析方法批内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2.86%和4.06%,批间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3.49%和5.13%;准确度相对偏差1.00%~3.50%;携带污染率为0.57%;最低检测限为0.092μg/L;线性范围在0.00~50.00μg/L,各项评价指标满足试剂所提供性能指标。本室cTnI参考值范围0.00~0.86μg/L。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TnI,其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及其他指标均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肌钙蛋白I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性能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的建立
8
作者 胥劲 罗柳春 +2 位作者 余霆 吕瑞雪 安振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建立成都市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医学参考区间。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 911名成都市健康成人血清Cys C浓度,分析测定结果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对Cys C浓度的影响,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血清胱抑素C(Cys C... 目的建立成都市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医学参考区间。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 911名成都市健康成人血清Cys C浓度,分析测定结果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对Cys C浓度的影响,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医学参考区间。结果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Cys C浓度平均水平的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成年男性各年龄段Cys C浓度平均水平都高于该年龄段女性的Cys C浓度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成年男性及女性的Cys C水平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高,18—49岁组男性(0.65—1.11)mg/L,女性(0.55—0.97)mg/L;50—59岁组男性(0.69—1.19)mg/L,女性(0.61—1.11)mg/L;≥60岁组男性(0.76—1.36)mg/L;女性(0.74—1.36)mg/L。结论成都市健康成人Cys C水平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在建立参考区间时考虑根据性别和年龄分别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医学参考区间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健康成年人 成都
原文传递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抗“O”的方法学评价
9
作者 王小敏 王永卿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本文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测定抗“O”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定量测定抗“O”,并对其线性范围、重复性、相关性实验、干扰实验及试剂稳定性加以评价。结果线性范围为20—800U/ml;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抗“O”批内CV分别为... 目的本文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测定抗“O”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定量测定抗“O”,并对其线性范围、重复性、相关性实验、干扰实验及试剂稳定性加以评价。结果线性范围为20—800U/ml;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抗“O”批内CV分别为1.74%、1.87%、1.96%;批间CV分别为2.1%、2.92%、3.52%;平均回收率为99.85%。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中抗“O”含量,其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特异性高、干扰小、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抗“O”(ALSO) 测定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α_1-微球蛋白评价
10
作者 李素萍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3期94-95,共2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α1-微球蛋白(α1-MG)的方法学性能进行评价,并建立健康人尿α1-MG的参考范围。方法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150例健康成人尿α1-MG浓度,进行准确度、测量线性、精密度、...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α1-微球蛋白(α1-MG)的方法学性能进行评价,并建立健康人尿α1-MG的参考范围。方法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150例健康成人尿α1-MG浓度,进行准确度、测量线性、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因素的检测和评价;用统计学方法估计健康人尿α1-MG浓度的参考范围。结果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α1-MG相关性(r=0.962);平均回收率90.5%;灵敏度0.03mg/L;线性范围为0.05~48.8mg/L;批内及批间变异度均小于5%;实验干扰因素少;正常对照组参考范围<12mg/L。结论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α1-MG灵敏性好、准确度高、相关性好、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且方便、快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尿Α1-MG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NGAL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玲 李从荣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2882-2884,共3页
目的 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商品化试剂盒测定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性能.方法 分析商品化NGAL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抗干扰能力和比对实验等性能.... 目的 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商品化试剂盒测定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性能.方法 分析商品化NGAL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抗干扰能力和比对实验等性能.结果 检测的准确度较好,批内精密度(CV)≤10%,批间精密度(CV)≤15%,NGAL浓度在25~2 565 ng/ml范围内,理论值与实测值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0;检测不同浓度干扰物(甘油三酯、胆红素、血红蛋白、抗坏血酸)时,其干扰程度≤10%,NGAL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均不受影响.两个不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厂家间比较,相关系数为0.996,线性回归方程为y=0.994x-5.388,预期偏差可接受.结论 该商品化NGAL试剂盒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均良好,可批量测定,且快速、操作方便、简单,可作为临床常规NGAL测定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性能 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劲松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CRP 测定 方法学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 胶乳凝集法 火箭电泳法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修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66-2268,共3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按照NCCLSEP9-A2文件要求做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以及与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等系列试验。结果:该法在0...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按照NCCLSEP9-A2文件要求做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以及与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等系列试验。结果:该法在0.64~8.05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方程为Y=1.0248x-0.0943;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均<5%;平均回收率为94.7%;5.0g/L和10.0g/L血红蛋白、3.5mmol/L和8.0mmol/LTG、79.3μmol/L胆红素干扰物对测定干扰均小于3%;与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比较,回归方程为y=1.007x-0.0164,r=0.9937,P<0.01,两法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该法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线性范围较宽并与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操作简单,完全符合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修全 戴晓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2期2775-2777,共3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2文件要求进行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以及与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等...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2文件要求进行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以及与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等系列试验。结果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在0.64~8.05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方程为Y=1.024 8 X-0.094 3;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94.7%;5.0g/L和10.0g/L血红蛋白、3.5mmol/L和8.0mmol/L三酰甘油、79.3μmol/L胆红素干扰物对测定干扰均小于3%;与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比较,回归方程为Y=1.00 7 X-0.016 4,r=0.993 7,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法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线形范围较宽并与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操作简单,完全符合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胃蛋白酶原Ⅱ的不精密度和线性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玲 冯品宁 +2 位作者 喻雄文 姚真荣 李松霖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进行初步方法学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及EP10-A2文件提供的方法,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PGⅡ进行初步的评价。结果 PGⅡ的低值样...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进行初步方法学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及EP10-A2文件提供的方法,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PGⅡ进行初步的评价。结果 PGⅡ的低值样本批内变异系数(CV)为2.05%、批间CV为1.60%、日间CV为3.92%、总CV为4.70%;高值样本批内CV为1.70%、批间CV为1.21%、日间CV为3.79%、总CV为4.32%。当PGⅡ浓度分别为9.6、24.7、39.8μg/L时,相对偏倚分别为-0.18、-0.47、-0.39μg/L,总不精密度分别为4.98%、2.39%、2.71%。测试间的携带污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Y=0.975 7X-0.016 8,决定系数(R2)=0.998 7。结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PGⅡ的精密度符合EP5-A文件标准,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线性、偏倚、总不精密度及抗交叉污染能力均达到EP10-A2文件标准,符合临床应用要求,适用于实验室常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Ⅱ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EP5-A文件 EP10-A2文件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阳 李英杰 喻红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目的应用美国,旌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依据标准化文件要求,分析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和干扰因素,并考察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 目的应用美国,旌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依据标准化文件要求,分析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和干扰因素,并考察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关性。结果该法总变异系数为3.19%(低值),3.53%(中值)和4.11%(高值)。平均回收率100.2%,在4.4%~13.5%范围内线性良好。胆红素在884μmol/L,三酰甘油在13.5mmol/L时对测定存在干扰。试剂和样本在低温保存时可稳定10天。该法与HPLC法结果明显相关,r=0.994,但整体略高于HPLC法的结果。结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方法符合NCCLS标准要求,适应临床需要。临床实验室在建立或引进新的检验项目时需要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以验证检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糖化血红蛋白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β_2-微球蛋白的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玉平 郭新荣 郁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为实验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为比较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 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为实验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为比较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将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两种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除高浓度(>10mg/L)尿液样本外,其余各浓度的血清和尿液β2-MG用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的偏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在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相配套试剂的前提下,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清和尿液β2-MG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偏差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测定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使用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志伟 沈均南 陈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RIA测定 临床使用 β2-微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测定 试剂 Β2微球蛋白 Β2-MG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在甲胎蛋白测定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晓荣 吴钢 +2 位作者 郝渭滨 王履洁 许小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LEIA法)测定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LEIA法测定178例血清的AFP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CLIA法)对AF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LEIA法测定AFP的灵敏度为0.65ng/mL,低、中...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LEIA法)测定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LEIA法测定178例血清的AFP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CLIA法)对AF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LEIA法测定AFP的灵敏度为0.65ng/mL,低、中、高水平的批内CV分别为0.98%、0.92%、0.89%;批间CV分别为1.63%、1.53%、1.45%。回收率96.3%~102.9%。结论LEIA法是测定AFP较好的方法,适合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评价研究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丽 牛国平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734-739,共6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LEIA)定量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探讨其初步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化评价方案评价LEIA测定血浆NGAL的不精密度、回收率...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LEIA)定量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探讨其初步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化评价方案评价LEIA测定血浆NGAL的不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抗干扰性、稳定性等指标。同时测定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包括41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4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浆NGAL水平。结果LEIA测定血浆NGAL低、高水平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3.76%、1.79%;日间CV分别为6.62%、3.45%。平均回收率为97.3%~104.6%;在0~5 000μg/L内线性良好,线性范围内偏差〈8%。与进口同类试剂盒(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具有高度相关性(R2=0.996 6),两种检测方法在200和700μg/L处的偏倚分别为3.66和11.79μg/L,均满足厂家规定的要求。总胆红素≤600μg/L、血红蛋白≤10 g/L、维生素C≤0.6 g/L、甘油三酯≤15 mmol/L时对LEIA测定血浆NGAL均无明显干扰;试剂在仪器2~8℃的条件下放置,至少可保存稳定35 d;2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GAL水平均处于厂家声明的参考区间内。正常对照组、T2DM组和DN组血浆NGAL水平呈逐步增高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NGAL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肌酐(C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3,P均〈0.01)。结论 LEIA测定血浆NGA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所测结果准确可靠,能直接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