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体磨法包合牡丹皮挥发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楠 孙婷婷 +2 位作者 张浩东 谢高 陈庆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挥发油与乙醇比例、β-环糊精(β-CD)与油比例、β-CD与水比例、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通过...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挥发油与乙醇比例、β-环糊精(β-CD)与油比例、β-CD与水比例、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通过薄层鉴别、显微成像鉴别、紫外扫描法鉴别3种不同的鉴别方法检验挥发油包合效果。结果:确定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与乙醇比例1∶5,β-CD与油比例7∶1,β-CD与水比例1∶7,包合时间15 min。结论:胶体磨法制备牡丹皮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挥发油包合物 正交试验 胶体磨包合 丹皮酚
原文传递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连翘挥发油的胶体磨包合工艺
2
作者 张娜娜 孙艳 +5 位作者 庄华青 王竣楠 郇旭升 张丽 庄建林 关永霞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43-46,67,共5页
目的:优化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以连翘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胶体磨研磨法对连翘挥发油的包合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挥发油(mL)与... 目的:优化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以连翘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胶体磨研磨法对连翘挥发油的包合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挥发油(mL)与β-环糊精(g)的投料比、β-环糊精(g)与水的投料比和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确定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胶体磨研磨法的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及综合评分均高于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最佳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10,β-环糊精与水的投料比为1∶6,研磨时间为20 min。3次试验结果显示,包合率平均值为89.52%,包含物得率平均值为93.98%,综合得分为90.41%,RSD为1.21%。结论:优选的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包合效果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挥发油 胶体磨包合 Box-Behnken响应面法 Β-环糊精
下载PDF
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对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丁莎莎 黄立新 +3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邓叶俊 王晓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3,18,共5页
采用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官能团组成及结晶结构,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高压均质IDF的结构疏松,有较多的裂缝和空腔,平均粒径为66.97μm。胶体磨... 采用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官能团组成及结晶结构,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高压均质IDF的结构疏松,有较多的裂缝和空腔,平均粒径为66.97μm。胶体磨IDF的结构疏松,且部分出现断裂和破碎,平均粒径为79.52μm。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均对IDF的官能团无影响,都具有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对IDF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度无影响,仍表现出纤维素I型的特征衍射峰。与未处理的IDF相比,高压均质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31.70%,78.87%,38.92%,对NO_2^-的吸附能力并无明显增加,对Cd^(2+)的吸附能力提高7.53%。胶体磨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19.93%,47.94%,32.97%,对NO_2^-的吸附能力增加8.20%,对Cd^(2+)的吸附能力并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高压均质 胶体磨 改性
下载PDF
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及胶体磨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春静 倪健 +5 位作者 曹飒丽 薛丹 张欣 夏振文 赵阳 尹兴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优选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水蒸馏法进行提取,以浸泡与否、加水倍量、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挥发油体积为评价指标,考察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加水倍量、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 目的优选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水蒸馏法进行提取,以浸泡与否、加水倍量、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挥发油体积为评价指标,考察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加水倍量、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胶体磨研磨法,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显微成像分析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荆芥加8倍量水,提取6 h;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m L∶g),加8倍量水,研磨30 min。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提取荆芥中挥发油及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工艺 正交试验 胶体磨
下载PDF
胶体磨制备煤浆及粒径对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游静 刘月娥 +2 位作者 马凤云 孙志强 王晓旭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
以新疆将军庙煤样为研究对象,四氢萘为制浆、供氢溶剂,使用胶体磨湿磨制浆,考察了研磨时间对煤浆粒径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表征可得:磨煤1h,2h,3h和4h的主要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8 000nm^10 800nm(2 000目~1 000目),2 400nm^2 900nm(6 00... 以新疆将军庙煤样为研究对象,四氢萘为制浆、供氢溶剂,使用胶体磨湿磨制浆,考察了研磨时间对煤浆粒径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表征可得:磨煤1h,2h,3h和4h的主要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8 000nm^10 800nm(2 000目~1 000目),2 400nm^2 900nm(6 000目~5 000目),800nm^1 200nm(18 700目~12 500目)和500nm^1 250nm(30 000目~12 000目).低压直接加氢液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煤样粒径减小,煤粉粒子间因团聚现象油产率反而下降,在其他液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200目煤样油产率为75.24%,1 340目煤样的油产率为59.96%.但对1 340目煤浆进行超声处理,其油产率提高到80.04%,增加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磨 粒径 直接液化 油产率
下载PDF
胶体磨在乳化炸药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查正清 钟荫庭 史良文 《矿冶》 CAS 2002年第3期22-25,14,共5页
简述了目前常用的立式胶体磨和卧式胶体磨两种胶体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主要讨论了立式胶体磨应用于乳化炸药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前提 ;立式胶体磨成功应用于炸药生产的半连续式生产工艺、静态混合器作预乳器的连续生产工艺和连续乳化... 简述了目前常用的立式胶体磨和卧式胶体磨两种胶体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主要讨论了立式胶体磨应用于乳化炸药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前提 ;立式胶体磨成功应用于炸药生产的半连续式生产工艺、静态混合器作预乳器的连续生产工艺和连续乳化器作预乳器的连续生产工艺三种主要工艺流程设计、配套设备研制和选用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磨 乳化炸药 静态混合器 半连续式生产工艺 连续乳化器
下载PDF
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书信 刘丽娜 +2 位作者 王安建 李静 李顺锋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充分利用金针菇资源,提升其采后价值,以金针菇根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质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胶体磨磨齿间隙20μm,纤维素酶添加量40 mg/g,液料比10∶1(m L/g),酶解时... 为充分利用金针菇资源,提升其采后价值,以金针菇根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质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胶体磨磨齿间隙20μm,纤维素酶添加量40 mg/g,液料比10∶1(m L/g),酶解时间100 min,金针菇根蛋白提取率为1.326%。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操作简单,提取条件温和,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根 胶体磨 酶法 蛋白 提取 工艺
下载PDF
胶体磨制作油佐剂灭活疫苗工艺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培君 龚玉梅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43,共1页
胶体磨制作油佐剂灭活疫苗工艺探讨张培君龚玉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81使用油佐剂灭活疫苗,防制某些畜禽传染病,已在国内外兽医界广泛采用。为提高油佐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国内外学者在研制工艺上做了大... 胶体磨制作油佐剂灭活疫苗工艺探讨张培君龚玉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81使用油佐剂灭活疫苗,防制某些畜禽传染病,已在国内外兽医界广泛采用。为提高油佐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国内外学者在研制工艺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外学者报告,鸡新城疫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传染病 胶体磨制作 疫苗 工艺
下载PDF
胶体磨处理对鲜枣浆黏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纵伟 张丽华 +3 位作者 张沙沙 董宇 赵光远 毕素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在不同胶体磨处理次数、不同枣浆浓度和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考察胶体磨处理对鲜枣浆黏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鲜枣浆的果肉颗粒随胶体磨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变小,鲜枣浆的黏度与果肉颗粒的尺寸有密切的关系;胶体磨处理对不同浓度鲜枣浆... 在不同胶体磨处理次数、不同枣浆浓度和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考察胶体磨处理对鲜枣浆黏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鲜枣浆的果肉颗粒随胶体磨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变小,鲜枣浆的黏度与果肉颗粒的尺寸有密切的关系;胶体磨处理对不同浓度鲜枣浆黏度的影响可以用方程η=K(C)A和η=Kexp(AC)来表示;胶体磨处理对不同温度鲜枣浆黏度的影响可用方程η=K0exp(Ea/RT)来表示.上述结果表明,胶体磨处理条件对控制鲜枣浆的黏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枣浆 胶体磨处理 黏度
下载PDF
胶体磨应用于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的实验筛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富志军 周自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5,共2页
采用胶体磨制备挥发油的包合物简便、快速,实验通过正交设计对用胶体磨制备肉桂油β-环糊精的包合物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其结果是以20%乙醇为溶媒,包合时间15min,β-环湖精与肉桂油的比例为10:1。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挥发油 肉桂油 胶体磨
下载PDF
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熊耀坤 张国松 +2 位作者 魏惠珍 李爽 罗晓健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冰片β-环糊精胶体磨包合冰片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冰片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物料比例、碾磨时间及加水量对使用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效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冰片与β-环糊精... 目的:研究冰片β-环糊精胶体磨包合冰片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冰片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物料比例、碾磨时间及加水量对使用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效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冰片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碾磨时间为45min,加水量为1倍。结论:经实验优选得到的工艺所得冰片包合率和包合物的收得率分别为95.2%和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Β-环糊精 胶体磨 正交设计
下载PDF
立式胶体磨生产乳化炸药的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龙祥 金耀清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章介绍了立式胶体磨的结构、生产线的设计与布局和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介绍立式胶体磨生产的乳化炸药及应用.
关键词 乳化炸药 胶体磨 连续化生产 炸药
下载PDF
胶体磨辅助酶解去除麦麸中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波 陈正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利用胶体磨辅助酶解去除麦麸中的蛋白质,确定了胶体磨的作用时间,对影响酶解反应的工艺参数酶解时间、温度、固液比及加酶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麦麸酶解前后的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胶体磨的作用时间为25min,碱性... 利用胶体磨辅助酶解去除麦麸中的蛋白质,确定了胶体磨的作用时间,对影响酶解反应的工艺参数酶解时间、温度、固液比及加酶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麦麸酶解前后的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胶体磨的作用时间为25min,碱性蛋白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50℃,加酶量6g/kg麸皮,酶解时间120min。酶解后木聚糖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胶体磨 酶解 蛋白 木聚糖
原文传递
胶体磨法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莉莉 张艳军 +4 位作者 刘芳 李月婧 孟瑾 吴云 王振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632-639,共8页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 目的:优选胶体磨法制备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β?CD与水的比例、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验证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包合物是否形成。结果:确定紫苏叶和荆芥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9,β?CD与水的比例为1:3,包合时间23min。结论:胶体磨法制备包合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的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面法 挥发油包合率 胶体磨 BOX-BEHNKEN设计 紫苏叶和荆芥混合挥发油
下载PDF
JTMW305T型胶体磨的设计和主参数选择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胜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4年第12期94-96,共3页
改性沥青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基于改性沥青制作中的技术瓶颈,对具有一次剪切完成特点的胶体磨设计和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胶体磨 设计 分析 选择
下载PDF
40t/h改性沥青胶体磨的总体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晋文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胶体磨是生产改性沥青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10年完成的40t/h级改性沥青胶体磨以内啮合高速剪切为基本技术特征,具有改性沥青“一次性剪切完成”和“连续式生产”等功能... 胶体磨是生产改性沥青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10年完成的40t/h级改性沥青胶体磨以内啮合高速剪切为基本技术特征,具有改性沥青“一次性剪切完成”和“连续式生产”等功能,可生产SBS、EMA、EVA、PE及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与一般传统技术的胶体磨多次循环工艺可节省大量电能及热能,并在有效降低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改性沥青 胶体磨 总体设计 连续式生产 技术性能 高速剪切 科学研究院 核心部件
下载PDF
胶体磨生产乳化炸药安全性浅析
17
作者 吴龙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8-40,37,共4页
本文通过对胶体磨是否能安全地生产乳化炸药的讨论,认为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实践中证实,胶体磨生产乳化炸药是安全的。
关键词 胶体磨 乳化炸药 安全性
下载PDF
胶体磨在铸造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王慕荣 包彦昆 徐建平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研究了胶体磨对涂料的加工特性和胶体磨涂料的性能。试验表明,胶体磨是一种优异的涂料加工设备,对层状解理的石墨、膨润土等物料的较强的减薄、表面活化作用,从而制备出高效锂改性膨润土和高悬浮性石墨涂料;胶磨石墨涂料的流变特性... 本文研究了胶体磨对涂料的加工特性和胶体磨涂料的性能。试验表明,胶体磨是一种优异的涂料加工设备,对层状解理的石墨、膨润土等物料的较强的减薄、表面活化作用,从而制备出高效锂改性膨润土和高悬浮性石墨涂料;胶磨石墨涂料的流变特性具有低剪切速率下呈现马鞍形特征;调节胶磨缝隙和胶磨次数可方便地获得适合不同要求的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涂料 胶体磨 应用
下载PDF
改性沥青胶体磨转子系统设计分析及整机考核试验
19
作者 霍尚斌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0,共4页
对胶体磨核心机构转子系统进行设计,并进行力学和有限元分析及优化,在此基础上加工出胶体磨整机,并对其进行了试验及工业考核。分析表明:该设备运转正常,各项数据稳定,胶体磨的剪切能力良好,能达到生产产量要求且成品的剪切效果达到标准。
关键词 胶体磨 转子力学 有限元分析 试验及考核
下载PDF
用胶体磨生产石蜡乳液防水剂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田海江 郭宝华 李金章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对用胶体磨生产石蜡乳液防水剂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新型石蜡乳液制备工艺与设备。利用该项工艺与设备制备的石蜡乳液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防水性能好及无氨水刺激性气味等优点。生产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胶体磨 石蜡乳液防水剂 试验 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