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妇女促卵泡激素水平与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冰 陈琰 +4 位作者 宋阳 王恩圣 郑丹 曲凡 周坚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妇女血清FSH和TP1 NP水平,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FSH及TP1 NP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7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TP1NP平均水平为(48.99±20.31)ng/mL,且FSH水平与TP1NP水平呈正相关( r=0.159,P=0.009)。在40~50岁妇女中,FSH水平<40 mIU/mL者的 TP1NP 水平低于 FSH >40 mIU/mL 者[(35.05±18.11) ng/mL 与(51.33±24.67) ng/mL;t=-2.954, P=0.004];而在小于40岁和51~60岁妇女中,不同FSH水平下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63, P=0.950;t=1.177, P=0.242)。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47( P=0.448),而FSH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46( P=0.019) ,可见FSH水平比年龄变量对TP1 NP的影响更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TP1 NP水平与FSH呈现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对于40~50岁的妇女,高FSH可能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卵泡刺激素 /血液 肽类/血液 胶原ⅰ型/血液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在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汪蓓蕾 徐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与不同类型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择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A组)4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B组)40例,并选择3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C组)。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前... 目的探讨血清中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与不同类型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择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A组)4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B组)40例,并选择3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C组)。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ICT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B、C组比较,A组患者血清中PICP、CICP浓度显著增高(P<0.01),而3组中PINP无明显差异;另外A、B组血清中TIMP-1、ICTP浓度较C组有显著升高(P<0.01),其中与B组比较,A组MMP-1减低(P<0.01),TIMP-1升高(P<0.01),而ICTP升高不明显。结论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表达存在差异。与窦性心律患者对比,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PICP、CICP、TIMP-1水平升高,且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推断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有关,且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心肌纤维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血液 胶原ⅰ型/血液 细胞外基质/病理学
下载PDF
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及骨钙素联合检测评价骨转换的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莉莉 张忠英 +4 位作者 陈亮 陈健 林永志 王叶 陈岩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骨密度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的关系,以及其在骨质疏松症中评价骨转换的价值。方法:①选择来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2003-06/2005-06门诊健康体检者238例,年龄50~86岁。正常组99例,女69例,男30例,骨质...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骨密度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的关系,以及其在骨质疏松症中评价骨转换的价值。方法:①选择来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2003-06/2005-06门诊健康体检者238例,年龄50~86岁。正常组99例,女69例,男30例,骨质疏松症组139例,女94例,男45例,两组均以每10岁为1个年龄组。②采集受试者空腹时肘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的含量,同时用LUNAR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骨骨密度。观察两组股骨头、大转子、Ward三角区骨密度,β-胶原降解产物和骨钙素浓度变化。结果:纳入23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健康人血清中的β-胶原降解产物与年龄呈正相关(r=0.7629,P<0.05),骨钙素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9897,P<0.05),二者都与性别无关(P>0.05)。②骨质疏松症各年龄组的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骨钙素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③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骨密度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④骨质疏松症患者各部位骨密度与β-胶原降解产物和骨钙素浓度无相关性。⑤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分别取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69.6%,21.5%,特异性为70.0%,78.3%,阳性似然比为2.32,0.99,阴性似然比为0.434,1.002,假阳性率为30.0%,21.6%,假阴性率为30.3%,78.4%,阳性预测值为75.3%,56.6%,阴性预测值为63.6%,43.1%。联合检测两指标,诊断的敏感性达77.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骨密度能全面合理评价骨转换,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及诊断,预防危险性骨损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ⅰ型/血液 骨钙素 骨密度滑质疏松 化学发光测定法
下载PDF
血清ICTP和TRACP 5b联合检测对乳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裴雷 唐中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899-19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ICTP和TRACP5b水平及其联合检测用于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甲专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14例乳腺癌患者,按是否有癌转移分为骨转移和无骨转移两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目的]探讨血清ICTP和TRACP5b水平及其联合检测用于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甲专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14例乳腺癌患者,按是否有癌转移分为骨转移和无骨转移两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CTP和TRACP5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计算cut-off值,分别比较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骨转移组患者血清ICTP和TRACP5b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1)。血清ICTP和TRACP5b水平升高诊断骨转移的cut—off值分别为5.2btg/L和5.6U/L,灵敏度为81.1%和74.3%,特异度为89.4%和90.8%。两者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诊断的cut-off值为14.8,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88.0%,较单独测定血清指标有显著的提高。[结论]血清ICTP和TRACP5b是乳腺癌骨转移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ⅰ型/血液 吡啶类/诊断应用 肽类/诊断应用 酒石酸盐类 酸性磷酸酶 乳腺肿瘤/病理学 骨肿瘤/继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