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抑制脑星形胶质细胞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和S_(100)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霞 屈卫东 +3 位作者 张天宝 吴德生 蒋颂辉 朱惠刚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酒精对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_(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胚胎脑星形胶质细胞分别施以不同剂量酒精(2、5和20mmol/L),染毒7天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酒精对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_(10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 目的研究酒精对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_(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胚胎脑星形胶质细胞分别施以不同剂量酒精(2、5和20mmol/L),染毒7天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酒精对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_(10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酒精剂量增加,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_(100)蛋白表达强度下降,高剂量组细胞数量轻度减少。结论提示酒精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_(100)蛋白表达。酒精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酒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星形质细胞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S100
下载PDF
新生鼠脑缺血预处理后突触素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文秀 曹云涛 +1 位作者 刘华庆 邓卫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预处理后海马CA1区突触素(Syp)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方法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预处理后海马CA1区突触素(Syp)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方法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新生鼠不同时点海马CA1区脑组织神经细胞Syp和GFAP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Syp表达在再灌注后第3天开始增加,7d达高峰,14d仍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在再灌注后24h开始增高,3~14d持续在较高水平,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病理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轻。结论新生鼠脑缺血后脑神经细胞具有代偿和修复的可塑性;经脑缺血预处理后,对再次脑缺血所致脑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在缺血耐受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Wistar新生大鼠 海马CA1区 突触素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3对快速老化痴呆小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飞煜 蔡君贤 +1 位作者 陈晓燕 田贤先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3(MT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海马结构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给小鼠不同浓度MT3及盐水腹腔注射28 d,处死小鼠后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结构GFAP的表达。结果 8月龄的SAMP8小...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3(MT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海马结构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给小鼠不同浓度MT3及盐水腹腔注射28 d,处死小鼠后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结构GFAP的表达。结果 8月龄的SAMP8小鼠海马结构内可见大量浓染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含量最多。随着给予MT3浓度的增加,SAMP8小鼠海马结构内的GFAP阳性细胞减少,GFAP含量减少。结论 SAMP8小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GFAP表达增多。MT3有减低GFAP表达的作用,随着浓度增加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3 快速老化痴呆模型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宋文秀 曹云涛 +1 位作者 刘华庆 邓卫安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方法 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分钟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免疫组化方... 目的 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方法 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分钟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二组新生鼠不同时点(灌注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7天、14天)海马CA1区脑组织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在再灌注后24小时开始增高,3天后达高峰,并持续至再灌注后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在再灌注后14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生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鼠 脑缺血 再灌注 海马CA1区 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细胞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刘振国 王晶 刘伟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3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2h内及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FAP含量,分析脑出血患者GFAP含量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3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2h内及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FAP含量,分析脑出血患者GFAP含量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清GFAP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GFAP含量与NIHSS(r=0.49,P〈0.01)及预后(r=0.70,P〈0.01)呈正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以血清GFAP浓度5.58ng/L为标准评估预后,敏感度为0.89,特异度为0.79。结论脑出血后血清GFAP含量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助于早期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 脑出血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虹霏(综述) 史清海(审校)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49-253,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会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进入脑脊液和细胞间隙,造成血脑屏障破坏,导致其进入血液。因此,检测血液中GFAP水平可以辅助诊断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会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进入脑脊液和细胞间隙,造成血脑屏障破坏,导致其进入血液。因此,检测血液中GFAP水平可以辅助诊断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创伤性颅脑损伤、脑梗死、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毒性脑炎、脑膜脑脊髓炎等,并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生物标志物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7
作者 朱秀益 徐宏伟 +1 位作者 俞金娜 王海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23期4721-4724,共4页
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诊治的64例HIE患儿为观察组,同期出生无脑损伤的30... 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诊治的64例HIE患儿为观察组,同期出生无脑损伤的3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MRI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扫描,采用反射免疫分析法检测Bcl-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FAP水平。分析多模态MRI参数、GFAP、Bcl-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多模态MRI参数、GFAP、Bcl-2对HIE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T_(1)、表观弥散系数(ADC)、脑血流量(CBF)分别为(1 163.25±57.81)ms、(2.07±0.48)×10^(-3)mm~2/s、(16.36±1.23)ml/(100 g·min),观察组T_(1)、ADC、CBF分别为(1 432.96±64.82)ms、(1.19±0.10)×10^(-3)mm~2/s、(27.08±2.94)ml/(100 g·min)。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_(1)、CBF升高,AD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T_(1)、CBF、ADC、GFAP、Bcl-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E患儿T_(1)、CBF、GFAP、Bcl-2与疾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476,0.473,0.512,0.464,均P<0.05);ADC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83,P<0.05)。T_(1)与GFAP、Bcl-2均呈正相关(r=0.442、0.436,均P<0.05);ADC与GFAP、Bcl-2均呈负相关(r=-0.479、-0.525,均P<0.05);CBF与GFAP、Bcl-2均呈正相关(r=0.497、0.513,均P<0.05)。与多模态MRI、GFAP、Bcl-2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诊断HIE的灵敏度最高。结论 多模态MRI、GFAP、Bcl-2水平与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IE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B淋巴细胞瘤-2蛋白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原文传递
出生前暴露于1800MHz电磁波对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木云珍 张媛 +4 位作者 周浩 武慧欣 赵丽娟 刘松 吴锡南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55-105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出生前暴露于1 800 MHz电磁波对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D雌性大鼠32只,雄性16只,适应环境一周后交配(雌∶雄=2∶1),受孕后雌鼠随机分为2个暴露组和2个对照组。暴露组均采用1 800 MHz连续射频电... 目的探讨出生前暴露于1 800 MHz电磁波对大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7周龄SD雌性大鼠32只,雄性16只,适应环境一周后交配(雌∶雄=2∶1),受孕后雌鼠随机分为2个暴露组和2个对照组。暴露组均采用1 800 MHz连续射频电磁波于孕0~20 d进行21 d全身暴露,每天12 h,功率密度分别为0.5和1.0mW/cm2,各暴露组分别设置虚拟暴露作为对照组。暴露完成后在仔鼠长至3周龄和7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海马GFAP进行染色,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CA3和DG区(齿状回)GFAP的表达,用平均光密度(MOD)值表示。结果未发现1.0 mW/cm2电磁波暴露对3周龄、7周龄子代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GFAP的表达有影响,其表达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5 mW/cm2暴露组3周龄子代大鼠海马各区GFAP表达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5 mW/cm2暴露组7周龄子代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GFAP表达MOD值分别为0.052,0.049,0.053,与对照组7周龄子代大鼠海马各区GFAP表达MOD值(0.106,0.097,0.106)相比表达下调,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出生前暴露于频率1 800 MHz、功率密度0.5 mW/cm2的电磁波可使7周龄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GFAP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出生前暴露 海马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原文传递
康复训练对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离子钙接头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苏 沈光宇 +4 位作者 吴勤峰 张志军 郭爱松 李欣嫄 邹玉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康复功能训练对大鼠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及损伤边缘皮质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101只制作脑损伤模型。剔除制模未达标大鼠11... 目的研究康复功能训练对大鼠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及损伤边缘皮质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101只制作脑损伤模型。剔除制模未达标大鼠11只,余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训练组、制动组和自由活动组,每组30只大鼠。康复训练组于术后第4天开始每天给予平衡、旋转、行走等功能训练,每项15min,共训练45min,每周6d;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自由活动组和假手术组置于普通笼内饲养。在术后第3天及术后1、2、3和4周对上述4组分别进行神经和运动功能评估,观察其恢复状况;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区边缘皮质GFAP和Iba-1的表达。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3和4周在功能评估方面优于制动组和自由活动组(P〈0.05);术后4周自由活动组较制动组的神经运动功能也有所恢复(P〈0.05)。脑损伤术后2、3和4周康复训练组GFAP阳性细胞灰度值和术后3、4周康复训练组Iba-1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均明显低于制动组和自由活动组(P〈0.01)。结论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大鼠脑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损伤区边缘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数目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康复训练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离子钙接头分子 大鼠
原文传递
S100β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春和 金艳 王艳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S100β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探讨其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未卒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血浆S100β蛋白、GFAP检测均...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S100β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探讨其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未卒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血浆S100β蛋白、GFAP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大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①S-100β蛋白、GFA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S100β蛋白、GFAP水平1~7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S100β蛋白恢复正常水平,GFAP水平又明显升高。③血浆S100β蛋白、GFAP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浆S100β、GFAP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100β、GFAP水平明显升高,其与脑梗死体积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S100Β蛋白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升高
11
作者 刘帅 刘振国 +1 位作者 唐绍灿 刘继明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9期2368-2369,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3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2h内及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FAP含量,分析脑出血患者GFAP含量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血肿体积...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3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2h内及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FAP含量,分析脑出血患者GFAP含量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PHE)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清GFAP含量(8.85±2.06)ng/L高于正常对照组(1.29±0.43)ng/L(P<0.01);大量出血组血清GFAP含量(15.48±3.54)ng/L明显高于少量出血组(5.82±2.73)ng/L(P<0.01);血清GFAP含量与NIHSS(r=0.7822,P<0.01)、血肿体积(r=0.4840,P<0.01)、PHE(r=0.4712,P<0.01)及预后(r=0.7942,P<0.01)呈正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以血清GFAP浓度4.2ng/L为标准评估预后,敏感度为0.84,特异度为0.64。结论:脑出血后血清GFAP含量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助于早期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 脑出血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与脑外伤预后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裘申忠 毛伟 +3 位作者 殷怀明 陈彬 郑关荣 黄建军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揭示其对脑外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重型脑外伤患者8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86例。脑外伤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获得。健康人群静脉血体检时获得。ELISA检测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揭示其对脑外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重型脑外伤患者8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86例。脑外伤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获得。健康人群静脉血体检时获得。ELISA检测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统计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脑外伤患者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21.5±9.3)pg/m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正常者(1.8±0.6)pg/m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是脑外伤6个月死亡(OR=1.424,95%CI=1.107~4.806,P<0.01)和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OR=1.671,95%CI=1.113~5.24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可显著预测脑外伤6个月死亡(曲线下面积=0.881,95%CI=0.809~0.941,P<0.001)和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0.895,95%CI=0.824~0.946,P<0.001)。结论:脑外伤后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可早期预测脑外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脑外伤 预后
下载PDF
ACI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陆建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率高,预后差。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主要中间丝蛋白,脑外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辜浓度与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纤维酸性蛋白 临床意义 血浆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ACI 检测 星形质细胞
下载PDF
慢性脑缺血对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凌晞 刘刚 +4 位作者 贺桂琼 楚亚楠 宋冲 周泽芬 姚秋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对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C57小鼠,3月龄时行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假手术组对照。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模型有效性。于术后1、2、4、5、6个月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对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C57小鼠,3月龄时行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假手术组对照。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模型有效性。于术后1、2、4、5、6个月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检测脑内GFAP表达量变化。结果:甲苯胺蓝灌注后,模型0 h组大脑冠状切面苍白色,假手术对照组呈深蓝色。慢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表现为细胞数量增多,胞体肿胀肥大,突起增多,变粗,变长。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从模型2个月组开始,GFAP阳性细胞数量持续性增多,染色加深,累计光密度增强,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2、4、5、6个月组脑内GFAP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持续性增生,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的不可逆病理改变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星形质细胞 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小鼠
下载PDF
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晓东 宿长军 +2 位作者 李柱一 王者晋 饶志仁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脑干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20只大鼠分为睡眠剥夺12h组,睡眠剥夺12h恢复睡眠3h组及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单独饲养组,每组5只,用...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脑干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20只大鼠分为睡眠剥夺12h组,睡眠剥夺12h恢复睡眠3h组及大平台对照组和正常单独饲养组,每组5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Fosprotein在脑干中缝核群的表达。结果睡眠剥夺后GFAP-like immunoreaction(LI)星形胶质细胞和FosLI神经元在中缝核群各核有明显表达,睡眠恢复后表达明显减少,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睡眠剥夺影响GFAPLI星形胶质细胞和FosLI神经元的表达,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可能共同参与睡眠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FOS蛋白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睡眠剥夺
下载PDF
手术创伤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GFAP和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静 万燕杰 曾因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创伤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n=14)、麻醉组(B组,n=42)、手术组(C组,n=42),B、C组根据麻醉、手术后1d或3d或7d分为3个亚组B1、B3... 目的探讨手术创伤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n=14)、麻醉组(B组,n=42)、手术组(C组,n=42),B、C组根据麻醉、手术后1d或3d或7d分为3个亚组B1、B3、B7组和C1、C3、C7组,每亚组14只。在相应的时间点用Y型电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GFAP和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1)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表明:C1组的刺激电压[(53±8)V]高于正常对照A组[(39±7)V](P<0.01)。C1、C3组大鼠Y型电迷宫测试达到学会标准时总共学习的次数分别为(67±26)次、(60±18)次,比其余各组明显增多(P<0.01)。C7组的学习次数[(41±11)次]与A组[(28±7)次]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C1组GFAP、S100的表达增多。结论手术创伤可暂时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引起海马GFAP、S100蛋白表达的增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学习记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学习 海马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伟成 杨承祥 +2 位作者 王汉兵 闫哲 李晓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的痛敏糖尿病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糖尿病组(Ⅱ组),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I组... 目的:观察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的痛敏糖尿病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糖尿病组(Ⅱ组),另取10只同月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I组)。于注射STZ前、注射STZ后2d、7d、14d、21d、28d测量大鼠体重并取尾静脉血测定血糖;注射STZ前、注射STZ后7d、14d、21d、28d用von Frey丝测定50%缩足反应阈值(PWT);注射STZ28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的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与I组相比,注射STZ后Ⅱ组血糖显著增高(P<0.01),体重逐渐下降;注射STZ后21-28dⅡ组PWT明显低于I组(P<0.05);注射STZ后第28d检测大鼠脊髓的GFAP的变化:与I组相比,Ⅱ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产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痛 脊髓 星形质细胞 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其林 张云福 张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 研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方法,将反义GFAP逆转录病毒(PLBskG)转染C6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周期等的变化,并利用RT PCR、免疫细... 目的 研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方法,将反义GFAP逆转录病毒(PLBskG)转染C6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周期等的变化,并利用RT 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研究转染细胞GFAP的表达,同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比较2 0例胶质瘤病人肿瘤标本的GFAP IR染色与Kernohan′s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 转染了PLBskG的C6细胞形态发生改变,GFAP表达下调,细胞生长增快,G2 +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2 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病人GFAP IR染色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结果发现,GFAP IR染色强度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反,即GFAP IR染色深、阳性细胞数量多者,病理分级肿瘤恶性程度低,相反肿瘤恶性程度高者,GFAP I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染色浅淡。结论 GFAP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检测GFAP表达水平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星形质细胞瘤 反义核酸
下载PDF
星型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大鼠中脑、脑室下区的分布和体外培养分化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宇 周仁华 +5 位作者 沈骏 曾水林 徐建红 侍永伟 鞠强国 李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脑室下区、中脑的分布并进行PD模型大鼠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脑室下区、中脑的分布并进行PD模型大鼠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PD模型大鼠中脑、脑室下区的表达;取PD模型大鼠侧脑室下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贴壁分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1)GFAP阳性细胞在PD模型大鼠中脑病侧较健侧明显增生,且GFAP荧光定量强度值在病侧较健侧明显增大(P<0.05);GFAP阳性细胞在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室周区、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正中隆起大量分布;(2)PD模型大鼠侧脑室下区培养分化的细胞具有星形胶质细胞的典型形态,其中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短,分支多;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细长,分支较少。结论:(1)星形胶质细胞在PD模型大鼠中脑和脑室下区的分布有明显区域性,可能与病侧的病理性增生相关,与相应区域的生理活动、调节功能及有关;(2)取PD模型大鼠侧脑室下区进行体外培养、分化获得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质细胞 帕金森病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脑室下区 体外培养 免疫荧光 大鼠
原文传递
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璐 唐敏峰 +2 位作者 肖明 丁炯 韩群颖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正常大鼠下丘脑的分布。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下丘脑的表达。结果:GFAP阳性细胞在第三脑室室周区、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正...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正常大鼠下丘脑的分布。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下丘脑的表达。结果:GFAP阳性细胞在第三脑室室周区、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正中隆起大量分布;下丘脑其他区域或核团,如前区、外侧区、前外侧核、视交叉上核、室旁核小细胞部、弓状核、腹内侧核等内分布稀疏。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在正常大鼠下丘脑的分布有明显区域性,可能与其相应区域的生理活动与调节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质细胞 下丘脑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