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调控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机制
1
作者 江涛 由涌 +4 位作者 夏东帅 薄思涵 王永为 高亚贤 宋鸿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鸡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小鼠,初次免疫DBA1小鼠(0.1 mL),第21天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刺激。加强免疫后将胶原免疫... 目的探讨穿山龙薯蓣皂苷通过自噬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鸡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小鼠,初次免疫DBA1小鼠(0.1 mL),第21天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刺激。加强免疫后将胶原免疫的50只小鼠随机分组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另有10只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对小鼠进行连续14天灌胃治疗并观察各组小鼠足爪的炎症程度,取下各组小鼠脾、腹股沟淋巴结和踝关节、膝关节,对踝关节、膝关节进行HE染色,检测各组淋巴结、脾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相关自噬指标。结果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薯蓣皂苷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AI)评分降低(P<0.05);雷公藤组及穿山龙薯蓣皂苷组足爪厚度差值减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小鼠膝关节滑膜和足爪踝关节HE染色结果显示CIA模型组对比对照组出现免疫细胞浸润、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和滑膜增生的症状;雷公藤组与穿山龙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对CIA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和预防症状。与CIA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组和穿山龙薯蓣皂苷治疗组中LC3、Beclin-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升高,p6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结论穿山龙薯蓣皂苷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对CIA模型小鼠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薯蓣皂苷 自噬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P62 LC3 BECLIN-1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通路研究苗药方剂“四大血”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谢佳 罗进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STAT3通路研究苗药方剂“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SX组和甲氨蝶呤(MTX)组],采用鸡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STAT3通路研究苗药方剂“四大血”(S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SX组和甲氨蝶呤(MTX)组],采用鸡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剂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实验分组(每组6只)进行灌胃给药。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足肿胀程度、关节病理改变、关节炎指数(AI)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水平、关节滑膜组织中p-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X对RA疾病相关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降低小鼠足肿胀程度、关节炎滑膜炎症、AI评分、TNF-α和IL-6水平,抑制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SX可以发挥明显的抗RA作用,其可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蛋白(p-STAT3)表达发挥对CIA小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方剂 四大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下载PDF
青藤碱配伍芍药苷协同增效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戴宗顺 张逢 +4 位作者 林也 黄红 李鑫 彭清华 蔡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143-2149,共7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配伍芍药苷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1 mg/kg)、青藤碱组(50 mg/kg)、芍药苷组(120 mg/kg)和青藤碱(50 mg/kg... 目的探讨青藤碱配伍芍药苷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1 mg/kg)、青藤碱组(50 mg/kg)、芍药苷组(120 mg/kg)和青藤碱(50 mg/kg)配伍芍药苷(120 mg/kg)组(青芍配伍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尾根部皮内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非完全弗氏佐剂乳剂建立CIA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蒸馏水,用药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30 d。造模后,每3天检测大鼠后足肿胀容积、关节炎指数评分及体质量;治疗结束后,CT检测大鼠关节骨破坏情况;HE染色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容积、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增加(P<0.01),体质量降低(P<0.01),足趾各关节骨侵蚀严重,关节腔隙狭窄甚至消失,血清TNF-α、IL-1β及关节骨组织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均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青藤碱组、芍药苷组和青芍配伍组大鼠足肿胀容积及关节炎指数评分均降低(P<0.01),体质量增加(P<0.01),骨破坏程度均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关节骨组织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青藤碱组或芍药苷组比较,青芍配伍组大鼠足肿胀容积及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P<0.01),体质量增加(P<0.01),骨破坏程度减轻,TNF-α、IL-1β水平及关节骨组织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青藤碱配伍芍药苷对CIA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用青藤碱或芍药苷的抗关节炎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表达,降低关节骨组织MMP-2、MMP-9表达,同时促进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芍药苷 配伍用药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益肾蠲痹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凌园园 汪悦 +1 位作者 吴坚 陈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05-1209,1226,共6页
目的研究益肾蠲痹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CIA)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肾蠲痹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益肾蠲痹... 目的研究益肾蠲痹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CIA)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肾蠲痹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益肾蠲痹组小鼠采用尾部注射鸡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混合液方法构建CIA模型,第28天造模成功后,益肾蠲痹组开始给予益肾蠲痹丸浓缩剂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灌胃4周。记录3组小鼠造模第28天和灌胃2周、4周后的体重及关节炎指数评分;灌胃4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HE染色观察关节组织病理学形态,16SrDNA法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灌胃2周和4周后,模型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而益肾蠲痹丸组小鼠体重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灌胃2周后,模型组和益肾蠲痹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4周后,益肾蠲痹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灌胃4周后,模型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血清IL-17A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关节腔内见滑膜细胞增生和血管翳生成,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显著下降,菌群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益肾蠲痹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7A水平明显降低(P<0.05),关节腔内无滑膜细胞增生和血管翳,肠道菌群丰度和均匀度均明显增加,且物种差异明显。结论益肾蠲痹丸对CIA小鼠具有显著抗炎和调节肠道内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作用,推测其调节肠道内微生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的平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益肾蠲痹丸 类风湿关节炎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大黄素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骨保护作用:基于抑制铁死亡和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
5
作者 周思聪 杨威 +3 位作者 曾丽 曹春浩 袁速 荣晓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76-1781,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骨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使用200μL不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的牛二型胶原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21 d后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骨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使用200μL不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的牛二型胶原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21 d后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甲氨蝶呤组(MTX,0.2 mg/kg,3次/周)、大黄素(Emo)高(80 mg·kg^(-1)·d^(-1))、低(40 mg·kg^(-1)·d^(-1))剂量组,10只/组。记录大鼠造模之后的关节炎评分和足趾体积;使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组织MDA含量;用番红固绿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踝关节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踝关节切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13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踝关节MMPs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踝关节组织中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的蛋白质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关节炎评分指数、足趾肿胀度增高(P<0.05);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丢失、排列杂乱稀疏;MDA含量和ACSL4的蛋白质含量升高,SLC7A11、GPX4、FTH1的含量降低(P<0.05);踝关节MMP3和MMP13的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TX组和大黄素(40 mg/kg、80 mg/kg)组的关节炎评分指数、足趾肿胀度降低(P<0.05),软骨表面相对光滑平整,软骨细胞排列整齐,MDA含量升高(P<0.05);MTX组和大黄素高剂量组ACSL4的蛋白质含量降低,SLC7A11、GPX4、FTH1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控制CIA大鼠关节炎症、改善关节骨侵蚀。调节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ACSL4、SLC7A11、GPX4、FTH1的含量,降低MMP3和MMP13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RA骨破坏的重要机制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 铁死亡 基质金属蛋白酶 骨破坏
下载PDF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脾脏细胞的焦亡
6
作者 龙调玉 包伦敏 +3 位作者 万秀方 李红红 张云东 蒋红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5363-5369,共7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利用核因子κB寡核苷酸诱骗剂成功构建了抗原特异性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并用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进行了有效干预,但治疗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脾脏细胞焦亡的... 背景:课题组前期利用核因子κB寡核苷酸诱骗剂成功构建了抗原特异性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并用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进行了有效干预,但治疗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脾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提取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利用核因子κB寡核苷酸诱骗剂构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取9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只,模型组、治疗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初次免疫:左足跖部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加强免疫:初次免疫后第14天,尾根部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初次免疫后第20天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初次免疫后第35天,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1)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2)足踝关节大体与病理观察:模型组大鼠踝关节严重肿胀,治疗组大鼠踝关节轻度肿胀;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足踝关节滑膜明显增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骨侵蚀;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足踝关节滑膜增生减低、骨侵蚀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3)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模型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4)脾脏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脏NLRP3、pro-caspase-1、caspase-1、GSDMD-NT、白细胞介素1β前体、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治疗组大鼠脾脏NLRP3、pro-caspase-1、caspase-1、GSDMD-NT、白细胞介素1β前体、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5)结果表明,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可能通过抑制脾脏细胞焦亡和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释放,缓解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NLRP3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焦亡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清热养阴除湿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张阳利 张净 +1 位作者 王北 刘密凤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将24只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IA组)、甲氨蝶呤组(0.625 mg/kg)、清热养阴除湿汤低剂量组(17 g/kg)、清热养阴除...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将24只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IA组)、甲氨蝶呤组(0.625 mg/kg)、清热养阴除湿汤低剂量组(17 g/kg)、清热养阴除湿汤高剂量组(34 g/kg),每组6只,同时随机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连续给药5周,每周观察大鼠足肿胀度及炎症指数;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micro-CT法观察骨破坏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17A、TGF-β、IFN-γ水平;荧光PCR法检测脾脏组织T-bet mRNA、Gata-3 mRNA、RORγt mRNA、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初次免疫后3周CIA组大鼠右后足关节肿胀程度高于Control组(P<0.05),5周时CIA组大鼠关节炎评分最高(P<0.05)。甲氨蝶呤(MTX)、低剂量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L)、高剂量清热养阴除湿汤(QYCD-H)可以缓解大鼠足关节的肿胀程度(P<0.05),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殖及软骨表面的侵蚀,CIA大鼠骨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被缓解。QYCD-L组、QYCD-H组大鼠血清IFN-γ、IL-17A水平均低于CIA组(P<0.01或P<0.05),而血清IL-4、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CIA组(P<0.01)。QYCD-L组、QYCD-H组大鼠T-bet mRNA、RORγt mRNA、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IA组(P<0.05或P<0.01),但Gata-3mRNA相对表达量与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汤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 清热养阴除湿汤 炎症因子 骨破坏 甲氨蝶呤 大鼠
下载PDF
局部应用傅山风湿外治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和Notch2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高玉亭 李振 +3 位作者 赵彩虹 赵雨薇 王泽 郝慧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4-2611,共8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傅山风湿外治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和Notch2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26只,成功构建CIA模型20只,随机平均分配为模型组、傅山...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傅山风湿外治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和Notch2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26只,成功构建CIA模型20只,随机平均分配为模型组、傅山风湿外治方组各10只。第14天开始,傅山风湿外治方组将0.4 mL药膏均匀涂抹于大鼠踝关节。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局部涂抹。每天更新2次,连续42天。每周观察大鼠关节肿胀情况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干预结束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踝关节、脾脏和肝肾组织。HE染色评估关节炎严重程度及踝关节和肝肾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滑膜和脾脏Notch2、Delta-like配体蛋白1(Delta-like ligand protein-1,DLL1)和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在踝关节的阳性表达;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肾功能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关节炎指数评分升高(P<0.01),关节损伤增加,病理学评分升高(P<0.01),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7和IFN-γ水平升高(P<0.01),大鼠踝关节和脾脏Notch2、DLL1和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踝关节阳性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傅山风湿外治方组关节炎指数评分下降(P<0.05,P<0.01),关节损伤减轻,病理学评分降低(P<0.01),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7和IFN-γ水平下降(P<0.01),大鼠踝关节和脾脏中Notch2、DLL1和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踝关节阳性表达减少(P<0.01),肝肾组织均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傅山风湿外治方可缓解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减轻关节损伤,且对肝肾无毒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下调Nocth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风湿外治方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炎性细胞因子 NOTCH2
下载PDF
草乌甲素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
9
作者 杨建浩 杨云皓 +1 位作者 喻双雨 何成松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 探究草乌甲素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5只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5只SD大鼠用来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根据关节炎评分表评估CIA模型,建模成功后再随机分成模型组、低剂量草乌甲素治疗... 目的 探究草乌甲素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5只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5只SD大鼠用来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根据关节炎评分表评估CIA模型,建模成功后再随机分成模型组、低剂量草乌甲素治疗组(50μg/kg)、高剂量草乌甲素治疗组(100μg/kg),此后每组大鼠连续给药干预30 d,第31天后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TNF-α、IL-6、IL-17、MMP-3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草乌甲素治疗组TNF-α、IL-6、IL-17、MMP-3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草乌甲素治疗组TNF-α、IL-6、IL-17、MMP-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MP-3 mRNA、M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与模型组比较,草乌甲素治疗组MMP-3 mRNA、MM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草乌甲素治疗组的关节滑膜处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滑膜增生情况均减轻。结论 草乌甲素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和降低MMP-3的表达,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甲素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促炎细胞因子 MMP-3
下载PDF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分析
10
作者 唐明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8-112,28,共6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分析正常大鼠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方法:使用1%甲酸水溶液提取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建立标准液标准曲线,并利用此方法检测正常大鼠和...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分析正常大鼠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方法:使用1%甲酸水溶液提取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建立标准液标准曲线,并利用此方法检测正常大鼠和关节炎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标准曲线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相对回收率以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检测要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异戊酸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建立了高效稳定的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法,发现正常大鼠和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盲肠内容物
下载PDF
松萝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HMGB1-RAGE自噬通路及关节炎性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谢良山 安阳 +3 位作者 张军 黄颖 潘晓艺 徐晖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松萝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自噬通路及关节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松萝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羟氯喹组,每组9只... 目的:探讨松萝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自噬通路及关节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松萝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羟氯喹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松萝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mg·kg^(-1)·d^(-1)、6mg·kg^(-1)·d^(-1)、54 mg·kg^(-1)·d^(-1)松萝提取物灌胃,羟氯喹组给予36 mg·kg^(-1)·d^(-1)羟氯喹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评分、肿胀程度和滑膜病理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MGB1的含量,PCR、WB检测蛋白HMGB1、RAGE、Beclin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蛋白浓度及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大鼠出现关节肿胀、变形,活动量减少,关节炎评分提示造模成功。经松萝提取物治疗后,大鼠的关节肿胀减轻,活动量增加,炎症反应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TNF-α、MMPs、VEGF、HMGB1含量均增高,且HMGB1、RAGE、Bcl-2、mTOR、p38 MAPK蛋白表达量均上升,Beclin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松萝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及羟氯喹组HMGB1、RAGE、Bcl-2、mTOR、p38 MAPK、TNF-α、MMPs、VEGF含量均降低,Beclin1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与羟氯喹组比较,松萝提取物中、高剂量组抑制HMGB1、RAGE、Bcl-2、mTOR、p38 MAPK表达,激活Beclin1的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萝提取物能减轻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降低血清TNF-α、MMPs、VEGF、HMGB1含量,抑制HMGB1、RAGE、Bcl-2、mTOR、p38 MAPK蛋白的表达,提升Beclin1表达,增强细胞自噬,减少滑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松萝提取物 HMGB1 RAGE 细胞自噬 炎性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松萝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的细胞自噬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文红 安阳 +5 位作者 张军 徐晖 陆道敏 曹跃朋 宁乔怡 王莹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9期1-5,16,共6页
目的:研究松萝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松萝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炎症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羟... 目的:研究松萝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松萝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炎症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羟氯喹组,松萝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松萝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 mg·kg^(-1)、6 mg·kg^(-1)、54 mg·kg^(-1),羟氯喹组给药剂量为36 mg·kg^(-1)。建立CIA大鼠模型后,连续灌胃给药28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RT-PCR检测HMGB1、Beclin1、PI3K C3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Beclin1、PI3K C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HMGB1、TNF-α、IL-1β含量均增高,HMGB1、PI3K C3蛋白表达上升,Beclin1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松萝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和羟氯喹组HMGB1、TNF-α、IL-1β含量均降低,且HMGB1、PI3K C3蛋白表达下降,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萝提取物通过上调Beclin1蛋白,下调HMGB1、PI3K C3相关蛋白的表达,调节细胞自噬,降低CIA大鼠血清中HMGB1、IL-1β、TNF-α浓度,减轻关节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松萝提取物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关节炎 自噬 大鼠
下载PDF
松萝酸经HMGB1-RAGE信号通路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机制研究
13
作者 潘晓艺 黄颖 +5 位作者 张军 徐晖 陆道敏 刘灿 凌益 安阳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10期1-5,34,共6页
目的:探讨松萝酸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5周龄Wistar雌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松萝酸低、中、高剂量组和羟氯喹组,每... 目的:探讨松萝酸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5周龄Wistar雌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松萝酸低、中、高剂量组和羟氯喹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模型。松萝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mg·kg^(-1)·d^(-1)、6 mg·kg^(-1)·d^(-1)、54 mg·kg^(-1)·d^(-1)松萝酸灌胃,羟氯喹组给予36 mg·kg^(-1)·d^(-1)羟氯喹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取滑膜组织,分别行HE染色病理检测,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RAGE mRNA表达水平;PCR法检测HMGB1、RAGE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松萝酸中、高剂量组滑膜增生程度减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HMGB1、IL-1β、MMP、VEGF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HMGB1、RAGE蛋白活性、m 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松萝酸能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及滑膜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RAG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松萝酸 HMGB1-RAGE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吕爱平 吴萍 +12 位作者 鞠大宏 贾宏伟 李梢 徐世杰 赵宁 肖诚 吴皓 滕静茹 李艳 王少君 周桂琴 张浩 王安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507,607,共4页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RA 中药治疔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效学
下载PDF
青藤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NF-κB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15
作者 黄小鲁 郝飞 +1 位作者 王勇 方勇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N)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及核转位的影响,以阐明该药抗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CIA大鼠为模型,收集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设正常...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N)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及核转位的影响,以阐明该药抗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CIA大鼠为模型,收集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设正常对照组、CIA组、CIA+甲氨喋呤10μmol/L(阳性对照组)、CIA+SN50μmol/L组、CIA+SN500μmol/L组。应用荧光标记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滑膜细胞NF-κBp65亚基核转位,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κB与DNA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大鼠滑膜细胞可见明显的p65亚基核移位,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P<0.01),SN在50μmol/L及500μmol/L时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p65亚基核转位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甲氨喋呤在10μmol/L时可下调NF-κB的DNA结合活性但未抑制p65亚基的核转位。结论SN抑制滑膜细胞内NF-κBp65核转位和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为其抗炎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滑膜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核转位
下载PDF
宣发膜原法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贾红伟 吕爱平 +7 位作者 徐世杰 鞠大宏 赵宁 滕静如 李艳 王少君 王安民 魏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α降低,IFN-γ升高,抗CⅡ抗体降低。结论:宣发膜原法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可以用于R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宣发膜 治疗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7
作者 赵慧 顾立刚 +1 位作者 陈小军 孟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Ⅱ型胶原(CⅡ)诱导的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为RA动物模型,通过测量其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大、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Ⅱ型胶原(CⅡ)诱导的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为RA动物模型,通过测量其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指数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大、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小鼠胸腺细胞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性,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大、中剂量组均可使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时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及IL-1β活性明显升高,治疗组起下调作用,接近正常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TNF-α、IL-1β异常增高,与RA发病密切相关。桂枝芍药知母汤可以降低CIA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TNF-α、IL-1β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RA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莹 周小莉 +2 位作者 邵勤 方至娥 王莎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小柴胡汤高剂量组和小柴汤低剂量组,评定关节炎指数...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小柴胡汤高剂量组和小柴汤低剂量组,评定关节炎指数,光镜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0的水平。结果小柴胡汤高、低剂量组均可使大鼠踝关节炎指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水肿、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ELISA结果显示,小柴胡汤高、低剂量组均可降低TNF-α、IL-6浓度,升高IL-10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中小柴胡汤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结论小柴胡汤对CIA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α、IL-6、IL-10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TNF-α IL-6 IL-10
原文传递
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调控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reg/Th17平衡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浩 冯知涛 +1 位作者 朱俊卿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Zaocys typeⅡcollagen,ZC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mesenteric lymph node lymphocytes,MLNLs)Treg/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鸡Ⅱ型胶原... 目的探讨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Zaocys typeⅡcollagen,ZC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mesenteric lymph node lymphocytes,MLNLs)Treg/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鸡Ⅱ型胶原蛋白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诱导CIA模型;胃蛋白酶消化法提取ZCⅡ,口服高、中、低剂量ZCⅡ干预。视觉评分法评价关节肿胀,HE染色评价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分离小鼠MLNLs,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reg和Th17细胞的比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MLNLs培养上清中TGF-β和IL-17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小鼠关节炎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P<0.05),MLNLs中Treg和Th17的比率及其分泌TGF-β和IL-17水平上升(P<0.05)。与CIA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ZCⅡ干预组关节炎及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MLNLs中Treg细胞的比率上升,Th17细胞的比率下降(P<0.05),MLNLs分泌TGF-β水平上升,分泌IL-17水平下降(P<0.05)。结论口服ZCⅡ能够改善CIA小鼠关节炎及组织病理学评分;ZCⅡ可能通过调节MLNLs中Treg/Th17比率及其细胞因子的水平,重新诱导CIA小鼠的免疫平衡,缓解关节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TREG Th17 口服免疫耐受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NF-κB p65活性及STA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亚贤 梁秀军 +2 位作者 董文娟 肖丽君 宋鸿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 目的通过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0只CIA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阳性对照组)、穿山龙总皂苷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治疗35 d。应用TransAMTM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细胞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滑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总皂苷组、雷公藤组、薯蓣皂苷元组、穿山龙水溶性皂苷片组的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和STAT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的活性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底物STAT3蛋白的表达,起到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穿山龙总皂苷 核转录因子 转录激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