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洞分层注意力胶囊网络的X射线焊缝缺陷识别方法
1
作者 张婷 王登武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由于X射线焊缝图像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很多传统基于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不高,泛化能力较差。提出一种基于空洞分层注意力胶囊网络(DHACNet)的X射线焊缝缺陷识别方法。DHACNet由卷积模块、空洞分层注意力和胶囊网络(CapsNet)组... 由于X射线焊缝图像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很多传统基于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不高,泛化能力较差。提出一种基于空洞分层注意力胶囊网络(DHACNet)的X射线焊缝缺陷识别方法。DHACNet由卷积模块、空洞分层注意力和胶囊网络(CapsNet)组成。卷积模块用来提取图像的卷积特征,空洞分层注意力用来提取多尺度显著性特征,CapsNet利用胶囊层和动态路由算法替代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池化操作和全连接操作。DHACNet具有强大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能够克服CNN只关注图像局部特征和池化操作导致图像部分信息丢失等不足。在构建的X射线焊缝缺陷图像集上进行识别试验,识别准确率为96%以上,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能够为X射线焊缝缺陷识别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焊缝缺陷识别 空洞卷积 胶囊网络 空洞分层注意力胶囊网络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在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田金亚 段小凯 樊实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27-729,765,共4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4例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4例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症状缓解时间、肝功能及脂代谢指标、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埃希菌、肠球菌)、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肠鸣、里急后重、腹胀、肛门排气、腹泻、大便黏液、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埃希菌、肠球菌水平明显降低,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 Assay Kit,T-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增强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胶囊 胰酶肠溶胶囊 肠功能
下载PDF
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文 旷强 +1 位作者 张宇翔 吕悦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60,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12分子沥青模型构建沥青微裂缝模型,采用植物油提取物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基再生剂乙基四氢化萘作为芯材,探究三种芯材释放后沥青微裂缝的自愈合进程... 为了研究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12分子沥青模型构建沥青微裂缝模型,采用植物油提取物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基再生剂乙基四氢化萘作为芯材,探究三种芯材释放后沥青微裂缝的自愈合进程,计算沥青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并分析不同芯材的作用机制,同时构建沥青-集料模型,采用粘聚能、粘附能、粘附强度等指标分析融入不同芯材后沥青-集料界面的微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芯材的释放加速了沥青分子的自扩散,提高了微裂缝的自愈合能力,且微裂缝自愈合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与芯材融合后老化沥青的粘聚能和粘附能分别提高了37.2%和36.8%以上,并且老化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强度增加;与石油基再生剂相比,植物油能更好地促进微裂缝的愈合。通过分子动力学技术可以更深入地探查微胶囊沥青路面的自愈合机制,从而为微胶囊芯材的设计与选择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胶囊 自愈合 分子动力学 粘聚能 粘附能 粘附强度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4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抗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原文传递
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范青 贾峻 卢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水疗基础治疗+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和乌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针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总体证候疗效,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scale,IBS-QOL)对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的抑郁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BP)、5-羟色胺(5-hydroxyteyptamine,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综合疗效97.14%(68/70)高于对照组85.71%(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5);观察组的总体证候疗效98.57%(69/70)高于对照组82.86%(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0,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2,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5,10.534,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DAO、D-乳酸、I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9,13.046,7.016,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HT、CGR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0,2.02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6/70)高于对照组5.71%(4/70)(χ^(2)=0.431,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针灸可提升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同时对降低DAO、D-乳酸、IFABP、5-HT、CGRP水平,缓解胃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针灸 肝郁脾虚证IBS-D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五酯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刘娟 严桐 +1 位作者 裴建红 杨业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3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熊去...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3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五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检测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前清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88.24%),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GGT、CRP和IgG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ChE和PAB水平均有所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五酯胶囊和熊去氧胆酸胶囊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显著疗效,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并显著减轻体免疫炎症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熊去氧胆酸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炎症反应
下载PDF
新风胶囊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基于调控miR-502-5p/TRAF2/NF-κB轴
7
作者 周巧 刘健 +3 位作者 万磊 朱艳 齐亚军 胡月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5p和TRAF2的靶向关系。构建miR-502-5p抑制表达质粒(inhibitor)及阴性对照组,转染至软骨细胞中。分为对照组(NC),IL-1β组,XFC组,IL-1β+NC-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XFC最佳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的水平。逆转录PCR(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胶原α1(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软骨蛋白聚糖抗体(ADAMTS5)和miR-502-5p/TRAF2/NF-κ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IL-1β组中软骨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且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IL-1β、TNF-α和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筛选得出20%XFC为最佳含药血清浓度。与IL-1β组相比,XFC含药血清干预后,软骨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p65表达下降,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升高(P<0.05)。与NC-inhibitor相比,转染miR-502-5p inhibitor后,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与miR-502-5pinhibitor相比,将miR-502-5pinhibitor转染的软骨细胞和最佳XFC含药血清共培养后,XFC含药血清能逆转miR-502-5p抑制状态对软骨细胞炎症和ECM的影响。结论XFC抑制软骨细胞炎症、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502-5p/TRAF2/NF-κB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02-5p 骨关节炎 新风胶囊 炎症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胶囊内窥镜病灶区域检测
8
作者 涂继辉 肖亚南 +2 位作者 卜雪奎 张庆 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1-2828,共8页
针对目前胶囊内窥镜病灶检测模型存在检测疾病单一且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的胶囊内窥镜病灶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原始YOLOv5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在主干网络Backbone部分,添加一个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 针对目前胶囊内窥镜病灶检测模型存在检测疾病单一且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的胶囊内窥镜病灶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原始YOLOv5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在主干网络Backbone部分,添加一个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模块,增强模型对重要特征的突出能力;其次,在头部网络Head部分,添加一个检测头,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将原始YOLOv5的泛化交并比(generaliz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GIoU)损失函数替换成完整交并比(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CIoU)损失函数,使模型训练时更快地收敛。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提供的胶囊内窥镜影像数据上进行了实验,精确率达到了93.6%,召回率达到了94.3%,mAP@0.5达到了97.2%,而且检测速度达到了每帧0.027 2 s。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灵活的、鲁棒的,能够满足临床医学诊断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 病灶区域检测 YOLOv5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共封装硒肽和VE微胶囊制备及其理化特性
9
作者 蔡杰 方媛 +3 位作者 贾继来 张碟 丛欣 程水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通过乳化-冷冻干燥联合技术构建微胶囊体系,以实现对具有不同极性的物质(亲水性硒肽和亲脂性VE)的稳态化共封装。以包埋率作为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浓度、硒肽和VE含量等工艺参数对包埋效果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 通过乳化-冷冻干燥联合技术构建微胶囊体系,以实现对具有不同极性的物质(亲水性硒肽和亲脂性VE)的稳态化共封装。以包埋率作为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浓度、硒肽和VE含量等工艺参数对包埋效果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微胶囊能够有效封装硒肽和VE,并且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复溶后仍保持双重乳液结构。热稳定性分析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证实,相比于硒肽粉末,微胶囊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电子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微胶囊体系对硒肽自身异味具有较好的遮掩效果。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微胶囊封装提高了硒肽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并且硒肽在模拟肠液具有更低的保留率,能够被有效释放。相关研究结论将为富硒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肽 VE 共封装 乳液 胶囊
下载PDF
骨疏康胶囊临床综合评价
10
作者 王炎 何婷 +3 位作者 郭媛媛 李佳怡 顾媛媛 曹俊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针对骨疏康胶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骨疏康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知识体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对骨疏康胶囊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药学特性、质... 目的:针对骨疏康胶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骨疏康胶囊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知识体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对骨疏康胶囊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药学特性、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骨疏康胶囊有效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临床效果优于单一钙剂,可以有效地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药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且可控,药品说明书及标签、包装符合现行规定。药品价格合理且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结论:骨疏康胶囊安全性高,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经济性尚可。但部分研究证据级别相对较低,其体内药学特性和可及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建议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康胶囊 中成药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清热祛浊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11
作者 刘爱茹 李华君 +5 位作者 王立新 姬云妍 王亚男 王元松 苏秀海 吕树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研究清热祛浊胶囊(QRQZ)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小鼠模型,并灌胃... [目的]研究清热祛浊胶囊(QRQZ)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小鼠模型,并灌胃不同剂量的QRQZ。通过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氧化应激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炎症的影响;通过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mature IL-1β的蛋白水平以及NLRP3、ASC、Caspase-1、IL-1β的mRNA表达来评估QRQZ对NASH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QRQZ可改善MCD引起的体质量减轻,降低肝指数,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TC、TG水平,同时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提示QRQZ对NASH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此外,QRQZ提升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降低了MDA水平,降低了IL-6、IL-1β、iuTNF-α炎症因子水平,提示了QRQZ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QRQZ降低了IκB与P65的磷酸化水平,减少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及基因表达。提示QRQZ干预抑制了NASH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化。[结论] QRQZ对NASH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并且可以提升抗氧化能力改善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浊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NLRP3通路
下载PDF
五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叶倩倩 李思曼 +3 位作者 蒋跃平 唐密密 丁翔 刘韶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253-258,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五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肾移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分析联用五酯胶囊对他克莫司浓度、肾移植术后常见并... 目的 通过分析五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肾移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分析联用五酯胶囊对他克莫司浓度、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的影响,探讨联用五酯胶囊对肾移植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87例患者,31例(35.63%)患者术后规律使用五酯胶囊,联用达稳态后他克莫司谷浓度较前升高且服药日剂量较前显著下降(P <0.001)。五酯胶囊联用组在术后1个月时血红蛋白为(105.06±15.93)g·L^(-1),显著低于他克莫司单用组(114.58±17.71)g·L^(-1)(P=0.015),在术后3个月时逐渐升高且两组间差异消失。五酯胶囊联用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术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显著下降(P=0.006)。结论 五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可显著提高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且减少用药剂量,联合用药初期应关注患者贫血情况。五酯胶囊对肾移植患者全身免疫炎症状态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他克莫司 肾移植 安全性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原文传递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13
作者 王学谦 张英 +14 位作者 董军 王维 焦智民 张勇 蒋益兰 杨祖贻 薛文翰 王慧娟 都振利 王新杰 李润浦 孙红梅 曹晓红 张美英 侯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豆杉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胶囊形气膜结构风致气弹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14
作者 陈昭庆 宋鹏飞 +3 位作者 闫科晔 武岳 苏宁 曾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越来越明显。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45°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9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结构合位移均值的极值出现在迎风面与顶面中心点;0°和45°风向角下,顶点竖向振幅>顺风向振幅>横风向振幅,结构以1阶模态振动为主;90°风向角下,顶点横风向振幅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结构以1阶和2阶模态叠加振动为主。各工况下结构的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最后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响应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气弹响应 胶囊形气膜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响应风振系数
下载PDF
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在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比较
15
作者 刘峰 曲文华 +2 位作者 彭颖 于涵川 李晓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共9页
目的比较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在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方法将胃康灵胶囊与人、大鼠肠道菌液分别在37℃厌氧环境中孵育,于0、1、3、6、12、24、48 h取样处理,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通过对照品、二级质谱图对胃康灵胶囊中化学... 目的比较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在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方法将胃康灵胶囊与人、大鼠肠道菌液分别在37℃厌氧环境中孵育,于0、1、3、6、12、24、48 h取样处理,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通过对照品、二级质谱图对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推测其代谢途径。结果胃康灵胶囊经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代谢后,共检测出15种原型成分,包括单萜苷类、黄酮苷及其苷元类、三萜苷及其苷元类、小分子酸苷类,在肠道菌作用下,它们主要发生脱糖基反应,并伴随重排、加氢和脱甲基等。胃康灵胶囊在人、正常大鼠肠道菌液中的代谢产物相同,单萜苷类、黄酮苷元类、小分子酸苷类成分和甘草酸的代谢速率主要表现为正常大鼠>人,黄酮苷类成分和甘草次酸的代谢速率主要表现为人>正常大鼠;单萜苷类成分的代谢速率主要表现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其他成分均表现为胃炎大鼠>正常大鼠。结论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能在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中发生代谢,其速率与病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康灵胶囊 人源肠道菌群 鼠源肠道菌群 化学成分 代谢 UHPLC-Q-TOF-MS/MS
下载PDF
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服用时机对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常鲁杰 马兴彬 +2 位作者 刘海燕 李琼 高桃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的服用时机对磁控胶囊胃镜(MCE)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行MCE检查的2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检查前40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40000 u;B组检查前60和40 min分次口服2000...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的服用时机对磁控胶囊胃镜(MCE)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行MCE检查的2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检查前40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40000 u;B组检查前60和40 min分次口服20000 u;C组检查前40和20 min分次口服20000 u。记录胃部6个区域的胃腔清洁度和黏膜可视化程度评分(1~4分)、病变检出率和胃观察时间。结果共221例患者完成研究。黏膜可视化程度评分中,C组为(23.56±1.37)分,高于A组的(22.56±1.28)分和B组的(23.00±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腔清洁度评分中,C组为(21.44±2.35)分,高于A组的(20.11±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近端胃(贲门和胃底)的清洁度评分和黏膜可视化程度评分中,C组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检出率中,C组胃息肉和糜烂检出率分别为17.8%和49.3%,高于A组(6.8%和29.7%)和B组(9.5%和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观察时间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查前40和20 min分次口服20000 u链霉蛋白酶,可以提高MCE的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胶囊胃镜(MCE) 链霉蛋白酶 质量控制 清洁度 服用时间
下载PDF
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赵欣 王博超 甘营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由2型糖尿病引发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其中53例遵医嘱服用黄葵胶囊和达格列净降糖药物为观察组,另53例仅服用达格列净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由2型糖尿病引发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其中53例遵医嘱服用黄葵胶囊和达格列净降糖药物为观察组,另53例仅服用达格列净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内分泌相关激素水平、身体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血管生成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Scr、UAE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血管生成素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疲劳乏力、四肢水肿、腰膝酸痛肿胀、四肢发冷、四肢麻木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低血压和尿路感染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达格列净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酸奶的研制
18
作者 陈娟 于斌 +2 位作者 郭宗明 王懿千 吕常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5,共6页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酸菌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以鲜牛乳为原料,发酵剂添加量0.2%,白砂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2%,微胶囊添加量2%,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9 h。在此优化条件下制作的酸奶质地细腻,组织状态均匀,感官评分为85分,其黏度、酸度、pH值分别为410 m Pa·s、137°T、5.2,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乳酸菌菌粉制成的酸奶相比,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成的酸奶经胃液和肠液后,存活率达到67.60%和62.00%,分别增加了36.21%和33.94%。乳酸菌微胶囊添加到酸奶中,为新型酸奶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胶囊 酸奶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自噬探讨畅脉乐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机制
19
作者 黄松雄 张玉琴 +3 位作者 刘巧婷 李志 吴帮发 何洪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876,共6页
目的基于巨噬细胞自噬探讨畅脉乐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畅脉乐胶囊(LC)组,高剂量畅脉乐胶囊(HC)组,每组10只,对MO、LC、HC组采用... 目的基于巨噬细胞自噬探讨畅脉乐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畅脉乐胶囊(LC)组,高剂量畅脉乐胶囊(HC)组,每组10只,对MO、LC、HC组采用饲喂高脂饲料、维生素D3和尼古丁灌胃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CO组不建立模。建模成功后,LC组灌胃5 mg/kg的畅脉乐胶囊,HC组灌胃15 mg/kg的畅脉乐胶囊,CO组、MO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凝血检测仪检测血清凝血功能指标,油红O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泡沫化情况;电镜观察巨噬细胞中脂滴及自噬体形成,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中斑块稳定相关蛋白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及自噬相关蛋白螯合体(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的蛋白表达。结果CO组主动脉组织结构正常完整且排列整齐,内、中、外膜层清晰可见,分界清楚,可见数层弹力膜和平滑肌细胞,未见泡沫细胞及明显斑块形成;MO组主动脉结构紊乱,内膜可见明显增厚及脂质斑块弥漫,斑块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并可见典型的不稳定斑块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O组比较,LC、HC组病理结构明显改善,主动脉可见典型的稳定斑块及较少的泡沫细胞,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与CO组比较,MO组血清中PT、INR、巨噬细胞中LC3显著降低(P<0.05),FIB、巨噬细胞中EMMPRIN及SQSTM1显著升高(P<0.05);与MO组比较,LC、HC组血清中PT、INR、巨噬细胞中LC3显著升高,FIB、巨噬细胞中EMMPRIN及SQSTM1明显降低(P<0.05),且HC组比LC组变化显著(P<0.05);CO组巨噬细胞染色较淡,未见巨噬细胞泡沫化及明显脂滴颗粒;MO组巨噬细胞被染成红色的区域数量明显增加,可见巨噬细胞出现泡沫化;与MO组比较,LC组、HC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明显减轻;电镜结果显示,与CO组相比,MO组脂滴数量明显增多,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与MO组相比,LC组、HC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且HC组比LC组变化明显。结论畅脉乐胶囊可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自噬 畅脉乐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蛇伤胶囊调节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机制
20
作者 邵丹 吴晖 +3 位作者 梁志奇 王榕 陈宏杰 文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8-10,15,共4页
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蛇伤胶囊调节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伤胶囊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根据前期研究方法模型组和蛇伤胶囊组以兔耳缘静脉注射0.75 mg/kg... 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蛇伤胶囊调节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伤胶囊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根据前期研究方法模型组和蛇伤胶囊组以兔耳缘静脉注射0.75 mg/kg竹叶青蛇毒液,建立竹叶青蛇伤兔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 h后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蛇伤胶囊组予10 ml/(kg·d)蛇伤胶囊所配药液灌胃。以上3组连续灌胃1周后兔耳缘静脉采血5 ml,血小板分离提取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小板细胞PTEN、PI3K、Akt蛋白表达,qPCR检测各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细胞PTEN蛋白表达增加(P<0.01),PI3K、Akt蛋白及CD62P 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蛇伤胶囊组血小板细胞PTEN蛋白表达减少(P<0.01),PI3K、Akt蛋白及CD62P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蛇伤胶囊可通过上调PI3K/Akt通路,改善竹叶青蛇伤导致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受抑制,从而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蛇 蛇伤胶囊 血小板活化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