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4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免疫炎症因子和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1
作者 谢心 徐浣白 +2 位作者 樊月月 罗浩 吴坚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方组(中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西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给药6周后胸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水平及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病理变化。结果:用SNK法两两比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在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养阴方组大鼠胸、腹主动脉各层细胞结构的组织修复方面优于模型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养阴方 炎症因子 胸主动脉内膜 胸主动脉中膜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俞国军 伊力哈木江·克尤木 +4 位作者 刘正 艾克热木·吐尔逊 朱涛 霍强 张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通过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102个月。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脑梗死2例,肾功能不全1例,切口感染1例。2例患者于术后1、13个月死于急性脑出血,1例患者于术后4年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年发现胸腹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拒绝手术,选择长期密切随访。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E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再发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徐国建 邢越 +2 位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罗灿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1周、术后3个月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不同层面主动脉真假腔直径。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术前1周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1周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1周的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较健侧及术前1周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不同平面真腔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1周,假腔的直径均明显小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侧肾动脉完全为假腔供血的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患者的肾功能会出现恶化,应重视并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动脉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致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成龙 段艳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动脉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血管平滑肌细胞耗竭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其病理学特征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降解。细胞外基质...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动脉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血管平滑肌细胞耗竭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其病理学特征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对维持主动脉结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对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发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胸主动脉夹层 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蛋白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晓博 霍静 +5 位作者 吴忠隐 杨行 高宇 肖玉林 李振生 张弘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1,179,共5页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TEVAR治疗的158例A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TEVAR治疗的158例A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31)与无并发症组(n=127),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体重指数(BMI)、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NI)等,分析TEVAR治疗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脑梗死、白蛋白水平、PN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NI均是TEVAR治疗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PNI均是TEVAR治疗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密切关注上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预后营养指数 年龄
下载PDF
BAPN诱导小鼠胸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买志妍 江丽青 +3 位作者 朱翰朝 张溧昀 王云 段维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采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1 g/(kg·d)饮水给药的方式,构建一种可行性高、稳定的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小鼠模型,为研究TAD合... 目的采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1 g/(kg·d)饮水给药的方式,构建一种可行性高、稳定的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小鼠模型,为研究TAD合并ALI提供合理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45只SPF级3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组15只(正常饮食水)和BAPN组30只(与无菌水配置成1 g/(kg·d)的溶液饮水给药),持续4周。实验期间,观察两组小鼠一般情况、成模率,通过测量小鼠胸主动脉最大直径和主动脉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验证小鼠TAD模型并将BAPN组分为TAD组和Non-TAD组。进一步检测CON组、Non-TAD组和TAD组小鼠肺组织HE病理染色、湿干重比(dry/wet weight ratio,W/D)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情况验证小鼠TAD合并ALI模型。结果BAPN干预明显延缓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增加。与CON组和Non-TAD组相比,TAD组小鼠胸主动脉最大直径明显增粗(P<0.05);主动脉HE染色显示主动脉中层明显增厚,主动脉壁结构破坏、紊乱;肺组织HE染色显示肺间质明显水肿及炎性渗出,伴肺泡腔扩大,肺泡壁上皮脱落及透明膜形成,肺损伤病理评分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W/D、BALF中总蛋白水平及IL-1β、IL-6、TNF-α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而另外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BAPN饮水给药的方式,可成功建立胸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丙腈 胸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损伤 小鼠
下载PDF
山奈酚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谢新 李慧茹 +3 位作者 张朝霞 王良奇 孙蒙蒙 李占强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山奈酚(kaempferol,Ka)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多通道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DMT620M),以血管环舒张率为评估标准,评价Ka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先使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 目的探究山奈酚(kaempferol,Ka)对SD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多通道离体血管张力测定系统(DMT620M),以血管环舒张率为评估标准,评价Ka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先使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吲哚美辛(IMC)4-氨基吡啶(4-AP)、四乙基铵(TEA)、氯化钡(BaCI,)、格列苯脲(GLB)预孵育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再利用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血管环,探究Ka舒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利用分子对接方法预测Ka结合钾离子通道作用结合位点。结果Ka能有效舒张NE预收缩的血管环,以上工具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Ka的舒血管作用(P<0.05)。其中TEA对Ka的舒血管作用影响最大(平均舒张率为20.51%±7.89%,对照组为56.78%±2.04%),GLB对Ka的舒张作用影响最小(平均舒张率为42.64%±4.08%,对照组为56.78%±2.0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a与7个钾离子通道靶标蛋白的结合自由能均低于5.0kcal/mol,与ATP敏感内向整流器钾离子通道8的结合自由能最小,为-8.6kcal/mol;与内向整流器钾离子通道2的结合自由能最大,为-6.5kcal/mol。结论Ka有舒张雄性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依赖于血管内皮及4类钾离子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胸主动脉血管环 血管舒张 分子对接 钾离子通道
下载PDF
限制性裸支架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
8
作者 林文明 张佳靖 宴金亮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限制性裸支架(BRS)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对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EVAR+RBS... 目的 探讨采用限制性裸支架(BRS)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对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EVAR+RBS组40例及TEVAR组40例。两组均行对应手术治疗,并进行CTA检查。比较两组术后主动脉重塑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VAR+RBS组的覆膜支架末端层面与膈肌封面的真腔面积增大率、假腔面积缩小率均大于TEVAR组(P<0.05);TEVAR+RBS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EVAR组(P<0.05)。结论应用TEVAR联合B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对改善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的效果良好,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限制性裸支架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重塑 并发症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胸主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凤 蒋红樱 +3 位作者 杨娇 李瑞和 贺婷 李萌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患者胸主动脉钙化(thoracic aortic calcification,TAC)的危险因素,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对TAC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收集190例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昆...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患者胸主动脉钙化(thoracic aortic calcification,TAC)的危险因素,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对TAC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收集190例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资料,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是否合并TAC分为钙化组(n=48)和非钙化组(n=142)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TAC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分析RDW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AC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TAC发生率为25.3%。钙化组RDW比非钙化组高(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541,95%CI(1.145,2.074),P=0.004]、年龄[OR=1.041,95%CI(1.008,1.075),P=0.014]、透析龄[OR=1.016,95%CI(1.002,1.031),P=0.025]、血磷[OR=2.172,95%CI(1.109,4.253),P=0.024]是透析患者发生TAC的独立危险因素。RDW预测血液透析患者TAC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19)比腹膜透析患者曲线下面积(AUC=0.661)更大。结论RDW是透析患者发生TAC的独立危险因素,RDW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TAC的预测价值比腹膜透析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指数 透析 主动脉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后5年继发主动脉食管瘘1例
10
作者 刘冰 陈梦宇 范丽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病例男,64岁,因“发热半月,发现胸主动脉支架内漏8天”入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于外院行抗感染、对症治疗。8天前行胸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现支架内漏,患者近5日无再发热不适。既往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 病例男,64岁,因“发热半月,发现胸主动脉支架内漏8天”入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于外院行抗感染、对症治疗。8天前行胸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现支架内漏,患者近5日无再发热不适。既往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0/100mmHg(1 mmHg~0.133kPa),血压控制不佳;5年前因主动脉夹层于外院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支架 食管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楠 曹辉 秦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84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84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护理环境及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结论 对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胸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根因分析法 针对性干预 心理状态 并发症发生风险
下载PDF
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主动脉CTA价值的研究
12
作者 魏勇 李强 +1 位作者 袁红昌 梁长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因疑诊冠状动脉和/或主动脉病变而接受胸主动脉联合冠状动脉CTA(A组)及常规... 目的探讨应用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因疑诊冠状动脉和/或主动脉病变而接受胸主动脉联合冠状动脉CTA(A组)及常规冠状动脉CTA(B组)病例各57例。比较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CT均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近段CT均值、SNR及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的ED分别为(3.11±0.57)m Sv和(2.90±0.67)m 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8,P=0.077)。结论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主动脉CTA具有可行性,临床应用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胸主动脉 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临床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远端新发破口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跃 邱昌涛 +1 位作者 李玥锦 龚昆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02-106,共5页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B型主动脉夹层(STBA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TEVAR术后存在一些特异性晚期并发症,包括支架移植物源性的远端新发破口(dSINE)等。dSINE大多发生较晚且无症状,容易被忽视,可造成腔内治疗失败。内膜片发生钙...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B型主动脉夹层(STBA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TEVAR术后存在一些特异性晚期并发症,包括支架移植物源性的远端新发破口(dSINE)等。dSINE大多发生较晚且无症状,容易被忽视,可造成腔内治疗失败。内膜片发生钙化、患有结缔组织疾病、放置过大尺寸比的支架等组织学原因,覆膜支架的径向力、弹性回直力等生物力学原因,均可导致dSINE的发生。支架移植物长期慢性刺激和主动脉壁发生病变自身脆性变大共同作用导致TEVAR术后dSINE的发生,其危险因素包括覆膜支架的远端过大尺寸比、较短的支架长度、带有连接杆的支架、夹层持续时间过长、靶向主动脉段曲折度高、主动脉锥度比小、楔形并置角大等。dSINE通常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使得TEVAR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锥形支架技术、PETTICOAT—snowshoe技术、远端限制性支架技术、术者改良支架移植物技术、新型特异性支架技术等可预防dSINE的发生。dSINE发生后,可通过再次TEVAR置入新的覆膜支架以延伸覆盖新的远端破口,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打击小;开放修复手术可以作为对发生dSINE时行再次TEVAR治疗失败后的补充,缺点是创伤大且手术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 远端支架源性新发破口 支架移植物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脊髓缺血的病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14
作者 文鑫(综述) 龚昆梅 李玥锦(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5-609,共5页
自1994年Dake等[1]应用腔内支架成功治疗胸降主动脉瘤以来,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彻底改变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现TEVAR主要用于治疗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壁... 自1994年Dake等[1]应用腔内支架成功治疗胸降主动脉瘤以来,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彻底改变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现TEVAR主要用于治疗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溃疡等[2,3]。与开放修复相比,TEVAR不仅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远期疗效相似[4],因此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胸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 主动脉壁内血肿 穿透性溃疡 围手术期并发症 脊髓缺血 腔内支架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比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和生存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刚 李超 +5 位作者 王薇 唐恩琪 神兴伟 刘娇娇 黄颖 朱自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7,2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比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VIP和CNKI数据库,搜集所有TEVAR对比外科手术和药物治... 目的系统评价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比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VIP和CNKI数据库,搜集所有TEVAR对比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6月20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EVAR对比外科手术可降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30 d死亡率(OR=0.25,95%CI:0.08~0.75,P=0.01);在中远期死亡率和生存率方面,两种治疗方式无差异(1年死亡率:OR=0.65,95%CI:0.31~1.40;3年死亡率:OR=0.43,95%CI:0.12~1.46;5年死亡率:OR=1.40,95%CI:0.78~2.51;1年生存率:OR=1.49,95%CI:0.66~3.32;3年生存率:OR=2.34,95%CI:0.69~8.02;5年生存率:OR=0.83,95%CI:0.45~1.54)。比较TEVAR和药物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和生存率均无差异(30 d死亡率:OR=1.12,95%CI:0.66~1.89;1年死亡率:OR=1.49,95%CI:0.70~3.16;2年死亡率:OR=1.14,95%CI:0.58~2.23;3年死亡率:OR=0.66,95%CI:0.29~1.52;5年死亡率:OR=1.13,95%CI:0.50~2.57;30 d生存率:OR=0.81,95%CI:0.04~17.19;1年生存率:OR=0.67,95%CI:0.32~1.42;3年生存率:OR=0.88,95%CI:0.39~2.01;5年生存率:OR=1.51,95%CI:0.66~3.45)。结论TEVAR对比外科手术可降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30 d死亡率,其结论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海燕 李艳鑫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340-2346,共7页
目的:构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医疗机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半结构... 目的:构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医疗机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围术期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德尔菲函询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和0.90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3和0.231。经过2轮函询,最终确定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外科护理服务质量,优化医护、护患关系,也可为专科医疗护理质量的优化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结构 过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飞 高彦 李瑾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预处理、强化和使能结构模式(PRECEDE)健康教育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手术(EVGE)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63例接受EVGE治疗的T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预处理、强化和使能结构模式(PRECEDE)健康教育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手术(EVGE)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63例接受EVGE治疗的T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AD行EVGE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 PRECEDE模式 健康教育 内隔绝手术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原位开窗在胸主动脉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秀鹏 秦敏 张杰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原位开窗是一种超适应证技术,其打破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的原有禁区,将治疗范围拓展到了主动脉弓。由于主动脉弓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其弓上分支的重建依然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应用的难点,复杂的血管解剖、支架覆膜及结构因素、... 原位开窗是一种超适应证技术,其打破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的原有禁区,将治疗范围拓展到了主动脉弓。由于主动脉弓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其弓上分支的重建依然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应用的难点,复杂的血管解剖、支架覆膜及结构因素、术中及术后卒中并发症等问题是决定原位开窗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与其他技术相比,原位开窗技术具有操作难度低、治疗效果好、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发展潜力较大。因此,本文根据原位开窗的应用、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血管腔内修复 支架 原位开窗
下载PDF
胸主动脉瘤38例腔内修复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应龙 蒋强 +2 位作者 庞尊中 何强 顾福嘉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 TEVAR )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迅速推广应用,成为胸主动脉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支架近端锚定区(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 TEVAR )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迅速推广应用,成为胸主动脉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支架近端锚定区(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不足(<15 m m )成为限制其广泛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足够的锚定区,术中人们尝试选择性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 ,LSA )开口。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共对38例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进行了 TEVAR 治疗,完全或部分覆盖LSA及“烟囱”技术重建LSA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 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夹层 AORTIC 并发症发生率 胸主动脉疾病 artery
下载PDF
胸主动脉钝性损伤诊治流程探讨
20
作者 刘宇洲 王庆 +3 位作者 蔡煌兴 孙林 谢勇 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8-1033,共6页
胸主动脉钝性损伤(BTAI)严重威胁创伤患者的生命,大部分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到达医院的幸存者通常合并全身多发伤。由于此类疾病相对少见,且患者通常处于危重状态,目前我国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与救治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胸主动脉钝性损伤(BTAI)严重威胁创伤患者的生命,大部分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到达医院的幸存者通常合并全身多发伤。由于此类疾病相对少见,且患者通常处于危重状态,目前我国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与救治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合自身经验,综述了BTAI诊断、分级、修复方式及时机,并总结了此类患者的诊治流程,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损伤 诊断 修复时机 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