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莫靓 韦兵 +4 位作者 聂军 梁任技 胡敏杰 陈贤俊 刘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105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重建制定术前计划,研究组给...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105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重建制定术前计划,研究组给予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定术前计划。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指标,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术前均降低(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对照组FVC、FEV1、PEF、MVV、DLCO较术前均降低(P<0.05),术后3 d对照组FEV1/FVC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FEV1/FVC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3 d、术后3个月研究组FVC、FEV1、PEF、MVV、DLC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67.92%)(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与对照组(24.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应用在精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3D打印技 精准治疗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功能 前计划
下载PDF
3D-CTBA精准定位应用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张前 陈亮 杨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58.75±6.81)岁,肿瘤长径(1.39±0.25)cm;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龄(58.22±6.35)岁,肿瘤长径(1.36±0.31)cm。对照组患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行3D-CTBA精准定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15.77±7.96)min]、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48±0.81)d]均短于对照组[(140.05±8.77)min、(4.52±0.74)d],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比对照组少[(129.83±11.65)ml比(150.02±10.23)ml、(541.23±41.78)ml比(720.22±56.66)ml],淋巴结清扫个数比对照组多[(11.86±2.44)个比(9.26±2.31)个](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724、CEA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29.88±6.15)U/ml、(11.75±7.08)U/ml、(15.55±5.67)µg/L]均低于对照组[(36.78±5.42)U/ml、(18.35±6.24)U/ml、(21.22±6.45)µg/L](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均较术前下降,但研究组[(2.95±0.58)L、(1.68±0.19)L、(4.73±0.59)L/s]均高于对照组[(2.72±0.65)L、(1.50±0.33)L、(4.50±0.57)L/s](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9%(7/68),低于对照组的29.85%(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05)。结论3D-CTBA精准定位应用于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中,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且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724 癌胚抗原 功能 改善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病人合并肺不张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陈倩倩 彭纪芳 刘晗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12-3817,共6页
目的:分析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合并肺不张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的585例肺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不张将其分为肺不张组和非肺不张组。采用多因... 目的:分析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合并肺不张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的585例肺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不张将其分为肺不张组和非肺不张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合并肺不张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建立预测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合并肺不张的随机森林模型,并检测模型效能。结果:585例肺癌病人,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为8.55%;多因素结果显示,体质指数≥24 kg/m2、吸烟史、基础疾病、术前肺功能较差、手术时间≥2 h、腺癌均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机森林预测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预测因子重要性排序为术前肺功能、体质指数、吸烟史、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肿瘤病理类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随机森林算法预测肺不张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0.841)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0.834)。结论:体质指数≥24 kg/m2、吸烟史、基础疾病、术前肺功能较差、手术时间≥2 h、腺癌均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病人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不张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毕小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淄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肺段切...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淄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应激指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NSCLC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保护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切除 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卢伟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42例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肺段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每组71例。肺段切除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叶切除组患者行单孔...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42例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肺段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每组71例。肺段切除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叶切除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3年复发率),分析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至2022年1月31日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13~70个月。肺叶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肺段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55个月。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脉管浸润、病理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长径、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OR=1.788,95%CI=(1.059,3.017)]、非腺癌[OR=1.650,95%CI=(1.180,2.307)]、高T分期[OR=2.713,95%CI=(1.014,7.256)]、高病理分期[OR=2.578,95%CI=(1.143,5.815)]是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生存情况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脉管浸润、非腺癌、高T分期、高病理分期是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老年Ⅰ期非小细胞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6
作者 王庆 刘渭滨 +1 位作者 王瑶 向绍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NSCLC患者8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行胸腔镜...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NSCLC患者8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观察两组病例围术期临床指标、无病生存期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围术期,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病例中无病生存期<3个月、≥3个月且<6个月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无病生存期≥6个月且<12个月、≥12个月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并提升无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胸腔切除 非小细胞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牙俊锋 范玉刚 +2 位作者 何宏伟 马存乾 翟永富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段切组与叶切组,各30例。段切组实施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叶切组实施胸腔镜肺叶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段切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叶切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叶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半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相当,安全性均较高,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患者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胸腔切除 老年 Ⅰ期 慢性阻塞性疾病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马银龙 陈占军 +1 位作者 杜容宇 张玉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究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定量分析(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肺腺癌单孔胸腔镜切除术患者,根据实际操作技术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n=54)、... 目的探究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定量分析(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肺腺癌单孔胸腔镜切除术患者,根据实际操作技术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n=54)、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的荧光反染技术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胸管持续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缘宽度、交界线识别率、交界线呈现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管持续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手术切缘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的交界线识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交界线呈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的荧光反染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交界线识别率且降低识别时间,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荧光反染 IQQA-3D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加味二陈汤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陈春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42-0145,共4页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联用加味二陈汤的联合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21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非小细胞肺癌),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2个组别,各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行胸腔镜肺段...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联用加味二陈汤的联合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21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非小细胞肺癌),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2个组别,各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而联合组则在手术基础上联用加味二陈汤。评估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不具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治疗后的指标水平更高,数据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而实施治疗后两组的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水平下降,并且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2组并发症比对,联合组发生率更少,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癌患者中,采取加味二陈汤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加味二陈汤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的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陈德福 李娜 姜伟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的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的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规划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术前采用常规二维CT检查)和观察组(41例,术前应用3D-CTBA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节最大直径、结节部位等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3D-CTBA的手术规划可以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提供精准的手术规划、术中导航,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规划
下载PDF
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洋 林生荣 +5 位作者 胡青 丁玉琴 周浩 周晟劼 周叶枫 韩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接受...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薄层CT增强扫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转率、肺叶转换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5天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LCO)、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中转率、肺叶转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15天,两组患者FVC、TLCO、MVV水平低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内,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应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可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有效提升临床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 中转率 叶转换率 功能 后并发症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辛兴 李凤卫 +3 位作者 陈应泰 边建伟 刘思杰 吴迅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315-2320,共6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早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3)。给予观察组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早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3)。给予观察组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CT引导定位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定位时间、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一次定位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最大自主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比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和总得分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和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时,采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拖尾法定位有助于术前精准定位病灶,缩短术中定位时间和引流时间,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早期 CT 结节定位针拖尾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定位方法
下载PDF
3D-CTBA联合3D打印在老年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对患者均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目的探究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对患者均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D-CTBA组(35例)及联合组(35例)。3D-CTBA组术前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进行3D-CTBA,联合组在3D-CTBA组的基础上进行3D打印。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切缘距离、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水平均降低(P<0.05);与3D-CTBA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FVC、FEV1及MVV水平升高(P<0.05);与3D-CTBA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切缘距离更大,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P<0.05);与3D-CTBA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3D-CTBA组、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3%、8.5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BA联合3D打印用于老年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能够降低手术操作对肺功能的影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切缘距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 非小细胞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升 闫军 何伟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0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1例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组,其中行胸腔镜肺叶切...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1例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组,其中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0例患者为参照组,行胸腔镜肺段切除的41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12.34±6.31)分高于参照组的(98.67±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5,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更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及改善肺部功能,进而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老年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胸腔切除 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师玉霞 宋静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胸外...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ERAS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术后24 h,研究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清醒后2 h及术后12、24、48 h,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卧床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应激反应,且能优化临床相关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娇 胡宝利 王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记录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术后有2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77例未发生,发生率为23%;23例患者经痰细菌培养发现有11例为肺炎链球菌,4例为葡萄球菌,5例为肺炎克雷伯菌、3例为绿脓杆菌;发生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术中失血量(≥300 ml)、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术中失血量(≥300 ml)、合并COPD、术后PA低水平均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多为细菌性感染,年龄、糖尿病、吸烟史、术中失血量、COPD、术后PA水平均为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感染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多因素
下载PDF
IL-8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忠信 李晓宇 +1 位作者 陈涛 曹文军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NSCLC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其术前血清IL-8和MMP-2水平。对...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NSCLC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其术前血清IL-8和MMP-2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根据是否出现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NSCL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L-8、MMP-2判断NSCLC患者复发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χ^(2)检验评估NSCLC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复发组术前血清IL-8、MMP-2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以IL-8和MMP-2的均值分别作为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IL-8≥87.52 ng/L和MMP-2≥477.86 ng/mL均是NSCL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4.50、23.5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8.94~37.23、18.01~38.2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L-8和MMP-2判断NSCLC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0.85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8高表达组和MMP-2高表达组累积复发率分别显著高于IL-8低表达组和MMP-2低表达组(P<0.001)。结论术前血清IL-8、MMP-2水平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
下载PDF
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用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西龙 刘焕 吴志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多模式镇痛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22年4月~2022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关闭胸腔之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 目的评价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多模式镇痛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22年4月~2022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关闭胸腔之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泵采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直接关闭胸腔,术后镇痛泵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两组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记录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1.8±0.8)分、(1.9±0.8)分、(2.1±0.9)分、(2.3±0.9)分、(2.1±0.8)分,对照组分别为(3.3±1.1)分、(3.5±1.0)分、(2.8±0.9)分、(2.7±0.7)分和(2.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小时、4小时和8小时活动时VAS评分分别为(2.2±0.6)分、(2.3±0.6)分、(2.5±0.9)分,对照组分别为(3.9±1.9)分、(3.9±1.7)分、(3.3±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术后24小时内及48小时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2.7±1.5)次和(5.4±2.3)次,对照组分别为(5.2±3.4)次和(10.2±6.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镇痛补救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作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纳布啡 后镇痛
原文传递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红 张文雯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就诊且择期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NSCLC患者,纳入病例总数为63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手术情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就诊且择期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NSCLC患者,纳入病例总数为63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手术情况,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评估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手术时间最短98min,最长299min,手术时间的平均值符合正态分布,为(187.63±66.48)min;统计术中出血量可见最少出血量为10~200mL,数据分布类型为正态,平均出血量76.32mL,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水平为22.44mL;放置引流管的时间长度为2~7d,平均放置时间4.36d,表示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水平为1.08d;放置引流管后引流胸腔积液量300~800mL不等,平均引流积液量679.23mL,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水平为105.47mL;此外受试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6±1.30)d。研究中患者淋巴结切除总数5~26个,切除淋巴结平均水平为9.41个,表示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水平为2.79个;纵膈淋巴结切除的数目统计结果提示,综合淋巴结切除数量4~15个,平均切除数量9.41个,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水平为3.47个。随访对比术后两个时间点(1周和2周)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本研究总测定的提示肺功能的3个重要指标FVC、FEV1、PEF,均可见治疗后更低(P<0.05);继续随访可见4周后相关肺功能指标恢复。研究中除2例失访,完成随访患者共计61例(96.83%)。随访中可见受试对象的累计死亡率22.95%(例死亡病例数量14例);本次研究中还可见总生存率水平(OS)为77.05%,无瘤生存率水平为68.85%;研究中患者生存时间的平均水平为42.02(25.47~53.05)个月。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本研究中与OS降低存在统计学关联的危险因素包括如下:年龄因素,年龄是OS降低的潜在危险因素,其OR值水平为3.025(P=0.015);还包括病理分级因素,其OR值水平为2.031(P=0.016);还包含临床分期因素,其OR值水平为1.910(P=0.039);患者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36个月)因素也是潜在造成OS降低的危险因素,其OR值水平为3.664(P=0.021);另外体质指数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OR值水平为2.447(P=0.039)。结论:早期NSCLC患者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对改善肺功能、提高3年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且患者年龄、体型状况以及病情会对生存时间造成影响,应关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以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 疗效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在永 郭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8期18-22,共5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安全性及对肺功能、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2年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胸...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安全性及对肺功能、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2年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创伤应激指标[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引流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及创伤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3、5 d观察组创伤应激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对肺功能改善效果及创伤应激的控制效果均相对更好,因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早期非小细胞 安全性 功能 创伤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